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田調期末工作坊 五O~七O年代的 青年反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田調期末工作坊 五O~七O年代的 青年反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田調期末工作坊 五O~七O年代的 青年反叛

2 報告大綱 前言 七O年代初期的社會背景 成大共產黨事件 訪談心得分享與討論

3 七O年代的社會背景 林肇豊(ㄚ炮)

4 危機與覺醒:七O年代初期台灣社會 ――休倫港宣言(The Port Huron Statement) SDS・1962年
我們是當代人,在至少是小康的環境中長大,目前住在大學校園裏,正忐忑不安地注視著我們所繼承的世界。當我們還是幼童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我們那時覺得這些美國價值觀念很好,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原則。我們中許多人在自滿情緒中成長。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舒適安逸被一個又一個不能不令人憂慮的事件所打破…… ――休倫港宣言(The Port Huron Statement) SDS・1962年 我們是一群還在學校念書和甫離校門的知識青年,自覺受育於斯,受食於斯。對台灣這塊土地,我們有血肉相連的親切和感情,雖然未曾負擔過任何政治的行政責任,但是承繼了士以天下為己任之書生報國的傳統,因此,國事至今,我們自認為有不可逃避的責任和義務。 ――〈這是覺醒的時候了!〉 《大學雜誌》46期・1971年11月

5 1949〜1969年的台灣社會 1、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與1950年韓戰爆發 2、五、六0年代國民黨之統治方式
對外:親美・西化・代表中國 對內: 經濟上――土地改革→以農業培養工業 政治上――侍從主義(clientelism)

6 七0年代初期台灣的內外困境 【外交失利】 1970年9月
日本對外發表釣魚台列嶼主權屬於日本,引發了由北美、歐洲以至於台灣島內大學校園一連串的「保衛釣魚台運動」。 1971年7月15日 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即將訪問中國大陸(早在7月初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已飛抵北京,進行第一次的訪問)。 1971年8月2日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宣布將訪問中國大陸。 1971年9月16日 尼克森聲明贊成中國大陸進入聯合國及獲得安理會席次。 1971年10月26日 台灣宣布退出聯合國,自此中國大陸取代台灣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 1972年2月28日 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雙方簽署「上海公報」。 1972年5月15日 美國將釣魚台列嶼與琉球移交給日本。 1972年9月25日 日本與中國大陸建交,隨即台、日斷交。

7 【內部問題】 政治上――國會代表全面老化、省籍參政權益分配不均、蔣經國面臨接班問題。 經濟上――農村日漸破敗凋零、勞動人口遷徙流離於都市邊緣、資本握於資本家手中,貧富差距日大,工會組織不健全,底層勞工權益未受保障;長期美援之下,依賴外資的情形嚴重。

8 1960年大專學生人數有3萬2552人,研究生人數有437人 1970年大專學生人數有20萬6555人,研究生人數有2295人
許信良與張俊宏合著的《台灣社會力的分析》提及:「只有家教嚴格的舊式大家庭才易於培養出服從權威的第二代,現代式的小家庭所培養的子弟是目無權威偶像,心無恐懼的,他們保存了較上一代更為純真無拘束的個性,這種個性已促使他們強烈地傾向於追求現代化與合理化。這是這代青年心靈上的基本特徵」。

9 延伸閱讀 史料限制有待克服:台北・台大中心史觀 洪三雄:《烽火杜鵑城─―七0年代臺大學生運動》(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部, 1993年)。
郭紀舟:《七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1月)。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12月)。 楊澤:《七0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10日) 楊澤:《七0年代――懺情錄》(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10日) 王拓:《台北•台北》(王拓發行、天元圖書總經銷,1985年6月)。 史料限制有待克服:台北・台大中心史觀

10 成大共產黨事件 吳治錡

11 國家檔案管理局資訊網─相關檔案資料(概要)
系統識別碼: 全宗號:B 全宗名:國防部軍法局 檔號:0062/ /103 系列名/副系列名: 案名:蔡俊軍等叛亂案 內容摘要:本案有關參謀總長賴名湯呈總統府之簽呈,內容為成功大學學生五名共謀推翻政府奪取政權,並商議成立組織奉行共產主義等問題,案經國防部依意圖顛覆政府罪判處二名無期徒刑,其餘人員分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到十年,並附判決書等資料。

12 檔案產生者:國防部軍法局 檔案產生日期起年月日:62.05.28 檔案產生日期迄年月日:62.05.28 數量:1 媒體型式:紙本
組織名稱:國防部:國立成功大學 個人名稱:蔡俊軍、吳榮元、沈寧怡、張星戈、刁德善、鍾俊隆、吳錦江、唐新華、李慧宗、黃文珍、林守一、林擎天、賴名湯 主題:二二八事件;顛覆政府;叛亂組織團體 應用限制:開放 應用註記:可全部提供

