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4章 人群营养基础 安徽中医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4章 人群营养基础 安徽中医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章 人群营养基础 安徽中医学院

2 第三节 婴儿营养 出生 0~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至生后28天)。婴儿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亦是预防成年慢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保证。

3 一、婴儿的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旺盛,各种营养素需要量(相对值)比成人高。婴儿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体重、身高、大脑快速增长。孕期25周至生后12个月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与智力发育关系密切。 2、生理机能没发育成熟,特别是消化系统。咀嚼能力差,胃容量小(30~50ml),消化吸收能力差(酶含量低或无)。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大,因此,营养素需要量的个体差异也大。

4 (一)体格发育 1.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3kg(2.5~4.0kg)。出生后,婴儿开始沿着其遗传因素预先决定的生长曲线(或称为生长轨迹)生长。前6个月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kg,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0.5kg,婴儿体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计: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5 2.身长 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部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1岁时达75cm,增长约50%。
3.头围和胸围 头围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胸围是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6个月至1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370g---600~700g

6 (二)消化系统发育 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口腔狭小,嘴唇黏膜的皱褶很多,颊部有丰富的脂肪,有利于婴儿吸吮。新生儿的唾液腺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到3~4个月时唾液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渐增加,自6个月起唾液的作用增强。

7 1.胃及其酶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为25~50ml,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ml,6个月约为200ml,1岁时达300~500ml。胃贲门的括约肌较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在吸饱奶后受振动则易导致胃中奶的溢出或呕吐。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小时。

8 2.肠及其酶 新生儿的小肠约为自身长度的6~8倍,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肠黏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黏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与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胰淀粉酶要到出生后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较差。

9 二、婴儿的营养需要 为了使婴儿的体重正常增长,能量及营养素摄入必须满足消耗及正常生长所需,正常母乳的营养构成及营养素含量是最适宜婴儿营养需要的食品。

10 (一)能量需要 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依据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来估计总能量的需要。 2000年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的0~12个月的婴儿的能量摄入量平 均为397kJ/(kg·d)[95kcal/(kg·d)]。 初生儿第1周: 251kJ/(kg·d) kcal/(kg·d) 第2周、第3周: 419kJ/(kg·d) kcal/(kg·d) 第2~6个月: 461~502kJ/(kg·d) 110~120kca1/(kg·d) 第6~12个月: 419kJ/(kg·d) kcal/(kg·d)

11 (二)宏量营养素 1.蛋白质  婴儿生长迅速,不仅蛋白质的量按每单位体重计大于成人,而且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婴儿比成人所需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大。6个月的婴儿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成人多5~10倍。除成人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需要由食物提供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以及牛磺酸。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人乳喂哺的婴儿对于蛋白质的需要量,每日需要蛋白质(AI)2.0g/kg。牛乳喂养者为3.5g/kg,大豆或谷类蛋白供应时为4.0g/kg。

12 2.脂肪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为总能量的45%~50%。每l00kcal婴儿食品含脂肪应不少于3.8g和不多于6g(能量比30%~54%)。6个月后虽然添加一些辅助食品,但还是以奶类食品为主,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仍然较高,推荐的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比为35%~40%。

13 3.碳水化合物 婴儿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人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摄入量约为12g/kg(供能比约37%),人工喂养儿略高(约40%~50%)。4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淀粉的能力尚未成熟,但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4个月以后的婴儿,能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婴儿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过多,则碳水化合物在肠内经细菌发酵,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14 (三)微量营养素 1.矿物质 婴儿必需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主要有钙、铁、锌。此外,内陆地区甚至部分沿海地区碘缺乏病也较为常见。 (1)钙 人乳中含钙量约为350mg/L。以一天800ml人乳计,能提供300mg左右的钙。由于人乳中钙吸收率高,出生后前6个月的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并无明显的缺钙。我国推荐6个月前婴儿钙的AI为300mg/d,6个月后为400mg/d。

15 (2)铁 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铁缺乏。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铁储备相对不足,在婴儿期容易出现铁缺乏。婴儿在4~5个月后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如强化铁的配方奶、米粉、肝泥及蛋黄等。我国6月龄以上婴儿铁的AI是10mg/d。

16 (3)锌 足月新生儿体内有较好的储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前几个月内因可以利用体内储存的锌而不会缺乏,但在4~5个月后也需要从膳食中补充。肝泥、蛋黄、婴儿配方食品是较好的锌的来源。我国推荐0~6月龄锌的RNI为1.5mg/d,6月龄以上为8mg/d。

