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 Carbon Nanotube Based Hydrogen Peroxide Biosensor.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 Carbon Nanotube Based Hydrogen Peroxide Biosensor."—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 Carbon Nanotube Based Hydrogen Peroxide Biosensor

2 基于碳纳米管的安培型 H 2 O 2 生 物传感器的研究 报告人:麦智彬 导师:邹小勇副教授

3 目录 选题背景及意义 仪器和试剂 实验方法 结果与讨论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4 选题背景及意义 生物传感器是当今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前沿,新型材料 (如纳米材料,杂化材料等)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是 当今的科研热点之一。本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当今材料 科学的新成果和新技术( CNTs ),探索 H 2 O 2 安培 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把分析科学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 有机的结合起来。

5 碳纳米管 (CNTs) 及 CNTs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自从 Lijima 于 1991 年发现 CNTs 以来, CNTs 便由于独特的理化性质: 如导体和半导体性质,极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吸附能力,较大的 比表面积和长径比,较多的催化位点等而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从 结构上来说 CNTs 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 SWNTs )和多壁碳纳米 管( MWNTs )。 SWNTs MWNTs

6 碳纳米管 (CNTs) 及 CNTs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由于 CNTs 本身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能力,用于 电分析化学中则表现为电催化效应(增敏作用和电位 降)。因此 CNTs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应 用前景。 近 3 年来国内外有关 CNTs 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就 有 10 篇之多。 References: 1. K. Balasubramanian, M. Burghard. [J]. Small, 2005,1(2):180-192. 2. E. Katz, I. Willner. [J]. ChemPhysChem, 2004, 5(8):1084-1104. 3. J. Wang. [J]. Electroanalysis, 2005, 17(1):7-14.

7 H 2 O 2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意义: GOD(OX)+glucose+H 2 O→GOD(RED) + gluconic acid+ H 2 O 2 H 2 O 2 +HRP→H 2 O+HRP-I 氧化还原代谢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代谢类型之一,许多 氧化还原代谢的产物都包含 H 2 O 2 ,因此建立 H 2 O 2 的准 确,快速的分析方法对于监测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生 物制剂的研发、环境分析、食品检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L-lactate+O 2 +LOD(OX)→pyruvate+H 2 O 2 +LOD(RED)

8 仪器和试剂 电化学实验在 CHI660a 电化学工作站中进行,采用三电极系统, 传感器作为工作电极,铂丝作为辅助电极, Ag/AgCl 作为参比电 极。 扫描电镜( SEM )照片采自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场发射扫描电子显 微镜(型号: JSM-6330F ),透射电镜( TEM )照片采自日本电 子株式会社透射电子显微镜(型号: JEM-2010HR )。红外光谱 采用德国 Bruker 公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红外显微镜联用仪(型 号: EQUINOX 55 )制作。 HRP 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规格: >250units/mg 所有溶液均用二次水配制, 所有实验均在 0.05mol/L pH6.5 PBS 中进 行。

9 本论文的实验方法 1 利用 Nafion (一种阳离子交换树脂)修饰玻碳电极 (GC) 。 2 通过其磺酸基所带的负电荷静电吸附 Thi (硫堇,结构 类似亚甲蓝,可用作电子媒介体)构成传感器底层。 3 电极外层使用 CHIT (壳聚糖,一种生物相容性高分子) 混合包埋 MWNTs 和 HRP 。制成以 Thi 为介体的 H 2 O 2 传感器。

10 传感器制作流程图

11 Chitosan Structure: Raw material of Chitosan

12 Nafion Thionine Structure: Methylene Blue

13 结果与讨论: MWNTs 的物理表征 传感器对 H 2 O 2 的响应 条件实验 传感器的性能

14 图 1 MWNTs 的物理表征

15 H 2 O 与 CHIT 对 MWNTs 分散效果的比较 MWNTs-COOH 的 IR 图 图 2 MWNTs 的物理表征

16 图 3 传感器对 H 2 O 2 响应的 CV 曲线

17 条件实验: 静电吸附时间选择 扫描速率选择 pH 选择 工作电位选择 酶用量选择

18 图 4 静电作用时间与峰电流关系曲线 (n=3)

19 图 5 扫描速率与峰电流关系

20 图 6 pH 对响应电流的影响 ( C H 2 O 2 =0.1mmol/L, n=6 )

21 图 7 工作电位的选择 ( C H 2 O 2 =0.1mmol/L, n=6 )

22 图 8 酶用量影响 ( C H 2 O 2 =0.1mmol/L, n=6 )

23 传感器性能 传感器增敏效应的机理探讨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传感器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 30μmol/L~5.5mmol/L ; 相关系数为 0.9995 。在 S/N=3 的情况下,检出限为 19μmol/L ) 米氏常数(米氏常数为 1.93mmol/L ) 传感器工作寿命研究(四天后电流下降了 6.3% ,之后保 持稳定 )

24 图 9 传感器增敏效应的机理探讨 ( C H 2 O 2 =0.5mmol/L )

25 传感器增敏效应的机理探讨 由图可见 I A >>I B +I C 。传感器具有明显的增敏现象。 原因可以从几方面来考虑: 1. HRP 可以有效地吸附在 MWNTs 管壁上; 2. MWNTs 也可以利用其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深入 HRP 的 活性中心; 3. MWNTs 较大的比表面积也可以对 H 2 O 2 起到富集作用; 4. MWNTs 对 H 2 O 2 具有催化作用。

26 增敏效应机理 示意图

27 图 10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 C H 2 O 2 =0.5mmol/L )

28 图 11 传感器的工作曲线 1E-4M per step

29 图 12 传感器的米氏常数计算

30 图 13 传感器寿命曲线 ( C H 2 O 2 =0.1mmol/L, n=6 )

31 结论: 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且 具有较长的寿命; CNTs 的空间和电子效应导致传感器具有特 殊的增敏效应; 该传感器为制作双酶体系传感器奠定基础。

32 本论文的创新点 1. 首次利用 Thi 作为介体制作 CNTs 生物传感器; 2. 利用非生物活性的 CNTs 固定具有生物活性的 HRP ,实 现对生物体系的检测,体现了材料化学和分析化学以 及生物分析的相互结合; 3. 结合 CNTs 的空间结构和电子性质,提出了 CNTs 对生 物传感器增敏效应的假设。 HRP recognition

33 致谢 感谢 2004 年度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创新基金 对本项目的资助

34 Thanks


Download ppt "A Carbon Nanotube Based Hydrogen Peroxide Biosensor."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