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1章 城域传输网设计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重点】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重点】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1章 城域传输网设计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重点】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重点】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1章 城域传输网设计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重点】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重点】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主讲:易建勋

2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教学讨论: (1) (2) (3) 主讲:易建勋

3 11.1.1 SDH网络工作原理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ITU-T在SONET基础上制定了SDH(同步数字系列)标准。
基本帧结构为STM-N(同步传输模块)。 STM-1帧:9行×270列=2430Byte 帧传输原则: 按帧结构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至下逐个字节传输,传完一行再传下一行,传完一帧再传下一帧。 主讲:易建勋

4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P291图11-1] STM-1帧结构 主讲:易建勋

5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P291图11-1] STM-4帧结构 主讲:易建勋

6 ITU-T规定,任何级别的STM-N帧,帧频都是8000帧/秒,帧周期恒为125μs。 STM-1的传输速率为: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ITU-T规定,任何级别的STM-N帧,帧频都是8000帧/秒,帧周期恒为125μs。 STM-1的传输速率为: 8000×2430×8=155.52Mbit/s。 STM-N帧开销和位置是固定的,与负载无关。 SDH帧可以封装各种信息(如Ethernet、E1、PPP等),因此SDH可用于集成新的服务。 在SDH链路上使用PPP封装,因此可以在SDH传输网上实现IP over SDH。 主讲:易建勋

7 ITU-T规定了5种标准容器:C11、C12、C2、C3、C4,我国只采用C12、C3和C4三种容器。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2.SDH的容器 容器主要完成速率调整功能。 ITU-T规定了5种标准容器:C11、C12、C2、C3、C4,我国只采用C12、C3和C4三种容器。 由标准容器出来的数据流加上通道开销后,就构成了虚容器(VC),它用于支持通道层的连接。 主讲:易建勋

8 将低速支路信号复用为SDH标准速率信号,要经历映射、定位和复用3个步骤。 映射 将支路信号适配进虚容器(VC)。 定位
将帧偏移信息收进支路单元。 复用 将多个信道的信号复合起来,在一个公共信道上进行传输。 主讲:易建勋

9 [P292图11-2] 我国采用的SDH复用与映射结构
主讲:易建勋

10 字节间插是将低级别的STM,向高级别的STM复用的方式。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4.字节间插复用 字节间插是将低级别的STM,向高级别的STM复用的方式。 例如,STM-4的模块容量是STM-1的4倍,字节间插就是有规律地分别从4个STM-1中,依次抽出1个字节插入到STM-4中,在以上过程中,STM保持帧频不变(8000帧/秒)。 主讲:易建勋

11 由于支路信号在STM-N帧中的位置固定,因此可直接分出或插入。 可以用字节间插复用方式,将低速信号插入到高速STM-N模块中;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由于支路信号在STM-N帧中的位置固定,因此可直接分出或插入。 可以用字节间插复用方式,将低速信号插入到高速STM-N模块中; 也可以用字节间插复用方式,从高速STM-N信号中分出低速支路信号。 信号分出和插入设备称为ADM(分插复用器)。 主讲:易建勋

12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信号的分出与插入 主讲:易建勋

13 11.1.2 SDH传输网络接口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1.光接口与电接口 ITU-T G.957将光接口分为三类: 局内通信光接口
短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长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主讲:易建勋

14 ITU-T规定了SDH接口标准速率等级; 基本等级STM-1的速率为155.52Mbit/s;
高等级的同步传输模块,可以由低等级的模块复接而成,复接个数是4的倍数。 例如: STM-4=STM-1×4; STM-16=STM-4×4; STM-64=STM-16×4等。 主讲:易建勋

15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光接口类型 主讲:易建勋

16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3.SDH设备接口 (1)SDH电接口 E1(2Mbit/s)电接口; 75Ω同轴接口;
STM-1 155Mbit/s电接口; 100/1000M以太电接口等。 (2)同步时钟接口 外接高精度时钟源(如BITS)接口; 如符合G.703 建议的2.048MHz外同步时钟接口 接口为75Ω同轴接插件。 主讲:易建勋