17 (4)碘 我国大部分地区天然食品及水中含碘较低,如孕妇和乳母不使用碘强化食品,则新生儿及婴儿较容易出现碘缺乏病。其他矿物质,如钾、钠、镁、铜、氯、硫及其他微量元素也为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但母乳及牛奶喂养健康婴儿均不易缺乏。

18 2.维生素 母乳中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受乳母的膳食和营养状态的影响。膳食均衡的乳母,其乳汁中的维生素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需要;用非婴儿配方奶喂养婴儿时,则应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19 (1)维生素A 婴儿VA推荐摄入量约400μg/d。母乳中含有较丰富的VA,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需额外补充;牛乳中的VA仅为母乳含量的一半;用牛乳喂养的婴儿需要额外补充VA 150~200μg/d。用浓缩鱼肝油补充VA时应适量,过量补充会导致VA、VD中毒。

20 (2)维生素D 人乳及牛乳中的VD含量均较低,从出生2周到1岁半之内都应添加VD,婴儿VD的参考摄入量AI为l0μg(400IU)/d。富含VD的食物较少,给婴儿适量补充富含VA、VD的鱼肝油或VD制剂及适当晒太阳,可以预防VD缺乏所致的佝偻病。

21 (3)维生素E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VE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加及硬肿症。我国2000年修订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婴儿的VE的AI为3mgEN/d。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加时,VE的需要量也增加。人乳初乳VE含量为14.8mg/L,过渡乳和成熟乳分别含8.9mg/L和2.6mg/L,牛乳中维生素E含量远低于人乳,约为0.6mg/L。

22 (4)维生素K 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肠道细菌合成VK较少,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母乳含VK约为15μg/L,牛乳及婴儿配方奶约为母乳的4倍,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较牛乳或配方食品喂养者更易出现出血性疾病。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初期要注射补充VK。出生1个月以后,一般不容易出现VK缺乏,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时,则应注意补充VK。

23 (5)维生素C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乳汁获得足量的VC。牛乳中VC的含量仅为母乳的1/4(约llmg/L),又在煮沸过程中有所损失,因此,纯牛乳喂养儿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如橙子、深绿色叶菜汁或VC制剂等。我国2000年制定的婴儿维生素C的RNI为:小于6月龄为40mg/d。大于6月龄为50mg/d。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三、喂养指南 母乳是婴儿唯一理想的均衡食物,而且独具免疫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母乳喂养也有利于母子双方的亲近和身心健康。
在分娩后的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地黏稠,称之为“初乳”,之后第8~14天的乳汁称为过渡乳,大约2周后为成熟乳。

34 初乳具有如下特点: 蛋白质含量约10%,成熟乳仅1%;
含丰富的抗体,尤以分泌性免疫球白A(SIgA)为多,此外还含乳铁蛋白,亦含有较多的白细胞、溶菌酶及抗菌因子; 为婴儿提供较多特殊的营养素,例如锌,长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初乳也比成熟乳多; 初乳中的脂肪及乳糖都比成熟乳少,以适应新生儿脂肪和糖消化能力较差的特点。

35 (一)母乳的营养特点 母乳保留了人类生命发展早期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这是人类生命延续所必需,是其他任何哺乳类的乳汁无法比拟的。

36 1.蛋白质及氨基酸 尽管人乳所含蛋白质比牛奶少,约1.1g/100ml,但人乳中蛋白质以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为主;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为70:30,而牛乳为18:82。在乳清蛋白中,人乳以α-乳清蛋白为主。乳清蛋白易于消化吸收,而α-乳清蛋白又可促进乳糖的合成。人乳在婴儿的胃中被胃酸作用后,能形成柔软絮状的凝块,为胃酸及肠道蛋白酶充分分解。

37 人乳中胱氨酸含量为240mg/L,高于牛乳130mg/L。因新生儿及早产儿肝及脑组织中胱氨酸酶较低甚至无,不能利用其他含硫氨基酸合成胱氨酸,故有人认为胱氨酸是新生儿及早产儿的必需氨基酸。此外,人乳中的牛磺酸的含量也较多,牛磺酸为婴儿大脑及视网膜发育所必需。

