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有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有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有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2 二、作家作品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3 2、作品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抒发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4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5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造成严重的道德虚位现象。以清醒和理智的思维,面对恐怖和虚伪的现实,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也就显得尤其尖锐、深刻。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式文人面对严酷的现实,很自然的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哀。 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也可以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是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 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6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7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现实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

8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穷途之哭是其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

9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10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 视觉、感觉

11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北林”、“外野”——凄清幽冷之境界 听觉

12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哀……
“阮旨遥深”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

13 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忧思 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14 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 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15 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作,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有序诗的作用。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

16 艺术特色 1、比喻象征,以景寓情。 诗人以“孤鸿” “翔鸟”为喻,以“夜”来喻指司马氏专权制造的恐怖氛围,写出了自己在无过无际的惊惧中,承受力已达极限,如惊弓之鸟。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这两句以景寓情,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和孤独。

17 阮籍诗的贡献 1.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 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文多隐蔽,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文选注》)   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常恐遭祸,故抒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常常借助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

18 阮籍诗的贡献 2.推动五言诗的发展 3.组诗形式的存在   《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

19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 渊 明

20 陶渊明(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中国古代具有田园色彩的士大夫的典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仕,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    他具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是独树一帜的,对后世文人的影响甚深。

21 1、居家读书时期  (29岁前) 2、三仕三隐时期  (29岁至41岁) 3、彻底归隐时期  (41至62岁)

22 知人论事: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其理想难以化为现实。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芝麻小官,济世的宏志无法施展。到三十九岁时,其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 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了归田之路。

23 躬耕田园的隐者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24 从陶诗中看陶氏的思想  1、厌恶官场; 2、淡泊名利; 隐逸 出世 3、热爱自然; 4、热爱田园; 5、安贫乐道

25 咏怀诗    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如《咏荆轲》、《拟古》等。

26 写作背景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27 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28 〔译文〕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夕阳沉落下西山,皓月渐升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万里遥遥洒清辉,空中旷荡明夜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寒风吹入房门内,夜半便觉席枕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风冷才知节气变,失眠方晓秋夜永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欲言无有人交谈,举起酒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日月匆匆弃人去,平生有志却难成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念及此事怀悲凄,彻夜心中不平静

29 赏析课文 1、找出前六句中的意象体会其意味?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意象:太阳、明月、西阿、东岭、月光、 天空、风、房中、夜中、枕席 分析:日落月出,昼去夜来,反映了光阴的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突出了宇宙的辽阔与永恒.而且在古人看来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故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廓大光明之境界。 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突出了内心的

30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31 .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由此可见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故全文的主旨表面上看只是抒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但更深一层可理解为对人生的叹息.因为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32 思想内容 1.生死之悲, 2.士不遇之悲, 3.羁旅、离别之悲, 4.孤苦之悲.
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 1.生死之悲, 2.士不遇之悲, 3.羁旅、离别之悲, 4.孤苦之悲.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功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33 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 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34 推荐作品 之 《越中览古》

35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36 这首绝句是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诗人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来抒发他的无限感慨。

37 一、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说明什么问题?
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 这表明越王已经把苦难和屈辱忘记,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

38 二、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

39 忘记过去,陶醉于胜利,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
写法借鉴: 忘记过去,陶醉于胜利,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惟有鹧鸪飞 昔日繁华—— 今日凄凉—— 对比 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40 比较阅读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请比较:两首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请比较:两首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用了对比手法。 不同点:《越》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同时还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苏台》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突出今昔盛衰之感.

41 比较阅读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 头 城 刘禹锡 作者简介
石 头 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仕途坎坷,曾路经金陵,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益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诗的目的是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

42 石 头 城 译 文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都。

43 主 旨 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借六朝的覆灭讽喻现实,寓含着 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以前车之覆为鉴。

44 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45 比较阅读 《越中览古》与《石头城》 《越》着力写昔日繁华,以此来反衬今日的凄凉。 《石》则主要写今日之凄凉,无今昔之对比。
《越》有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主要却是借此寄寓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 《石》并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寄情的内容都熔铸在具体意象中,意境更浑厚深远。

46 推荐作品 之 一剪梅 李清照

47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48 作者简介 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49 各家评李清照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50 写作背景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婚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51 诵读 跟唱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似,节奏整齐。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跟唱

52  你能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境优美的抒情散文吗?
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 轻轻解下丝绸披肩,独自登上木兰小舟。  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 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啊也该早日归来。  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各天一方。 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涩涩的味儿却又涌上心头!

53 梳理文章思路和主旨 勾勒环境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叙写情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叙写情事 神驰遐思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54 红藕香残玉簟秋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55 红藕香残 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   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56 玉簟秋   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57 红藕香残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   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58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59 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
倒装句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赵明诚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60 花自飘零水自流好在何处?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写眼前之景, 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无可奈何花落去,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61 通过比较阅读,领略词人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感情。 比较鉴赏:“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行行重行行》
旧时文人所描述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的情结,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62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名句好在何处?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63 主旨: 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语言特点: 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64 试比较:《如梦令》和《一剪梅》两首词在内容上
有哪些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65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李清照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66 小结 《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67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感情 题材 清丽、含蓄 婉转、缠绵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68 愁 写愁的一些名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69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70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71 作 业: 课外练习(写在作文本上)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 1、体裁不限,可韵文可散文,也可填词作诗。
2、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

72 推荐作品 之 今别离 黄遵宪

73 黄遵宪 黄遵宪( ) 字公度,清末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州市),卒于1905年。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年轻时即写诗反对拟古主义,主张“我手写吾口”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统治集团的腐朽颇多暴露,体现出改良政治的要求。所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74 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有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飞轻气球。

75 从题材上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首游子思妇诗,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

76 这是一首近代诗歌,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
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宵风残月”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而且,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赞赏新式交通工具:“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这也使离别的情愁显得不那么浓、悲。

77 在对离别时的描写上和古诗词有何不一样? 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对于那一短暂时刻的景、情充分的表现。而《今别离》“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写出的是一种离别的匆匆。

78 全篇怎么集中突出了一个“快”字? 转、驰、载、动、速、快等动词的接连运用,渲染出现代交通工具的一种显著优势:超乎寻常的快速度。

79 全篇为什么集中突出一个“快”字?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快速度,因此会加倍增生人的离愁别绪。

80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如何体现采用古法以表达新观念?
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便颇新异。在过去,诗人笔下的是“一日一万周”,而现在却是“一刻即万周”,则是对于现代速度传神的描绘,这在传统诗文中是没有的。这样的诗一下子把传统的时空观念打破了,人的视野拓宽了,思维也变得焕然一新。 重点句子赏析

81 “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目睹飞驰的双轮,诗人有何感慨?
重点句子赏析 “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目睹飞驰的双轮,诗人有何感慨? “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快速变换,人内心的忧愁在滋长。

82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诗人为什么写古代的车舟 “载离别”?
古代的车舟诚然同样“载离别”,但毕竟速度有限,从而时空转换也有限,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因为人的以往经验赋予其应对古代车舟速度的能力。但愈是缅怀古时的时空自由体验,就愈会在现代境遇下体会到“不自由”。 重点句子赏析

83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对比手法。诗中围绕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认识。


Download ppt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有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