17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3)数字通信及设备维护接口。 X.25接口,作网络管理接口; RS232接口,作网元管理接口;
以太网接口,作网络管理接口; N×64kbit/s接口,作数据通信接口; RS422数据接口; RJ11接口,作公务电话接口等。 (4)电源接口。 给设备子架提供-48V电源 进行电源告警管理 主讲:易建勋

18 11.1.3 SDH传输网络的同步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1.信号的同步 同步是数字信号在传输时,速率必须保持一致。 (1)位同步
收发两端的时钟频率必须同频、同相。 常用方法是接收端直接从接收到的信号码流中提取时钟信号,作为接收端的时钟基准,使收发双方时钟保持同步。 (2)帧同步 实现数据和语音信号的正确分路。 主讲:易建勋

19 在数字网中,各个节点分别设置高精度的独立时钟,速率的变化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通常国际通信时采用准同步方式。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3)数字同步网 (4)准同步 在数字网中,各个节点分别设置高精度的独立时钟,速率的变化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通常国际通信时采用准同步方式。 主讲:易建勋

20 网络内设一时钟主局,配有高精度时钟,网内各局均以主局时钟为定时基准,并且逐级下控,直到网络终端局。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2.SDH同步网 SDH同步的方法有主从同步和伪同步。 (1)主从同步 网络内设一时钟主局,配有高精度时钟,网内各局均以主局时钟为定时基准,并且逐级下控,直到网络终端局。 一般用于国家、地区内部的数字网络。 我国SDH网采用分级主从同步方式。 主讲:易建勋

21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时钟的主从同步 主讲:易建勋

22 各数字交换局在时钟上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各数字交换局的时钟都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度,一般用铯原子钟。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2)伪同步 各数字交换局在时钟上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各数字交换局的时钟都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度,一般用铯原子钟。 由于铯原子钟精度高,误差很小,接近同步。 伪同步方式一般用于国际数字传输网络中。 主讲:易建勋

23 11.1.4 SDH传输网设计技术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1.SDH传输网络设备 大部分SDH器件以插板形式,集中安装在机柜中。
[P395图11-5] SDH信号交换方式 主讲:易建勋

24 将多路低速信号复用成为1路高速信号,或者将1路高速信号分接成多路低速信号。 (2)ADM(分插复用器)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1)TM(终端复用器) 将多路低速信号复用成为1路高速信号,或者将1路高速信号分接成多路低速信号。 (2)ADM(分插复用器) 应用最广泛的设备,用于SDH网络的中间局站。 主要功能: 在高速信号中分出或插入部分低速信号; 进行不同VC(虚容器)之间的互连; 构成自愈环网络。 主讲:易建勋

25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3)DX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对接入端口的速率进行控制; 分接/插入功能; 分离业务功能; 电路调度功能;
简易网络配置功能; 网关功能; 网络保护倒换功能; 测试设备接入功能等。 主讲:易建勋

26 纯光再生中继器,主要进行光功率放大,以延长光传输距离;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4)REG(再生中继器) 延长传输距离,不能上/下电路。 纯光再生中继器,主要进行光功率放大,以延长光传输距离; 电再生中继器,通过光/电变换,电信号抽样、判决、再生整形,电/光变换,达到消除线路噪声,保证线路传送信号波形的完好。 主讲:易建勋

27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2.SDH网络拓扑结构 SDH网络支持的拓扑结构有: 点到点、链路形、环形、星形和网状形等
[P296图11-6] SDH网络基本结构 主讲:易建勋

28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系统组成 主讲:易建勋

29 网络发生故障时,无需人为干预,网络自动在极短的时间内(ITU-T规定为50ms),使业务自动从故障中恢复传输。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3.自愈环 网络发生故障时,无需人为干预,网络自动在极短的时间内(ITU-T规定为50ms),使业务自动从故障中恢复传输。 自愈是通过备用信道将失效的业务自动恢复,不涉及具体故障部件和线路的修复。故障的修复仍然需要人工干预才能完成。 主讲:易建勋

30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5.SDH城域传输网设计案例 (1)设计目标 (2)组网方案 (3)传输系统 (4)设备配置 (5)结构设计
(6)网管系统 (7)业务功能及实现 (8)网络时钟同步 主讲:易建勋