38 2.脂肪 人乳的脂肪数量和种类都比牛乳多,在能量上也高于牛乳。人乳脂肪酸构成包括短链、中链及长链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及其衍生物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由于婴儿从亚麻酸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能力有限,必须由母体提供。人乳中的脂肪比牛乳脂肪更易于消化与吸收。

39 3.糖类 人乳中的乳糖含量约7%,高于牛乳,且以α-乙型乳糖为主。乳糖不仅提供婴儿相当一部分的能量,而且它在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产生乳酸。乳酸在肠道内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同时亦可促进钙的吸收。

40 4.矿物质 由于婴儿肾脏的排泄和浓缩能力较弱,食物中的矿物质过多或过少都不适于婴儿的肾脏及肠道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会导致腹泻或对肾的过高负荷。人乳的渗透压比牛乳低,更符合婴儿的生理需要。人乳中的钙磷比例恰当,为2:1,有利于钙的吸收;铁的含量人乳与牛乳接近,但人乳中铁的吸收率达50%,而牛乳仅10%;人乳中的锌、铜含量远高于牛乳,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41 5.维生素   人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易受乳母的营养状态的影响,尤以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的维生素A。营养良好乳母的乳汁中维生素能满足1~6个月婴儿的需要,而不需要额外补充。但维生素D例外,尤以日照较少的地区。

42 (二)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 1.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2.抗体 3.乳铁蛋白 4. 溶菌酶 5.补体 6.低聚糖和共轭糖原 7.其他抗感染物质

43 (三)母乳中的激素和生长因子 母乳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II,转移生长因子(TGF)等。这些生长因子可以调节婴儿的生长发育,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的生长分化。 母乳中还含有甲状腺素T3,T4、胸腺刺激素(TSH)、前列腺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胰岛素、生长激素抑制素、垂体激素、泌乳刺激素、催乳素、胃抑素、胃肠调肽、胃泌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降血钙素等。这些激素对于维持、调节和促进婴儿的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有重要作用。

44 (四)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是人类最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提出,鼓励、支持、保护、帮助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仅仅是母子之间的相互行为,而且是整个社会的行为,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我国为了推动和普及母乳喂养,大力推广爱婴医院和母婴同室。每个母亲都有能力用母乳喂养她的孩子。

45 1.母乳能满足生后4~6个月内婴儿的营养需要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和饮料,母乳含有4~6个月内的婴儿所需全部营养素。母乳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最适宜婴儿的消化与吸收。尽管从4~6个月起,就要给婴儿及时合理地添加辅助食物,但是到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母乳仍是某些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并且能帮助孩子抵抗疾病;婴儿吸吮母乳还有助于其领骨和牙齿的发育。因此,母乳喂养应持续到1~2周岁。

46 2.母乳喂养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1)感染性疾病:母乳喂养可减少或消除婴儿暴露于污染的食物及容器的机会;其次是母乳中含有分泌型抗体及其他具有抗微生物、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及保护新生儿消化系统的活性因子,从而抵抗对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感染。 (2)成年慢性病:从远期效应来说母乳喂养的儿童很少发生肥胖症,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比较低,利于预防成年期慢性病。

47 3.母乳喂养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婴儿的智力发育
4.母乳喂养经济方便又不易引起过敏 母乳喂养婴儿经济方便、任何时间母亲都能提供温度适宜的乳汁给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极少发生过敏;也不存在过度喂养的间题。

48

49 中国0月~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一、纯母乳喂养 二、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三、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四、给新生儿和1月~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 五、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六、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50 中国6月~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一、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二、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三、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四、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五、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六、注意饮食卫生

51 四、婴儿辅助食品 中国对6~12月龄婴儿提出的喂养指南中指出,从6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一些非乳类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这一类食物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为辅食。

52 (一)添加辅助食品的科学依据 1.补充营养素的不足 2.增强消化功能 3.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3

54 (二)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与原则 1.适宜时间 在通常情况下,6个月时应逐步添加辅助食品,一般有下列情形时可以开始添加:
(1)婴儿体重增长已达到出生时的2倍。 (2)婴儿在吃完约250ml奶后不到4小时又饿了。 (3)婴儿可以坐起来了。 (4)婴儿在24小时内能吃完1000ml或1000ml以上的奶。 (5)婴儿月龄达6个月。

55 2.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 从一种到多种 由少量到多量 从稀到稠 从细到粗 注意观察婴幼儿的消化能力 不要强迫进食 单独制作、注意盐的用量
辅助食品添加的时间、数量以及快慢等都要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科学的添加原则如下: 从一种到多种        由少量到多量 从稀到稠          从细到粗 注意观察婴幼儿的消化能力  不要强迫进食 单独制作、注意盐的用量

