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温故知新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温故知新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温故知新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我年龄还小,与犯罪无关,即使小错不断也无妨,只要不犯罪,就无所谓。
元芳,你怎么看? 我年龄还小,与犯罪无关,即使小错不断也无妨,只要不犯罪,就无所谓。

3 临刑责母     一个死刑犯,临上刑场的时候,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死刑犯说:“我没别的要求,只想见母亲最后一面。”     法官知道这个死囚犯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人们都认为这个死囚犯,肯定是因为没有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感到遗憾,临行前跟母亲道别以尽自己的孝心。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所有的人都震惊了。法官把他的母亲请到了现场,他向自己的母亲提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要求。

4   他说:“娘啊,儿子马上就不在人世了,你能答应我最后一个要求吗?”此时的母亲已经成了泪人,哽噎着说:“儿子,你说吧!娘啥要求都会答应你的。”     “让我最后再吃一口你的奶吧!”      死囚犯的母亲,毫不犹豫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开自己的上衣,把自己的乳头送到了儿子的嘴里。儿子低下头,冲着母亲的乳头狠狠地咬了下去,用力一拽,扭过头把母亲的乳头吐在了地上。他摆过头冲着近乎昏厥的母亲说道:“娘,我恨你!是你的不管和纵容让我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原来儿子在死之前,不是为了报恩,而是为了报复。

5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教师:衡娇

6 一、认清犯罪危害 犯罪都有哪些危害? 请阅读95页小迪的案例,从对社会、家庭和自己的角度,说说小迪犯罪造成的危害,并填写下表。

7 影响 社会 家庭 自己 他人 影响 社会 家庭 自己 他人 一、认清犯罪危害 影响社会安定 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
坐牢,自毁前程 他人 财物被侵占,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伤害 影响 社会 家庭 自己 他人

8 一、认清犯罪危害 严重危害

9 一、认清犯罪危害 心灵深处 憎恶违法犯罪 行为上 远离违法犯罪

10 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1999年 ——2008年

11 青少年犯罪现状简析 2013年,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配合下,随机向在押的100名未成年犯发放了调查问卷(当时在押未成年犯370人),统计其犯罪时的学历水平。

12 一、认清犯罪危害 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3 二、加强自我防范 请阅读96页陈某的案例,说说他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并绘制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
结交不良朋友、法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

14 犯罪的轨迹

15 二、加强自我防范 2013年,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配合下,随机向在押的100名未成年犯发放了调查问卷(当时在押未成年犯370人),了解其犯罪前的主要爱好。

16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加强自我防范 制定目的: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规定内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为未成年人划清明确的是非界限。

17 二、加强自我防范 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做才能远离犯罪?

18 二、加强自我防范

19 总结 犯罪 预防 心灵上,憎恶犯罪;行为上,远离犯罪。 1、懂法、守法,依法自律; 2、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
3、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预防

20

21 练习 A 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B 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C 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1、(多选)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呀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说明( ) A 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B 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C 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D 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22 练习 A 要认清犯罪的危害 B 要遵纪守法,拒绝交友 C 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D 要加强道德修养
2、(多选)小雪是某中学的学生,由于交友不慎,以及受社会不良有货的影响,再加上法制意识淡薄、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等原因,参与了两起盗窃案件,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小学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警示我们( ) A 要认清犯罪的危害 B 要遵纪守法,拒绝交友 C 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D 要加强道德修养

23 练习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名言说明( )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名言说明(  ) ①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②从小应该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③小错一定会转变为大错,小恶一定会转变为大恶 ④违纪、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 练习 4、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 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制定了( ) A、刑法 C、民法 D、未成年保护法
4、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 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制定了( ) A、刑法 C、民法 D、未成年保护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具有显著的特征。下列不属于其显著特征的是(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

25 作业 《顶尖》第七课选择题


Download ppt "温故知新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