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中衍期货 罗大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中衍期货 罗大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中衍期货 罗大芸

2 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怎样的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灵活合理运用套保,更好服务现货经营

3 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怎样的风险(1) 历史经验教训历历在目 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豆加工企业经营相对平稳
2003——2004年的大豆价格风波导致了整个中国大豆产业链的洗牌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以天气影响为由,对大豆月度供需报告作出重大调整,将大豆库存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于是,CBOT大豆价格从2003年8月时的最低点约540美分,一路上涨到2004年4月初的约1060美分,创下近30年来新高。这种涨幅相当于中国境内价格从每吨2300元人民币涨至4400元。中国压榨企业在恐慌心理支配下,纷纷加大采购力度。2004年初,在美国“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折合平均价格在人民币4300元/吨的高价。但随后,2004年4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跌幅近50%。国内大豆加工由原先的赢利变为全行业亏损。面对如此价差,国内部分加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无奈采取了违约行为,放弃原先在高价位签订的采购合同和定金。即所谓的“洗船”事件。对此,美方采取的措施包括:一些大的国际大豆供应商起诉中国进口商毁约,索赔金额估计高达60亿元左右;国际粮商联合抵制中国民营企业,除一部分他们参股的中国企业外,对其他中国进口商不再报价;这些供应商联合修改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合同文本,修改后的合同条款对中国进口商更为不利。目前为止,纠纷依然未果。 我记得,这次“集体采购”,是由商务部领导牵头组织,率领庞大的采购团,将近二十家大豆压榨企业参加,去之前大张旗鼓的宣传,中央台新闻联播都做了报道!得到信息之后,CBOT(芝加哥国际大豆期货)大豆价格应声暴涨,等中国人点完价,下完八百万吨订单之后,前脚刚走,CBOT价格随即大幅跳水!此次采购给中国民营大豆压榨企业造成重创,一船大豆便损失上亿元(一船大豆按巴拿马级的,装载量是五万吨到八万吨,一吨赔两千元,一船大豆就赔一亿多元),几乎全军覆没,侥幸逃过一劫的也是经营困难。据保守估计,此次采购给中国压榨行业至少造成一百五十亿的损失!国际四大粮商(ABCD,其中的A为ABM(Archer Daniels Midland),B为邦吉(Bunge),C为嘉吉(Cargill),D为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趁机低价收购、参股中国多家大豆压榨企业,给国际粮商布局中国铺平了道路。其中中国民营压榨企业损失最大的应该是大连XX集团,旗下的东莞XX、湛江XX、南京XX、霸州XX被迫卖给国际粮商,筹建的四川XX被迫下马,只剩下大连两个企业在勉强支撑,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

4 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怎样的风险(2) 不同的结局相同的行情
某上市公司2012年1月31日发布的 《2011年全年业绩预减公告》中业 绩大幅下降原因作了进一步说明, 其中棉花、棉油交易亏损近5000万 元。 河北某棉麻2010年7月,公司在期 棉1.6万多元时入场,之后,又追加 资金,在期价2.9万元时平仓。成功 的套保不仅使公司获得了较好利润, 也避免了棉花现货的大幅波动带来 的成本支出。 不同的结局相同的行情  敦煌种业表示,由于纺织行业不景气,棉花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公司棉花产 业形成较大亏损;另一方面由于全国油脂产品价格持续下滑,造成公司棉蛋白 油脂产业出现较大亏损。

5 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怎样的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灵活合理运用套保,更好服务现货经营

6 风险的产生——采购和销售环节 采购价格 比价原则 原料采购 采购时间 库存、成本风险 方案 采购方式 现货、期货 经营 加工 决策方案
销售价格 产品销售 方案 库存风险 销售时间 现货、期货 销售方式

7 采购环节如何利用期货市场(1) 1 2 3 利用期货市场指导采购价格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原料采购成本风险或库存风险
置换库存,利用期货市场融资,保证收购资金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供应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缺货风险、道德风险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8 采购环节如何利用期货市场(1) 价格信号显示远期价格上涨 提前做好收购准备,收购初期可以适当高于市场价格以确保竞争优势 出现恶意收购
暂停现货收购,通过期货保证金方式购入原料,避开市场抢购局面 价格信号显示远期下跌 慢收购,并对收购的原料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库存保值

