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無知人生v.s智慧人生 麗鐘 執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無知人生v.s智慧人生 麗鐘 執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無知人生v.s智慧人生 麗鐘 執事

2 經文:路加福音12:13~21 13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
14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 15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16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  17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

3 18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
19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 20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21凡為自己積財,在 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4 你的人生目標達到了嗎? 問: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據統計, 男人10個有8個是要賺大錢, 女人10個有8個是要嫁有錢人。 終生目標:追求家道豐富
家道豐富-擁有更多財產,是人人所盡力想要追求的目標。尤其是現代年青人更有許多是把這個目標當作一生努力工作的動力。 然而,家道豐富之後呢?人生就完整無缺憾了嗎?

5 這陣子,在台灣有2位女性引起了新聞的熱潮,也讓我深受震撼。一位是帝寶貴婦陸勝文,她讓我們看見全球唯一一件五百萬元的名牌皮草長什麼樣子;另一位是賣菜阿嬤陳樹菊,她讓我們了解辛苦存到的一千萬元可以如何幫助別人。 這兩個故事代表了不同價值與人生風景,真是值得所有人細細思量。 陸勝文與先生矽谷富豪曹小帆擁有百億身價,因此,住在價值五億多的豪宅裡似乎只是她們的合理配備。我想,當她一口氣秀出價值五百萬的那件Fendi皮草大衣、及總值七百多萬愛馬仕柏金包,都讓很多人瞠目結舌,從她臉上流露出的自滿,大概很多人連做夢都夢不到自己有那麼一天,我也瞬間理解月入五萬的上班族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二十年才買得起這件皮草加這堆名牌包包的無奈。

6 陸勝文 價值500萬元的皮草 名牌服飾、皮件、皮鞋滿櫃,價值無法計 典型的貴婦

7 捐1000萬建圖書館及照顧貧童 捲起褲管、市場賣菜,家徒四壁 典型的賣菜婦
另一位最近也非常出的女人,她也擁有她最愛的一個包包,不過,這不是什麼名牌包,但是,卻對她意義非凡,她總是把這包包掛在脖子上、將褲管捲起,這也成了她賣菜的身份標誌。 她非常努力的在台東的市場賣菜,認真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去堅持。 這兩位最近很出名的女人,很自然成為人們互相比較的話題下,讓人聯想到一樣都是因為「錢」而成名,一個是商場貴婦、一位是賣菜阿嬤,身份在我們眼中很自然是懸殊的強烈對比。所獲得的尊重當然也是不一樣的。 陳樹菊,她運用相當於陸勝文「兩件」名牌皮草的金額,從民國52年開始賣菜至今,前後已捐出一千萬元幫助孩童基金會及協助母校興建圖書館,並贊助認養台東育幼院三個小孩,受她幫助的人為眾多。

8 一樣的花錢,不一樣的價值 貴婦V.S賣菜婦 大方獻寶V.S默默行善 遭受批評V.S榮登世界善心榜
從這兩個報導我們得到一個共同點,她們都在使用錢,不過,雖然是一樣是使用錢,卻造成完全不一樣的「價值」,陳樹菊的「默默」行善相較於陸勝文的「大方」獻寶,創造了社會更大的效應,使得這股愛心阿嬤風,在社福界掀起了小額捐款的驚人能量,讓網路捐款金額單日暴增3倍。 據台東縣長黃健庭形容,走進陳樹菊的家裡,連一張椅子都沒有,她不是住在豪宅裡,訪客只能坐在裝菜的簍子上談話。這種住所與帝寶可說是兩種極端,然而,陳樹菊的「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價值觀,也與貴婦陸勝文完全不同,一個遭來批評,另一個卻讓她榮登《富比士》善心榜與《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人物。 當然,每個人使用錢的方式不盡相同,但陳樹菊的操作方式,讓她成為台灣的驕傲、大眾的典範,而陸勝文的獻寶使我們不禁想著:人真的需要如此奢侈、浪費嗎?而一個畢生節儉的女人,陳樹菊──她榮登《富比士》善心榜與《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人物。

9 人生的價值在哪裡? 社會的聲音說:有錢不是罪惡,努力賺錢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動力 事實是:有錢並不代表就有地位及尊嚴
使用金錢的方式,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尊嚴與高度 人生的價值在哪裡? 當然,有錢不是罪惡,努力賺錢更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動力,但資本主義邏輯無限上綱的結果,往往扭曲了金錢價值與人性尊嚴。 因此,在社會上就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比較與評論,這種比較,主要目的不是要貶抑帝寶貴婦用自己的錢買高價物品的奢華行為,而是要提醒各界,有錢並不代表就有地位及尊嚴。 所要學習的是,一個人該如何看待金錢的價值,以及使用金錢的方式,因為這些往往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尊嚴與高度。

