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总复习 孔祥旭
2
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地世界观和方法论) 黑格尔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 (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 马克思主义 英国古典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 科学社会主义 (核心地位) 圣西门“实业制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傅里叶“和谐制度” 欧文
4
基本形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公开问世:《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5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定律 生物进化论
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彻底的批判精神 革命性 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揭示规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科学性 深刻性 实践检验 不断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7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高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8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9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或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第一性,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第一性,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认识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0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一元论: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物质/精神)
一元论 二元论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一元论: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物质/精神) 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精神=上帝)
11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 P 感觉/心 客观唯心主义 理/精神
12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集合” 贝克莱(1685—1753)英国
13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南宋 “心外无物”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王守仁( )明
14
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黑格尔( )德国
15
“理在事先” 朱熹( )南宋 上帝创世
16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7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8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 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19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 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二者的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20
旧唯物主义其主要缺陷是直观性,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界,忽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旧唯物主义其主要缺陷是直观性,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世界,忽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把意识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实践
21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
唯心主义 纯主观、纯精神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 日常生活活动 实用主义 生物性活动
22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个人主体 集团主体 类主体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23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 主体 工具 对象 过程 结果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 受到社会条件限制
24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农民 工人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社会管理 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 改革 第三,科学实验。
25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形而上学 孤立 相对主义 只见联系不见区别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 + 普遍
26
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益灭亡的事物。 ×时间 ×形式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7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 联系 发展 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内部矛盾
28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 状态和形式 否定之否定规律 趋势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29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两种情形: 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30
复杂事物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支配地位 服从地位 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得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31
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 两手抓
32
单一1对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支配地位 被支配地位 主导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33
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 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式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34
两点论 对立面 一点论 重点论 对立面 均衡论 复杂事物 :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单一矛盾 :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两点论 对立面 一点论 重点论 对立面 均衡论 复杂事物 :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单一矛盾 :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手抓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抓住主流 不忽视支流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35
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庸俗唯物主义 意识=物质 唯心主义 主观自生
36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正确的意识 推动作用 错误的意识 阻碍破坏
37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3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基本的观点。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主体-实践-客体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主体-实践-客体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
39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0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1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首要的基本关系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主体 →← 客体
42
认识的辩证运动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3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44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1、认识的反复性 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 其一,多种矛盾统一体决定客观事物的复杂性。 其二,事物的矛盾要经历一个展开的过程。 其三,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45
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权威性,不论何人都必须尊重和服从真理,任何人违背了真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46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47
真理的相对性: 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48
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观问题上的革命变革,它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第一,真理 认识 — 对象 主观—实践—客观 第二,唯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49
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 反映论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 认识论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0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
53
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54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政治思想 法律思想 道德 宗教艺术 哲学 非意识形态 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
55
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它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前提+性质)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产品的分配方式。
56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5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表现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这三项内容构成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58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二)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59
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60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 经济形态划分法 技术形态划分法 1.经济形态划分法 经济形态划分法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61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62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形态 自然经济社会 物的依赖关系社会形态 商品经济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形态 产品经济社会
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形态 自然经济社会 物的依赖关系社会形态 商品经济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形态 产品经济社会 (3)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人的依赖关系社会 自然经济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物的依赖关系社会 商品经济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个人全面发展社会 产品经济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63
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石器时代 渔猎社会
石器时代 渔猎社会 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农业社会 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 工业社会 电子时代 信息社会
64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一)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 首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性质和状况 变化和发展 其次,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65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66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们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67
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同时,阶级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
68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是先天 后天 不是抽象 具体 不是不变 变化 不是超阶级 阶级性
69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活资料 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活资料 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条件 其次,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再次,人民群众直接创造。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 以人为本
70
人们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作用和具体结果是不同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71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中共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 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 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领导方法
72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价值与商品 价值的形成
73
商品经济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 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生产 为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商品交换 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 商品经济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74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一般条件和基础 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决定性条件 最初的商品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商品经济的类型: 简单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75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 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自然属性 价值 生产商品时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 社会属性
76
商品 使用价值 物质承担着 价值 最本质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自然属性 ↑价值 ←抽象劳动 社会属性 同一劳动过程 不可分割两个方面 时间空间统一
77
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商品价值转移消耗生产资料原有价值(物化劳动)具体劳动 ×价值增值
商品价值转移消耗生产资料原有价值(物化劳动)具体劳动 ×价值增值 凝结到新产品中新价值 (活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增值 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78
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时间 大小 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
劳动时间 大小 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价值 反比 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价值 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 第一,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 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第二,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 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79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80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81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82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社会劳动 社会分工 需要交换 总劳动 私人劳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私人意愿和利益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83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二是实行等价交换
84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85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生产资料 劳动力 生产部门 (2)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资料 劳动力 生产部门 (2)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技术 生产经营管理 劳动生产率 (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有利 致富 不利 破产