56 五、婴儿配方奶粉 对婴儿来讲,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酪蛋白过高,不利于婴儿消化;牛乳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太多而亚油酸太少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等。此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氯和磷酸的高含量引起相当高的肾溶质负荷,与婴儿未成熟肾脏的能力不相适应。因此,因为母子任何一方的疾病,以及其他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用好的配方乳品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婴儿配方奶粉一般按容积1:4,即1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或按重量1:8配制。

57

58

59 (一)婴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要求 大多数配方奶是参照母乳组成成分和模式对牛奶的组成进行调整,配制成适合婴儿生理特点并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制品。 1.增加脱盐乳清粉以降低牛奶或其他动物乳汁中酪蛋白含量和比例,使其接近母乳。母乳中乳清蛋白:酪蛋白为8:2。

60 2.添加与母乳同型的活性顺式亚油酸,增加适量α-亚麻酸,使其接近母乳中的含量和比例。FAO/WHO建议,婴儿配方奶粉应提供600mg/(kg·bw)的亚油酸,50mg/(kg·bw)亚麻酸,60mg/(kg·bw)的花生四烯酸及20~40mg/(kg·bw)的DHA,建议配方乳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范围为5:1~10:1。

61 3.a-乳糖与汗乳糖按4:6的比例添加,适当加入可溶性多糖,以提高乳糖含量至母乳水平(7%)。对少部分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尽可能减少乳糖的含量,以适应其乳糖酶的缺陷。
4.减少矿物质总量,脱去牛奶中部分Ca,P,Na盐,调整钙/磷比例至(1.3~1.5):1,增加铁、锌等矿物质。

62 5.配方奶中通常强化了维生素A、维生素D及适量的其他维生素,以促进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及预防佝偻病。
6.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强化牛磺酸、核酸、肉碱等婴儿生长发育必需而体内合成可能有限的营养物质。 7.对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可用大豆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生产配方奶粉,以避免过敏症的发生。

63 (二)婴儿配方奶粉的种类 1.起始婴儿配方 2.后继配方或较大婴儿配方 3.医学配方 主要适用于1~6个月的婴儿。
1.起始婴儿配方  主要适用于1~6个月的婴儿。 2.后继配方或较大婴儿配方  适用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作为他们混合食物中的组成部分。 3.医学配方  用于特殊生理上的异常所需,例如为早产儿,先天性代谢缺陷(如苯丙酮酸尿症)儿设计的配方,对牛乳过敏儿设计采用豆基配方粉等。

64 (三)婴儿配方奶粉的使用 1.混合喂养  因母乳不足或母亲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给婴儿哺乳时,可采用配方奶粉作为母乳不足的补充物或每日替代1-2次母乳喂养。较好的方法是每次哺乳后加喂一定量的配方乳粉,可避免母乳分泌的逐渐减少。小于6月龄婴儿的混合喂养,宜选用含蛋白质较低(12%~18%)的配方奶粉;6月龄以上婴儿混合喂养时,可选用含蛋白质大于18%的较大婴儿配方奶粉;6月龄以上婴儿除喂配方奶粉外,也应像母乳喂养儿一样,逐渐添加各种断奶食物,以完成从乳类到其他食物的过渡。

65 2.人工喂养   由于各种原因并有明显的医学体征,如母亲患严重的疾病或乳腺缺陷不能哺喂母乳,或新生儿先天缺陷不能吸吮母乳,只得采用人工喂养。6月龄以内婴儿人工喂养时,宜选用含蛋白质较低(12%~18%)配方奶粉;6月龄以上婴儿人工喂养时,可选用含蛋白质大于18%的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并逐渐添加各种断奶食物,完成从乳类到其他食物的过渡也是必需的。

66 (四)我国有关婴幼儿食品的国家标准 参照国际婴儿配方食品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我国于1989年制订了婴幼儿食品的国家标准,并于1997年和1999年进行了修订。现有婴儿食品标准包括婴儿奶粉Ⅰ(GB ),婴儿配方奶粉Ⅱ、Ⅲ(GB )以及婴幼儿配方及婴幼儿补充米粉通用技术条件(GB )。另外也有婴儿期过渡食品或补充食品的标准,如婴儿营养米粉(GB )、高蛋白营养米粉(GB )以及婴幼儿辅助食品如汁、泥、糊类食品标准(GB )。