10 從聖經中來看「錢」的價值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15節) (和合本)
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 (15節)(現代中文譯本) 在聖經中,早就告訴我們這個重要的真理。在主耶穌眾多的比喻中也很慎重的提醒人,所以,衪向跟隨衪的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15節)「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聖經現代中文譯本將這句話的含意譯得更清楚:「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 生而為人,迫於現實生活的需要及為了改善現今的生活環境,追求更多「財產」原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是否為了滿足這生活的需要,而忽視自己「心靈」的需要和將來永恆的歸宿呢?我們絕不能為了要擁有更多財產,而不注意自己的心靈需要。因為主耶穌說,人生的價值不是以他曾擁有多才財產來評估的。

11 上帝眼中「無知的人」 除了物質方面很富 足外,在心靈上卻 是極為貧乏的人, 他其實很窮,窮到 除了錢什麼都沒有
在上帝的眼中,這位財主除了物質方面很富足外,在心靈上卻是極為貧乏的人,他其實很窮,窮到除了錢什麼都沒有。耶穌之所以說他是無知的人,是因為他以為只要家道豐富-擁有更多財產,就可以活得快快樂樂,你和我呢?會不會因為:追求世上的成功、追求更多的財富、追求更高的地位、追求更大的榮譽,作為你我人生的唯一目標,而忽略心靈的需要,以致成為耶穌眼中「無知的人」呢?實在值得你我深思鑑戒。

12 一、以追求家道豐富作為人生 唯一的目標 財主對靈魂說: 靈魂哪,你有許多財 物積存,可作多年的 費用,只管安安逸逸 地吃喝快樂吧!(19節)
一、以追求家道豐富作為人生 唯一的目標 財主對靈魂說: 靈魂哪,你有許多財 物積存,可作多年的 費用,只管安安逸逸 地吃喝快樂吧!(19節) 財主之所以被稱為無知的人,是因為他以家道豐富──擁有更多財產,作為他人生唯一的目標。從他對自己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19節)看出他認為只要家道豐富就必然能活得快快樂樂的心態。 事實上是如此嗎?有錢人真的一定會比貧窮人更快樂嗎?每個月收入三萬元的家庭,真的比月收入兩萬元的人更快樂嗎?每個月收入五萬元的家庭,真的比每月收入四萬元的家庭更溫馨甜蜜嗎?當然不是,有一首大家都可能都聽過的詩這樣形容:「金錢能買到精緻床鋪,但買不到甜美的睡眠!金錢能買到各類書籍,但買不到豐富的學問!金錢能買到美味食物,但買不到胃口! 金錢能買到醫藥補品,但買不到健康!金錢能買到漂亮樓房,但買不到美滿的家庭!金錢能買到堂皇教堂,但買不到進天國的福分!」這首詩肯定了金錢的有效性,也同時讓我們看到金錢功能的有限性。

13 二、只知道追求家道豐富卻未曾 想到生命無常
二、只知道追求家道豐富卻未曾 想到生命無常 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0節) 生命並不是也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財主之所以被稱為無知的人,是因為他只知道為自己積攢財寶與享受財寶,而忽略人生最重要的問題:「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0節) 事實上,你我可曾想到生命的無常?比如說,我們很常聽到某人這樣感嘆:剛剛得知了一個消息,某一位同事被醫生判斷為腦癌,生命只剩下半年;又或者昨天還見面的朋友,今天出了車禍;最近發生的北二高走山事件,使幾個家庭遭逢變故,這些都會使我們不禁去感嘆,原來我們的確隨時隨地都得面對人生的無常。從這些事故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生命並不是也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僅是市井小民無法掌握自己的生命,甚至一個家財萬貫企業家,即使是自家開醫院,或位高權重者都是一樣,生命終需面對終點,不會有例外。

14 生命是無常的 意外 無法避免 無法掌控 生病 自然終老死亡 人類的結局
好,即使你可以確定自己不會發生意外,那麼,我們又會想到,在台灣癌症是死亡率居第一位,可能每五人就有一人有致癌的機會,那些躺在醫院裡的,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達官顯要、販夫走卒都一樣,感到生命是無常的。 因此,人最終要面對的是什麼呢?這「短暫的現世」還是「永恆的未來」?人難道除了改善現今環境,追求更多的「財產」之外,不也需要撥出時間來關心自己「心靈」的需要嗎?因為那關乎自己生命的永恆歸宿,這句話多麼地震撼我們的心,你可曾想過:「上帝今夜若要你我的靈魂」,我們就必然會「來不及」了。財主被稱為無知的人,是因為他只知道追求使家道豐富,而不知道生命並不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更不知道要重視自己的「心靈」需要和將來永恆的歸宿,以致成了上帝眼中「無知的人」,是不是值得我們引以為鑑呢?