13 《臺灣歷史辭典》對於「成大共產黨案」的描述
1971年11月成功大學學生蔡俊軍、吳榮元、鐘俊隆、吳俊宏、余光夏、沈寧怡等在校內圖書館閱讀《資本論》、《馬克思主義與唯物史觀》等社會主義書籍、信奉社會主義,草擬宣言,成立「成大共產黨」,由蔡俊軍任主席,吳榮元任副主席,鐘俊隆擔任書記。成員除成大學生外,另有淡江學生林擎天、林守一、張建章,輔大李國龍,文化學院李代雄,逢甲學院李慧宗、吳錦江,高雄商業學校黃文珍,空軍幼校林台雄、刁德善、張星戈、鄧伯宸,海軍官校余子超等學生。 1972年2月陸續被捕,以意圖顛覆政府著手實行罪名,3月移送警總軍法處。同年10月3日判決,蔡俊軍、吳榮元判處死刑;鐘俊隆、吳錦江、林守一、林擎天等4人無期徒刑;張建章、吳俊宏、沈寧怡、刁德善、張星戈、黃文珍等6人處15年徒刑;鄧伯宸等7人交付感化教育3年。 由於此案被告均為19至24歲的大學生,引起立法委員質詢,何以在大學和軍校接受教育之後,思想轉變傾向共產黨。美國方面亦表示關切。1972年12月國防部發回軍法處更審。1973年 2月更審結果,死刑改判無期徒刑,無期徒刑改判15年,其餘維持原判。

14 一、相關知識的背景: 二、青年對時局的看法: 三、組織「成大共產黨」: 四、起訴與判決:
在那個時代,即是所謂白色恐怖的時期。那時可能你只是對於政府的某一項措施發了一句牢騷,明天你或許就此消失,好像從來沒這個人一樣。你的身邊可能隨時隨地都潛伏著情報局的人,只要一句話、一個行為不對頭,你馬上就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那個大霧的時代》 一、相關知識的背景: 二、青年對時局的看法: 三、組織「成大共產黨」: 四、起訴與判決:

15 一、相關知識的背景: 從康梁變法,一直到中國共產黨的所謂革命,我涉獵了各方面的書籍,甚至透過同學,為了要了解國共內戰時期的一些真相,在他們父親那邊,找出來大陸還沒有淪陷到中共手上之前那幾年的《新聞天地》雜誌,看到了整個國共內戰中,國民黨是如何失去人心,丟掉江山的一個真實情況。

16 二、青年對時局的看法: 哲學讓我認同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而對資本主義懷抱敵意;歷史讓我了解國民黨的統治有他的不正當性,更重要的是,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讓我年輕的心裡面激盪不已的一個想法是:應該要有一個強大的中國……我關心的是當時社會的貧富不均;在心裡面震撼著我的是「保釣運動」中中國人所受的屈辱;我感到不平的是美國文化的侵入,美國勢力在台灣、在國民黨政府有所求的狀況下所表現的趾高氣昂。

17 三、組織「成大共產黨」: 因此到了大學四年級下學期,都快要畢業了,大概是在民國六十年,也就是一九七一年的四、五月間,我們幾個常在一起的好朋友,也可以說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像一夕之間突然決定一樣的,說要成立組織……從學校開始,成立組織來宣傳共產主義……年輕的心似乎也從來沒有考慮過,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到底多遠……我是在六月,一九七一年六月畢業。也就是在四、五、六三個月,幾個好朋友比較正式地聚在一起有兩次,很嚴肅地討論了成立組織的事情。其中的一個同學甚至於為了要繼續留在成大播撒他的理想,在畢業考的時候故意當掉。

18 四、起訴與判決: ……當我拿到起訴書之後,我才第一次發覺: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共犯而已。我們這個案子,一共有十九個人,十九個年輕人被起訴。其中包括成大的學生、淡江文理學院(今淡江大學)的學生、逢甲的學生,還有海軍官校的學生,另外還有一些從軍中退下來的年輕人,及一名高雄商業職業學校的學生……幸運的像我,經過了一個晚上的偵訊就被收押,另外有某些人甚至遭受過刑求。在起訴之前,所有的人都與外界徹底隔離,既無法通信,更無法接見,只能在軍法處看守所裡面,跟所謂的思想犯生活在一起……從起訴書上,我才了解到我們這個案子的整個案情。

19 延伸閱讀 《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判決書─62年度初特字第8號》,1973年
《紅色11》(平裝版),作者:李敖,出版社:李敖出版社,出版日期: 《那個大霧的時代(上)》(自由時報副刊),口述:鄧伯宸/記錄整理:鄧湘庭,網址: 《那個大霧的時代(中)》(自由時報副刊),口述:鄧伯宸/記錄整理:鄧湘庭,網址: 《那個大霧的時代(下)》(自由時報副刊),口述:鄧伯宸/記錄整理:鄧湘庭,網址: 國家檔案管理局資訊網(檔案查詢): 國家檔案管理局網址:

20 訪談心得分享與討論 黃靖嵐

21 林守一自述--摘錄 我們的故事,一般來講,是被湮滅的。 吃著三民主義奶水長大的這些小孩為什麼會叛亂?
單純的想從示威、想從罷課、想從投稿寫文章…這樣子表達一種不滿! 青年學生應該效法五四運動的精神,或者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革命精神,起來做點事情嘛! 整個國家走到這步田地,年輕人出來講講話,罷罷課、示示威,沒什麼了不起。

22 青年反叛 我為何不爽?--對當前的政治、經濟、社會的批判 青年嗆聲: 勇於表達訴求 對照野百合、野草莓

23 討論 青年人的任務? 文革的紅衛兵? 前浪死在沙灘上? 所謂的黨外人士?

24 謝謝大家! ~ 新年快樂~


Download ppt "田調期末工作坊 五O~七O年代的 青年反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