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种类很多,分别寄生于人,哺乳动物(狗、沙鼠等)和爬行动物(蜥蜴)体内。其生活史有前鞭毛体(promastigote)和无鞭毛体(amastigote)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媒介昆虫(白蛉或罗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或罗蛉传播 )

2 利什曼病 (1)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 以原发性皮肤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原体很多,如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和大型利什曼原虫(L.major)等。主要流行于中东及北非一些国家,原苏联南部及中亚地区,我国新疆也曾有病例报告。

3 利什曼病 (2)皮肤粘膜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又称鼻咽粘膜利什曼病(espundia),由巴西利什曼原虫(L.braziliensis)等引起。以皮肤溃荡,鼻、口腔、咽部粘膜肿胀和破损为主。可破坏软组织及软骨,流行于中、南美洲。

4 利什曼病 (3)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 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复合体 [Leishmania   donovani(Laveran  et  Mesnil,1903)] 等引起。主要病变在内脏。分布在南亚、中东、北非、地中海沿岸和南美北部的一些国家,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也曾有较严重的流行。

5 我国的利什曼病主要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又称黑热病(kala-azar)。

6 一、形态 无鞭毛体 (amastigote)
虫体很小,卵圆形,大小为2.9~5.7×1.8~4.0m;圆形虫体直径为2.4~5.2m,常见于巨噬细胞内。经瑞氏染液染色后原虫胞质呈淡蓝色或深蓝色, 内有一个较大的圆形核,呈红色或淡紫色。动基体位于核旁,着色较深,细小,杆状。在油镜下有时可见虫体从前端颗粒状的基体发出一条根丝体。基体靠近动基体,在光镜下难以区别。

7 前鞭毛体(Promastigote) 成熟的虫体呈梭形,大小为14.3~20μm×1.5.~1.8μm,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
基体在动基体之前,由此发出一鞭毛游离于虫体外。前鞭毛体运动活泼,鞭毛不停地摆动。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有时也可见到粗短形前鞭毛体,这与发育程度不同有关。

8 二、生活史:

9 二、生活史:白蛉和人或哺乳动物两个 宿主体内完成其生活史。 寄生部位:脾、肝、骨髓、淋巴结 网状内皮系统 (巨噬细胞内)。 感染方式:白蛉叮咬。 感染阶段:前鞭毛体。

10 利什曼原虫侵入巨噬细胞的机制:     利什曼原虫首先粘附于巨噬细胞。粘附后原虫随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进入细胞,而非前鞭毛体主动入侵巨噬细胞。粘附的途径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配体-受体途径,一种为前鞭毛体吸附的抗体和补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的Fc或C3b受体结合途径。

11 机体对利什曼原虫的杀伤:   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殖,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细胞免疫,效应细胞为激活的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杀伤无鞭毛体。含有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坏死可清除虫体。抗体在宿主杀伤利什曼原虫的过程中也起了一定作用。

12 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其中脾肿大最为常见(95%)。
(三) 致病性 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其中脾肿大最为常见(95%)。 浆细胞大量增生和肝功受损使患者白蛋白生成减少,导致白/球蛋白的比率倒置。 患者脾功能亢进,再加上免疫溶血,使血细胞遭到大量破坏引起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 肾小球淀粉样变性以及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患者出现蛋白尿及血尿。

13 (三) 致病性 内脏利什曼病时出现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不仅有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抑制,而且对其他病原生物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降低,即非特异性抑制,这可能与患者体内原虫大量繁殖,产生抗原太多, 机体处于免疫无反应(anergy)状态有关。因此患者极易并发各种感染而导致死亡。

14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 短于10d或长于1年,但通常为2~4个月。
开始缓慢,以后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白/球蛋白比率倒置,蛋白尿和血尿。 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发生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 体检可见脾、肝、淋巴结肿大,腹部因肝、脾肿大而膨出。

15 三、临床表现 内脏利什曼病:

16 三、临床表现 内脏利什曼病:

17 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受损,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三、临床表现 晚期病人面部两颊有时出现色素沉着。 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受损,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等,常可导致患儿死亡。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内脏利什曼病的另一严重并发症。 患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不断恶化,多数在患病后1~2年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18 特殊临床表现 1. 黑热病后皮肤结节型利什曼病:病人在面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多含有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有的酷似瘤型麻风。

19 特殊临床表现 1. 黑热病后皮肤结节型利什曼病:

20 特殊临床表现 2.淋巴结型利什曼病: 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大小不一、位较表浅、无压痛、无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在类上皮细胞内查见无鞭毛体。多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少数可有低热和乏力,肝、脾很少触及,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本病患者多数可以自愈。

21 特殊临床表现 3.皮肤利什曼病: 常发生皮肤溃疡,溃疡中常有脓液流出。如溃疡发生在肘、膝及手腕关节部位时,可使患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继发感染后,可引发淋巴管炎。面部皮肤溃疡愈合后可残留瘢痕。

22 (1)涂片法以骨髓、淋巴结或脾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1)穿刺检查 (1)涂片法以骨髓、淋巴结或脾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 ①骼骨穿刺,简便安全,原虫检出率80%~90%,最常用。 ②淋巴结穿刺,检出率46%~87%。也可作淋巴结活检。穿刺多选腹股沟、肱骨上滑车、颈或骸下淋巴结。 ③脾穿刺检出率高达90.6%~99.3%,但不安全,少用。

23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2)培养法取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培养一周,若从培养物中查到前鞭毛体,则为阳性。 (3)动物接种将穿刺物接种易感动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1~2月后,取脾、肝作切片或涂片,染色镜检。 2)皮肤活组织检查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片刮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24 四、实验诊断 2.免疫学诊断 (1)检测血清抗体: (2)检测血清循环抗原: 3.分子生物学方法:

25 (五) 流行 杜氏利什曼病属人兽共患疾病。除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外,也可在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 传染来源: (1)人源型(平原型): (2)犬源型(山丘型): (3)自然疫源型(荒漠型):

26 (六) 防治 采取查治病人,杀灭病犬和消灭白蛉的综合措施 1.治疗病人 葡萄糖酸锑纳是治疗内脏利什曼病的特效药。 2.控制病犬 感染狗的鉴别和消灭在预防利什曼病上是有效的措施。 3.消灭白蛉 在平原地区采用杀虫剂室内和畜舍滞留喷洒杀灭中华白蛉。


Download ppt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