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的含义 二、两国模型 三、多个国家、多种产品模型 四、实证检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的含义 二、两国模型 三、多个国家、多种产品模型 四、实证检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的含义 二、两国模型 三、多个国家、多种产品模型 四、实证检验

2 斯密的《国富论》 如果一件物品的购买费用小于自己生产的 成本,那么就不应该自己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 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 而向鞋匠购买。 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 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 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 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3 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指一国生产某种产品耗费较少的社会资源, 从而导致她具有价格和成本上的优势。

4 “绝对优势”示例 呢绒 (1单位) 英国 3小时 6小时 葡萄牙

5 “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国家 呢绒 (1单位) 英国 2小时 葡萄牙 4小时 3小时

6 Robert Torrens 1815年《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 “尽管在本国用于耕种的资本比国外用来耕种 的资本可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但在这种情况下,资本 应该被用于制造业,并将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一更大 的利润应该决定我们的产业发展方向。” 英国应该从波兰进口玉米,而用节约出来的资 本生产棉布,可以换取比自己生产的更多的玉米。

7 David Ricardo(之一) 英国的情形可能是生产棉布需要100个人劳 动一年,而如果酿制葡萄酒则需要120人劳动同 样长的时间。因此英国发现通过出口棉布来进口 葡萄酒对自己比较有利。 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可能只需要80人劳动一 年,而生产棉布却需要90人劳动一年。因此对葡 萄牙来说,出口葡萄酒以交换棉布是有利的。

8 David Ricardo(之二) 即使葡萄牙进口的商品在本国制造时所需要 的时间少于英国,这种交换仍然会发生。虽然葡 萄牙能够以90个人的劳动生产棉布,但他宁可从 一个需要100人的劳动生产的国家进口棉布。对 葡萄牙来说,与其挪用种植葡萄的一部分资本去 织造棉布,还不如用资本来生产葡萄酒,因为由 此可以从英国换取更多的棉布。 因此,英国将以100个人的劳动产品交换 80个人的劳动产品。

9 Ricardo“富有魔力”的四个数字 棉布 (1单位) 英国 100 120 葡萄牙 90 80

10 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指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 对生产成本/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

11 比较优势的衡量 1、相对生产成本(RC): A产品的RC=(LA/QA)/(LB/QB) 2、机会成本 3、相对劳动生产率

12 相对生产成本比较 棉布 (1单位) 英国 100(5/6) 120(6/5) 葡萄牙 90(9/8) 80(8/9)

13 对比较优势的误解(Krugman) (1)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生 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 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 (2)贫民劳动论:外国低工资竞争是不公平的, 会损害其他参加竞争的国家。 (3)剥削:与高工资国家进行贸易会使低工资国 家受到剥削并使福利恶化。

14 两国模型分析(基本假定) (1)2×2×1模型; (2)两国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 的绝对/相对差别; (3)规模报酬不变;
(4)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流动; (5)无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6)产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7)两国贸易平衡。

15 “双赢”结局 Y Y B C IC2’ A IC2 IC1’ C’ IC1 A’ O X B’ X O Nation 1 Nation 2

16 对李嘉图模型的质疑 1、总体的笼统分析; 2、只从供给角度分析; 3、完全专业化生产; 4、只考虑劳动一种投入。

17 “小国”与“大国”的贸易 Y C E D B A X O F

18 均衡价格的确定 Pc/Pw RS RD 4/3 A 1 O Qc/Qw Q1 Q2

19 两国模型的拓展 1、两种产品、n个国家; 2、两个国家、m种产品; 3、m个国家、n种产品。

20 两种产品和n个国家 比较优势链: (a/b)1 < (a/b)2 < (a/b)3 <…<(a/b)n

21 国际均衡价格的确定 Pa/Pb RS RD O Qa/Qb Q1 Q2

22 贸易与分工模式 (a/b) i < (Pa/Pb),则I国生产和出口a;
(a/b) j > (Pa/Pb),则j国生产和出口b; (a/b) * = (Pa/Pb),则贸易模式不确定。

23 两个国家m种产品 比较优势链: (A/B)1<(A/B)2<(A/B)3<…<(A/B)m

24 供求关系论(萨缪尔森)

25 相对工资和专业化分工(Krugman) A国生产j产品的条件是: W•ąLj < W*•ąLj* ,即
ąLj*/ ąLj > W/ W*

26 相对工资的确定 RS W/ W* 苹果 10 香蕉 8 鱼子酱 4 2 烤饼 RD 1 O L/L*

27 埃奇沃斯两国图解 e’ e’’ e’ e’’ d’ d’ d’’ d’’ c’’ c’’ c’ c’ b’’ b’ b’’ b’ a’’
O’’ O’ O’ O’’

28 瓦伊纳多国、多产品模型 4 2 3 e3 e2 c4 e1 e4 d1 c3 d2 d3 c1 c2 b4 d4 b2 a4 b1 b3
O4 O3 O1 O2

29 4个国家5种产品的贸易格局 国家1 国家2 国家3 国家4 出口 a c b de 进口 bcde bde acde abc

30 实证分析(G.D.A. Mac Dougall) 考察1937年美英25个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 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1、决定两国贸易模式的是比较优势; 2、两国劳动生产率之比大于2时,两国相应的 出 口之比大于1;反之,则小于1。 注:当时美国的平均工资是英国的两倍。

31 显示比较优势(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 Xij/Xj ) / ( Wi/W ) Xij是j国i产品的出口; Xj是j国所有产品的出口; Wi是世界i产品的出口; W是世界所有出口。

32 Claim 1、理解比较优势的含义; 2、掌握两国模型的分析;  3、了解多国、多产品的分析方法; 4、实证检验与现实意义。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的含义 二、两国模型 三、多个国家、多种产品模型 四、实证检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