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81087323 E-mail:hant@sytvu.cn 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81087323 E-mail:hant@sytv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81087323 E-mail:hant@sytvu.cn 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81087323 E-mail:hant@sytvu.c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81087323 E-mail:hant@sytvu.cn
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

2 第一章 语音 重点名词概念:白话文运动(3)、严式标音(67)、韵基(58 )、宽式标音(68 )、异读词(78 )轻声(87)
第一章 语音 重点名词概念:白话文运动(3)、严式标音(67)、韵基(58 )、宽式标音(68 )、异读词(78 )轻声(87) 重点内容:20世纪汉语规范化运动、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3 二、二十世纪的汉语规范化运动   认识20世纪的汉语规范化运动的缘起、主要成果以及与新中国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密切的渊源关系。要熟悉三大语文运动的基本情况,基本内容:切音字运动是提倡文字改革、创制拼音字母的运动,国语运动是统一语言、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运动,白话文运动是提倡用能够表达公共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正式的书面语的运动。三大语文运动各有其目的,但又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其中要特别注意国语运动与汉语规范化的关系。   本内容涉及到现代汉语规范化发展的历史,对于我们认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标准的确立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内容较广,学习有一定难度,注意主要通过历史的回顾,认识从官话到国语,从国语到,从老国音到新国音,语言规范的经验教训,认识北方话发展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必然性和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汉语规范化运动中的主要的事件、概念,如三大语文运动、京国之争、读音统一会、国语同一筹备会、老国音、新国音等都应有所了解认识。

4 四、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了解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主要成果。了解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的有关规定,重点注意汉语拼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参见《复习指导》附录。汉语拼音方案的具体内容可以结合第二节、第三节学习,要求熟练全面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构成内容和运用问题。异读词审音表和异形词整理表既是国家公布的规范文件,又涉及到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平时学习都要注意查阅,掌握有关词语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5 第一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可以说是我国近百年来 尤其是近50年来汉语规范化运动的结晶,是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必然产物,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从而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语言文字法》的公布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是我们日常须臾也离不开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文字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如果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标准,势必给正常的交际造成障碍,而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那么对于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现象,就有了处置的法律依据。比如当前语言文字的使用比较混乱,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还没有形成风气,乱用词语,乱改成语和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对于这些现象,如果仅仅依靠政策性文件进行说服教育,就缺少权威性和威慑力,而且规范性也差。制定和颁行《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语言文字的使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实现科学的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们在《复习指导》附录了全文,要求领会国家通用语言和通用文字的内涵,认识颁行《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关系。

6 三、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内涵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同时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普通话的定义,涉及到了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总的原则和全面的要求。学习这个内容要深入认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能对这三方面标准确立的原因展开阐述;理解以北京语音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内涵,确立语音标准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要注意结合国语运动的经验教训来认识这个问题。

7 重点内容讲解 1.全面地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运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现代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发端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算起。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前一个阶段的民族共同语是社会发展中,人际交往中逐渐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推广的,民族共同语本身也没有明确的语音规范。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由官场共同语发展成为公众语言的官话就是这种初级形式的共同语,到了清末民初,大家认识到语言统一对普及教育、发展社会、振兴国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时,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就由自发走向自觉,社会要求为没有明确规范的民族共同语确立了语音标准,并借助政府、社会的力量积极地加以推广。这时,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就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向更加完善的有全面规范的民族标准语发展了。民国初期的国语就是这样一种标准语,它有明确的标准音。普通话跟国只是名称不同,都是民族标准语,同样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因此,现代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发展要从20世纪初的国语运动算起。