67

68

69 第四节 幼儿营养   幼儿期是从1周岁到3周岁,由婴儿食品逐步过渡到摄取普通食物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而同时又是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需要对他们的食物营养给予特别照顾。

70 一、幼儿生理特点 1.体重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加2.5~3.0kg,平均每月增长约0.25kg,至2岁时体重约12kg,为出生时的4倍。 2岁以后的体重增长变慢,每年增长1.5~2.0kg。直至青春期开始再次加速。 2.身长  幼儿期身长增长的速度减慢,1~2岁全年增加约10cm,2~3岁平均增加约5cm,3岁时身长约为出生时身长的2倍。

71 3.头围、胸围、上臂围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1岁时儿童的头围增至46cm,而第二年头围只增长2cm,第3年与第4年共增加1
3.头围、胸围、上臂围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1岁时儿童的头围增至46cm,而第二年头围只增长2cm,第3年与第4年共增加1.5cm,5岁时达50cm,头围过小或过大均为病理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防治。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1岁时与头围基本相等,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反映出胸廓和胸背肌肉的发育。 上臂围在出生后第1年内由11cm增至16cm,随后维持到5岁左右。上臂围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和营养状况,早期发现营养不良。

72 4.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人类脑组织的发育自孕中期开始,持续到出生后的第二年甚至第三年。在生命最初两年,脑发育比较快。成人脑重约1500g,占体重1/40。   出生时 脑重 约370g   占体重的1/8左右   6个月时 脑重 约600~700g   2岁时  脑重 900~1000g 为成人脑重的75%   3岁时 脑重 超过出生时的3倍

73   婴儿出生时的大脑神经细胞已与成人相同,但是轴突与树突形成不足,还没有形成大脑各区间复杂的交织,对于脑细胞起支持作用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在生后3个月才达到高峰,新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成直到生后2岁。

74 脑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各种营养素,营养缺乏将对正常的脑发育过程,尤其是脑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网络形成的关键时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脑细胞的增殖、分化特点是“一次性完成”,故妊娠后期及产后的营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再也无法补偿,从而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至终身。

75 5.消化系统发育 1)口腔  幼儿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受损伤,故应特别注意幼儿口腔的清洁,不宜吃过烫或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2)牙齿  牙齿与咀嚼功能密切相关,它有一个发育过程。每个牙齿的发育通常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通过检查牙齿可判断骨骼发育的大致情况,发育良好者及时出牙,牙质优良;反之出牙延迟,牙质也欠佳。

76 乳牙在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但它的钙化过程早在胎儿5个月时就已经开始,一般而言:
1岁时出6~8颗牙 1岁后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 1.5岁时出尖牙 岁时出第二乳磨牙 2岁时共出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出齐应不迟于2岁半。 两岁内乳牙的计算: 乳牙数≈月龄-6

77   18个月龄的婴儿,胃蛋白酶的分泌已达到成人水平。1岁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和脂酶的活性接近成人水平。

78 由此可见,幼儿处于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胃容量的增大和消化能力的增强,对各种食物的耐受性提高,应及时合理给予更丰富的食物,这样既能保证小儿摄入足够并能被充分消化利用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又不至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79 二、幼儿的营养需要 由于幼儿仍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各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

80 (一)能量 幼儿的能量消耗包括: 1.维持基础代谢(约占总能量需要量的60%)
2.供给生长发育的需要(每增加lg的体内新组织,需要18.4~23.8kJ(4.4~5.7kca1)的能量) 3.人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好动多哭的幼儿比年龄相仿的安静孩子,所需能量可高达3~4倍) 4.食物热效应所消耗的能量

81 1~3岁幼儿能量每日RNI分别为 : 男孩 女孩 1岁以上 1100kcal 1050kcal/d
男孩 女孩 1岁以上 kcal kcal/d 2岁以上 kcal kcal/d 3~4岁 kcal kcal/d 性别差异不明显

82 (二)蛋白质 幼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量)高于成年人。我国2000年新修订的1岁以上,2岁以上和3~4岁幼儿的蛋白质RNI分别为35g/d,40g/d和45g/d。每日饮用300ml牛奶和一定量的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酸奶、鸡蛋和鱼类等,通常容易达到这个摄入量。一般要求膳食蛋白质供给的能量为12%~14%。蛋白质虽分布很广,但以动物性食物、豆类和硬果类食物含量高,且质量较好。 注:如肉类、鱼类、禽类含蛋白质15%~20%,鲜奶3%,奶粉20%~28%,蛋类11%~14%,干豆类20%~40%,谷类6%~10%,硬果类15%~30%)

