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在這四句頌文中,也有兩個主題: 一者智力,二者轉依。

2 一、智力: 智力,是以修習無漏之智,證得出世聖果。首句一頌文中的「初心」、是在修習過程中,歷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初登十地中的初地入心,至此始入見道位,己斷分別起的我法二執,能自利利他,生大歡喜,故初地名歡喜地。入歡喜地,妙觀察智已開始發起,故頌文曰:「發起初心歡喜地」。

3 一、智力: 唯此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雖斷,而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未能斷除,所以在入觀位的時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不起,但在出觀位時,有漏識依然生起,還不能做到無漏一味相續,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仍不時現前,故稱「俱生猶自現纏眠]。

4 一、智力: 纏眠,為煩惱的異名,亦作現行解,眠即隨眠,又稱種子,俱生二執種子現行,即「現纏眠」也。以俱生二執未斷,所以第六識所轉的妙觀察智,仍是下品的妙觀察智。古德云:「初地下品轉,八地中品轉,等覺上品轉」。

5 二、轉依: 此指「遠行地後成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遠行地,即十地中的第七地,遠行地後,指的是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轉為中品妙觀察智,猶未至最極,直到十地滿心,方轉為上品,故曰圓明。

6 二、轉依: 在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大圓鏡智現起,這就是究竟位。在究竟位中,諸漏永盡,性淨圓明,到此位時,第六識方純淨無漏,即轉成妙觀察智,而圓明普照於大千世界矣。

7 二執 人們在生活過程中,不免發生種種煩惱習氣,造成無量的痛苦和不安。從佛法的觀點來分析,產生這些煩惱習氣的根源,主要是我執和法執所造成。由於這二種虛妄和執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證常住真心,以致無始以來,生死流轉,受無量苦!

8 所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9 二執 經中所說的妄想,即是我們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所說的執著,即是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包括人我執和法我執。成唯識論述記說:『人我執中即有法我,人我必依法我起故。』)我執是從身上起執著,法執是從法上起執著。

10 我執 「我執」,是我們對於新陳代謝、變幻不實、五蘊和合的身心,固執是能自在主宰的實我。
這主要是由於自心污染、暗昧,不能了達身心等現象,莫非是各種因素的合成,由於在本無實我中妄生執著,處處以「我」為中心,便產生了各種煩惱、迷惑。這些煩惱可以概括為「見惑」和「思惑」。

11 補充:五蘊 當今世上五十六億七千萬人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是得到最高真理的覺悟者,我們稱他為「佛」。 他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稱之為「彼岸」。

12 補充:五蘊 而剩下的大多數錯看生命實相,活在顛倒夢想世界裏的眾生,他們所處的世界我們稱之為「此岸」。
活在此岸的平凡人們,他們有主觀上的「我」。

13 補充:五蘊 他們處在任何時空,就像一根針掉進一桶水一樣,永遠保持著自我,不肯溶入時、空的水中。
有我就有與時空對比出來的好、壞、貴、賤…… 有了我,就有外在世界。

14 補充:五蘊 他透過他自己的辨識工具: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到了外在世界所傳回來的資訊:色聲香味觸法,於是這些資料進入他的內心世界裡(受)資訊識別與錄影,資訊傳進人的大腦後,先存入資料中心,並進行比對(想)(想是心之相)

15 補充:五蘊 用原本存有的資料與新資訊比對,並加上自己一直在改變的感情標準進行分析、推理、決策,最後發出行為的指令(行),而這些內心所產生的反應與行為作用,也因而造成了結果(識)。

16 補充:五蘊 如果沒有口身行行動,也會存入想的部分,變成意識形態。 這個會因外在而起變化的內心世界,就叫做→受、想、行、識
而內心世界以外的所有外在世界(包含自己的肉身)就叫色。 外在世界的色,與內心世界的受想行識合稱「五蘊」。

17 我執所產生的煩惱~見惑 「見惑」可分為五利使和五鈍使。 五利使:身見(也叫我見)、邊見、 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
五鈍使:貪、瞋、痴、慢、疑五種。

