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作文的开始——属对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于春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作文的开始——属对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于春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作文的开始——属对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于春婷

2 属对“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
——蔡元培

3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 《语文课程标准》

4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借助教材唤醒沉睡在血脉中的民族文化基因,把这种中华文化所特有的精微雅致的艺术形式及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传递给学生。

5 教学目标: 在了解浅显的对联知识的前提下,尝试简单的对联创作。 教学重点: 尝试简单的对联创作。 教学难点: 了解浅显的平仄知识。

6 导语设计: 在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这样描绘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这里提到的“对课”,俗称“对对子”,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课程——属对。 旧时学堂里的国语启蒙课程在鲁迅先生的时代还在延续,我们不妨随先生走进三味书屋,与少年鲁迅一起听听私塾里的“对课”: 独角兽 比目鱼

7 设计意图: 通过参与少年鲁迅的对课训练,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对属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借助这种关联课内所学的拓展延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教学过程: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属对由来 “大音谐美乐,丽句满清轩” ——属对常识 “日照光文采,云飞动壮怀” ——初试成联
“如纳百川,不辞众水;若农服穑,亦有康年。” ——积累拓展

9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属对由来 春联——寄祝福: 如: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寺庙联——传教义: 如: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10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属对由来 书房联——明志向: 如:有志者 事竟成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回目名——看情节: 如: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11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属对由来 而追溯对联的由来,实际是从律诗中的对仗脱胎而来。律诗因其格律严整而得名,尤其颔联颈联更是对仗工整,律诗中的对偶,叫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的来历。 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 湾《次北固山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12 设计意图: 属对入门的第一步,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见这样的表达方式,从古至今,这都是我们汉语的特点之一:鲜明的节奏感和整齐的结构美。对联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自用可以明志,酬赠可以联谊,吟咏可以抒情,观赏可以广闻,还可以用于布置书房庭院、美化山川园林。这种集汉字、书法、文学于一身的中国人特有的“舞文弄墨”的艺术,成为“上登天子殿堂,下入百姓草房”的艺术;文人墨客醉心、平民百姓喜欢的艺术;家家户户、各行各业的艺术。

13 “大音谐美乐,丽句满清轩” ——属对常识 (一)起点浅易,重在感知。 (二)粗讲平仄,概括特点。

14 (一)起点浅易,重在感知。 1.出:天 对:地 2.出:宾 对:主(客) 3.出:方 对:圆 4.出:三山 对:五岳 5.出:海角 对:天涯 6.出:绿叶 对:红花

15 (一)起点浅易,重在感知。 7. 出:花灼灼 对:草茸茸 8. 出:东北雨 对:西南风 9. 出:花溅泪 对:鸟惊心 10.出:山重水复 对:柳暗花明 11.出:守株待兔 对:打草惊蛇 12.出:瓜熟蒂落 对:藕断丝连

16 (二)粗讲平仄,概括特点。 完成教材中属对练习一,反复诵读,划分上下句中词语的对应关系: 如:铁肩| 担 | 道义 妙手| 著 | 文章 “铁肩”与“妙手”,两个修饰关系的词语相对;“担”与 “著”,均为动词;“道义”与“文章”,都是名词。字数相等、词性相近、结构相同,构成结构上的对称美。借此总结对联特点: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近、结构相同。

17 (二)粗讲平仄,概括特点。 完成属对练习二,反复诵读,标出字的平仄,体会平仄交错规律。 仄:即不平。
平音——阴平 阳平 仄音——上声 去声 入声 — / Ⅴ \ 音步:诗歌中的基本节奏单位。 平仄的交错规则: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相对的两句中是对立的。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 ʌ ʌ — — ʌ ʌ ʌ — — ʌ ʌ —

18 (二)粗讲平仄,概括特点。 再读名对,温习所学,体会上下联内容与意境的特点: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绿水无涯伴英魂) 对联除了要符合字数、结构、词性和平仄的要求外,还应该关注到内容与意境。上下联的内容与意境或在同一环境与情节中,或在对立的环境与情节中。

19 (二)粗讲平仄,概括特点。 概括对联特点: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词性相近 平仄相对 内容相关 意境相合

20 设计意图: 重在诵读,不把平仄强加给七年级学生作为创作准则,而是用平仄去涵养学生的语感。属对常识的介绍不求繁杂,但求入门。从一言到二言,从三言、四言到五言、七言,教师给出的属对训练浅显容易,力争让学生张口即对,引领学生感知音韵与节奏。通过教材中的两项练习逐步总结出对联特点,既可用于赏析,又可作为创作对联的依据。

21 “日照光文采,云飞动壮怀”——初试成联 (一)填充成对: 1.出:圆 对:缺 2.出:月殿 对:天宫 3.出:清暑殿 对:广寒宫
4.出:中天一轮满 对:秋野万里香 5.出:人逢喜事尤其乐 对:月到中秋分外明

22 “日照光文采,云飞动壮怀”——初试成联 月圆花正好 (二)尝试自创: 酒醉梦已酣 ——7.13 管 畅同学 举头望嫦娥轻舞 俯首叹佳节独酌
——7.13 管 畅同学 举头望嫦娥轻舞 俯首叹佳节独酌 ——7.13张赢兮同学

23 设计意图: 尝试对联创作是本节作文课的教学重点,在前面充分阅读和归纳整理的前提下去创作,分为两个步骤,其一是填充成对;其二是自由创作。三五成言,尝试创作;由简入繁,水到渠成。鼓励学生化用读书积累及课内所学的诗词典故及原句短语,为我所用。

24 “如纳百川,不辞众水;若农服穑,亦有康年。” ——积累拓展
(一)如纳百川,重视积累。 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选自《笠翁对韵》

25 “如纳百川,不辞众水;若农服穑,亦有康年。” ——积累拓展
(一)如纳百川,重视积累。 河对汉, 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 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 腊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选自《笠翁对韵》

26 “如纳百川,不辞众水;若农服穑,亦有康年。” ——积累拓展
(二)若农服穑,不辍耕耘。 1.学习《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同学们根据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创作对 联探究小说的主题: 富 即使远在天边有人访 穷 就算近至眼前仅雀栖 ——7.13刘子铷 2 .学习《圯上敬履》与《晏子使楚》,同学们结合张良和晏子的性格 特点评点历史人物,创作对联: 晏子使楚,以智取胜 张良敬履,因忍得书 ——7.13张馨元

27 “如纳百川,不辞众水;若农服穑,亦有康年。” ——积累拓展
(二)若农服穑,不辍耕耘。 3.清明、中秋节、百日誓师、新年班会,同学们以属对的方式来表情达 意, 以2016年新年班会上九年级的自创对联为例: 寒梅吐芳宏图展 熟谙李杜韩柳 孔孟老庄 马列毛邓 秦汉隋唐 三尺挥斥尽热望 春蚕耕耘学子心 精研人生几何 世事方程 钾钠氢氧 电热声光 六月方遒创辉煌 ——九年23班 风刀雨剑 玉帝行兵 待二二学子 新年铸剑 剑拔沉埋 鳌头占 山肴海酒 龙王设宴 祝一六中考 百日成锋 锋破苍穹 捷报传 ——九年22班

28 生活处处有语文,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29 设计意图: 也许我们的作品还稍显稚嫩,甚至有欠工稳,但我们热爱与学生一起读书、积累、背诵、写作的过程,快乐地徜徉于原汁原味的国粹文化,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

30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谐,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白启寰


Download ppt "作文的开始——属对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于春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