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愛爾蘭的傳統舞蹈─踢踏舞 2年9班19、35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愛爾蘭的傳統舞蹈─踢踏舞 2年9班19、35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愛爾蘭的傳統舞蹈─踢踏舞 年9班19、35號

2 介紹 踢踏舞(Tap Dance)是現代舞蹈風格的一種,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運動,給人的感覺是輕快、活潑、自由與節奏感十足。 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种優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力非常豐富的一種魅力。

3 由來 起源 踢踏舞開始於美國的十九世紀,它的祖先是來自於愛爾蘭的捷格舞,及英國的木鞋舞。
由來 起源 踢踏舞開始於美國的十九世紀,它的祖先是來自於愛爾蘭的捷格舞,及英國的木鞋舞。 當黑人的奴隸在美國的殖民地上,組合了捷格舞與木鞋舞的特質,成為他們的風格。 白人穿上特製的踢踏舞鞋將黑人舞者的踢踏舞動作轉換到表演舞蹈,踢踏舞擴展到最高峰及最受歡迎的時期是在一九三○年代的百老匯歌舞電影。

4 由來 起源 因百老匯歌舞電影興起而塑造了踢踏舞王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
由來 起源 因百老匯歌舞電影興起而塑造了踢踏舞王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 五○年代顛峰時期,金‧凱利(Gene Kelly)在雨中大跳踢踏舞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其所帶動愉悅的生活態度,更是令人激賞。

5 由來 起源 至此大河之舞舞團舉世聞名,如日中天,並於1997年獲得葛萊美音樂獎。
由來 起源 至此大河之舞舞團舉世聞名,如日中天,並於1997年獲得葛萊美音樂獎。 大河之舞舞碼以捷格舞舞蹈敘述愛爾蘭先民篳路藍縷,胼手砥足,對抗外族的故事,其奮鬥的歷程宛如一條歷史長河,淵遠留長,因此取名為「大河之舞」。

6 由來 起源 原本愛爾蘭女性舞者的穿著是非常光鮮亮麗的花花蓬蓬裙,配上淺色長襪。
由來 起源 原本愛爾蘭女性舞者的穿著是非常光鮮亮麗的花花蓬蓬裙,配上淺色長襪。 卻因為珍‧布洛爾在一個節目中的一襲簡單連身黑短裙加上深色絲襪,跳出捷格舞另一種風情,當大河之舞所有女性舞者皆如此穿著時,舞蹈時的舞步震撼加上身材的曼妙,讓觀者砰然心動,因此將大河之舞稱為「史上最性感的舞蹈」。

7 由來 起源

8 由來 起源 愛爾蘭踢踏舞及節奏踢踏舞有相似處--兩者舞者更像是樂器,一種人體鼓,表現一種高難度的肢體活動。
由來 起源 愛爾蘭踢踏舞及節奏踢踏舞有相似處--兩者舞者更像是樂器,一種人體鼓,表現一種高難度的肢體活動。 節奏踢踏舞起源於美國奴隸,因害怕雇主拿走他們的鼓而利用身體敲出節奏。 在輕歌舞劇時代,愛爾蘭與美國踢踏舞者首次交手,在競賽中炫耀他們高超的步伐踏擊,最終,他們影響了彼此風格。 目前國內所風行的踢踏舞,是爵士踢踏,跟傳統的愛爾蘭踢踏舞並不相同。

9 特色 踢踏舞(Tap Dance)是現代舞蹈風格的一種,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運動,給人的感覺是輕快、活潑、自由與節奏感十足;這種舞蹈是藉由你自己的雙腳,創造出聲音,它最主要的特質是你要有一個好的節奏感與時間性的把握。 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种優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力非常豐富的一種魅力。

10 風格 愛爾蘭風格的踢踏舞保留了強烈的愛爾蘭民間舞蹈傳統,其重要的特徵就是:
上身基本保持直立挺拔,腳步以小腿的動作為主,手臂動作簡潔,多為直線的運動,舞步充滿了跳躍性、活潑而歡快。

11 風格 ─比較 愛爾蘭人跳的踢踏舞強調「踩」和「踏」,是當地民族舞蹈的一種。舞者保持上半身不動,僅靠著下半身的震動來營造視聽效果,而舞者整體隊形的美感是愛爾蘭人跳踢踏舞的特色。 俄國人的民族舞也有「踩、踏」的部分,「踢」的就不多。 西班牙人就比較著重於「踢」,佛拉明哥舞蹈是典型的代表。

12 風格─美式踢踏 美式踢踏的型態是以自由、輕鬆及幽默的方式展現。源自於西元1739年,一群黑奴為了反抗,打開自由的通路而起義。
一開始便被鎮壓,幾個月後美國政府制定了禁止任何黑人擊鼓或任何可激起叛亂的噪音聲響的法律,剝奪了他們驚天動地的鼓聲和豪邁的氣魄。 黑奴很快利用其他的方式,有些有表演才能的黑人及時採用白人木屐舞,經過合乎情理的結合便產生了踢踏(TAP)。

