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婚嫁 組員名單: 亞生 陳嘉華 傅忠仁 賴昆樺 吳裕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婚嫁 組員名單: 亞生 陳嘉華 傅忠仁 賴昆樺 吳裕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婚嫁 組員名單: 亞生 陳嘉華 傅忠仁 賴昆樺 吳裕源

2 目錄 組員名單 P.1 目錄 P.2 簡介 P.3 六禮 P.4-9 結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 P.10 聘禮及回禮 P.11-12

3 簡介 婚姻在中國古代被認為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 的頭等大事。傳統婚姻禮儀是中國民俗禮儀中最隆重最熱烈的禮儀 之一。
傳統婚姻禮儀從周朝開始形成完整的“六禮”。這“六禮”是:納采、 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4 納采 納采是男方請媒人向女方提親,表達與對方締結婚姻的請求。傳統 中的婚姻是包辦婚姻,青年男女對自己的婚事沒有自主權,到了當 婚的年齡,男方家長便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方家提親。納采要帶禮 物。

5 問名 如果女方收下了男方的聘禮,就表示同意這門婚事。於是就要實施第 二步程序--問名。問名,就是請媒人交換男女雙方姓名、生辰、籍 貫、三代的名號與官職。也就是互相通報“年庚八字”。問名之後,男 女雙方要交換“八字”。這種“八字”是寫在一張紅紙上,上面寫男女雙 方的出生年月日時。上面所寫“八字”的字數,習慣是偶數,如果是奇 數,就增減一個無關緊要的字湊成偶數。男方先將八字寫好後貼在左 邊,把右邊留給女方,以示禮讓。女方家接到八字後回庚,將男方八 字移向右邊,把女方庚貼在左邊,表示尊重男方。這就是近代的通報 “年庚八字”。這一階段,雙方家長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去“相看“。即看 對方模樣。但男女當事人不准相見。問名也要送禮物。 “六禮”簡化​​後, “納采“和“問名”就同時進行。

6 納吉 這是第三步程序,也就是納取吉利之意。中國傳統的婚姻以“父母 之命,媒妁之言”為依據,問名之後,雙方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考 察雙方締結婚姻的可能性。這些活動叫“合婚“,近代所稱“批八字“, 也就是近代的“訂婚”。換貼之後,雙方的婚事就定下來,不能隨意 否定。同時,男方逢年過節都要向女方家送禮,並且要向女方提供 四季衣物。所以,不少地方把種“帖子”稱之為“龍鳳貼”,類似今天 的“結婚證​​”。

7 納徵 納徵也稱為“納成”,就是男方向女方家里送彩禮。只有此項儀式完成 後男方才可娶女方。所以,中國傳統婚姻被稱之“買賣婚姻”。
    納徵,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兩次,如果是兩次,就叫小定禮和大 定禮。這是進入婚姻階段的重要標誌。當男方去女方家送禮時,必須 選擇偶數的吉日,由媒人(多數是女性)和男方父母、親戚(主要是 男方的姑媽),攜帶禮去相親。舊時的納徵相當於如今的送騁禮。送 時間,一般定於新娘過門的前一天。

8 請期 請期就是男方選擇結婚的吉日良辰,由媒人告知女家,徵求意見, 相當於近代的“下日子”、“送日子”。古時請期用雁,後世用各種禮 品。民間一般選雙月雙日,如二月二,六月六。古時請期是口頭進 行,後來發展為口頭、書面皆可。如世族大家或小康的耕讀之家, 大多是書面形式進行,女家同意辦喜事日子之後,各方准備工作就 開始進行。男方向女方過禮,女方向男方過嫁妝。

9 親迎 親迎,就是迎娶,這是婚姻的最後一道程序。從迎娶到鬧房,其間儀禮豐 富多彩:
⑴開臉以兩條堅韌的細線,雙手使線呈兩角交叉狀,緊貼出嫁女子的臉部, 然後一弛一張,撥除臉面之汗毛,使臉部光彩明淨。 ⑵上頭戴髻  俗稱“上蓋頭“。出嫁女開臉後,舉行“上頭戴髻“的加冠禮。 在正廳中央天公爐的下面放一扁平竹蔞,然後讓女兒面向外坐在一把專用 的椅子上,這象徵女方即將離開娘家。女家請一個兒女雙全“好命人”給新 娘梳好頭,插上象徵女子成年的髮簪,再穿上繡有鳳龍圖案的彩飾的衣冠, 象徵吉祥富貴。 ⑶鋪房男家選擇好時辰,有的在迎新前一天,安放好新人用的床鋪,有的 女家派人到男家共同鋪房。稱之為“安床”。其一切用品都是新的,屋內打 掃乾淨,​​大門和房門都貼上結婚對聯,門楣上還要掛一塊長條紅布,上面 繡有吉祥詞語。

10 三書 “三書”是結婚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可以說是古時保障婚姻的有效文 字記錄。分別指:
聘書:即訂親之文書。在納吉(男女訂立婚約)時,男家交予女家 之書柬。 禮書:即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文書。是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 文書。

