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2 了解作者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3 德国风景

4 预习检测 1、字词检测 天性 宇宙 真切 脊梁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5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6 他们为什么要把花摘在种在外面呢? A、怕弄脏房间,在窗外容易打扫。
B、为了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B、为了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 的;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7 这是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

8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9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0 什么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中理解到了德国人有什么品质?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 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 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 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 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 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 整体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 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 的花 。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现实中的例子。

11 每个同学都是这样,把书拿到教室的时候, ;阅读课的时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去年,四川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捐款、献血,令我们深受感动。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的时候, ; 的时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令人感动的。 自己的书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又看别人的书 献血 自己是为了救别人 自己生病受伤 又输别人提供的血

12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两个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中,读出来。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3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14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15 写话练习 四五十年过去了, 美丽,依然没有改变。 家家户户, 依然____________ , 迎接我们的女主人
依然____________, 满街的窗子前 依然____________ , 这境界, 依然___________ , 那就是, ____________ 。 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 多么____________ !

16 扩展 火车一停,我飞也似的跳了下去,踏上了哥廷根的土地。忽然有一首诗涌现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怎么会涌现这样一首诗呢?我一时有点茫然。但又立刻意识到,这一座只有十来万人的异域小城,在我的心灵深处,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 ----<<重返哥廷根>>

17

18

19 再见


Download ppt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