15 三、只知道使自己家道豐富 而不知感恩、施捨
三、只知道使自己家道豐富 而不知感恩、施捨 ’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16-18節) 財主之所以被稱為無知的人的第三個原因是,他只知道要使自己家道豐富,而不知道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人,更不懂要感謝上帝。在這比喻的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財主的背景及內心的想法:「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16-18節)

16 無知財主的盲點 一切都以自我滿足為中心,對上帝對人似乎沒有責任 是自私又愚頑的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不知感恩、也不會愛人
他眼中沒有上帝、沒有天國、沒有他人,只著眼看得見的短暫財富,忽略看不見的永恆生命 這個財主,似乎是活在一個沒有上帝、沒有天國、沒有永生、沒有他人的世界。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對上帝、對人似乎沒有責任。經文中提到,當他「自己心裡想」、「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之時,他有沒有想到「我將如何報答上帝賜給我的恩賜」?他沒有想到田地能有豐收,是因為上帝的眷顧,他也沒有想到「如何改善工人的生活?如何賙濟社會的貧困者」?他消極的不偷、不搶,卻不能積極的幫助人、安慰人。 當一個人只想到自己,而不知感恩、愛人時,在上帝的眼中就是無知的人。這位財主只知道使自己家道豐富,而不知道感恩、施捨,以致成為上帝眼中「無知的人」。我們呢?是一個懂得感恩、施捨或是無知的人,我們自己知道嗎?

17 主權在上帝 市井小民、家財萬貫的企業家,或位高權重者, 即使是自家開醫院 生命終需面對終點, 不會有例外。
財主之所以被稱為無知的人,是因為他只知道為自己積攢財寶與享受財寶,而忽略人生最重要的問題:「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0節) 事實上,你我可曾想到生命的無常?比如說,我們很常聽到某人這樣感嘆:剛剛得知了一個消息,某一位同事被醫生判斷為腦癌,生命只剩下半年;又或者昨天還見面的朋友,今天出了車禍;最近發生的北二高走山事件,使幾個家庭遭逢變故,這些都會使我們不禁去感嘆,原來我們的確隨時隨地都得面對人生的無常。從這些事故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生命並不是也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僅是市井小民無法掌握自己的生命,甚至一個家財萬貫企業家,即使是自家開醫院,或位高權重者都是一樣,生命終需面對終點,不會有例外。

18 生活需要v.s心靈需要 死前的準備:要讓生活無後顧之憂_訂下退休定下計劃 死後的盼望:要讓未來無後顧之憂_確立永恆的歸宿(靈魂的歸屬)
假如我們積存財富只為了使自己富足,而從不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我們將會兩手空空地進入永恆。 然而,我們呢?我們是無知的人嗎?當我們在年輕時努力工作、追求財富,是不是也同樣忽略了心靈的需要?我們都會為退休定下計劃(為死前的生命作好準備)這是一種讓生活無後顧之憂的作法,也算是明智之舉;但是,我們是不是在這當中也忘了要感恩、施捨,更是忽略了死後的生命,若是沒有永恆的歸宿,將會為自己帶來更悲慘的結局。假如我們積存財富只為使自己富足,而從不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我們將會兩手空空地進入永恆。

19 現世的目標v.s將來的盼望 謹慎自守、免去貪心,使我們能有對的態度,如此便能擁有智慧的人生。
應運用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盡本份去幫助別人,這是上帝非常看重的。 再一次,我們從聖經的角度來思考這個真理,我們為甚麼要積蓄金錢?為了退休?為了買房子安居、結婚、養育子女?為了更有安全感?主耶穌要我們的思想去超越屬地的目標,我們應運用衪所賜給我們的去幫助別人,這是非常重要的。讓我們再度來聆聽主耶穌對我們的忠告:「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謹慎自守、免去貪心,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提醒,如果我們真要有智慧的人生,是不是該更認真去深思什麼是真有智慧的呢?求上帝幫助我們,都能有對的態度,擁有智慧的人生。

20 結語:人生的智慧, 在於明白財富的真正價值
儲存在穀倉裡的農產是你人生最大的快樂嗎? 無知的財主卻不知,在還沒完成想法前,上帝便要收回他的性命了。 主耶穌在這個比喻中,沒有抨擊擁有財富不對,衪所關注的是在於我們擁有財富的態度,衪勸我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衪沒有指責勤儉致富的努力,只是強調人的生命不在家道豐富。主耶穌只是提醒說,在這個比喻裡,財主以為能夠享用他儲存在穀倉裡的農產便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但是卻不知道在還沒完成想法前上帝便要收回他的性命了,主耶穌只是讓我們很清楚地知道這樣的人在上帝眼中便是「無知的人」。


Download ppt "無知人生v.s智慧人生 麗鐘 執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