31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32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33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34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35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36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37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SDH网络设备 主讲:易建勋

38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教学讨论: (1) (2) (3) 主讲:易建勋

39 11.2.1 DWDM网络工作原理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1.WDM系统工作原理
WDM采用频分复用(FDM)技术,每个波长信道在光谱中占用一定的频率。 WDM采用一系列特定长度的标准光波长。 主讲:易建勋

40 WDM系统按照波长信道间距不同,分为CWDM(粗波分复用)和DWDM(密集波分复用)。
2.DWDM与CWDM WDM系统按照波长信道间距不同,分为CWDM(粗波分复用)和DWDM(密集波分复用)。 一般认为:波长信道间距大于1nm,且信道总数少于18个时,称为CWDM; 如果波长信道间距小于1nm,且信道总数大于18个,则称为DWDM系统。 现有的商用WDM系统大部分是DWDM系统。 主讲:易建勋

41 单纤双向传输可以减少光纤和线路放大器的数量。 双向传输的DWDM系统设计复杂。 目前DWDM系统大部分采用单纤单向传输。
3.单纤双向传输 单纤双向传输可以减少光纤和线路放大器的数量。 双向传输的DWDM系统设计复杂。 目前DWDM系统大部分采用单纤单向传输。 对于单纤双向传输的DWDM系统,我国没有完全禁止,但也并不提倡。 EPON系统是采用时分复用的单纤双向传输系统。 主讲:易建勋

42 如果采用0.4nm(50GHz)信道间距,可传送128个光信道; CWDM采用20nm(2500GHz)信道间距,可以传输18个光信道。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4.WDM信道容量 现有的成熟技术,在C波段(1530~1565nm)和L波段(1565~1615nm)采用0.8nm(100GHz)信道间距,可传送64个光信道; 如果采用0.4nm(50GHz)信道间距,可传送128个光信道; CWDM采用20nm(2500GHz)信道间距,可以传输18个光信道。 目前在单光纤上采用DWDM技术,商用总容量达到了3.2Tbit/s(80信道×40Gbit/s,烽火通信) 主讲:易建勋

43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实验室DWDM系统性能 主讲:易建勋

44 DWDM可传送IP、SDH等数字信号,也可以传送CATV、视频监控、音频等模拟信号。
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可以在同一根光纤中独立传输而互不干扰,因此能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声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实现多业务综合。 DWDM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光纤资源。 主讲:易建勋

45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如果DWDM系统中的ROADM(可重构光分插器)和OXC(光交换机)设备能够商用化,就可以直接进行光交换,免除O-E-O(光-电-光)转换步骤,提升网络效率。 DWDM系统扩容时,不需要改变原有的光纤设备,也不需要铺设光纤,只需要更换光端机或增加一个光波长,就可以进行容量扩充,因此DWDM是理想的扩容技术。 主讲:易建勋

46 (4)光传输网(OTN)已经开始商业化试用。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6.DWDM的发展 (1)新调制码型不断应用。 (2)信道间距不断变窄。 (3)单信道传输速率不断提高。 (4)光传输网(OTN)已经开始商业化试用。 主讲:易建勋

47 (5)随着信道间距的减小,相邻信道之间的信号光谱开始发生重叠。 (6)设备费用仍然相当高。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7.DWDM系统存在的问题 (1)网络管理仍不成熟。 (2)性能管理有待研究。 (3)不同厂商的DWDM产品兼容性较差。 (4)一些重要的光器件不成熟。 (5)随着信道间距的减小,相邻信道之间的信号光谱开始发生重叠。 (6)设备费用仍然相当高。 主讲:易建勋

48 11.2.2 DWDM网络基本结构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现在ITU-T还没有形成统一的WDM规范。
1.集成式WDM系统和开放式WDM系统 集成式WDM兼容性较差,应用不多。 开放式WDM系统是在波分复用器前加入OTU(波长转换器),将SDH、Ethernet、CATV等不规范的波长转换为标准波长。 开放式WDM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厂商的DWM设备,工作在一个WDM系统内。 主讲:易建勋

