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

2 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大约在2亿年前,澳大利亚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那里没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只有 级的有袋类动物,如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吃桉树叶生活的小袋熊,以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等,都是澳大利亚独有的珍奇动物。

3 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多种,其中特有种类9000多种,占75%。特有鸟类 450占69%。全球有袋类动物共有150种,而澳大利亚就占了140多种。因为澳洲拥有如此多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并且特有动植物都是生物进化史上较古老的物种,所以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的植物有12 000种以上,其中3/4是特有种。澳大利亚桉树、金合欢是两个代表树种,其中桉树适应性强,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在荒漠和沼泽里均可生长。

4 桉树生长迅速,木质坚硬,叶子可制桉油,经济价值较高。金合欢别名叫相思树,属豆科的有刺灌木或小乔木,二回羽状复叶,头状的花序簇生于叶腋,盛开时,好像金色的绒球一般。澳大利亚森林面积为106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20%。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澳大利亚本和美洲大陆是相连的。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的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

5 这是澳大利亚国徽中心图案为一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
  红色圣乔治十字形象征新南威尔士州; 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 蓝色的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 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 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 红色狮子象征塔斯马尼亚州。 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 盾形两旁为袋鼠和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为国家的标志、民族的象征。

6 桉树植物的显著特点是种类多、适应性强、用途广。它的生长环境很广,从热带到温带,有耐﹣18℃的二色桉、冈尼桉及耐﹣22℃的雪桉。从滨海到内地,从平原到高山)海拔2000m),年降水量 mm的地区都可生长。

7

8

9 合欢,树似梧桐,枝甚柔弱。叶类槐荚,细而繁。每夜,枝必互相交结,来朝一遇风吹,即自解散,了不牵缀,故称夜合,又名合昏。五月开红白花,瓣上多有丝茸。
  ————清·陈淏子著《花镜·卷五·花木类》

10 常为二回羽状复叶。许多澳大利亚种及太平洋种的叶小或缺;叶柄扁平,代行叶片的生理功能;叶柄可垂直排列,基部有棘或尖刺。花小,通常芳香,聚生成球形或圆筒形的簇;花多为黄色,偶为白色;雄蕊多数,使花朵外形呈绒毛状。荚果扁平或圆柱形,种子间常缢缩。

11

12

13 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14 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15

16

17

18

19 鸸鹋是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以擅长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翅膀比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栖息于澳洲森林和开阔地带,吃树叶和野果。

20 鸸鹋终生配对。每窝产7-10枚暗绿色卵,卵长13cm。在地面上筑巢。雄鸟孵卵约60天。体上有条纹的幼雏出壳后很快就能跟着成鸟跑。特别的气管结构在繁殖期可发出巨大的隆隆声。

21

22

23

24 考拉(英文:Koala)又叫树袋熊,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它性情温顺,体态憨厚,深受人们喜爱。树袋熊身体长约70-80厘米左右,成年体重8-15公斤,性情温顺,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

25 他们以桉树叶和嫩树枝为食,几乎从不下地饮水,考拉从桉树叶中得到了足够的水分,,这和它生活的环境有关,澳大利亚土地比较贫瘠,所以桉树摄入的营养物质比较少,而考拉正是以这种树为食,所以,考拉从桉树中得到能量也相对稀少,因此,它们必须要减少自己的活动量,来储存更多的热量,帮助它们生存,而且考拉很喜欢晒太阳经常趴在树上不动。

26

27

28

29

30 笑翠鸟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为林地留鸟。是体形最大的森林翠鸟,和大鱼狗同为体形最大的两种翠鸟之一。笑翠鸟因叫声似怪笑而得名。笑翠鸟的主食是小动物:蛇、蜥蜴与昆虫。以能捕捉蛇类而著称,其捕蛇的能力非常高超。

31 笑翠鸟被认为是澳洲的标志性鸟类之一,曾经在悉尼奥运会上被当作吉祥物。澳洲的精灵使者笑翠鸟今年又有了新的使命。2010年,笑翠鸟“鹏鹏”化身为澳大利亚馆的吉祥物,降临上海世博会园区,和上海人民一起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32

33

34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的尾巴扁而阔,前、后肢有蹼和爪,适于游泳和掘土。鸭嘴兽穴居在水边,以蠕虫、水生昆虫和蜗牛等为食。繁殖时雌鸭嘴兽每次产两卵,幼兽从母兽腹面濡湿的毛上舐食乳汁。其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此 外,鸭嘴兽是极少数用毒液自卫的哺乳动物之一,是珍贵的单孔目动物

35

36

37 针鼹身上有坚硬的刺,口中无牙,外表像刺猬,针鼹有呈管状的长嘴,鼻孔开在嘴边,舌长并带粘液,以取
食白蚁和蚁类等;四肢坚硬,各趾有强大的钩爪,爪长而锐利,可以用来掘土和挖掘蚁巢。针鼹身上短小而锋利的棘刺是它的护身符,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当遇到敌害时,针鼹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或把有倒钩刺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害体内。针鼹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

38

39

40 人类来到澳洲定居后不久,更新世动物群中85%的物种就灭绝了。一百多年来,它们灭绝的原因始终众说纷纭,这一事件对当地环境所带来的长期影响,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澳洲大型动物群的灭绝引起了当地生态的极大改变,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澳洲植被和那次灭绝不无关联。

41 该研究是由澳洲国立大学的S. Rule博士和塔斯马尼亚大学C
该研究是由澳洲国立大学的S.Rule博士和塔斯马尼亚大学C.Johnson教授合作完成的。他们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部林奇火山坑采集了沉积岩岩芯,并分析其中的真菌孢粉成分。在4万多年前,它早已停止了喷发,成为一片低洼的沼泽。这片古沼泽含有大量孢粉化石,是不可多得的科研资源。 他们发现在4.1万年前的那段时间,岩芯中几乎没有荚孢腔菌的孢子了。这种真菌多数生活在大型食草动物的粪便里。“荚孢腔菌孢子数量与食草动物的数目是相关的,当食草动物渐渐灭绝,依靠它们粪便来生存的荚孢腔菌也消失了。”Johnson说。

42 林奇火山坑的岩芯记录了过去8万年间的两次气候剧变,陆地气候变得干旱而寒冷。然而这样的气候变化都没有影响荚孢腔菌的数目;在4万年前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之时,岩芯也并没有记录到任何气候剧变。看来这一次,气候并不是灭绝的主要原因。 对林奇火山坑中古孢粉和石炭的研究结果表明,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上百年后,该地区的雨林群落渐渐被草甸和革质叶耐旱乔木代替,且火灾频发。从时间上来看,更可能是动物灭绝使得植被改变了。研究者们认为,可能是来到澳洲大陆的人类捕猎大型哺乳动物以致绝灭,没有了食草动物的啃食,异常茂盛的植物会引起频繁的火灾。

43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考古学家J.Field评论说,这是一项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但并非无懈可击:“他们认为,荚孢腔菌的孢子与美洲、马达加斯加等地的食草哺乳动物有着严格的相关性,但在澳洲更新世食草动物中,这种相关性尚未被证实。”Johnson认为Field的质疑是合理的。然而,荚孢腔菌在大型食草动物的粪便中普遍出现,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后,直到人们将家畜引进来,荚孢腔菌才重新在澳洲出现。“荚孢腔菌能否在远古有袋类动物的粪便中生长,已经不得而知了。但现生的有袋类粪便中的确含有荚孢腔菌,因此我们推断荚孢腔菌数目与更新世有袋类食草动物的数量有关。”Johnson总结说。

44 谢谢


Download ppt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