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冬小麦优势蘖利用 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赵广才 2012年12月17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冬小麦优势蘖利用 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赵广才 2012年12月17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冬小麦优势蘖利用 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赵广才 2012年12月17日

2 主要内容 一、小麦高产高效理论及应用 二、小麦高产主要技术措施

3 一、小麦高产高效理论及应用 针对我国小麦栽培共性理论,以及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提出小麦优势蘖理论。优化集成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播期,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氮肥用量为核心内容的“两调两省”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

4 1 研究提出调整基本苗的理论依据 及其调整方案 1.1 小麦优势蘖
1 研究提出调整基本苗的理论依据 及其调整方案 1.1 小麦优势蘖

5 据调查,目前全国小麦主产区播种量普遍偏大的现象严重,北部冬麦区尤其突出,有些适期播种的小麦,播种量每亩15公斤以上,偏晚播种小麦甚至达到25公斤以上。黄淮冬麦区及长江下游麦区有些适期播种的小麦,播种量达到10公斤以上。播种量偏大的直接后果一是浪费种子,增加成本。二是造成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田间郁闭,容易发生病虫害,后期光合作用不良,茎秆细弱,容易倒伏,造成减产。

6 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小麦高产栽培在利用多穗型(在此定义为40万穗/亩以上)品种时,应充分利用优势蘖成穗的规律来控制合理的群体动态结构。研究发现,多穗型高产小麦主茎和1、2、3蘖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功能均显著优于其它分蘖。

7 从主茎和各蘖的穗部性状分析,表现为主茎的穗部性状最优,随蘖位增高而穗部性状渐劣,其不孕小穗增加,每穗粒数、每穗粒重及千粒重均逐渐降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整齐度随蘖位的升高而变劣(表1)。

8 表1 主茎和各蘖主要穗部性状及其整齐度 蘖位 穗粒数 CV (%) 千粒重(g) CV(%) 穗粒重(g) 穗粒重占产量% Z 1N 2N
表1 主茎和各蘖主要穗部性状及其整齐度 蘖位 穗粒数 CV (%) 千粒重(g) CV(%) 穗粒重(g) 穗粒重占产量% Z 33.67 a A 19.6 b B 44.05 a A 9.41 a 1.48 a A 21.3 b B 25.09 a A 1N 29.72 ab AB 23.3 b B 43.43 a AB 11.51 a 1.29 b AB 26.2 b BC 20.48 b AB 2N 27.71 bc AB 24.1 b B 42.24 b B 10.13 a 1.17 bc BC 26.1 b BC 19.04 b AB 3N 25.01 c B 28.6 b AB 40.40 c C 11.02 a 1.01 c CD 34.1abABC 16.53 b B 1N-1 18.86 d C 43.1 a A 40.21 c C 11.72 a 0.78 d DE 43.4 a AB 7.78 c C 4N 17.11 d C 42.1 a A 40.35 c C 12.04 a 0.69 de E 46.0 a A 4.71 d CD 2N-1 15.39 d C 43.2 a A 38.96 d D 10.64 a 0.60 e E 43.9 a AB 2.78 de DE 1N-2 19.10 d C 43.0 a A 40.31 c C 11.32 a 0.77 d DE 43.6 a AB 1.97 e E

9 表2 主茎和分蘖的成穗率(%) 基本苗 Z 1N 2N 3N 1N-1 4N 2N-1 1N-2 30 100 78.0 20 77.19 12 99.6 91.7 81.0 43.2 7.5 100 aA 99.6 aA 98.9 aA 54.3 bB 57.4 bB 47.1 bcB 32.9 cB 从每亩7.5万基本苗的各蘖成穗率看,主茎和1、2、3蘖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00%、99.6%、99.6%、98.9%,可以成为一组,而1N-1及以后出生的各蘖成穗率显著降低,其中1N-1为54.3%,4N为57.4%,2N-1为47.1%,1N-2为32.9%。12万基本苗中的主茎和1N、2N、3N、1N-1的成穗率分别为100%、99.6%、91.7%、81.0%和43.2%,可见1N-1成穗率也明显低于主茎及1、2、3蘖。