49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P301图11-9] 开放式WDM系统结构 主讲:易建勋

50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DWDM系统结构 主讲:易建勋

51 在1548~1560nm波长区内的16个波长,可充分利用EDFA的高增益区,更容易实现各信道的增益均衡。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2.波长工作区的选择 在1548~1560nm波长区内的16个波长,可充分利用EDFA的高增益区,更容易实现各信道的增益均衡。 很容易在该区域的另一侧(1530~1545nm)开通另外16个波长,扩容为32信道的WDM系统。 WDM系统对中心频率偏移有严格规定。 信道间距为100GHz的16×2.5Gbit/s的WDM系统,到光信号终了时,波长偏移应不大于±20GHz。 主讲:易建勋

52 业务分散型网络多采用光复用段保护环方式。 (1)光通道保护环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3.WDM系统环路保护 业务集中型网络多采用光通道保护环方式; 业务分散型网络多采用光复用段保护环方式。 (1)光通道保护环 光通道保护环采用双发优收(单收)方式实现保护,一根光纤组成工作环路,另一根光纤组成保护环路。 主讲:易建勋

53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1+1保护环结构: 1:1保护环结构: 缺点:光通道利用率低,成本较高。
信号发送端同时向工作环路和保护环路发送数据,由接收端进行信号选收。 不需要复杂的倒换协议,可靠性较高。 1:1保护环结构: 首端的连接是不确定的,产生保护倒换请求时,才进行保护首端的连接。 缺点:光通道利用率低,成本较高。 主讲:易建勋

54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2)光复用段保护环 只在光信道上进行1+1保护; 不对终端设备进行保护; 这种方法减少了成本。
主讲:易建勋

55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4纤双向自愈环 主讲:易建勋

56 当输入的光信号功率迅速增大时,会使光放大器内部产生“光浪涌”现象,导致输出的光功率出现“尖峰”,其峰值功率可达到数十瓦。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4.WDM系统安全要求 当输入的光信号功率迅速增大时,会使光放大器内部产生“光浪涌”现象,导致输出的光功率出现“尖峰”,其峰值功率可达到数十瓦。 这种高功率的光信号非常危险,有可能烧坏光连接器件和光接收机。 为了防止光浪涌,当检出光缆中断或信号中断时,系统应自动减小或切断向光放大器的馈送功率; 链路状态恢复时,待光信号恢复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光放大器的馈送功率。 主讲:易建勋

57 11.2.3 DWDM网络常用器件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1.DWDM系统组成 发射部分:
光发射机,光波长转换器(OTU),光合波器(OMU) 接收部分: 光分波器(ODU),光接收机等 传输部分: 光线路放大器(LA),光分插复用器(OADM)等 主讲:易建勋

58 工作站(WS),网络管理终端(EOT),管理软件等。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监控部分: 光监控通道(OSC)等; 网管部分: 工作站(WS),网络管理终端(EOT),管理软件等。 主讲:易建勋

59 DWDM系统对波长、波长间距、中心频率偏移等有严格要求。 (2)光接收机
2.光端机 (1)光发射机 DWDM系统对波长、波长间距、中心频率偏移等有严格要求。 (2)光接收机 主讲:易建勋

60 光放大器不需要经过光-电-光(O-E-O)转换,可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有源器件。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3.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1)光放大器功能 DWDM系统光放段距离为60~80km; 光放大器不需要经过光-电-光(O-E-O)转换,可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有源器件。 光中继放大器(REG)可对光信号进行O-E-O转换,并且对信号进行3R(再放大,再整形,再定时)处理; 使用光中继放大器(REG)后,光信号传输距离可达到600km。 主讲:易建勋

61 掺稀土元素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SOA); 非线性拉曼光纤放大器(SRA)。 目前WDM系统大部分采用EDFA。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2)光放大器的类型 目前商用的光放大器: 掺稀土元素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SOA); 非线性拉曼光纤放大器(SRA)。 目前WDM系统大部分采用EDFA。 主讲:易建勋

