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岷江 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稳产和高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岷江 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稳产和高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岷江 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稳产和高产

2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动仪。据
现代科学家复原的地动仪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动仪。据 记载,地动仪所指示的 方向和地震实际发生的 方向大体相同。

3 我国东北部干旱监测合成图象

4 避雷针

5 人工增雨

6 草方格沙障

7 用于减灾防灾的遥感飞机 减灾防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8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 课程标准 1.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作用。 2.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9 一、地理信息技术与减灾防灾 遥感技术(RS) 全球定位技术(GP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10 基础回顾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3S”技术,①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②表示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

11 1.遥感技术(RS) 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建设是减灾防灾的重要任务,遥感技术是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12 影像组合图,从俯瞰的角度清晰地对比了1998年九江段决堤前(左)后(右)的景象。两张大图的上方河道是长江,左下方的深色水体是鄱阳湖,长江和鄱阳湖之间是九江段堤坝,两张小图是九江段堤坝的放大图。
地图和卫星影像的组合图,清晰地反映了该次台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移动路径,从而了解该台风影响和危害的地区范围。体现了遥感动态监测的优势。

13

14 请简要分析西南地区出现大旱的原因。

15 卫星拍摄舟曲泥石流全域大图(高清图) 地质灾害预报

16 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对比

17 气象灾害预报 淹没区 内涝区

18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1、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指挥救灾。
2、可以进行灾情评估,遥感数据经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加工还可以对灾情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 3、可以做自然灾害的防治规划,并监督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19 学以致用 1.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

20 2.全球定位系统(GPS)

21 全球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1、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的灾情跟踪和监测; 2、物资空投位置的精确定位和导航;
3、灾情(如洪水)的实时监控; 4、灾害(如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

22 学以致用 2.(2011·高考上海卷)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的是( )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解析:选A。GPS可以测量山体的微小移动。

23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3.地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 分析灾害影响范围 确定救灾物资调配最佳路径 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 进行灾情统计的评估 提供决策依据 灾后重建 提供决策支持

24

25 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搜集、获取海量信息 RS 减灾救灾 GIS 加工处理信息

26 二、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天气预报 遥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
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遥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 天气预报

27

28 沙尘暴的卫星影像 外出的女士裹上沙巾带顶风行走

29

30 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 生物有机肥

31

32 清洁能源技术

33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34 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1、更加准确的预报预警和评估; 2、更加快速的反应,更加广泛地应用; 3、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34

35 知识巩固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3S”技术,①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②表示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36 A 1.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用甲技术可以确定在印度洋中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船舶的精确位置 B.运用乙技术可以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进行动态监测 C.运用丙技术可以分析容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分布情况 D.“嫦娥二号”利用甲技术获取月球表面的信息

37 2.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灾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 ) A.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B.提供灾区实时影像资料 C.为救灾车辆设计行车路线 D.确定人口伤亡数量

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的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分析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39 材料2: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8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40 (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 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 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 (2)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A BC

41 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对灾情进行灾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3)从材料2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对灾情进行灾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Download ppt "岷江 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稳产和高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