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吊古战场文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1、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危害性,国泰民安是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最 高境界。 2、了解骈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反复朗诵体会本文的音乐美。
3
主要教学内容 1、作者简介: 2、本文的主题思想: 3、结构内容分析: 4、艺术特色分析:
4
一、作者简介 李华( ),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 辞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等。 安史乱中为叛军所得,授伪凤阁舍人职。乱后贬 杭州司户参军。广德二年(764),李岘领选江淮, 辟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明年,因风痹 去官,后客隐山阳以终。 华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 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 运动之先河。亦有诗名。其集已佚,后人辑有 《李遐叔文集》。
5
二、本文的主题思想 作者借否定过去的战争以表现反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的政策,致使士 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
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 “守在四夷”之效。
6
三、结构内容分析: 全文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描写古战场的广漠荒瘠。 第二、吊古战场。
第三、作者的理想:人民生活的安宁是一切目的中的最高目的。
7
第二、吊古战场 吊古战场又可分三层: 其一,历史上的边患不宁是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 其二,通过秋天的古战场和冬天的古战场结构战争的残酷。
其三,士兵的心声。
8
四、历代评论 1、人但惊其字句组练,不知其只是机写亭长口 中“尝覆三军”一句,先写未覆时,次写欲覆未 覆时,次写已覆之后。(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 读书》) 2、通篇主意在守不在战,守则以仁义,乃孔孟 之旨也。但用赋体为文,段段用韵,感慨悲凉之 中,自绕风韵,故饵人人乐读诵,且可为穷兵者 炯戒,可为战场死者吐气,读者无不叹息,真古 今至文也。(清·李扶久《古文笔法百篇》)
9
五、艺术特色分析: 第一、文章的每一部分都是先描绘、议论,后抒情,尽兴地抒发作 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第二、气脉流畅,层次分明,具有散文的音乐美。
10
五、艺术特色分析: 第三、以四言为主,讲求对仗、工整,但形式多样,从形式到内容 都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骈文。
第四、作者调动了诸如设问、反诘、比喻、夸张、对仗、排比、对 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1
六、关于咏史怀古文 咏史怀古文,把审视的目光从现实推向历史,“观 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思想的时空骤然增大 加深。历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实践活动的总和, 包蕴着社会人生的全部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 经验和教训。一切咏史之作,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再 透视、再反省,都是有感而发,意在针砭时弊。其 中的基本主题,就是探寻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的缘 由,暗示当时危机所在。从而有所警惕,或可不犯 或少犯错误。历史的积淀并非挥之即去的云烟,即 使社会政体发生了重大变革,那些与既得利益和人 性弱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遗毒也不会轻易退出历 史舞台。从这个角度看,咏史怀古文便具有普遍而 永久的警世意义。
12
七、关于骈体文 骈文发端于先秦,形成于魏晋,至南北朝大盛,此后一直延 续不衰。作为一种美文学,骈文十分重视对偶、声律、用典 和辞采,重视美感。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 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并且日益精致,日益华美, 从散文的艺术特质说,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发展到后来, 弊端也随之而生。如对偶惟求其工,四六句型限制了内容的 充分表达;用典惟求其繁,不少篇章晖涩难懂;一意追求华 丽辞藻,内容空虚浮泛。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 映现实的障碍。 骈文是唐代前期普遍使用的文章样式,大量的章、奏、表、 启、书、说多用骈体写成,从贞观初至开元末的一百一十馀 年间,如今可看到的策文全是骈休,无一例外。不过,唐代 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自初唐“四杰”始,不少作品 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辞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 和注生骨力的刚健风格,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其落霞孤鹜之景,一披六尺之情, 英思壮彩,珍词秀句,为人千古传诵;杨炯的《王勃集序》、 卢照邻的《释疾文》等也都情文并茂,灿然可观。进入盛唐 以后,骈休文风有了更大的改变。
13
七、关于骈体文 骈文去赘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过程,反映出文风 正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之中。文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这种愿望,也表现在理 论批评上。从初唐以来,不断有人对骈体文风提出批 评,如杨炯指斥龙朔文风是“争构纤微,竞为雕刻”、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集序》),陈子昂 也明确指出应继承“汉魏风骨”,反对“采丽竞繁, 而兴寄都绝”(《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作品。 天宝中期以后,元结、李华、萧颖士和继之而起的独 孤及、梁肃、柳冕、权德舆等人,或友朋游从,或师 生相继,形成了若干个文人群落。他们以复古宗经相 号召,以古文创作为旨归,从文体的角度倡导改革。
14
七、关于骈体文 从李华、萧颖士到独孤及、梁肃,再到柳冕,围绕文体 文风的改革进行了反复的理论探讨,他们那些一味强调 教化乃至否定一切文学性作品的态度,显然是偏颇的; 他们的理论主张缺乏实践性品格,带着空言明道的性 质,因而不可能给创作带来与现实紧密结合的鲜活的生 命力;但他们提出的宗经复古、以道领文、充实文章内 容而反对浮靡文风主张的影响,在当时却具有积极意 义。也许是受到这些理论家们改革文体文风主张的影 响,宝应二年(763),杨绾和贾至都提出了废诗 赋、去帖经而重义旨的科举改革意见;建中元年(78 0),令狐峘知贡举,制策和对策开始用散体。自此以 后,历年策问,皆散多而骈少。这说明文体的改革已为 朝野所普遍接受。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成,只待韩愈、 柳宗元等人的最后努力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 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文 理论。
15
七、关于骈体文 概言之,韩、柳的古文理论有如下内容: 其一,是“文以明道”。
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 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韩愈还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和梁肃的“文气说”,提出了一 条为文的普遍原则:“气盛则言之张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诩书》) 韩愈进一步强调“郁于中而泄于外”的“不平之鸣”(《送孟东 野序》),主张“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等 “勃然不释”(《送高闲上人序》)之情的畅快渲泻。 柳宗元也主张人的气质“独要谨充之”,情感要“引笔行墨,快 意累累”(《复杜温夫书》)地尽兴抒发,并认为:“君子遭世 之理,则呻呼踊跃以求知于世。..... .于是感激愤悱,思奋其志略 以效于当世,必形于文字,伸于歌咏。 ”(《娄二十四秀才花下 对酒唱和诗序》)这里的“感激愤悱”与韩愈的“不平则鸣”有 着内在的同一性,作为一种高度重视个人情感的理论主张,二者 均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