10 从主茎及各蘖成穗数占总穗数的比例看,也表现出随蘖位增高而比例下降,可见主茎及低位蘖在总成穗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主要成穗蘖位经济系数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基本苗条件下,主茎的经济系数均为最高,随蘖位增高其经济系数渐低。这主要是由于主茎及低位蘖穗粒重相对较高造成的。根据以上多种性状分析,可以把主茎和一级分蘖的1、2、3蘖称为 优势蘖组。

11 经过多年验证,在多穗型品种的高产栽培中,在黄淮冬麦区一般采用每亩12~15万基本苗,播种偏晚的可以控制在每亩15~18万基本苗,北部冬麦区控制在15~25万基本苗。最大群体控制在90~110万,成穗数在45~50万之间,是合理的群体动态结构。通过试验研究, 确定了优势蘖的合理利 用模式,为小麦高产栽 培提供了的依据。

12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基于小麦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的技术模型(y=-0. 0005x2-0. 0812x+4. 6715, R2=0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基于小麦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的技术模型(y= x x , R2=0.9942, y=优势蘖,7.5≤x≤30万/亩基本苗)和应用指标。

13 1.2 高产小麦群体结构和质量指标的研究 研究提出黄淮冬麦区高产小麦基本苗每亩12~15万,越冬总茎数60~80万,春季最高总茎数90~110万,成穗数45~50万群体动态结构,即充分利用优势蘖组的苗、蘖、穗结构。最高叶面积系数为7~8,花期有效叶面积率在90%左右,高效叶面积率在75%左右。抽穗期生物产量在800kg/亩左右,收获期在1350kg/亩以上,经济系数在0.42~0.45(表5),通过合理调控使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同步提高。

14 小麦高产栽培模式及群体质量动态

15 1.3 调整方案 根据小麦优势蘖的原理,建议一般在现有播种量的基础上,黄淮冬麦区每亩降低播种量1-3公斤,北部冬麦区每亩播种量降低2-4公斤。以控制合理群体,发挥个体优势,提高群体质量,充分利用小麦优势蘖成穗。

16 小麦的播种量应以基本苗为标准来确定,具体应根据小麦的千粒重、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等因素计算。一般要求黄淮冬麦区南部的半冬性品种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2-15万,单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个;分蘖力较低的弱春性或春性的品种可适当增加;北部(半冬性品种)可控制在15-18万,单株利 用优势蘖成穗 个;

17 北部冬麦区的南部高产田(半冬性-冬性品种)可控制在15-20万,单株利用优势蘖成穗2. 8-3
北部冬麦区的南部高产田(半冬性-冬性品种)可控制在15-20万,单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个;中部高产田(冬性品种)控制在18-20万,单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个;北部高产田(冬性品种)控制在20-25万,单 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个 。

18 过晚播种要适当增加播种量,增加基本苗。过晚播种指冬前积温低于500℃,冬前总叶片少于5叶的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播期、品种分蘖特性等因素,在适宜播种量的基础上,冬前积温每减少15℃,增加1万基本
苗。以确保有足够的成穗群体。

19 2 调整播期的理论依据及其调整方案 2.1 调整播期的理论依据 据报道,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100年间升高了0.74℃,我国升高了1.1℃。全球的升温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应变措施,研究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抵御能力,以避免或减轻由此带来的为害。

20 如针对冬季变暖使冬小麦越冬前旺长,生长发育提前,抗寒能力下降、早春容易发生冻害的问题,采取适当调整播期的措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冬小麦播种后到越冬前气温持续偏高,冬前积温比常年同期高100℃左右。过高的冬前积温,对于不同播期和不同生态区的小麦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

21 对于黄淮冬麦区播种偏早的小麦可能形成麦苗过旺,据调查,部分早播麦田冬前苗高达50cm以上,少数麦田出现冬前拔节现象,穗分化进程过快,个别麦苗越冬前达到小花分化期。北部冬麦区部分播种过早的麦田,出现发育期提前,冬前群体过大,个别麦田冬前总茎数达到150万以上。

22 由于温度高,少数早播麦田生长量过大,冬前出现封垄,部分地块出现苗倒伏。生长过旺的麦田,麦苗素质差,抗寒能力明显降低。翌年早春遇冻害或突然发生的低温天气过程,造成大量死苗、死茎或小穗发育不全,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少数麦田 可能造成毁种绝收。