83 (三)脂肪 1~3岁的幼儿,脂肪供能比例以30%~35%为宜,比例过高、摄入过多会发生能量过剩,以致使过多的脂肪堆积在体内,体重增加,对幼儿的健康不利。幼儿膳食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应占总能量的1%,才能保证正常生长,预防发生脱屑性皮炎。必需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富含于所有植物油,较少出现缺乏,而含α-亚麻酸的油仅限于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等少数油,应注意补充。

84 (四)碳水化合物(糖) 活动量大的孩子,因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也多。一般认为,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50%即可。选择食物时,应有适应比例的粮食,并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以利于摄取适量的纤维膳食、维生素和无机盐;不宜多吃高糖食品和高糖饮料。 对于2岁以下的幼儿,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来自于淀粉和糖是不合适的,太多膳食纤维和植酸盐的食物也是不适宜的。可能会降低食物营养素密度,影响总能量的摄入或微量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85 (五)无机盐 1.钙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无机盐,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在骨骼发育和牙齿形成的关键时期,钙缺乏所导致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1-3岁幼儿钙的AI为600mg/d

86 2.铁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幼儿中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如果长期铁摄入量不足,幼儿的生长发育就会停滞,并且会影响到智力发育。
1~3岁幼儿铁的AI为12mg/d 膳食铁良好的食物来源是动物的肝脏和血,其中禽类的肝脏和血含量达40mg/100g以上,牛奶含铁很少,蛋黄中虽含铁较高,但吸收率较低(约为3%)。

87 3.锌 幼儿缺锌时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味觉减退、食欲不振、贫血、创伤愈合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现象,因此锌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
1~3岁幼儿每日锌的RNI为9.0mg 4.碘 碘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1~3岁幼儿碘的RNI为50μg/d

88 6.维生素 对于幼儿,要保证从膳食中摄取适量的维生素,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1)维生素A 维生素A与机体的生长、骨骼发育、生殖、视觉及抗感染有关。 1~3岁幼儿VA的RNI为500μgRE/d 维生素A摄入量过多也会引起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过度兴奋、骨疼痛、头发稀疏、肌肉僵硬和皮肤疹痒症。

89 (2)维生素D 幼儿缺乏VD可引起佝偻病。1~3岁的儿童由于钙沉积在骨骼中需要维生素D,是特别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易感人群。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较少,主要来源应该是户外活动时由紫外线照射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 我国推荐VD的RNI为l0μg/d VD摄入过多会有严重危害。一般每日摄取量不宜超过20μg。

90 (3)其他维生素 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中的一种。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维生素B1时,摄入的多余部分经尿中排泄,通常没有过量的危险。
1~3岁幼儿VB1的RNI为 0.6mg/d 1~3岁幼儿VB2的RNI为 0.6mg/d 1~3岁幼儿VC的RNI为 60mg/d

91 三、幼儿的喂养指南 (一)中国1岁~3岁幼儿喂养指南(2007年) 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2、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4、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5、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 6、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7、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8、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92 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直到2岁,或每日给予不少于相当于350ml液体奶的幼儿配方奶粉,但是不宜直接喂给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建议首选适当的幼儿配方奶粉,或者给予强化了铁、维生素A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食品。因条件所限,不能采用幼儿配方奶粉者,可将液态奶稀释,或与淀粉、蔗糖类食物调制,喂给幼儿。如果幼儿不能摄入适量的奶制品时,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和钙质。可用100g左右鸡蛋(约2个)经适当加工来代替,如蒸蛋羹等。

93 当幼儿满2岁时,可逐渐停止母乳喂养,但是每日应继续提供幼儿配方奶粉或其他的乳制品。同时,应根据幼儿的牙齿发育情况,适时增加细、软、碎、烂的膳食,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向食物多样过渡。

94 2.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幼儿食物的选择应依据营养全面丰富、易消化的原则,应充分考虑满足能量需要,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增加铁质的供应,以避免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鱼类脂肪有利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可适当多选用鱼虾类食物,尤其是海鱼类。对于1~3岁幼儿,应每月选用猪肝或鸡肝、羊肝做成肝泥分次食用,以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量。不宜给幼儿直接食用坚硬的食物、易误吸入气管的硬壳果类(如花生)、腌腊食品和油炸类食品。