9 建立期货库存,控制价格上涨过程中的原料成本
采购环节如何利用期货市场(2) 建立期货库存,控制价格上涨过程中的原料成本 类型一 类型二 原材料货源紧张,下游已签销售合同 期货采购价格明显优于现货采购价格 利用期货市场,有效配置企业的实物库存和虚拟库存,可以使企业在经营、库存管理上更加灵活。 类型三 采购价格上涨太快,成本无法控制

10 类型一:原料供应紧张,建立期货库存 案例1: 时间:2010年9月初
问题:某纺织公司急需采购部分新疆棉,而当时现货市场缺少货源,只 有期货交割库有部分新疆棉 解决方案:在期货市场买入适量的棉花合约,并通过期转现业务拿到了 自己想要的棉花仓单,以此来补充库存 特点:原料紧张,通过在期货市场的操作,拓宽采购渠道,满足了生产 需要、补足原料库存,实现了灵活调配库存,达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的目的,同时避免出现抢购抬高成本情况出现。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供应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缺货风险、道德风险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1 类型二:期货价格明显优于现货价格,建立期货库存
案例2: 时间:2011年年底 机会:由于欧债危机的系统性风险,玉米价格跟随其他商品期货走跌,然而现货价格坚挺,东北玉米供不应求,而华北玉米因水分较大销路不畅。玉米期现价格出现200元/吨的价差。 操作:某大型粮油企业遂考虑在期货市场大量买入玉米期货,建立期货库存。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供应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缺货风险、道德风险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2

13 价差一度达到200元/吨,可以考虑在期货上买入保值,建立期货库存 趋势确立,逐步建立期货库存
基差回归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供应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缺货风险、道德风险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4 类型三:原料价格快速上涨,建立期货库存锁定成本
案例3: 企业:某饲料加工企业 本次计划采购:5000吨豆粕 现货计划采购时间:2012年2月——4月 方案制订时间:2011年12月 行情预判:南美减产预期严重,CBOT大豆价格开始大幅拉 升,预计后期豆粕价格将会快速上涨。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供应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缺货风险、道德风险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5 采购计划 数量:5000吨,其中 现货收购前,期货市场买入1500吨; 收购期间,如果价格出现暴涨苗头,一次性 全部建仓3500吨; 预算成本:3000元/吨; 平仓:现货购入同期了结期货买入套保的部位;

16 收购期间,一次性全部套保,均价3000元/吨 收购前买入期货库存,均价2870元/吨

17 分批次平仓区间,均价3300 期货买入套保

18 效果分析 效果:在原料价格快速上涨期间,有效完成了原料采购成本 在3000元/吨的预算

19 采购环节如何利用期货市场(2) 价格下降趋势中,对剩余原料库存进行 卖出库存保值
  价格下降趋势中,对剩余原料库存进行        卖出库存保值 案例4 2003年3月豆粕现货价格是3700元/吨,期货0409豆粕的价格是3790元/吨。某饲料厂为了保证生产,面对如此高价,只能忍痛买入。为了规避以后豆粕价格下跌的风险,该饲料厂在大连期货市场上卖出0409豆粕合约

20 采购环节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1 利用期货市场指导采购价格 2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原料采购成本风险或库存风险 3 置换库存,利用期货市场融资,保证收购资金 操作方法:利用置换方式,销售现货库存回笼资金,再以较少比例的保证金买入期货合约,以此达到释放库存占用资金的目的,一般可释放全部销售库存的60%—80%资金 谈置换模式的优劣

21 案例4: 某油脂企业以加工棉油为主。企业现有棉油库存10000吨,企业需要回笼资金收购原料。

22 操作过程: 持仓处理: 价格上涨——预期价格之上平仓 价格震荡——逢高点平仓,锁定利润 价格下跌——及时止损,收回资金

23 风险的产生——采购和销售环节 采购价格 比价原则 原料采购 采购时间 成本、库存风险 方案 采购方式 现货、期货 经营 加工 决策方案
销售价格 产品销售 方案 库存风险 销售时间 现货、期货 销售方式