8 2.深切理解汉语拼音运动和建立民族标准语的社会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发展,是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的,同时它又跟语言统一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时为什么呢?这要从当时深刻的社会背景中去认识理解。中国在1840年至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接二连三地遭受世界列强的欺凌、侵略、掠夺,继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烧毁了被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之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又使中国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了赔偿2万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割让辽东半岛以及台湾、澎湖列岛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时,朝野震惊,社会民众特别是其中富有爱国天良和进取精神的知识阶层,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纷纷起来要求在政治、文化领域中同时开始革新。他们认为中国落后,受人欺凌是因为科学文化落后,而科学文化之落后是因为教育不普及,是因为汉字“难识、难写、难记”,“是为天下之至难者”。由此,他们在文化领域中首先向中国文化主要载体,文人学士赖以安身立命的汉字,发起了猛烈冲击。   最早提出废除汉字、改革文字的人就是当时清政府有名的朝廷大臣、被称为“思想界之彗星”的谭嗣同,可见当时文化革新的要求是何等的激烈,其社会根源又是何等的深刻。之后,政治领域里的改革于戊戌变法(1898年)失败、谭嗣同等人被杀害而告终。但是,文化领域里的汉字改革却一如既往继续发展,并由此先后引发出后来对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三大语文运动,即汉语拼音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9 汉语拼音运动之所以很快就和民族语言统一紧密结合在一起,除了拼音文字本身就是与语言互为表里的原因之外,更深刻的原因也在于社会背景。因为当时社会发展的思潮就是“统一语言、团结民心、普及教育、救国图强”。任何社会改革,包括汉字改革在内,离开当时的这一社会洪流,都是不会成功的。在汉语拼音运动中就有两个具有鲜明对照意义的事实,特别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个是王照,他因为参与了“戊戌变法”,是朝廷通缉的“钦犯”,逃亡到了日本,但他的切音方案《官话合声字母》(1900年)却通行极广,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因为他创制的拼音字母是汉字笔画式的,拼写的语音又是官话中影响最大的“京城口声”,也就是北京官话,迎合当时人心向往的统一全国语言的潮流。   另一个人是劳乃宣,他是朝廷命官,学术地位和社会声望比王照高得多。他的切音字方案叫做《简字全谱》,涵改了全国大部分方言,他主张“南人先就南音各谱学习”,“学成之后,再学京音”。他进呈慈禧太后并得到御批的《简字全谱》却始终无法通行,因为清朝学部认定《简字全谱》“分裂语言,有碍统一”,社会各界也骂他是“分裂语言文字的罪魁”。由此可见,早在清朝末年,统一天下的语言已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洪流,并成为朝野一致的强烈愿望了。

10 3.民族共同语为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是社会群体通过亲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它是民族语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初在1913年(民国2年)召开的有各省代表参加的“读音统一会”上,大家对用以统一全国语言标准音缺乏明确的认识,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经过争论,建立了一个“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联合音系”,以为这样在纵向的历史发展方面可以“牵合古今”,横向的地域方面可以照顾各处方音的不同。当时,没有想到这种准备用来统一全国语言的标准音,它脱离了任何一种活的方言口语,实际上是没有一个人说的,所以立刻就被人指责为“人造国音”,“它在纸面上无所往而不胜,而在口语中无所往而不败”。“此等东拉西扯四川领子南京袖子之标准音,实际上抵不过京音之魔力,不但将来永无实现的希望,即目前已不适用于翻检”。   事实上也果然如此,普及国音不到两年,矛盾不断激化,南方群众就起来造反,有人提出“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江苏全省师范附属小学联合会通过一个决议:“不承认国音,以京语为标准音”,“定北京音为国音标准”。于是就爆发了延续两年的“京国之争”。   经过激烈的争吵、辩论后,终于统一了认识:作为全国性的民族共同语,它应该建立在一种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应该选择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方言――北京话来作为统一全国的标准国语。这个认识后来在1926年召开的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中正式确定下来,之后又补充说明所谓以北京音作为标准音,“系指北京音系”而言,并非“字字悉从其土音”。   这样国语运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才最终确立了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但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也还出现过反复,30年代中期在上海出现的大众语论争中还有人提出要以上海话作为公众的“普通话”;50年代在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上也还出现过争论,乃至80年代90年代国内外仍然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作为学术问题,当然可以不断地进行讨论。

11 国语运动和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关系   20世纪上半世纪的国语运动和下半世纪的汉语规范化运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推广民族共同语并使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成为全国各地区大多数人能听说使用的民族标准语。这两个运动一脉相承,都是民族共同语发展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后者是前者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语规范化运动进一步巩固并加强了北京语音作为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的地位。   民族语言规范化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个规范明确的统一的标准音,这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先决条件。这个看起来似乎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明确了的问题,其实也还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直到50年代中期仍然有人认为语言规范化不能把语音标准定得太死,太窄,应该根据不同要求,灵活应用,例如以广泛的北方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标准,这样更有利于推广民族共同语。这种意见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等于取消了语音标准,因为北方话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四个次方言。所以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上再一次明确指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以一定的方言为基础的,只有一个具体的活的语言才能确定内部一致的规范,而从民族语言发展的道理来看,社会已经选择了北京话,我们应该尊重这个历史事实。