13 風格─美式踢踏 正因為是自由、輕鬆的,所以在表演美式踢踏時,舞者們常會在舞蹈中加入『即興』的演出,目前舞工廠舞團舞蹈教室中,所教授的踢踏舞蹈,便是以美式踢踏為主。 美式踢踏舞,具個人風格,不僅腳動,上半身也閒不得,隨著腳步的變化,上半身也會流暢地舞出獨特的感覺。

14 風格─美式踢踏 美式踢踏舞將它與愛爾蘭IRISH STEP及英格蘭木屐舞ENGLISH CLOG的舞步融合後,產生了新的步伐,稱之為WALTZ CLOG。 傳統上,我們都由左腳開始,這是因為早期有一名跳Waltz Clog的舞者叫做Pat Rooney,他是一個左撇子,他總是習慣從左腳開始。

15 風格─英式踢踏 英式踢踏則是強調以芭蕾優美肢體動作為主,在舞步方面有較多的旋轉、滑步…等。
舞者在演出時常帶給人們一種貴族的氣息,另外英式踢踏在節奏這部份切分音的變化比較少,但是重複的音節比較多;同時英式踢踏也提供了眾多學習者取得證照的管道。 在台灣,可以透過『英國皇家舞蹈協會』-ISTD(Imperial Society of Teacher of Dancing),加入協會,成為會員,每年參加升級考試以取得國際認可的證照。

16 風格─愛爾蘭式踢踏 愛爾蘭式踢踏舞真正的名稱稱為『Irish dancing -Hard shoes dancing』,美式踢踏舞才稱為Tap dancing。 愛爾蘭舞者在跳愛爾蘭舞是沒上半身動作的,雙手是自然下垂的,下半身雙腳總是保持交叉的姿勢(45度),所以舞者們在跳舞時會覺得看起來很整齊。

17 風格─愛爾蘭式踢踏 而愛爾蘭式踢踏又有軟鞋及硬鞋的分別。
在軟鞋舞方面,男生與女生所跳的是不同的,因為男女生的鞋子不同,女生方面有點像是芭蕾舞鞋,不會發出聲響,而男生的鞋後根部分則是硬的,所以可以發出聲音。 在台灣受到大家所喜愛的『火焰之舞』、『大河之舞』、『魔力之舞』…等,您會看到舞者的上半身會有些許的動作,那是為了增加舞蹈效果,而經由舞者自行設計的,在傳統的Irish dancing中是只有下半身的動作的。

18 風格─愛爾蘭式踢踏 著名的Irish dancing舞者有邁可.佛萊利(Michael Flately)、邁可.湯那萊(Michael Donnellan.)…等。

19 舞王 愛爾蘭踢踏舞王–Michael Flatley邁可弗萊利。 ◆愛爾蘭踢踏舞王一代宗師
邁可的興趣有許多:愛爾蘭舞蹈、愛爾蘭長笛、拳擊等,並在16歲時曾贏得金手套拳擊冠軍。 當父母決定送小孩去學習愛爾蘭舞蹈時,邁可曾被打了回票,因為他的年紀,已經超過當地愛爾蘭小孩習舞的最佳年紀,但邁可在習舞上,有著突飛猛進的進步。

20 舞王 以17歲年齡,成為首位贏到世界愛爾蘭舞蹈大賽的美國人,並連續得到168座冠軍。
他也拿過愛爾蘭長笛比賽冠軍,因此邁可不只是舞者,也是個長笛樂手,邁可曾發行過長笛專輯,與愛爾蘭樂團巡迴演出。 而舞蹈方面的表現更是傑出,不僅在國家領導級人物與會,重要的表演節目上參與演出!

21 舞王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國家文化遺產協會、國家地理雜誌等,邁可都有獲獎及表揚。
1994年邁可在大河之舞舞團擔任編舞及首席舞者,造成轟動而成為全球的超級巨星。 但之後邁可因為許多理念上的不合,離開大河之舞! 1996年自行創立「Lord of the Dance舞王」的舞團,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首演。 「舞王」發展出三支舞團;T1、T2、T3,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進駐演出,也在世界各地巡迴表演。 而1997年邁可與「舞王」舞團,於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演出。

22 舞王 演出390場「舞王」後,1998年邁可集合T1、T2、T3,舞者超過百人,推出「Feet of Flames火焰之舞」,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露天演出,百位舞者共同跳踢踏舞,聲勢浩大…令現場2萬5千人為之沸騰! 可說是「舞王」的豪華加強場,火焰之舞在歐美巡迴演出也有極大的轟動!邁可更以踢踏每秒35下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目前紀錄已被打破)。

