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社會階層-較不明顯 1. 上層:地主、富商、豪強 2. 下層:無明顯賤民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社會階層-較不明顯 1. 上層:地主、富商、豪強 2. 下層:無明顯賤民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4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社會階層-較不明顯 1. 上層:地主、富商、豪強 2. 下層:無明顯賤民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5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1.康熙26年正式在臺實施科舉: 童試及歲、科兩試「臺」字一名
2.雍正13年閩省鄉試「臺」字二名 嘉慶12年抗蔡牽犯葛瑪蘭有功:三名 道光 :「田」字粵籍一名咸豐八名 3.道光3年特典加臺籍進士一名 : 鄭用錫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6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方式:拓墾經商  科舉/捐納/軍功士紳
方式:拓墾經商  科舉/捐納/軍功士紳    1.前期:陳維英by科舉、林文察by軍功 王得祿by戰功太子太保=臺人最高 施東by販糖+捐納 施世榜、姜秀鑾by拓墾+軍功 2.後期:李春生by茶、陳中和by糖 各種機會=漢人遷臺主因

7 圖2-24 彰化秀水鄉益源古厝:是座多護龍大宅,門有巨大的旗杆座,是經營商墾兩業致富,進而步上仕途的家族。

8 庶民文化的發展 宗族組織活動 宗教信仰 生活習俗

9 庶民文化的發展 宗族組織活動 「祖公會」/客家「祖嘗」by自願入股 for返回原鄉祭祖from原鄉宗族意識:唐山祖
基金(放貸生息+購地出租)= 祭祖(祭祀公業)+扶持+創業開臺祖 宗教信仰 生活習俗 影片:唐山祖與開臺祖(01:03)

10 圖2-25 新竹新埔劉氏家廟:為廣東 潮州開基祖劉谷祥派下第十五世子孫所創建,劉姓族人約於乾隆初至此拓墾

11 庶民文化的發展 宗族組織活動 民俗宗教-特別盛行 ∵ 祈福求財功利取向 1.媽祖:求航海順利-「三月瘋媽祖」 宗教信仰
2.王爺:求消災去瘟疫 3.土地公:求拓墾平順 4.原鄉神明:A.保生大帝-泉州人 B.開漳聖王 -漳州人 C.三山國王 -客家人 5.孤魂野鬼:A.「有應公」信仰 B. 中元普渡 宗教信仰 影片:移民帶來原鄉信仰(02:37) 影片:傳統民間信仰(04:24) 生活習俗

12 圖2-27 臺北芝山岩惠濟宮:世居臺北士林的居民大多來自福建漳州府,於乾隆年間建廟供奉開漳聖王。

13 圖2-26 台南市三山國王廟:雍正7年(1729),由潮州及官吏率粤東商民捐建,兼做同鄉會館,是臺灣現存最完整的廣東式建築。

14 庶民文化的發展 宗族組織活動 宗教信仰 1.風俗習慣來自原鄉 充滿閩、粵文化風情: A.節日:過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
B.禮俗:滿月、婚喪禮儀、慶生賀禮 2.融入原住民文化: A.如尪姨為靈媒 B.閩南歌謠: 青蚵仔嫂、牛犁歌、思想起 生活習俗

15 圖2-28 捏麵人作品,目前臺灣捏麵人的民俗工藝在特殊場合中仍可見到,例如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日子,在廟埕前經常可見到捏麵人的攤位,老師傅利用煮熟的麵團(將中筋麵粉與糯米粉以3:1的比例揉成),經細細揉合後,以沸水煮熟後並加以冷卻,再用手揉搓均勻,並添加明礬、防腐劑、石膏或一些食用色素,即可捏塑出各種形體物象,有藝術傳承的意義。

16 圖2-29 逢年過節或普渡拜拜廟會作醮時,麵點師傅會將麵偶捏成動物形體,作為供奉的祭品,與鮮花素菜同上供桌,添加華采。此種使用在普祭或廟會的貢品,稱之為「看桌」,即可「看」有可上桌「吃」。

17 圖2-30 北管: 起源於長江以北,在清代經由廣東、福建傳至臺灣的閩南語戲及客家語戲之外的戲曲,統稱為「北管」。 常見樂器有嗩吶、板鼓、鈸、鑼等金屬打擊樂器。是屬於民間樂曲,曲風觀樂且多熱鬧,多用於廟會或喜慶場合。

