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3 1982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根本的准则:“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4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5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20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即“两基”、“两全”、“两重”。

6 2011年: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2.3%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9%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8.62%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0%,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8.89%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 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3.08万所,在校生达 万人

7 二、新时期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教育面临着进一步解放思想、扫清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教育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8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实现 “学有所教”
(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实现 “学有所教”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四大板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9 2010《教育规划纲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包括两大体系、八大板块: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民族教育 特殊教育

10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和思路。
(二)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和思路。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11 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 提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12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

13 (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首先,是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其次,是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其三,政府积极转变职能,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重在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从而使学校成为办学的真正主体。

14 1985年以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国务院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各级政府共担 省级统筹 以县为主 乡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教育,地方征收教育费附加
以乡镇为主

15 (四)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末达到4%”,要求各级政府努力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另一方面,我国正努力促进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此来提高教育经费的筹措能力。

16 《教育规划纲要》: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

17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
——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18 (五)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规划纲要》: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 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 度。

19 (六)教育教学制度建设 1.教育质量标准建设 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教育教 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 ——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 ——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20 3.改革考试与和人才评价的制度建设 ——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试 入学的具体办法,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 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 ——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 ——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 ——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

21 (七)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建设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
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 ——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 优秀人才从教

22 (八)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 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
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

23 (九)依法治教的制度建设 ——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 学校章程和制度 ——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
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 律制度 ——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 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 ——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24 (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制定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25 思考与研究: 1、如何理解现代教育制度的结构与特点?怎样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2、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遇到哪些制度障碍?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制度体系?


Download ppt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