23 根据全球变暖的大气候条件和我国小麦主产区连续暖冬的实际情况,按传统的种植经验确定的播种时期显然已经不合适。小麦的播种期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气温、播种到越冬前的有效积温以及小麦生长发育规律来确定。

24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土壤墒情和空气的条件下,从播种到出苗共需积温约为 ℃(播深3厘米时需100℃,播深4厘米时需110℃), 不同品种的主茎每长一片叶,约需70-80℃,可按平均75℃计算,一般在越冬前小麦壮苗的标准之一是主茎应有6-6.5片叶,总需积温约为 ℃。以叶片过多为旺苗,过少则分蘖不足。

25 据此我们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逐年9月25日至12月31日北京地区的气温变化(图1),可见,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小麦播种至越冬的积温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2001~2007年的平均积温727.87℃,比1971~1980年的平均积温627.87℃到增加了100℃。比1961~1970年的平均积温 623.3℃增加了104.5℃。

26 进入21世纪小麦越冬前积温比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同期增加100度左右。

27 这100℃ 相当于小麦最适播期6天左右的积温,可使小麦主茎生长1
这100℃ 相当于小麦最适播期6天左右的积温,可使小麦主茎生长1.3片左右的叶片,若还按传统播期播种,随主茎叶片增多,分蘖将大量增加,群体将超量繁茂,土壤养分消耗过多,还可使部分小麦穗分化提前,抗寒能力下降,造成早春冻害死苗。故调整播期势在必行。

28 表5 不同年代相同日期气温比较 日期 (月/日) 9/25 17.9 20.9 10/1 16.5 17.6 9/26 17.1 20.0 10/2 16.1 17.7 9/27 16.7 18.9 10/3 16.2 9/28 17.5 19.5 10/4 15.7 16.8 9/29 18.8 10/5 14.7 9/30 10/6 15.2 16.4 平均 19.3 17.0 年9月25日到9月30日日平均气温比 年同期平均增加2.2℃,从10月1日到6日日平均气温增加1.3℃。从9月25日到10月6日积温增加20.5℃,平均每日增加1.7℃。

29 过去这段时间正是小麦播种的时期,尤其是9月25-30日这6天是特别强调的播种适期,因此掌握这段时期的温度变化对调整播期很重要。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迟不同年代日平均气温相差的幅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因此播期推迟过多会使出苗时间延长,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

30 表6 不同年代不同日期气温比较 日期(月/日) 9/25 17.9 10/1 17.6 9/26 17.1 10/2 17.7 9/27 16.7 10/3 16.5 9/28 17.5 10/4 16.8 9/29 10/5 9/30 10/6 16.4 10/7 16.1 10/8 15.3 16.2 10/9 15.2 15.7 10/10 15.9 14.7 10/11 10/12 14.4 平均 16.39 16.14 从20世纪70年代的9月25日至10月6日,到21世纪的前7年的10月1日至12日,相应推迟6天,其对应的气温变化则非常接近,即原来计划9月25至10月6日播种的可以相应推迟到10月1日至12日播种,最佳播期则可取中间范围的5-6天。通过上述分析研究,为推迟播期提出了理论依据。

31 2.2 调整方案 根据以上的分析,各地的小麦播种期应在传统的适播期范围推迟一周左右,以确保小麦冬前(播种至越冬)积温控制在 ℃,最高不超过650℃。具体推荐的推迟播期范围是:北部冬麦区播种的冬性小麦品种在过去传统播种期的基础上推迟6天左右,黄淮冬麦区的半冬性小麦品种推迟7天左右。由于不同年份之间的温度有一定变化,在调整播期时还应注意当时的气温变化,把最佳播种时期控制在平均气温16-17℃的范围内。

32 3、节省灌水的理论依据及其调整方案 3.1 冬小麦高水效的补偿机制理论(马瑞昆) (前期节水)光合速率增强对叶面积降低的补偿效应 节水处理光合速率增强对叶面积降低的补偿效应奠定了冬小麦实现高产高水效的光合物质生产基础。 通过单叶和群体光合分析,可明确前期节水(节省返青水)的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量及花后群体光合速率较高,尤其是开花灌浆期(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光合功能明显提高。并强化了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在产量形成关键期的较高光合速率补偿了光合较低叶面积的光合作用。