18 圖2-31 南管: 發源於長江以南,清代隨閩移民傳入臺灣。歌者執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是屬於文人雅樂,樂調清雅悠揚,並會配上歌曲吟唱。至今鹿港龍山寺及臺南保安宮平日晚間常有弟子演練。

19 精緻文化的興起 文教興起 文學特色 繪畫藝術 學術發展 園林建築

20 精緻文化的興起 透過學校與科舉制度取士 A.儒學:官立學校,清初並不積極 B.社學:朱一貴事件後漸廢,為義學取代 文教興起
C.義學:各地多設,與書院並立 D.書院:a.乾隆以前幾全為地方官吏倡建 b.學規較嚴密,為士人所重視 c.清代 臺灣之文教中心 文教興起 文學特色 繪畫藝術 學術發展 園林建築

21 圖2-33 臺南市重道崇文坊: 嘉慶9年(1804)年貢生林朝英獨資整修臺灣縣學文廟,清廷表彰他的義舉,嘉慶20年建「重道崇文」牌坊, 目前立在臺南中山公園內。

22 圖2-34 臺中市神岡區筱雲山莊: 建於同治5年(1866),山莊內的筱雲軒為清代規模最大的書齋,門樓為雙層樓帶有燕尾脊,是全臺古宅的唯一案例。

23 圖2-35 澎湖文石書院: 位於馬公市東郊,是澎湖最早的文化傳播地,亦是澎湖 孔廟的前身。乾隆31年(1766),由澎湖通判胡建偉(生卒年不詳)倡建,以澎湖盛產「文石」所建,故名。右圖為其舊觀(攝於日治時期);左圖為其現貌。

24 精緻文化的興起 文教興起 文學特色-以詩為主 1.描寫風土民情的「采風文學」最多。 2.咸、同後「抗外保臺」「民族文學」漸起 文學特色
如:施士洁《後蘇龕合集》、宜蘭李望洋 3.建省後詩鐘傳入「擊缽吟」的遊戲文學 4.楹聯、筆記等文學雜著如郁永河《裨海紀遊》 文學特色 繪畫藝術 學術發展 園林建築

25 圖2-36 陳肇興〈赤崁竹枝詞〉記臺南迎送南鯤鯓王爺的宗教活動及吃檳榔的習俗,富饒情趣。

26 圖2-37 沈葆楨〈題延平郡王祠聯〉,為讚揚鄭成功之著名楹聯。

27 精緻文化的興起 文教興起 文學特色 繪畫藝術 繪畫藝術-以「文人畫」為主 1.水墨花鳥>人物畫>山水畫
2.著名書畫家: 林朝英、謝琯樵 3.特色:粗曠的畫風反映臺灣新移民社會品味 學術發展 園林建築

28 圖2-38 林朝英書法: 林朝英,清臺灣縣人,擅長水墨畫、書法、雕刻。其書法筆意輕妙脫俗、如竹葉飄逸有勁,被稱為「竹葉體」

29 圖2-39 謝琯樵書法: 福建詔安人謝琯樵旅臺的傳世畫作。

30 精緻文化的興起 文教興起 文學特色 繪畫藝術 1.史學:發展最早,成就較高,以地方志為盛。 2.經學:臺灣藏書不豐,學術基礎薄弱,學者謹守
舊學傳統,缺乏開創性新義。 3.1860年後,受外力刺激,「新學」興起。 如:李春生=臺灣第一洋務思想家 4.臺灣的藝文學術發展: A.初期不脫江 浙 閩 粵的傳統形式和內容。 B.隨社會經濟的變遷,漸發展出本土特色。 學術發展 園林建築

31 精緻文化的興起 文教興起 文學特色 繪畫藝術 學術發展 多由富甲一方的紳商望族所興建: 1.新竹 鄭用錫 : 築「北郭園」成立「竹城吟社」
2.竹塹 林占梅 : 建「潛園」成立「潛園吟社」 3.臺北 板橋 林家花園 4.霧峰 林宅 萊園 園林建築

32 圖2-40 板橋林家花園:林家花園的榕蔭大池不僅景觀優美,池中亦可划船,增添遊園的樂趣。

33 下一節 開港通商後的變遷


Download ppt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社會的上升流動 移墾初期社會結構 社會階層-較不明顯 1. 上層:地主、富商、豪強 2. 下層:無明顯賤民 清廷科舉優惠措施 成就取向上升流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