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資料源自於謳馨出版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資料源自於謳馨出版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資料源自於謳馨出版社

2 音樂如何產生? 達爾文(C.Darwin,1809-1882)認為「音樂的起源來自於模仿鳥叫聲」
史賓塞爾(H.Spencer, )說「音樂的產生是來自人類聲音的抑揚頓挫」 音樂的起源、發展與人類的社會環境變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3 中世紀的音樂(450~1450A.D.) 西方音樂的發展被有系統的記載下來,可追溯到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文化陷入「黑暗時期」時。
教會成為百姓心靈寄託的中心,促進教會音樂的發展及傳承。 當時重要的教會儀式音樂是「葛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由教皇葛雷果一世下令編纂。

4 葛雷果聖歌 一人或數人齊唱同一曲調 葛雷果一世,天主教禮拜音樂《葛雷果聖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葛雷果聖歌 (00:41) 葛雷果聖歌
無伴奏 單曲調 音樂 葛雷果一世,天主教禮拜音樂《葛雷果聖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葛雷果聖歌 (00:41)

5  平行複音(Organum) 在單音聖歌聲部下方加上一條或數條平行式的旋律線,開啟多聲部音樂的發展。 由二個或二個以上不同旋律同時進行
通常有八度、五度、四度三種型態 副曲調 音樂

6 平行複音(Organum) 五度平行複音 五度平行複音:上聲部為單音聖歌旋律,下聲部為平行五度的聲部。

7  平行複音(Organum) 五度、四度、八度平行複音
八度平行複音:上聲部為單音聖歌旋律,中間聲 部為平行五度的聲部,下聲部與上聲部之間為平 行八度。 四度平行複音:下聲部與中間聲部形成平行四度。

8 中世紀的樂器 這裡所稱的高低無關音域 以樂器發出的聲響大小來分類: 高樂器 低樂器 如蕭姆管、風笛 音量大且適合戶外 如豎琴、笛子等
適合伴唱的室內樂器 這裡所稱的高低無關音域

9 合唱團正在演唱複曲調音樂的歌曲,伴奏的樂器有管樂、絃樂和打擊樂器

10 下圖中有一群天使們在演奏樂器,請仔細觀察,將屬於絃樂器的樂器圈出來。
海號 豎琴 薩泰里琴 小提琴 魯特琴

11 管風琴的魅力  中世紀時期已產生管風琴。  相傳這項樂器是由潘神將九支蘆葦綑成一排「潘神笛」,爾後加上較為粗大的風箱形成管風琴雛形。

12 最早的管風琴是水壓式管風琴,利用水力的原理來發聲。 之後改良成氣壓式管風琴,但這種管風琴在彈奏的時候需要有人在旁鼓風,相當耗費人力。
 之後改良成氣壓式管風琴,但這種管風琴在彈奏的時候需要有人在旁鼓風,相當耗費人力。  現代管風琴利用電力的原理來產生聲音。 氣壓式管風琴 管風琴的科學(02:11)

13

14 佩羅坦:《誕生》之阿利路亞 佩羅坦是西方音樂史上最早創作二聲部以上作品的作曲家之一。 曲調以葛雷果聖歌的Alleluia旋律為基礎
三聲部 平行複音

15 佩羅坦:《誕生》之阿利路亞 樂曲的結構 聲部組織 三聲部 演唱方式 無伴奏合唱 作曲手法
將葛雷果聖歌中Alleluia的旋律放在最低聲部作為定旋律 每一個音拉長形成持續音效果 在定旋律上方加了兩條平行、且移動快速的旋律線

16 線譜、譜號與記譜法 十一世紀桂多神父發明「有線譜」記譜法 將「紐姆」(neume)符號放在線上 使每一線與每一間都能代表固定的音高
你知道在西方音樂史上,線譜、譜號、記譜法、音值是如何發展的嗎?

17 樂譜的由來 音符最早的記載是「無線記譜法」 一種沒有線的記譜方式 將希臘與拉丁文朗誦時抑、揚、頓、挫的音調起伏,用符號加以標示 無線記譜法

18 桂多手 將音階的唱名寫在左手的指節上 教學時用右手食指指示音高

19 線 譜 最早使用一線譜(紅線),之後產生二線譜 (黃線) 十一世紀已有方形紐姆符號與四線譜的記譜 法 現今使用的五線譜是十三世紀才出現

20 譜號的運用 中世紀時期,音域僅限人聲可演唱的範圍(一個八度),僅使用C譜號與F譜號。

21 譜號的運用 十六世紀音域逐漸擴張,才加入G譜號。

22 記譜法 早期記譜法因為是單聲部,以方形紐姆符號 的空間代表音值,間隔大音值長;間隔小音 值短。 音符、紐姆與四線譜

23 音符與休止符 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音符與休止符在十七世紀才發展完成。

24 柯大宜手號 匈牙利作曲兼音樂教育家柯大宜(Zolátan kodály, 1882-1967),也運用「手譜」於
教學,形成「柯大宜手號」,手號 靈感來自英國人柯恩(John S. Cuwen, )。 柯大宜手號 柯大宜

25 桂多制定「階名唱法」  他以《聖約翰讚美詩》詩文中第一到第六句的第一個音節Ut、Re、Mi、Fa、Sol、La等,配合當時歌曲中的音高,形成「六音音階」。 現今我們所認識的音階唱名即是以此為基準,並將Ut改成Do,再加上第七音Si,形成七個音的唱名。 下表中每一張笑臉代表《聖約翰讚美詩》 詩文中的每一個音高,仔細地聽聽看,桂多制定唱名的六個音,出現在哪一張臉上,將它圈起來。

26

27 聲帶的構造(01:55) 發 聲 人類的發聲系統就像是一個樂器,在歌唱時要用到發聲生理構造中的: 吐字器官 共鳴器官 動力器官 振動器官

28

29

30 把歌曲唱好的秘訣! 1. 良好的呼吸(動力器官) 呼吸是良好唱歌的要素之一,試著以聞花香的動作練習放鬆的呼吸。 2. 清晰的咬字(吐字器官)
 呼吸是良好唱歌的要素之一,試著以聞花香的動作練習放鬆的呼吸。 2. 清晰的咬字(吐字器官)  歌詞意義的傳達是一個重要關鍵,語韻掌控好與咬字清晰,會使歌曲的意思表達的更清楚。

31 3. 適當的共鳴(共鳴器官)  適當的共鳴可使聲音的傳送更清楚。 4. 正確的發聲(振動器官)  正確的發聲才能將聲帶保持在最佳狀態。 5. 歌曲的詮釋  每首歌都有要表達的樂想,若嗓音很好,卻沒有歌唱的情感,這樣的演唱是不會吸引人的。

32 模 唱 同學們應該聽過《搖小船》 這首曲子,跟隨下列指示,以不同起音唱出曲子的曲調。 1.請唱出以D為起音的《搖小船》
同學們應該聽過《搖小船》 這首曲子,跟隨下列指示,以不同起音唱出曲子的曲調。 1.請唱出以D為起音的《搖小船》 2.請唱出以A為起音的《搖小船》

33 平行複音的歌曲發表 同學們來試著創作一首平行複音式的歌曲,請選用一首熟悉的歌曲,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個四度或五度的旋律,並將樂想寫在設計單內。


Download ppt "資料源自於謳馨出版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