33 3.1.2 (前期节水)高收获指数对低生物量的补偿效应
花后物质向籽粒转运的增强对略低干物质的补偿效应,实现了较高收获指数对略低生物量的补偿,进而实现高产高水效。 表7 冀麦30不同灌水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日期 处理 茎叶(%) 穗(%) 粒(%) 总重 (g/株) 茎叶再分配(%) 5月5日 足水 76.29 23.71 2.92 开花期 节水 70.27 29.73 2.78 5月22日 49.96 50.04 34.47 4.27 4.48 灌浆期 42.75 57.25 38.16 3.48 24.00 6月2日 43.62 56.38 44.27 4.65 8.97 成熟期 34.80 65.20 50.48 4.15 26.53

34 3.1.3 (前期节水)个体增壮对群体减小的补偿效应
前期节水加快生育进程,提早分蘖两极分化,穗数有所下降,但群体发育更趋于合理,从而个体发育明显较好,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穗粒重增高,实现穗粒重增加对亩穗数降低的补偿(表8)。 表8 前期节水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年度 水处理 亩穗数(万) 穗粒数(个) 千粒重(g) 前期节水 -4.2 +1.1 +1.6 足水 ck -5.4 +0.9 +2.9 以上3种补偿效应共性理论是冬小麦在高水效栽培前提下实现高产的生理基础。

35 3.1.4 根系功能增强对供水量减少的补偿效应 表9 灌水与分层根干重(kg hm-2) 土层 cm 3月31日 4月16日 5月14日 6月8日 前供 足水 前期 节水 +% 0-50 1028 1166 13.4 1370 1582 15.5 1336 1734 29.8 1405 1043 -25.8 50-100 122 215 75.6 156 240 54.0 132 239 81.2 111 103 -6.6 68 51.3 58 85 45.7 36 129 260.9 55 60 8.7 >150 16 38 140.6 25 44 73.8 6 18 192.9 0-180 1219 1484 21.8 1600 1945 21.5 1529 2146 40.4 1577 1225 -22.3 前期节水可调控根系生长及其功能,实现根系五多(前期初生根量多、中期次生根多、深层根量多、中后期总根量多和成熟期根系物质外运多)一高(根系活力高),从而达到耗水重心后移,优化供水、土壤耗水和总耗水间的关系,最大限度挖掘土壤水库功用,强化深层水利用,对较少供水表现明显补偿效应。

36 3.1.5 (前期节水)植株渗透调节和膨压维持能力增强对叶水势降低的补偿效应
前期节水期间植株渗透调节物质明显积累,渗透调节功能较高,对维持膨压有利;前期节水,较好保证开花期前后土壤供水,可维持开花期叶水势低谷较小,膨压和生理功能正常维持。 表10 叶水势差异(-MPa) 处理 返青 拔节 挑旗 开花 足水 0.98 0.62 1.88 1.47 节水 1.34 0.86 1.64 1.37

37 3.1.6 (前期节水)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对总耗水量降低的补偿效应
改善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增产的重要途径,其中供水是最重要的因素。 五年田间试验平均节水区WUE提高24.0%。供水量相同时,前期节水的WUE高于中控和后控供水模式,且以拔节期首次灌水的处理最高。实现了高产与高水效的统一和WUE提高对总耗水量降低的补偿效应。

38 表11 灌水与水分利用效率(WUE,kg hm-2mm-1)
供水 处理 年 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3 1995 1996 足水 9.3 10.3 11.6 8.9 10.6 16.6 16.7 17.3 前期节水 10.8 11.4 15.1 12.6 13.2 19.5 18.3 21.5 中控 10.2 10.1 后控 11.3 11.9 10.7 旱区 11.7 16.1 13.8 上面3种补偿效应共性理论构成了在高产前提下实现高水效的生理基础。

39 供水量与产量关系复合量化模型 根据冬小麦水分-产量关系的直线-抛物线复合量化模型 [Y==a1+a2X (0<X≤X1),Y==a+bX+cX2 (X1<X)]( Y代表产量kg/hm2;X代表供水量mm,为灌水量与降水量之和),根据模型,水分与产量的动态关系划分供水高效(0-X1)、效率稳定(X1-Xm)和降效(>Xm)3个阶段。X1是节水高产适宜位点(图2)。