62 EDFA由掺铒光纤、泵浦激光和耦合器等组成。 EDFA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铒离子(E3+),使掺铒光纤具有受激放大功能;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3)EDFA工作原理 EDFA由掺铒光纤、泵浦激光和耦合器等组成。 EDFA是在石英光纤中掺入铒离子(E3+),使掺铒光纤具有受激放大功能; 然后用高功率泵浦激光对掺铒光纤进行辐射激发,掺铒光纤受辐射激发后会对光信号进行放大。 耦合器的功能是将光信号与泵浦激光混合。 主讲:易建勋

63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P304图11-11] 掺铒光纤放大器基本结构 主讲:易建勋

64 出于激光安全性和光纤非线性的考虑,输出光功率一般限制在17dBm以下。 光信号的放大与码率和信号格式无关。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4)EDFA技术性能 980nm泵浦激光可以保持较低的噪声系数; 1480nm泵浦激光可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出于激光安全性和光纤非线性的考虑,输出光功率一般限制在17dBm以下。 光信号的放大与码率和信号格式无关。 EDFA能把各波长光信号同时放大。 WDM系统经过500~600km的传输后(中间需要OLA),必须使用光中继放大器(REG)对信号进行“光-电-光”转换和3R处理。 主讲:易建勋

65 4.光合波器(OMU)与光分波器(ODU) (1)分波/合波器的功能。 光合波器与光分波器也称为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4.光合波器(OMU)与光分波器(ODU) (1)分波/合波器的功能。 光合波器与光分波器也称为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 合波器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结合在一起的器件; 分波器将多波长信号分解为个别波长输出的器件。 主讲:易建勋

66 光栅型分波/合波器对温度很敏感,因此必须采用温控措施。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3)分波/合波器技术性能 光栅型分波/合波器是一种无源器件; 波长间距可缩小到0.51nm。 插入损耗不会随信道的增多而增加; 能实现32~131个波长的复用。 光栅型分波/合波器对温度很敏感,因此必须采用温控措施。 主讲:易建勋

67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P305图11-12] 光栅型分波/合波器工作原理 主讲:易建勋

68 将输入的光信号转换成满足G.692要求的光信号。 大部分光波长转换器属于光-电-光型。 光波长转换器功能: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5.光波长转换器(OTU) 将输入的光信号转换成满足G.692要求的光信号。 大部分光波长转换器属于光-电-光型。 光波长转换器功能: 光信号恶化的情况下,进行光信号再生和放大; 波长的上路与下路; 光波长转换器可以接触电信号,它很容易进行开销处理。 主讲:易建勋

69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6.光分插复用器(OADM) OADM的功能 有选择地按需上下路波长; 上下路波长不影响直通波长;
控制上下路波长的功率,补偿链路损耗; 对波长进行管理和开销处理; 满足光信号的常规要求。 如最大信噪比(OSNR); 功率一致性; 光损耗等。 主讲:易建勋

70 使用中继放大器的WDM系统,需要增加一个额外的光监控信道,对光放大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7.光监控信道(OSC) 使用中继放大器的WDM系统,需要增加一个额外的光监控信道,对光放大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一般采用1510nm波长,监控信号速率为2Mbit/s,信号发送功率为0~7dBm。 主讲:易建勋

71 11.2.4 DWDM传输网络设计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1.DWDM网络对光纤的要求
城域网传输距离一般在80km以内,对光纤的传输衰减不敏感,这免除了使用外部调制解调器和光放大器的要求,以及相应的信道均衡要求。 主讲:易建勋

72 DWDM支持环型、链路型、网状型、树型等结构。 长途传输网大多采用链路型和环型结构。 WDM城域网大多采用环型结构。
光通信设备故障率很低,故障大多来自光缆线路。 主讲:易建勋

73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DWDM城域网结构 主讲:易建勋

74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DWDM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75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DWDM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76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DWDM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77 11.2.5 CWDM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1.CWDM定义的工作波长
ITU-T G.694.2定义了1270~1610nm的18个标准波长的CWDM(粗波分复用)系统。 CWDM产品有8波长和16波长两种形式。8波长系统目前应用较多。 8波长一般选用1460~1620nm(S+C+L)波段; 16波长的CWDM系统必须采用损耗平坦的G.652C“全波"光纤。 主讲:易建勋