11 聘禮 在納徵時,男家需聘金、禮金及聘禮,其中主要有: (均雙數—意即“好事成雙”)
禮餅一擔海味:髮菜、鮑魚、蠔豉、元貝、冬菇、蝦 米、魷魚、海參、魚翅和魚肚等。魚:意即腥(聲) 氣椰子兩對:意即有椰有子酒, 四京果:龍眼乾、品 枝幹、合桃乾、連殼花生生果:意即生生猛猛茶葉、 芝麻:祝愿種植不移之子,暗喻守信不渝的婚約 帖盒:內有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椰兩對、芝 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乾、龍眼乾,還有紅豆 繩、利是、聘金、飾金、龍鳳燭和一幅對聯

12 回禮 在納徵時,女家需回禮,其中主要有: 茶葉生果蓮藕、芋頭和石榴(各一對)賀維巾長褲:意即長命富貴 鞋(一對):意即同偕到老扁柏、姜、茶煎堆、鬆糕回聘金檳椰 (受一個,餘數則全回給男家):意即一郎到尾

13 婚嫁禮儀 迎親 民間也叫“過期”。迎親前一日設宴待​​客,男方稱“暖郎酒”,女方 叫“梳頭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齊楚,披紅掛彩,坐轎或騎馬,領著 花轎迎親。一路上鞭炮鑼鼓聲不斷。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鳳 冠,頂頭蓋,紅襖羅裙,拜別祖先後上花轎。上轎之前,女方一家要號 啕大哭。再由兄弟或侄輩男丁相送。然後,新郎轎前導,新娘花轎及嫁 妝後隨,鑼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轎後,由牽親娘子攙扶新娘下轎升堂, 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拜堂時,長輩要送拜禮。入洞房喝交懷酒。用 新草蓆鋪地為道,踏在席上走進洞房。當天“鬧房”,客人、表兄弟和伯 叔都可參加。其間大宴賓客,凡送禮親友都在宴請之列。娘家送親的必 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當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輩來迎新 婚夫婦至娘家。酒飯後即返回男家。在整個迎親過程中,還有許多瑣碎 的象徵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紅棗,即“早立子” 和生花 胎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徵二人偕同到老。

14 婚嫁習俗 婚嫁習俗源遠流長、縱橫千年的華夏古國,婚禮儀俗也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和文化底蘊。大喜之日
祭拜: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 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請新郎:禮車至女家時,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新郎下車後予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家。 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問好之後,應持捧花給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姐妹或好友應刻意阻擾,經新郎哀 求後以九九九元紅包禮成交,喻長長久久。 蓋頭紗:新郎予捧花後,將新娘頭紗放下並挽出大廳。 拜別:新郎與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別,新郎行鞠躬禮即可。 出門: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走,進入禮車。

15 婚嫁習俗 禮車:應懸掛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根上掛著蘿蔔,意有頭有尾。禮車後方則有朱 墨畫的八卦竹飾。
敬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於茶盤給新娘回贈紅包禮。 潑水: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 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燃炮:一路燃放禮炮,車抵男方家門時,家人應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輕摸橘子,並贈紅包答禮。 牽新娘:新娘下禮車時,由男方一福氣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入廳。 忌踩門檻:門檻代表門面,故新人應橫跨門檻過去。 新娘入廳後要跨過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將新娘介紹給家中長輩認識。

16 婚嫁習俗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 房。
進洞房:以竹篩覆床,桌上置銅鏡壓驚,新人共同坐在 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同心,並求日後生 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合飲交杯酒、吃甜湯,象 徵早生貴子。 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觀禮喜宴: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 送客: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門口端喜糖送客。 喫茶:由男方已婚親友喝新娘的甜茶說吉祥話並贈紅包。

17 感想-傅忠仁 這個文化專題報告的題目:婚嫁,令我明白婚姻的意思和傳統中式 婚禮的步驟。在這次的專題報告非常有意義,讓我學會了更加團結 的精神,要合理地分配各人在報告中的工作。製作完成專題報告後, 也讓我們得到 許多寶貴的經驗。

18 感想-陳嘉華 雖然為了專題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旦我們都一一解決。我也漸 漸發現我們之間的友誼在這次的專題報告中加深,我想這會是我髙 中的一次專題匯報中,最難忘的一次美好回憶!

19 感想-賴昆樺 製作這份專題除了感謝我的組員,經過這次的專題報告製作後,讓 我對於婚嫁有概念性的認識,感覺非常的開心。這一次的讓我得到 了好多的寶貴經驗,有助日後的專題報告製作。

20 感想-亞生 在製作整個專題報告裡很辛苦但也很快樂,覺得自己做完一件大事, 好像又進步了一點點,很開心。製作過程中我學到了與人的接洽、 商討。讓我知道許多的知識,期待下次有機會再次的與隊員們一起 攜手合作。

21 感想-吳裕源 我對這次的做報告感到很有意思,當中做模型時是特別的好玩。雖 然最後模型也沒能按時做完,旦我都十分開心。這次的專題報告讓 我感到愉快,當中的道理令我從而增進了婚嫁的意識。

22 參考資料 A%E7%A6%AE

23


Download ppt "婚嫁 組員名單: 亞生 陳嘉華 傅忠仁 賴昆樺 吳裕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