40 图2 供水量与产量关系复合模式 高效、效率稳定和降效3个阶段

41 3.2 调整方案 根据高水效补偿机制和供水产量复合量化模型,采取“因苗而变”(以优势蘖理论指导培育壮苗)、“因水而变”(因降水年型调整灌水)、“因土而变”(因土壤质地调整灌水)、“因种而变”(因品种耐旱特性调整灌水)的应变灌水技术。生产中,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冬前降水情况,确定是否灌越冬水。根据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和需水关键时期的需要,推迟春季第一次灌水时期,从节约用水和综合效益考虑,在正常年份,节省返青水,重点灌好拔节水,全生育期节约灌水1-2次。

42 4 氮肥高效利用的理论依据 及其调整方案

43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和高产优质的要求合理用肥是当前应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小麦主产区的有机肥用量普遍偏少或基本没有,小麦生产主要靠化肥。“肥大水勤,不用问人”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不少地区小麦生产中化肥用量过多,有些人简单的认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44 我们在农村中调查时发现很多麦田在小麦全生育期施氮素20kg/亩以上,有的麦田施氮素25-30kg/亩,缺乏合理施肥的知识,造成严重浪费。底肥和追肥比例不协调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不少中强筋小麦底氮肥占全生育期施氮肥总量的70%以上(个别有一炮轰现象),造成小麦苗期肥料过剩,后期肥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展了以下研究。

45 4.1 氮肥高效利用的理论依据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在不同生育期茎秆和叶片的氮素含量动态(图3)、植株氮素积累强度变化(图4)及其积累进程(图5)与植株需肥规律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此提出高效施氮策略。即高产栽培应遵循植株吸N规律,采用“高效施氮”与节水调控相结合等高效肥水调控措施。

46 试验结果表明,冬前分蘖盛期,植株氮素积累强度较大,此期的肥料供应主要来自底肥,因此充足的底肥对冬前分蘖是十分重要的。此后植株生长渐缓,进入越冬期,一直到返青前后植株的氮素积累强度平稳降低,但仍需氮素供应。返青起身后,植株氮素积累强度逐渐增加,到拔节至孕穗期,氮素积累强度达到高峰。

47 抽穗后,茎秆和叶片的氮素迅速转移到籽粒生长中心,故其氮素每日均在减少,一直到收获期达到最低,以至氮素积累强度出现负值。在拔节期以前叶片的氮素积累强度大于茎秆(伪茎),从拔节孕穗期开始茎秆的氮素积累强度大于叶片。

48 但籽粒形成过程中的氮素积累强度与茎秆和叶片不一致,从籽粒形成初期至乳熟中期一直呈上升趋势,然后逐渐下降,总体呈抛物线变化趋势。从植株氮素积累强度分析,孕穗期达到氮素积累高峰,在此期的早期增加肥料供应是符合高产高产小麦生长发育需要的,对增加籽粒产量和改善品质都有明显效果,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增产保优措施。

49 图3 高产冬小麦茎叶含氮量的变化

50 图4 高产冬小麦茎叶氮素积累强度变化

51 图5 高产冬小麦茎叶氮素积累进程

52 根据高产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植株体内氮素变化规律分析,以越冬前植株含氮量较高,而分蘖期含量最高,这时期植株氮素积累强度也是一个高峰,因此为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促进分蘖生长,培育冬前壮苗,施足底肥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可施入计划全部施氮量的40%~50%。越冬期间,植株生长缓慢,植株体内的含氮量保持一个低平衡状态,氮素积累强度处于低谷,此时需氮量不多,充足的底肥可以满足越冬期间的生长需要。

53 返青期,植株体内氮素含量开始增加。氮素积累强度亦有所增强,但为了控制群体和调节合理的株型结构,抑制基节过速伸长,仍以控制肥水为主,并以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苗壮长为主攻目标。进入拔节期,植株生长加快,但植株体内含氮量仍出现一个次高峰,随后植株氮素积累强度也出现高峰,表明此期是小麦生长需氮的高峰和关键时期,因此重施肥水是高产小麦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此期可施入计划全部施氮量的40%~50%。