24 产成品销售环节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原料进价成本太高,担 心价格下跌,产成品价 格下跌,利润无法保证 担心产成品价格下跌, 销售不畅
产成品库存保值,保障合理利润 24

25 产成品销售环节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案例5: 企业:某籽棉加工厂 地点:湖南 计划年销售量:5万吨 现货销售时间:2011年整年
方案制订时间:2010年11月 销售计划:顺价销售,纱价出现滞涨,棉花销售不畅时考虑         期货库存套保,同时加快现货销售。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供应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缺货风险、道德风险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26 产成品销售环节库存保值 2011年3月出现旺季不旺,纱价开始走软,货出不动,果断在30000左右开始对皮棉库存进行卖出保值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供应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缺货风险、道德风险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27 总结 国家政策 期货公司 农产品加工 企业 农户 原料上市前 原料收购期 订单协议 成品销售期 制定采购成本 置换库存,融资收购 建立头寸
根据实际灵活套保 成品销售期 订单协议 提供原料 一般是卖出保值 农户

28 总结 经营指导原则: 判断价格以上涨为主 紧采购(买期货),慢销售,增库存,忌囤积; 判断价格以下跌为主 慢采购,急销售(卖期货),零库存;
判断价格以振荡为主 快采购,快销售,低库存; 关键:对价格趋势有比较准确的判断。

29 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怎样的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灵活合理运用套保,更好服务现货经营

30 灵活运用期货工具辅助现货经营 前面的案例是单一而简单的利用期货品种进行价格风险规避,实际运用中可以有很多灵活的变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各种不同策略。 例如: 1、利用期权、现货仓单、国内外期货市场等多策略套保。 2、利用基差点价的贸易模式锁定利润。

31 多策略运用套保案例 企业:某大豆加工厂 地点:大连 计划年加工量:100万吨 本次计划采购数量:25万吨
预期加工时间:2005年1、2、3月份 方案制订时间:2004年09月

32 多策略运用套保案例 价格分析------趋势分析 2004年04月至09月,大豆价格4200跌至2700,大趋势以下跌为主;

33 多策略运用套保案例 通过成本、利润、周期分析,大豆价格走强概率大

34 多策略运用套保案例 采购计划 数量:25万吨,其中 进口美国大豆两船11万吨; 期货大豆10万吨; 黑龙江发运4万吨;
价格:大连接收价2700元/吨; 到货时间:2004年12月末10万吨; 2005年1月末15万吨;

35 多策略运用套保案例 风险控制:现货采购同期,期 货在2750元了结平仓 采购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10月份,买进期货大豆0501合约2000手价格2620元/吨(买期保值); 2004年11月进口美豆11万吨,价格2850元/吨; 2004年12月9日,买进大豆期货标准仓单5万吨,价格2730元/吨; 2004年 年2月,黑龙江发运3万吨; 共计执行21万吨。 风险控制:在CBOT买入501、503 月合约520美分看跌期权750张,权 利金平均10美分(卖期保值)

36 多策略运用套保案例

37 多策略运用套保案例 销售计划 总结:对价格区间和时间周期判断基本正确; 组合运用了进口、国产、期货、仓单、期权 等多重手段和方式。
现货市场随市价销售产品 2005年3月15日,对剩余库存在期货市场卖出保值 总结:对价格区间和时间周期判断基本正确; 组合运用了进口、国产、期货、仓单、期权 等多重手段和方式。

38 利用基差点价模式规避风险 企业:菜籽油加工企业 市场环境:2008年价格暴跌,油脂加工企业不愿意卖货,下游贸易企业不敢接货 策略: 效果:“浮动”定价方式兼顾商品运输途中价格波动因素,符合下游贸易商看跌心理,现货“甩卖”效应保障了企业销售正常进行,并抢占了市场。看似大幅降价“甩卖”,实际已经锁定利润。

39 结束语 理性运用 期货套期保值工具 39


Download ppt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中衍期货 罗大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