78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2.CWDM波长间距 G.694.2选取20nm做为CWDM系统的通道间隔;
这种间隔允许使用无致冷器的激光源。 光滤波器通带宽度为13nm左右。 主讲:易建勋

79 DWDM系统每波长需要消耗4W左右的功率; CWDM系统每波长只需要0.5W左右的功率。 4波长的CWDM系统,消耗10~15W的功率。
CWDM系统一般不采用线路光放(LA),最大传输距离为50km左右。 主讲:易建勋

80 不需要冷却激光器,采用价格低廉的无源滤波器,使用廉价的小型光端机。 目前CWDM系统成本只有DWDM的30%左右。
CWDM适用于点对点、以太网、SDH等网络,特别适合短距离(50km以下)、高带宽(2.5Gbit/s以上)、接入点密集的通信应用,如园区网络通信。 主讲:易建勋

81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CWDM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82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CWDM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83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 [案例] CWDM与DWDM的技术比较 主讲:易建勋

84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教学讨论: (1) (2) (3) 主讲:易建勋

85 11.3.1 城域以太网技术特征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1.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全球已有10亿多个以太网交换端口;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城域以太网技术特征 1.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全球已有10亿多个以太网交换端口; 以太网端口占全球数据端口的95%以上; 以太网已有长期应用的经验; 流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与以太网兼容; 以太网初始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较低; 扩展性好,容易安装开通等。 城域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比较,仅保留了帧结构和简单性,其他特征已有根本性变化。 主讲:易建勋

86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2.城域以太网技术特征 (1)标准化 网络结构、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业务传送,如: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2.城域以太网技术特征 (1)标准化 网络结构、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业务传送,如: 以太网专线(EPL); 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 以太局域网(E-LAN)等 。 主讲:易建勋

87 城域以太网支持用户的数量(百万级用户); 网络的地理范围(百公里); 业务识别(数据、语音、视频); 网络控制能力(AAA、OAM);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2)扩展性 城域以太网支持用户的数量(百万级用户); 网络的地理范围(百公里); 业务识别(数据、语音、视频); 网络控制能力(AAA、OAM); 组网规模等。 主讲:易建勋

88 星形结构组网时,可能出现广播风暴等问题; 增加信令协议,实现环形组网; 链路聚合耗费了大量的线路和端口资源,不适合城域以太网;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3)可靠性 星形结构组网时,可能出现广播风暴等问题; 增加信令协议,实现环形组网; 链路聚合耗费了大量的线路和端口资源,不适合城域以太网; 生成树协议(STP)恢复时间为秒级,远远大于电信级要求的50ms。 城域以太网要确保业务倒换时间小于50ms。 主讲:易建勋

89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4)QoS 城域以太网的QoS技术: 流分类: 映射: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4)QoS 城域以太网的QoS技术: 流分类: 根据MAC地址、VLAN ID、IP地址及端口号区分业务流。 映射: 根据策略,对实时性较强的业务设置为EF(加速转发);对丢包敏感,而实时性不强的业务,设置为AF(确保转发);对应普通业务设置为BF(尽力而为)。 主讲:易建勋

90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拥塞控制: 队列调度: 根据业务的不同需求,对数据流应用不同的拥塞控制算法。 确保时延和抖动等性能。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拥塞控制: 根据业务的不同需求,对数据流应用不同的拥塞控制算法。 队列调度: 确保时延和抖动等性能。 主讲:易建勋

91 以太网OAM能力很弱,管理功能不足以支持电信网的网络范围。 以太网交换机不具备内置的故障定位和性能监视能力。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5)电信级管理 OAM(操作、管理、维护)功能要求。 以太网OAM能力很弱,管理功能不足以支持电信网的网络范围。 以太网交换机不具备内置的故障定位和性能监视能力。 主讲:易建勋

92 11.3.2 城域以太网体系结构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1.城域以太网参考模型 城域以太网主要承载业务: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城域以太网体系结构 1.城域以太网参考模型 城域以太网主要承载业务: 面向公众用户的多业务承载; 企业用户的专线/VPN业务承载。 (1)城域以太网组网参考模型。 [如图11-20] 主讲:易建勋