54 扬花以后小麦茎叶的含氮量急剧降低,迅速向籽粒转移,茎叶的氮积累强度出现负值,但籽粒的氮素积累却迅速增加,籽粒的氮素积累强度呈现“低-高-低”的变化,在籽粒灌浆中期蛋白质积累强度最大(图6),表明此期仍需较多的氮素供应,因此在扬花灌浆初期,施入计划全部施氮量的5%~10%,以促进籽粒灌浆,力争粒大粒饱,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实现高产优质目标。

55 图6 冬性普通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强度变化

56 这与一般高产小麦基肥占60%~70%,拔节孕穗肥占30%~40%的运筹法相比,明显降低了基肥施用比例,大幅度增加了拔节孕穗肥,使小麦前期吸氮量和无效分蘖同时得到适度控制,而又有效地增加了中、后期吸氮量与群体生产力,为高产提供了合理的氮素营养基础,合理调控了生长动态。

57 这种施肥策略适应于高产小麦总吸氮量增加,前期吸氮比重降低,中后期吸氮量增高的特性。肥料三要素中的磷钾肥合理运筹,在高产小麦栽培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我们多年多点试验,高产小麦的NPK施用比例以1:0.5~0.6:0.4~0.5 为宜。为简化栽培措施,磷钾肥一般采用耕前一次底施。

58 4.2 调整方案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当前小麦生产中化肥用量过多的问题,建议各类中高产麦田一般在现有施肥基础上每亩减少氮素施用量1~3公斤,推荐施肥量为中高产田小麦全生育期每亩施氮素15~18kg,五氧化二磷7~9 kg/亩,氧化钾6~8 kg/亩。底施氮肥和追施的比例为5:5或4:6,追肥时期掌握在拔节 期。磷钾肥可全部底施。

59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因地制宜调整播种期和基本苗,调整群 体结构。 选用具有高产潜力的优良品种,并认真做好种子处理,做好发芽试验。测定土壤墒情,在壤土地确保16~17%的土壤含水量,缺墒地块及时造墒,做好播前准备。

60 根据我国北方冬麦区冬前积温增加100℃左右的研究结果,提出在传统播期范围内推迟5-7天,根据不同生态区调整基本苗,地处黄淮冬麦区的南部地区中高产麦田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2左右,中南部地区12 ~15万,北部15-18万。 北部冬麦区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5-25万。冬前总茎数控制在60~80万,春季最高总茎数为90~110万,成穗45~50万。

61 严格控制冬前旺长。调整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发挥优势蘖组的苗蘖穗优势功能。通过合理利用优势蘖的结构调整和提高群体质量,促进单株发育健壮,提高开花期的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系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能力。

62 2、加强越冬期管理 由于小麦播种时墒情较好,11月3-4日及10日左右全国大部分麦区均降水(其中北京地区降水最多,达到70mm以上),导致部分麦田未灌冻水。

63 ◆总体分析 目前全国苗情普遍好于去年,总体分析一、二类苗多于去年,三类苗减少,旺苗更少。今年11月4日降水后随之降温,给小麦提供了越冬锻炼的条件,总体是有利的。随后气温回升较快,有利小麦生长。近期连续低温,抑制小麦生长,但光照多于去年,有利于光合产物形成和积累。目前的低温尚不至于出现冻害死苗,还需观察以后的温度变化和降雪情况,若北方冬麦区有降雪,小雪可以补充表土墒情,大雪覆盖将可减少冻害威胁。12-13日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普遍降水(雨夹雪或雪)补充了表墒。若冬季连续干冷,可造成麦苗地上部分叶片干枯,播种浅的麦苗会出现冻旱死苗。

64 ◆管理要点 因地因苗因墒适时开展冬季镇压 根据当前北方冬麦区(包括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麦田普遍底墒较好,表墒较差,气温偏低的情况,开展冬季压麦十分必要,可以减轻因干旱或冻害死苗。对于播种后未镇压的麦田,或越冬前未灌冻水的麦田,应适时进行冬季镇压,以防止因土壤过暄造成的失墒过多,甚至造成局部干旱或冻害死苗。

