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从亚伯拉罕到马丁· 路德 —— 聊一聊宗教的那些故事
2
历史沿革 · 相互关系
4
神应许给亚伯拉罕迦南美地
5
① 以色列人进埃及 ② 形成十二支族 以色列的位置
6
出埃及路线 全程共经历艰苦40年 摩西十诫;摩西五经;创立犹太教 西乃山整编
8
所罗门时代圣殿 圣殿的建造使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的圣城
9
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前539) 亚述帝国(前1000—前612) 南部犹大国比北部以色列国多存在136年,期间犹太教法规开始形成
后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 五万多人被掳走,史称“巴比伦之囚”,犹太人的称呼开始于此时 此后又经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三王朝时期,未形成独立国家 亚述帝国(前1000—前612) 北部以色列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10
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 罗马帝国 (前27 —1453)
11
耶稣降生 耶稣降生于公元前4年 出生在犹太省拿撒勒城 母亲玛利亚,父亲约瑟
12
耶稣受难 耶稣30岁开始传道,批评犹太宗教领袖形式主义和假冒伪善 犹太祭司仇视耶稣 耶稣被古罗马巡抚钉死在十字架
后人在受难原址耶路撒冷建圣墓教堂,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圣城
13
耶稣门徒彼得 彼得是将基督教传到欧洲的第一人 传道对象主要为犹太人 基督教的首任教宗
14
耶稣门徒保罗 保罗是将基督教传给外邦人的第一人 彼得和保罗使基督教在欧洲传播开来
15
罗马镇压犹太人反抗 公元70、公元135年两次镇压 犹太人开始1800多年流亡 犹太省改称巴勒斯坦 犹太人迫害耶稣另有说法
16
君士坦丁大帝 遇神迹 《米兰赦令》 母亲和妻子的影响 内战中遇神迹 多教并存 富人信仰渐多,性质渐变 392年成为国教
17
罗马帝国的分裂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 教廷分裂 西罗马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
18
格里高利七世与亨利四世的斗争 从中世纪开始,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如此一来,罗马教皇又拥有世俗的权利。 教廷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使学校教育为神学服务,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中世纪,除少数像格里高利七世比较有作为的教皇外,其他教皇严重腐败,买卖圣职、发放赎罪券、夺权暗杀、烧燬圣经、屠杀圣徒等事件,层出不穷。
19
阿拉伯帝国建立 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632—1258) 因继承人问题,分裂为逊尼派与什叶派
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升七重天——伊斯兰教圣城
20
阿拉伯帝国后期,突厥人建国,袭扰东罗马 口号“收复圣城耶路撒冷”,教皇发动十字军东征
21
十字军东征(1096—1291) 十字标记 学者评论:十字军东征结合了宗教、战争、贪欲 宗教威信下降 打开东方贸易大门,促进文化交流
22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德)教会。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23
约翰·加尔文宗教改革 内容 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长老制。 简化宗教仪式,宣布《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
取缔演戏和赌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严禁一切浮华享乐的行为。 改组市议会,政权的形式按照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模式建设。 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会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 意义 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净化了社会风气。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24
英国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 玛丽一世复辟罗马天主教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宗的控制。成立以国王为首的英国国教。改革很不彻底,在教义和教规方面保留了很多天主教传统。 亨利八世 将新教引入英格兰 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 玛丽一世复辟罗马天主教 改革向来不是风平浪静的 “血腥玛丽”
25