86
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 (1)货币转化为资本 P197 作为货币的货币 作为资本的货币 商品交换媒介 生产资料+雇佣工人
作为货币的货币 作为资本的货币 商品交换媒介 生产资料+雇佣工人 不发生价值增值 发生价值增值=剩余价值(m)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87
资本家 货币 生产资料 (转移价值) 劳动力 (新价值) 剩余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88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活资料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于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四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89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市场 生产过程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市场 生产过程 资本家 生产资料 具体劳动(转移原有价值) 劳动力 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自身的价值(工资) 剩余价值 (利润) 使用价值:劳动力 价值:劳动 价值 剩余价值
90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形式 生产资料 (转移价值) 不变资本 劳动力 (价值增值) 可变资本
资本形式 生产资料 (转移价值) 不变资本 劳动力 (价值增值) 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v)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的增值
91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生产资本 不变资本 生产资料 可变资本 劳动力 自身价值 剩余价值 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92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延长工作日 8小时 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4/4=100% 不变 延长 4小时 小时 m’=6/4=150% 提高劳动强度
93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作日不变 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4/4=100% 缩短 延长 2小时 小时 m’=6/2=300%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94
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1)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 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立法权主要是制定、修改、通过和废止法律的权力,这是议会的首要职权。
95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 利润
96
产业资本 循环运动 市场 企业 市场 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货币1 生产资料 新商品 货币2 >货币1
产业资本 循环运动 市场 企业 市场 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货币 生产资料 新商品 货币2 >货币1 劳动力 准备条件 决定作用 价值增值 三种职能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准备条件 新商品 实现 价值 价值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97
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固定资本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
98
流动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料。
流动资本 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
9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阶级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100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01
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3.资本主义在生产周期的阶段 四个阶段 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
102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
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不在由产业资本家兼任。 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103
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土地所有者 占有土地 超额利润(地租) 农业资本家 租赁土地 平均利润
土地所有者 占有土地 超额利润(地租) 农业资本家 租赁土地 平均利润 农业工人 雇佣劳动 剩余价值(工资) 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征主要是: 第一,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农业雇佣工人 第二,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 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润 第三,农业资本家 土地所有者 农业雇佣工人 剩余价值
104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二、级差地租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 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所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价格决定的。 优等地/中等地 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 劣等地 平均利润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105
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3.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 4.级差地租的源泉 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5.级差地租的形态 级差地租I 土地肥沃程度 地理位置 级差地租II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106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绝对地租形成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07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垄断
108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17、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特征 自由竞争 垄断
109
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2.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3.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110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17、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 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2.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又从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日益集中。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111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金融资本,它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垄断资本家集团。 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112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1.直接出马或者培养代理人 2.贿赂高官 3.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
113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114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 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 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垄断资本+国家政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 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垄断资本+国家政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115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1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私人资本不能起的一些作用,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和统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理想的总资本家”的形式出现,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缓和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私人垄断资本不相适应的矛盾。
1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 国家收购私有企业股份; 国家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股份) 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118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方式与手段。 直接调节 行政手段 比重不大 间接调节 经济手段 主要方式 法律手段
11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调节机制实现的。
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是四大市场: 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 劳动力市场 外汇市场
120
第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税收/国债) 财政支出() 货币政策 利率调节 利率高低 差别利率 货币流通量调节 公开市场业务 三大法宝 最低准备金率 再贴现利率 经济计划
121
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间接投资 私人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直接投资 国家资本输出
12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入,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家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123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24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列宁( )
12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同时,资本主义还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
126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27
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法国 圣西门( ) 法国 傅里叶( ) 英国 欧文 ( )
128
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 1.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揭露,必为新社会制度所代替; 2.对新社会进行建设性的描述。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2.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 3.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的道路。
129
经验教训: 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用于探索。 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袭和腐蚀,又不能搞一言堂甚至压制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形成一种生活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
130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31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 同时胜利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第一阶段+高级阶段) 列宁 一国胜利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32
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04-1997)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133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必然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本之上。
134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35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第一个国际性党组织 年共产主义同盟 第一个国家政党 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21年中国共产党
136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所组成 吸收来自其他阶级、阶层的符合入党条件的人加入党组织
137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38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政党,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139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140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 党的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共同的指导思想、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14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 第二,政治领导; 第三,组织领导。
142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 第二,政治领导; 第三,组织领导。
143
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14.4J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144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45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146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全民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全民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147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形式 劳动 直接社会性 商品经济的消失
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形式 劳动 直接社会性 商品经济的消失 社会 资料配置 调节生产
148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这个过程是长期性的。(渐进性 自发性) 共产主义社会仍需要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对社会进行管理。 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149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表现: 1.劳动态度高度自觉 遵守社会纪律 团结互助 诚实友爱 社会公共利益第一位 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基本准则
1.劳动态度高度自觉 遵守社会纪律 团结互助 诚实友爱 社会公共利益第一位 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基本准则 2.摆脱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3.摒弃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 4.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的形成,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由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形成所决定。
150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151
共产主义社会具备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第二,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三大差别” 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 脑力与体力差别 第三,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谋生手段 谋生手段 生活的第一需要 第四,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152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
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客观 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 客观 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观
153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同的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 劳动产品 共有 (2)生产目的 满足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产品分配 有利于社会发展 实现劳动人民利益 (4)消灭剥削制度 劳动人民社会主人 (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集体主义意识形态
154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重大差别: (1)生产力水平 低 / 高度发展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非公有制/单一社会公有制 (3)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 按需分配 (4) 经济运形式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价值规律/ 计划调节 (5)分工和三大差别 谋生手段/ 第一需要 (6)阶级和阶级差别 国家 / (7)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 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 /高度精神文明国家
155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 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政治建设,在中共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建设,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