23 舞王 邁可改良了傳統愛爾蘭踢踏舞,加入手部揮舞的動作和臉部畫上迷彩,服裝也有重大改變,女性舞者著黑色絲襪,增加舞蹈表演的魅力……這些都是傳統所沒有的,促使愛爾蘭的傳統民族舞蹈,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

24 起落 踢踏舞就像所有的舞蹈文化一樣都有它的起落。
早期踢踏舞的確因為爵士樂與音樂劇而風糜一時,但後來因搖滾樂與其他流行音樂的崛起,爵士樂便慢慢脫離主流。 而隨著音樂型態的改變,踢踏舞也隨著爵士樂而沒落一段時間,但危機就是轉機,近代的踢踏舞也有兩位深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 – Gregory Hines以及Savion Glover。

25 起落 Gregory Hines曾說過一句影響深遠的話”Tap is here,it`s now”。
因此他是第一個將流行音樂與踢踏舞結合的人,讓年輕人有興趣去欣賞踢踏舞,甚至親身參與其中,但可惜的是他已於2003年8月因癌症而過世。而他極力提攜Savion Glover,並將他視為年輕一輩的天才。

26 起落 出生於1973年11月19日的Savion Glover,在踢踏舞的造詣上甚至超過許多老前輩。
12歲時已經開始在百老匯登台表演,並於1994年時監製一部踢踏舞音樂劇《Bring in 'da noise , Bring in 'da funk》。 故事劇情談的是黑人移民美洲的發展史,並於1996年獲得東尼獎的肯定,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編舞得獎人。在劇中他不只運用一些傳統的爵士踢踏舞步,同時發展出新的舞步,脫離爵士的節奏而結合了hip-hop音樂與Funk節奏,讓踢踏舞與現代生活結合,並重新給予踢踏舞新的樣貌。

27 舞碼介紹 在市面上流通的三部舞蹈專輯是「大河舞樂」、「愛爾蘭舞神」以及「火焰之舞」。
『火燄之舞』是由知名音樂人Ronan Hardiman所做,其中由一首愛爾蘭風格的主要旋律為主,配合不同的場景,而加入不同的效果。 在這次創作裡,他運用了更多的愛爾蘭樂器,並融入管絃樂與電子樂的編制,旋律時而縈繞心頭,時而狂熱的舞上完美的頂端。

28 舞碼介紹 「火焰之舞」的戲碼和「愛爾蘭舞神」差不多,但是影片聲光畫質、音質和舞蹈的力與美、帶動現場群眾氣氛來說,「火焰之舞」可以說勝過「愛爾蘭舞神」。 和「大河之舞」相比,Michael Flatey當年離開「大河之舞」時不是很愉快,所以Michael Flatey這二部舞蹈的力度與排場來說,可以說是針對「大河之舞」而來的,但「大河之舞」在音樂上以及最初將愛爾蘭舞蹈推上國際所造成轟動的藝術成就上,也是有不可磨滅的成就。

29 其他 凡是學過踢踏舞的人對shim sham 一定不陌生。
而shim sham shimmy這個16個八拍的舞步,則是由Leonard Reed與Willie Bryant於1920年代左右所創作的。 它使用當時極為普遍的四種舞步為基礎的組合,分別是:Shim Sham﹑Crossover﹑Tack Annie﹑Half Break。

30 其他 它最早出現於一齣歌舞劇《Turkey in the Straw》
這是一齣敘述農場故事的喜劇,並於美國南方各地巡迴演出,而演出人員便是Reed和Bryant,他們跟隨惠特曼戲班(Whitman Sisters Troupe)四處巡演。

31 其他 當時這個片段的舞蹈有另一個名字Goofus。
後來有人將這個片段的舞蹈獨立出來,並帶到紐約一個叫做shim sham的俱樂部表演,而且還加上更多的變化,使舞蹈更充滿娛樂效果。 例如讓合唱女郎在第一個舞步加上肩膀的搖擺,很快的shim sham shimmy便廣為人知,並且代替了原來Goofus這個名字。

32 MTV—孫燕姿「綠光」 舞台劇—蔡琴「修女也瘋狂」 廣告—「白蘭氏雞精踢踏舞篇」 電影—「歌舞中國」
應用 MTV—孫燕姿「綠光」 舞台劇—蔡琴「修女也瘋狂」 廣告—「白蘭氏雞精踢踏舞篇」 電影—「歌舞中國」

33 1.火焰之舞 2.Open將跳踢踏舞 3.快樂腳 4.張韶涵 C大調
影片欣賞 1.火焰之舞 2.Open將跳踢踏舞 3.快樂腳 4.張韶涵 C大調

34 結論


Download ppt "愛爾蘭的傳統舞蹈─踢踏舞 2年9班19、35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