五月花号 清教为16世纪60年代传入英国的加尔文宗,信仰该教的称清教徒。清教徒主张“纯洁”国教,反对国教中的天主教传统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倡节俭,主张教会组织民主化,废除主教制,反对国王为教会首脑。 清教徒的改革要求严重地触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英国王室和国教圣公会的严厉迫害。许多清教徒背井离乡,去寻找他们心中的“希望之乡”。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来到了北美这块可以保持其信仰的土地。
26
宗教分布图
27
历史沿革 · 相互关系
28
联系: 基督教是一个总称,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是三大分支,在中国习惯上称基督新教为基督教。
三者都相信耶和华是唯一真神、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三者都相信原罪,相信基督的死为世人赎了罪。 三者都相信世界将有末日,届时所有人将复活,接受神(天主、上帝)的审判。 三者都以《圣经》即新约旧约为经典。
29
区别: 历史不同。最初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1054年西部、东部教会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称“正教”即东正教。16世纪,西欧和北欧发生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离出革新教会,统称基督新教。 教会形式不同。天主教至今仍保留统一的教会,自称“至圣、至公、至一,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罗马教廷为世界天主教中心。东正教原有以居士坦丁为中心的统一教会,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国教会不相统属,但驻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君士坦丁牧首保留“普世牧首”的称号。新教从产生即无统一教会,主要的新教派别有加尔文宗、路德宗、英国国教(圣公会)等。 宗教语言不同。天主教以拉丁语为宗教语言,但现在也允许各地以民族语言祈祷。东正教最初以希腊语为宗教语言,但因为现在已不存在统一的东正教会,所以一般用各民族语言。新教从产生之日即主张用各民族语言为宗教语言。
30
对教会与神职的认识不同。天主教、东正教认为,人必须通过教会并由神职人员才可以与神沟通,故教会与神职具有神圣性。新教则认为,人可以凭借信仰与神沟通,不必通过教会与神职人员,教会只是教徒的团体,神职只是承担教会工作的教徒。 对神职的要求不同。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不可以结婚。东正教原也如此,但现在已不严格。新教的神职完全可以结婚。天主教、东正教神职须为男性,女性只可为修女。新教女性也可以为神职。 神职的称谓不同。天主教为教宗(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主教、神父。东正教为牧首、神父。新教称牧师、长老(加尔文宗)。
31
对圣母、圣徒的认识不同。天主教、东正教崇拜圣母玛利亚和圣徒,教堂设圣母、圣徒像。新教认为圣母、圣徒都是人,不能崇拜,设置圣像是偶像崇拜,有悖《圣经》。
圣事不同。东正教、天主教有7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神品、终傅、婚配。新教只保留了两件圣事:圣洗、圣餐(圣体)。 仪式不同。天主教举行洗礼时采取注水式(往头上倒水),举行弥撒成圣体时用无酵饼,神职人员领圣体、圣血,信徒一般只领圣体,祈祷时划圣号以整个手掌在胸前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划十字。东正教举行洗礼时采取浸水式,举行弥撒成圣体时用发酵饼,神职人员和信徒领圣体、圣血,祈祷时划圣号以3个手指(拇指、食指、中指)在胸前自上而下、从右向左划十字。新教的洗礼一般是注水式,有时也采取浸水式,圣餐是纪念式的,不像东正教、天主教那样认为基督体血的真实临在,祈祷时不划圣号。
32
节日不同。东正教的一些节日与天主教节日大体相同,只是称呼上有区别。天主教的节日分为四大节日(也称四大瞻礼,即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一般节日(如耶稣升天节、主显节、天主圣三节、预报救主降生节、耶稣圣体圣血节、耶稣圣心节、普世君王节、圣母无染原罪节、天主之母节等等)、圣徒们的纪念日等,最大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复活节。新教只有复活节和圣诞节。 历法不同。天主教、基督新教用公历。东正教用儒略历。 《圣经》的版本不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对于旧约中的《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传》(上、下)、《智慧书》、《德训篇》、《巴路克》认为是次经,不予收录。天主教则完全采用。故天主教版《圣经》比东正教、基督新教的《圣经》多7卷。
33
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mosque 唯一真神创造万物 承认 第七日为安息日 承认,严格遵守 承认,不严格遵守 不承认,真主不会像人那样疲累 亚伯拉罕为先知 摩西为先知 承认,真主使者之一 耶稣基督 不承认是弥赛亚 道成肉身 使者之一,不是安拉儿子 耶稣死于十字架 不承认,被钉死的是其他人 耶稣复活 不承认 不承认,直接升天 人有原罪 不承认,认为罪不传递,每人为自己造的罪负责 穆罕默德为先知 承认,最后一位先知,封印先知 天使 承认,给玛利亚带去耶稣降生的讯息 承认,给众先知传递经典 三位一体 不承认,耶和华为唯一真神 承认,圣父、圣子、圣灵为上帝三个位格 不承认,安拉为唯一的主
34
谢the end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