65 对于已灌越冬水的麦田,在灌水后,麦田地表出现干土层时,可进行镇压,以防止或减轻麦田裂缝;对于已出现裂缝的麦田,也可通过镇压,弥实裂缝,防止减轻冬季寒风飕根,减少冻害死苗。进行冬季苗期镇压时要注意压干不压湿,地表过湿时不宜压麦;还要注意用外表光滑的镇压器进行镇压,防止或减轻镇压器对麦苗叶片或分蘖节的机械损伤。

66 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苗,可间隔10天左右再镇压一次,以控制旺长。镇压时间应掌握在晴天午后为宜。避免清晨麦苗上有露水或麦叶出现霜冻时镇压。南方冬麦区(包括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也可根据苗情墒情参照上述方法适当进行镇压。

67 3、科学运筹肥水,节本增效。 早春不急于浇水,节省返青水。早春加强田间中耕管理,适时镇压,提高地温,保持土壤墒情,控制无效分蘖,蹲苗壮长,控株健秆,以防止后期倒伏。肥料运筹的原则是有机无机相结合,基施追施相结合,底肥充足促早发,氮肥后移保高产。

68 具体操作为尽量施足有机肥,氮磷钾协调,施用比例为1:0. 5~0. 6:0. 4~0
具体操作为尽量施足有机肥,氮磷钾协调,施用比例为1:0.5~0.6:0.4~0.5。中高产麦田推荐施肥量为每亩施纯氮15~18kg,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分别为8~9kg和7~8kg。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施和追施比例为5:5或4:6,提高氮肥追施比例,保证中后期生长。

69 起身期控制肥水,控苗壮长,控制无效分蘖,控制基部节间伸长,壮苗强秆防倒。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时期至拔节中后期(雌雄蕊分化-药隔期),增加中后期的养分供应,促进大蘖成穗,促穗多粒大。比常规栽培节省一次返青水,氮肥施用量节省1-3kg/亩。

70 4、科学化控,构建高产结构 返青后拔节前,因地因苗制宜适当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控制旺长,缩短基部节间、壮秆防倒。但要注意适当时机,喷施过晚可能影响小穗分化。 生长后期,适当喷施植物生长促进剂,可以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71 5、加强后期管理,一喷三防,健株防衰 后期及时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合理防治,重点防治白粉病、锈病和蚜虫。适当浇好开花灌浆水,养根护叶,适当进行叶面喷肥,稳健管理,防止早衰,促籽粒饱满,适时收获。

72 一喷三防”是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指在小麦生长中后期,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等混配液,通过一次施药达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的目的,实现增粒增重的效果,是确保小麦丰产增收的措施之一。

73 一喷三防的主要技术原理 一是高效利用,养根护叶。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直接进行根外喷施,植株吸收快,养分损失少,肥料利用率高,健株效果好。可以快速高效的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二是改善条件,抗逆防衰。喷施“一喷三防”混配液可以增加麦田株间的空气湿度,改善麦田小气候,增加植株组织含水率,降低叶片蒸腾强度,提高植株保水能力,可以抵抗干热风危害,防止后期植株青枯早衰。

74 三是抗病防虫,减轻危害。叶面喷施杀菌剂,可以产生抑制性或抗性物质,阻止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原菌的侵入,抑制病害的发展蔓延,减少上述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叶面喷施杀虫剂,农药迅速进入植株体内,可以通过蚜虫、吸浆虫等刺吸式害虫吸食植株或籽粒中的汁液,毒死害虫。有些农药同时对害虫有触杀和熏蒸作用,通过喷药直接杀死害虫,从而降低虫口密度或彻底消灭害虫,以防止或减轻虫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

75 四是延长灌浆,提高粒重。喷施植物生长调剂后,可以延缓根系衰老,促进根系活力,保持小麦灌浆期根系的吸收功能。减少叶片水分蒸发,避免干热风造成植株大量水分损失而形成青枯早衰。促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延长叶片功能期,延缓植株衰老,促进叶片强光合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化,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76 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一喷三防”喷施时期是在小麦抽穗扬花至灌浆期。这一时期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的主要农药为粉锈宁(三唑酮),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三唑酮乳油3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防治。防治赤霉病的主要农药有多菌灵,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5-7天,第 二次用药。

77 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防治纹枯病可以用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400毫升,或20%井岗霉素粉剂每亩50克,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40g,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多菌灵和三唑酮混用可以防治包括赤霉、白粉、锈病和纹枯病等多种病害。