95 3.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幼儿膳食应专门单独加工、烹制,并选用适合的烹调方式和加工方法。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硬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烹调方式上,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要注重花样品种的交替更换,以利于幼儿保持对进食的兴趣。

96 4.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幼儿饮食要一日五餐、六餐,即一天进主餐三次,上下午两主餐之间各安排以奶类、水果和其他稀软面食为内容的加餐,晚饭后也可加餐或零食,但睡前应忌食甜食,以预防龋齿。要重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饮食安排上要逐渐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鼓励和安排较大幼儿与全家人一同进餐,以利于幼儿日后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培养孩子集中精力进食,暂停其他活动;家长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影响幼儿,使幼儿避免出现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要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进餐场所要安静愉悦,餐桌椅、餐具可适当儿童化,鼓励、引导和教育儿童使用匙、筷等自主进餐。

97 5.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
由于奶类和普通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十分有限,幼儿单纯依靠普通膳食难以满足维生素D需要量。适宜的日光照射可促进儿童皮肤中维生素D的形成,对儿童钙质吸收和骨骼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每日安排幼儿1~2小时的户外游戏与活动,既可接受日光照射,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形成和钙质吸收,又可以通过体力活动实现对幼儿体能、智能的锻炼培养和维持能量平衡。

98 正确选择零食品种,合理安排零食时机,使之既可增加儿童对饮食的兴趣,并有利于能量补充,又可避免影响主餐食欲和进食量。应以水果、乳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给予零食的数量和时机以不影响幼儿主餐食欲为宜。应控制纯能量类零食的食用量,如糖果、甜饮料等含糖高的食物。 鼓励儿童参加适度的活动和游戏,有利于维持儿童能量平衡,使儿童保持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儿童瘦弱、超重和肥胖。

99 6.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人体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必要条件。小儿新陈代谢相对高于成人,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相对更多,对水的需要量也更高。1~3岁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水125ml,全日总需水量为1250~2000ml。其中约有一半的水需要通过直接饮水来满足,为600~1000ml。

100 幼儿的最好饮料是白开水。目前市场上许多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含有葡萄糖、碳酸、磷酸、咖啡因等物质,过多地饮用这些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使儿童容易发生龋齿,而且还会造成过多能量摄入,从而导致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应该严格控制摄入。

101 7.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身长和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反映幼儿的营养状况,父母可以在家里对幼儿进行定期的测量,1~3岁幼儿应每2~3个月测量一次。

102 8.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选择清洁不变质的食物原料,不食隔夜饭菜和不洁变质的食物,在选用半成品或熟食时,应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幼儿餐具应彻底清洗和加热消毒。养护人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肠道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103 (二)幼儿食物选择 1.粮谷类及薯类食品 进入幼儿期后,粮谷类应逐渐成为小儿的主食。选择这类食品时应以大米、面制品为主,同时加入适量的杂粮和薯类。在食物的加工上,应粗细合理,加工过精时,B族维生素、蛋白质和无机盐损失较大,加工过粗、存在大量的植酸盐及纤维素,可影响钙、铁、锌等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104 2.乳类食品 奶类钙含量高、吸收好,可促进幼儿骨骼的健康生长。同时奶类富含量赖氨酸,是粮谷类蛋白的极好补充。但奶类铁、维生素C含量很低,脂肪以饱和脂肪为主,需要注意适量供给。过量的奶类也会影响幼儿对谷类和其他食物的摄入,不利于饮食习惯的培养。

105 3.鱼、肉、禽、蛋及豆类食品 这类食物不仅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也是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和大多数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豆类蛋白含量高,质量也接近肉类,价格低,是动物蛋白的较好的替代品,但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硒等)低于动物类食物,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幼儿还是应进食适量动物性食品。

106 4.蔬菜、水果类 这类食物是维生素C、牙胡萝卜素的唯一来源,也是维生素残、无机盐(钙、钾、钠、镁等)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一般深绿色叶菜及深红、黄色果蔬、柑橘类等含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较高。蔬菜水果不仅可提供营养素,而且可促进小儿食欲,防治便秘。 5.油、糖、盐等调味品及零食 这类食品对于提供必需脂肪酸、调节口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多对身体有害无益,应少吃。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谢谢!


Download ppt "第4章 人群营养基础 安徽中医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