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我国经济发展的 新环境和新战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我国经济发展的 新环境和新战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国经济发展的 新环境和新战略

2 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环境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三、我国走向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四、推动晋江县域经济大发展

3 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环境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一) 新起点 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目前中国人均GDP全球排名百名之后)。
“十二五”时期我国开始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这是“十二五”时期在中国发展历史长河中的特殊位置和新起点。

5 (二)新环境 1、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2、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6 新环境 3、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7 新环境 4、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8 (三)新定位 新定位要适合国际需要:这次金融危机后,对国际社会来说,全球共同目标是争取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我国在需求方面贡献的增量是最大的。我们要应对全球经济市场总需求不足的新挑战.

9 新定位 要创造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内大市场。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新定位更要适合国内需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要创造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内大市场。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10 新定位 目前,世界的GDP总量约60万亿美元,中国占全球的8.5%,但中国消费只占世界的5.4%,我国希望通过实施“十二五”规划,生产、出口大国同时成为消费、进口大国。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预测: 年年均增长9%-10%( 年年均增长11%) 预期:2015年人均GDP6600美元左右,2020年超过10000美元。

11 (四)新挑战 从国际上看,从人均GDP4000美元到10000 美元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等,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跨越;也有失败的教训,如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亚洲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却陷入长期的停滞徘徊。

12 1、面临诸多体制性结构性深层次障碍 转方式、调结构面临财税体制、资源价格管制、政府过度介入投融资领域等体制性障碍,也受到高耗能行业产能总规模过大的结构性限制。 各地对资源密集型高能耗产业投资热情不减。有些地方“十二五”时期仍然规划建设许多高耗能投资项目。   如果世界经济根本好转,主要经济体可能全面推出“碳税”和“碳关税”政策,这些新增“高碳”产能无法出口,同时国内也难以消化 

13 2、进入全球治理通货膨胀阶段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复苏水平可能前低后高,增速低于前十年的平均水平;但通货膨胀五年年均水平将高于前十年的平均水平。 原因:一是回收货币流动性各国不敢太急,不然经济温和复苏受挫;二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三是资源富集国家财政状况良好,不急于多卖资源;四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越来越具有金融属性,炒作和大幅波动是常态。 这一方面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短期内上涨,另一方面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后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未来价格总水平。

14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 ,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15 十二五规划意义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 (一)目标 九大目标——勾画“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17 目标 (6)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7)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8)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18 (二)主题——科学发展 把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19 1、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在“十二五”规划中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发展的最终目标。 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 2、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1 3、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就是要在“十二五”期间消除不平衡发展现象,化解制约我国发展的因素。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

22 4、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灵活的就业机制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岗位就业和参军入伍,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

23 (三)主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把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24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5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6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7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8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29 三、我国走向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国际市场总需求锐减。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复苏,纷纷推出振兴本国制造业的计划。从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近年来激增的“特保案、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案”等事件,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未来五年,中国的出口行业将面临需求减少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格局必须改变。

30 (一)经济发展目标转型: 追求GDP增长转向人民收入普遍增长
现在要使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增长的成果,解决大多数人富起来的问题 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31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十二五”规划追求“民富”,“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是“十二五”主要目标之一,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将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2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十二五”期间,调节收入分配比重,要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速不低于GDP增速,劳动者收入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保持协调。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33 收入分配改革強調提升工資與社會福利 經濟結構調整 可支配所得 = 薪資所得 1.提升基本工資 初次分配 + 2.勞動合同法提供勞工權益保障
財富所得 1.提升基本工資 2.勞動合同法提供勞工權益保障 初次分配 (市場影響) + 移轉性收入 - 社會保險費用 重分配 (政府分配) 1.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2.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十七屆五中全會會議公報、 JS彙整製圖

34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增长的动力结构:消费、投资、出口。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 加快发展服务业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 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 区域结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35 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 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36 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驅動力在投資

37 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从实践经验与教训看,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8 消费——三驾马车新变化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这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

39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 把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 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 增加政府由于民生的支出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40 經濟結構調整 拉動消費是十二五 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軸 資料來源:中國發改委、 JS彙整製圖

41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科技进步和创新
由引进创新转向自主创新 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威胁论”的幌子中对中国高技术封锁 由跟随创新转向引领创新 过去每一场新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实施跟随策略,通过学习和引进,在发达国家之后,发展高科技和新产业。 正在发生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个国家都是均等的。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有可能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引领创新

4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由物质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节能减排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模式转型: 代工——模仿——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向科技创新的提升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43 创新型经济 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发展创新型经济,与发达国家在重点领域进入同一个创新起跑线。需要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占领世界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 创新型经济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引进国外智力和高端创新人才

44 四、推动晋江县域经济大发展

45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要突出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二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内需、带动就业。 三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要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46 晋江经济发展情况 晋江以占全省5%的土地,创造了全省9%的工业产值;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7年居全省县域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0年保持全国5到7位 。 2010年,生产总值近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拥有制鞋、纺织服装、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纸制品等多个产业集群。已有32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数量居全国县级首位。

47  瓶颈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绝对主导,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第三产业仅占32.6%,低于泉州、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晋江城镇化率仅为54%,低于全省、泉州市水平,制约了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 还有,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领军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48 晋江经验 六大方面的经验包括: 适时调整政策,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立足比较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服务发展能力; 突出党建特色,持续强化组织保障; 提升开放意识,夯实科学发展基础。

49 推动晋江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建设经济强市,打造幸福晋江”发展方向 “产业提升、城建提速”基本策略
全力推进产业、城建、 生态、民生“四大工程”。 力争到2015年,形成2个超千亿、3个超500亿的产业集群,培育5家以上百亿企业、50家以上上市公司。

50 晋江将加快实施一批 支撑跨越发展的重大项目

51 推动民生保障实现新跨越 县域经济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富民,归根到底是为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推动民生保障实现新跨越,要扭转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差距,同时逐步推动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 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体化,不断提高群众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Download ppt "我国经济发展的 新环境和新战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