93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2)城域以太网业务参考模型 [P316图11-21] 城域以太网业务参考模型 主讲:易建勋

94 EVC是一种端到端的逻辑管道连接,以太网帧一旦进入到管道中是不会被泄露的。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2.城域以太网业务类型 (1)EVC(以太网虚连接) EVC是一种端到端的逻辑管道连接,以太网帧一旦进入到管道中是不会被泄露的。 EVC可以将数据流量有效地隔离开来,通过对EVC及其中的流量进行相应控制。 MEF定义了3种城域以太网业务类型: E-Line点到点业务 E-LAN多点到多点 E-Tree点到多点。 主讲:易建勋

95 E-LAN业务使城域以太网就像一个局域网。 (4)E-Tree业务类型 类似于EPON的点到多点业务。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2)E-Line业务类型 E-Line业务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以太网专线(EPL)业务、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业务、以太网宽带接入(EIA)业务,IP VPN传送业务等。 (3)E-LAN业务类型 多点的2层VPN业务,以太网组播业务等。 E-LAN业务使城域以太网就像一个局域网。 (4)E-Tree业务类型 类似于EPON的点到多点业务。 主讲:易建勋

96 11.3.3 城域以太网设计技术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1.RPR城域网技术 RPR(弹性分组环)遵循IEEE 802.17标准。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城域以太网设计技术 1.RPR城域网技术 RPR(弹性分组环)遵循IEEE 标准。 优点: 确保业务的服务质量; 50ms的保护切换时间。 缺点: 新增加了一个MAC层,造成成本较高; 只支持环型组网,没有跨环标准,无法实现环相切、环相交、环相连等复杂的网路结构。 主讲:易建勋

97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案例] RPR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98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案例] RPR网络应用案例 主讲:易建勋

99 SVLAN(可堆叠VLAN)也称为Q in Q。 在以太帧中堆叠2个IEEE 802.1Q标签,使数据包带着2层VLAN标签穿越IP城域网。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2.Q in Q(SVLAN)城域网技术 SVLAN(可堆叠VLAN)也称为Q in Q。 在以太帧中堆叠2个IEEE 802.1Q标签,使数据包带着2层VLAN标签穿越IP城域网。 Q in Q最多能提供4096×4096个VLAN ID。 主讲:易建勋

100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3.MAC in MAC城域网技术 设计思想: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3.MAC in MAC城域网技术 设计思想: 在用户以太数据包上再封装一个运营商的以太帧头,形成2个MAC地址。用户MAC地址存储在电信运营商的以太帧中,传输网只根据运营商的MAC地址转发流量。 优点。 运营网与用户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 MAC地址理论上可以支持1600万个用户。 运营网与用户网的隔离。 采用2层封装技术,不需要复杂的信令机制。 主讲:易建勋

101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与TE(流量工程)技术的融合,称为MPLS-TE。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4.MPLS城域网技术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与TE(流量工程)技术的融合,称为MPLS-TE。 MPLS糅合了OSPF、IS-IS、BGP等复杂路由协议,以及跨域等技术。 MPLS技术相对以太网来说比较复杂。 主讲:易建勋

102 MSTP(多业务传输协议)不但可以完成TDM(时分复用)业务的传送,还可以直接提供各种速率的以太网接口;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5.MSTP技术 MSTP(多业务传输协议)不但可以完成TDM(时分复用)业务的传送,还可以直接提供各种速率的以太网接口; 基于MSTP的城域网是一个主流方案。 基于MSTP的城域网利用率很低. 例如,一个100M带宽的Ethernet数据包,需要155M带宽的VC进行封装; 2.5G的SDH只能支持2个GE封装。 主讲:易建勋

103 【本章结束】 课程作业与讨论 讨论: SDH网络有哪些主要设备,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讨论以太局域网和城域以太网的差别。 【本章结束】 主讲:易建勋


Download ppt "第11章 城域传输网设计 11.1 SDH骨干传输网络 【重点】 11.2 DWDM骨干传输网络【重点】 11.3 电信级以太城域网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