12 第二,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正确地阐明了标准语与地域方言的关系。   20年代中期,全国国语运动大会正式宣告以京音为标准音,这是国语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但是《宣言》中说:“(国语)这种公共的语言不是人造的,乃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还得采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方言,就是北京的方言,北京的方言就是标准的方言……就是用以统一全国的标准国语”。这一段话,在字面上把北京方言和标准语等同起来了,以致于后来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针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标准语是经过规范和加工的民族共同语,它一方面要以北京话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然后才能确立“内部一致”、“有章可循”的规范;另一方面也不会采纳北京方言里的全部内容,要舍弃其中的土语、土音,同时又“不断地从其他方言里吸取营养,逐渐把所有有活力的、为它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东西都采用到民族共同语里”,这样作为全民语言的标准语才会不断地丰富、完善。   第三,阐明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并指出了语言规范化的主要对象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无疑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但书面语是经过加工和提炼的语言,它比日常口语更细致,更富于逻辑性,“它在科学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并领导整个语言,包括日常口语,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同时,“语言的规范必须寄托在有形的东西上,这首先是一切作品……,语言的规范化主要是通过作品传播开来的。”因此,语言的规范必然要以书面语言为主要对象。   书面语领导口语的这一原则,体现在语音规范中就是读书音领导口语音。这一原则也同样应该贯彻在词汇和语法规范方面

13 第四,对民族共同语提出了全民的规范要求   标准语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规范性,规范应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正字法等各个方面。所以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为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一个总的规范原则: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其中语音规范的标准最为明确具体,因为规范化的主要问题在语音统一方面,而语音如不规定严格标准,写下来的汉语拼音也就没有一定标准,民族共同语的口语也就难以统一。而词汇、语法则有所不同,它是随社会生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经常变动不停的,同时又需要从方言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营养,促使自己更为丰富、完善、精密。所以关于词汇和语法只宜于根据历史和现实定出一个宽泛、大致范围,然后随语言的发展而随时加以规范和调整。   以上从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扼要说明了国语运动和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关系。详细的论述请大家阅读教材和教材中指定的有关参考书

14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从此诞生了。
第二节 汉语拼音方案的理论阐释 一、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从此诞生了。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和组成: 1、字母表:26个拉丁字母,元音与辅音交叉排列。此外,增补了四个双字母:zh/ch/sh/ng和两个加符字母,但他们不便于在键盘和印刷中使用,实际上并不通行。

15 2、声母表:21个辅音声母。按语音学中的发音部位排列为:唇音,b/p/m/f,舌尖音d/t/n/l,舌根音g/k/h,舌面音j/q/x,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前音z/c/s.声母的呼读音需借助元音。 3、韵母表:以汉语音韵学的四呼分类为基础,分为:开口呼韵母:a o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齐齿呼韵母,i ia ie iao iou ian in iang ing iong;合口呼韵母 ,u ua uo uai uei uan uen uang ueng;撮口呼韵母, ü üe üan ün. 4、调号:四个,如:阴平ā,阳平á,上声ǎ,去声à。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商,轻声不标。 5、隔音符号、隔音字母:要求是: A、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之后时,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B、在零声母音节中,i/ü要用隔音字母y改写,u要用隔音字母w改写。

16 6、省略 :有符号的省略,如i/ ü;有字母的省略,如iou uei uen等。
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词语拼写规则:A、以词为书写单位,如women(我们); B、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的要连写:guoqingjie,mudanhua; C、四音节以上的表达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可按词分的分开写,不可分的连着写,如guangbo dianshi daxue; D、单音节词重叠需连写,而双音节或多音节词重叠需分开写,如gaogao-xingxing , E、名词与单音节前加成分和单音节后加成分的需连写,如:chengjiaosheng; F、名词后的方位词,分写,如zhongguo xi’nan G、人名,将姓与名分开写,且姓要大写,已专名化的需连写,如Wang ju;

17 H、地名中的专名与通名分写,且开头的第一字母大写,如Chengdu Shi;
I、成语按双音节来分写,不能分的连写,如yixin-yiyi; 2大写:句子开头的要大写,如Dianshi shi yvle jiqi 3、移行和标调,移行要按音节分,没写完的加短横;声调标原调