78 小麦生长中后期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吸浆虫等。防治蚜虫的主要农药为吡虫啉、抗蚜威、吡蚜酮等农药。可以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或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亩5-1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防治吸浆虫成虫的农药主要有呲虫啉、毒死蜱、溴氰菊酯、敌敌畏、杀灭菊酯等。吸浆虫的防治一般分为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蛹期是小麦吸浆 虫防治的最关键时期。

79 此期正值小麦拔节孕穗期,小麦植株株已经长高,群体相对繁茂,撒施的毒土容易存留在叶片上,施药后要设法将麦叶上的药土弹落至地面。具体方法是:每亩用2.5%撒拌宁2.5公斤,均匀拌细土20公斤,或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公斤拌细土25公斤,撒入麦田,随即浇水或抢在雨前施下, 能收到良好效果。

80 成虫期正值小麦抽穗期,是控制小麦吸浆虫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难掌握有利防治时期的。因为一家一户种植,小麦品种不同,播期不一,抽穗扬花有早有晚,因此准确测报,是搞好成虫防治的关键。应掌握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即成虫出土初期施药。每亩可选用呲虫啉10-15克或2.5%溴氰菊酯20-25毫升,或80%敌敌畏乳油,对水均匀喷雾。以上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效可达95%以上。

81 干热风亦称“干旱风”,习称“火南风”或“火风”,是出现在温暖季节导致小麦乳熟期受害秕粒的一种干而热的风,是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轻则减产5%左右,重则减产10%-20%。干热风出现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植株蒸腾加剧,根系吸水能力下降,光合强度降低,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灌浆时期缩短,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 甚至枯萎死亡。

82 高温还可使籽粒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增加,积累减少,造成粒重进一步降低。我国的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灌浆期间干热风出现频率较高,其它麦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出现。干热风危害一般分为高温低湿和雨后热枯两种类型,均以高温危害为主。

83 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轻干热风为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29-34℃,14时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风速大于、等于2-3米/秒。重干热风为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2-36℃,14时相对湿度小于、等于20-30%,14时风速大于、等于2-4米/秒。

84 雨后热枯型:小麦成熟前10天内有一次小至中雨以上降水过程,雨后猛晴,温度骤升,3天内有1天以上最高气温≥30℃,14时风速大于、等于3米/秒。

85 预防小麦干热风主要是喷施抗干热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速效叶面肥。试验表明,在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向植株各喷一次0. 2%-0
预防小麦干热风主要是喷施抗干热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速效叶面肥。试验表明,在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向植株各喷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提高小麦植株体内磷、钾浓度,增大原生质粘性,增强植株保水力,提高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同时,可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促进光合产物运转,增加粒重

86 为了简化工序,节省生产成本,可以针对上述病虫害及干热风发生情况,配制有抗干热风、防早衰功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

87 一喷三防注意事项 (1)用药量要准确。一定要按具体农药品种 使用说明操作,确保准确用药,不得随 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2)严禁使用高毒有机磷农药和高残留农药 及其复配品种。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 点和发生趋势,选择适用农药,采取科学 配方,进行均匀喷雾。 (3)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一定要先用少 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 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88 (4)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授粉时间, 一 般在上午10时以后进行喷洒,喷 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5)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确 保操作人员安全防护,防止中毒。 (6)购买农药时一定要到三证齐全的正规 门店选购,拒绝使用所谓改进型、复 方类等不合格产品,以免影响防治效 果。

89 一喷三防适宜地区 一喷三防适用于全国各类麦区,但需要根据不同麦区的特点,针对当地当时小麦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病害、虫害及干热风发生的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一喷三防重点防治对象,适当调整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等混配液的配方。

90 如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干热风出现较多,一喷三防应以防干热风、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为重点,兼顾防锈病。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赤霉病时有发生,一喷三防应以防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为重点,兼顾防早衰

91 西南冬麦区条锈发病率较高,一喷三防应以防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为重点,兼顾防早衰。新疆冬春麦区以防白粉病、锈病、蚜虫为重点,兼顾防早衰。各个春麦区均以防锈病、白粉病、蚜虫为重点,兼顾防早衰。

92


Download ppt "冬小麦优势蘖利用 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赵广才 2012年12月17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