18 利使如刀口,鈍使如刀背,利使的造業, 是與鈍使分不開的。 ◎以上「見思」二惑(粗惑),生滅不息,對各種事物產生分別貪愛,障礙本不生滅的性體,因此也叫「煩惱障」。煩惱障能障涅槃,招致三界內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

19 法執 「法執」,就是雖能了達「人我」是空,卻固執一切諸法以為實有,不能了達一切事事物物都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正像水(液體)在○度C時,可以變成冰(固體),而在一○○度C時,便可變成水蒸氣(氣體),客觀條件(溫度)變化了,事物便隨著起變化。

20 造成法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見思粗惑雖去,而塵沙、無明等細惑未淨,不能了知事物的真相和實性,因而使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境界受到障礙,所以也叫智障或「所知障」。

21 所知障能障菩提,招致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煩惱障是從當體立名,所知障是從所障立名,由於無明障蔽,使所知之境不能顯現,故叫所知障。一般以為所知的知識、學問……等等能障蔽自性。這不是「所知障」的實際含義。)

22 我執和法執都有「分別」和「俱生」的不同。由分別起的,是見道位中所斷;俱生起的,是修道位中所斷。

23 「分別我執」是由於後天不正確思想的虛妄分別以及邪師邪教的引導所造成,屬於見惑的範圍,小乘初果,入見道位時,便能頓斷。(相當於大乘別教初住位,圓教初信位。)

24 「俱生我執」是先天與生俱來的,對境自然而起、不待思察的我執,屬於思惑的範疇,在小乘修道位中漸斷之,至四果(即阿羅漢)斷盡。(相當於別教七住位,圓教七信位。)

25 「分別法執」則相當於「塵沙惑」。這是一種度生的惑,是以劣慧為體。由於學人不識如塵如沙之無量法門,以度無量眾生,因此障於化導。入大乘見道位時(即別教初地位,圓教初住位)便能頓斷。

26 「俱生法執」屬於「無明惑」,在大乘修道位中漸斷之。

27 華嚴經十行品說:「菩薩如是深入法界,教化眾生,而於眾生不生執著;受持諸法,而於諸法不生執著;雖有言說,而於言說心無所著……菩薩摩訶薩以能如是無所著故,於佛法中,心無障礙。」

28            ┌─分別我執──見 惑─┐    ┌─我執─┤           ├─煩惱障──分段生死    │    └─俱生我執──思 惑─┘ 二執─┤    │    ┌─分別法執──塵沙惑─┐    └─法執─┤           ├─所知障──變易生死         └─俱生法執──無明惑─┘

29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頌曰: 兄弟八個一個癡 其中一個最伶俐 五個門前作買賣 一個家中出主意

30 戲子只一個身,忽而變男、變女,忽而扮官、扮奴,貧富貴賤,千奇百怪,雖服裝不同,還只是一個戲子,八識心王等於戲子,眾生色身如戲臺上人物,識得戲子,做什麼也好,決不隨境分別,妄生憎愛,處處都是道場。

31 一般而言,唯識的識,只是一個統稱

32 識 → 種類 : 八識 識 → 作用、性質 :如下

33 心:集起→集:收集種子 第八識 起:起現行 意:思量 第七識 識:了別 別:分別作用→第六識 了:明了作用→前五識

34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四句頌文,包括四個主題,即:所緣、性別、識量、相應,茲分述如下:

35 所緣 「帶質有覆通情本」一句,是說明末那所緣之境,即其識性。第七識所緣的境,就是帶質境。帶質境的意義,是心識不能如實認知此境,這在三量中就成為非量。

36 所緣 第七末那識所緣的境,只是帶質境一種(不通於三境),它是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境,即是托第八識的本質境,變起自心中的相分,作為自己的所緣,所以名為帶質境。

37 所緣 換句話說,第七識的見分是能緣之心,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之境。七八識見分均為實種所生,稱為「真帶質」,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由七、八兩識的見分生出一個相分,此即所謂「通情本」。

38 所緣 此帶質境通於第七識的能緣之心,此能緣心恒起執著,即是妄情;又通於第八識見分,是所緣之境,此境是實種所生,自有其本質。此境以常似一之相配合,生出中間的相分,所以叫做「真帶質」。


Download ppt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