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十一章 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一 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十一章 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一 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十一章 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一 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
第三十一章 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一 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 生物因素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存活、行为等关系密切,制约着昆虫种群的数量动态。与非生物因素相较,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有以下特点。 1.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是比较均匀的,如温度、湿度、降水等对昆虫种群中各个个体的影响是基本—致的,其中虽然可能与某些个体所处的微气候环境不同而有某些差异,但这种差异相对说来是不明显的。生物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只影响昆虫的某些个体。如在同一生境内,昆虫获得食料的个体是不均衡的;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昆虫种群的全部个体才能被其天敌所捕食或寄生。 2.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与昆虫种群个体数量无关。但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程度,则与昆虫种群个体数量关系密切。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寄主愈多,昆虫愈容易找到食物,既种间竞争小;特别是昆虫天敌受昆虫种群数量多少的影响很大。所以,非生物因素也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生物因素也称为密度制约因素。

2 3.非生物因素一般只是单方面对昆虫发生影响,而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则是相互之间。如某种昆虫的天敌数量增多,其种群数量即将随之下降;昆虫种群数量下降,势必造成其天敌的食物不足,天敌数量也随之下降,而又导致该种昆虫种群数量的增多。 4.生物因素对某种昆虫来讲虽是一种环境因素,但它又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即非生物因素可以通过生物因素对某种昆虫产生间接的影响。

3 二 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食物是一种营养性环境因素,食物的质量和数量影响昆虫的分布、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从而影响种群密度。昆虫对食物的适应,可引起食性分化和种型分化。食物联系是表达生物种间关系的基础。 (一)、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的影响 各种昆虫都有其适宜的食物。虽然杂食性和多食性的昆虫可取食多种食物,但它们仍都有各自的最嗜食的植物或动物种类。昆虫取食嗜食的食物,其发育、生长快,死亡率低,繁殖力高.

4 (二)、植物的抗虫性 植物抗虫性(Plant resistance to insect)是指同种植物在某种害虫为害较严重的情况下,某些品种或植株能避免受害、耐害、或虽受害而有补偿能力的特性。 (1)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引诱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者具有拒避产卵或抗拒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因而昆虫不趋于产卵、少取食或不取食。 (2)抗生性。植物不能全面地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要,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因为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甚至死亡。 (3)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昆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长能力以补偿由于为害而带来的损失,主蘖被害后分蘖的补偿作用使被害损失甚低。

5 三 天敌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其它生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昆虫的大敌主要包括致病微生物、天敌昆虫和食虫动物3类,它们是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

6 昆虫病原微生物 ·病毒 昆虫病毒是自然界中引起昆虫死亡的一个因素。例如非包涵体病毒,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 ·细菌 这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云金杆菌。由于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对昆虫毒性高,杀虫范围广,对其他动物及植物无毒无害,可以用人工培养基大量生产,易于保存,防治鳞翅目害虫效果显著,因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微生物制剂。 ·真菌 真菌是通过昆虫体壁(有时是节间膜或气门)进入虫体的。在体内发生很多菌丝,贯穿入各个组织而引起昆虫死亡。例如冬虫夏草形成过程和白僵菌。 ·线虫 在自然界中常常可以发现昆虫由于线虫寄生而大量死亡。

7 图2: 被非包涵体病毒感染后 黑翅土白蚁蚁王,蚁后的显病症状 图1: 健康的黑翅土白蚁 图为一个蚁巢中的两只蚁王,五只蚁后
图2: 被非包涵体病毒感染后 黑翅土白蚁蚁王,蚁后的显病症状 图1: 健康的黑翅土白蚁 图为一个蚁巢中的两只蚁王,五只蚁后

8 图3: 白僵菌(真菌) 被白僵菌寄生的蚜虫,被白僵菌寄生的鳞翅目幼虫
图3: 白僵菌(真菌) 被白僵菌寄生的蚜虫,被白僵菌寄生的鳞翅目幼虫 图4: 白僵菌(真菌) 被白僵菌寄生的蛹

9 (二)、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 卵寄生性昆虫的成虫把卵产入寄主卵内,其幼虫在卵内取食、发育、化蛹,至成虫才咬破寄主卵壳外出自由活动。例如,赤眼蜂科、缘腹卵蜂科(黑卵蜂)、平腹蜂科的大多数种类。 幼虫寄生的昆虫的成虫把卵产入寄主幼虫体内或寄主体外。例如,小蜂总科的很多种类。 蛹寄生昆虫的成虫把卵产于寄主蛹内或蛹外。例如,小蜂总科、姬蜂总科、寄蝇科、麻蝇科的许多种类等属于这个类群。 成虫寄生昆虫的成虫把卵产于寄主的成虫体上或体内。如小蜂总科、姬蜂总科。

10 ·捕食性天敌 分属18个目,近200个科内。如半翅目的猎蝽科、水生性类群的各科,鞘翅目的肉食亚目、多食亚目的瓢虫科等大多数种类的成虫及幼虫均为捕食性;膜翅目的泥蜂科、蜾赢科、蛛蜂科等成虫把其他昆虫或蜘蛛拖入巢内以备幼虫捕食;双翅目食虫虻科的成虫及幼虫,食蚜蝇科的幼虫均为捕食性。

11 捕食件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放昆虫的主要区别是:
(1)捕食性天敌昆虫身体一般比猎物昆虫大,而寄生性天敌昆虫比寄主昆虫小。 (2)捕食性天敌昆虫通常需捕食许多头猎物才能完成个体发育,而寄生性天敌昆虫只需寄生于l头寄主内即可完成个体发育。 (3)捕食性天敌昆虫可使猎物立即致死,而寄生性天敌昆虫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使寄主致死。 (4)捕食性天敌昆虫在捕食时可自由活动,而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寄生时不离开寄主的身体。 (5)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成虫和幼虫的食物(猎物)一般是相同的,而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成虫和幼虫的食物一般不相同。

12 其他动物天敌 ·蜘蛛 例如:蟹蛛不会用网猎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是:埋伏在花的后面等猎物经过,然后上去在它颈部轻轻一刺,可别小看这轻轻的一刺,这能致它的猎物于死地。 蟹蛛 蜘蛛

13 ·鱼 例如:射水鱼大多生活在印度洋到太平洋一带的热带沿海以及江河中,是一种咸淡水鱼,是一种小型的观赏鱼类。 射水鱼以捕食昆虫为主。射水鱼的子弹是一股水珠,而且命中率很高。

14 ·蜥蜴 例如:麻蜥属蜥蜴目蜥蜴科的一属。已知约 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暖温带。中国产 9 种,主要分布于东北 、西北和华北,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动物。个别种向东南分布到江苏和安徽北部,但不超过长江。以各种昆虫和蛛形类为食。

15 ·鸟 例如:夜鹰捕食的几乎全部是害虫,有人在5、6月份解剖了3只夜鹰的胃,发现其中蛾类占75%,甲虫有24%。蚊子也是夜鹰的美味小菜,有人曾在一只夜鹰胃里拣出500多只蚊子,因而有的地方称夜鹰为“蚊母鸟”。“蚊母鸟”的称谓虽不确切,但多少说明了夜鹰的嗜蚊习性。

16 ·兽类 例如:食蚁兽属于哺乳纲贫齿目,这类动物只生活于美洲,都是没有门齿和犬齿的,食蚁兽更是一颗牙都没有。它们吃食蚂蚁和白蚁时,先用强有力的前爪击破蚁巢,再用很薄很长的舌头舔吃。它们食量很大,一天能吃20000只。目前已被列为濒临绝种的动物。


Download ppt "第三十一章 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一 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