18 第三节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一、语音系统: 1、汉语拼音方案中,22各辅音、6个元音、4个音调的不同排列组合成1300多个表义音节;
第三节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一、语音系统: 1、汉语拼音方案中,22各辅音、6个元音、4个音调的不同排列组合成1300多个表义音节; 2、普通话的音节组成规则: 辅音通常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声母,不能分解为更小的发音单位); 声母之后的部分是韵母(由元音+元音或元音+辅音组成); 3、从音节结构出发,普通话中最基本的语音单位有21个辅音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

19 4、音节构成方式的特点: 二、声母系统的语音特点:
A、音节末尾只能出现〔-n〕、〔-ng〕两个鼻辅音,不允许出现〔-p〕、〔-t〕、〔-k〕; B、允许元音与元音组合:如iao C、三个元音音位相连,第一个如是i,那么第二个只能是a/o; 二、声母系统的语音特点: 1、送气和不送气构成的音位对立贯串于整个声母系统; 2、塞擦音丰富,而且有同部位的擦音与之相配; 3、有舌尖后浊擦音; 4、能区分/n/、 /l/; 5、/f/和 /xu/不相混;

20 三、韵母的结构分析及其分类: 1、韵母的结构: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 A、在韵头只能出现i/u/ü三个高元音; B、韵腹的元音不受限制,但不能是辅音; C、韵尾元音、辅音皆可; 2、韵母的分类: A、单韵母:a o e I u ü er;复韵母:ai ei ao ou ia ie ua üe iao iou uai uei;鼻音韵母: 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B、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 C、开尾韵母、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 3、普通话韵母的特点: A、有舌尖韵母;B、有卷舌韵母/er/及一套儿化韵; C、复韵母比较多; D、辅音韵尾有/n//ng/; E、合口呼韵母最多

21 四、汉语拼音方案合普通话音位系统 (一)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 (二)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与音位及音位变体的关系
(一)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     1、宽式标音实质是音位标音,而严式标音是音素标音; 2、宽式标音对严式标音的归并总是发生在同一音区内部; (二)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与音位及音位变体的关系 1、高元音系列中的7个元音,根据互补原则可归并为三个元音音位/i/ /u/ /y/,汉语拼音方案分别用I u ü三个字母来表示; 2 、中元音系列的6个元音可归并为/e/ /o/,用字母o、 e表示; 3、低元音系列的5个元音可归并为一个字母a; 4、不能简单把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与普通话的音位分析等同起来,

22 第四节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问题 一、异读词的语音规范: 1、异读产生的原因:历史、方言、误读 2、按标准读音规范异读词;
二、轻声和轻声词的规范: 1、轻声音节表现为时长缩短、音强减弱,调型也变得不清晰、不完整:又轻又短,失去原有的调值; 2、轻声字的读音变化表现在声调、声母、韵母三个方面; 3、轻声词的种类:语法方面的(词缀)、词汇方面的 4、轻声词的规范:读音规范、词汇规范

23 三、儿化韵与儿化词的规范: 1、儿化涉及语音之间的同化、脱落、融合等语流音变现象,所以38个韵母(除er韵母外),就合并为26个儿化韵母;
2、儿化规范:读音规范、词汇规范

24 第二章 词汇 重点名词概念:固定语(117 )、概念义(151)、反身指代义(157)、类词语()、词群(180)
第二章 词汇 重点名词概念:固定语(117 )、概念义(151)、反身指代义(157)、类词语()、词群(180) 重点内容:词汇中的固定语、构词、词义的分析、词群的分析、词的释义

25 第一节 词和词汇 一、词的确定: 1、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2、不能单说,能在词组、句子中充当成分的是词; 3、扩展法:
第一节 词和词汇 一、词的确定: 1、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2、不能单说,能在词组、句子中充当成分的是词; 3、扩展法: A、要点:在两个以上语言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中插入别的语言成分,如果得到新的语言单位可以接受,则原来的语言单位是词组;反之,是词。 B、作用:显示原来语言单位的构成成分的紧密程度 4、剩余法:针对虚词,剔除可单说的、词,剩下的便是虚词 5、离合词:合用时,可看作一个词;分开时,可看作两个词;

26 二、词汇中的固定语 (一)固定语的范围:包括专门用语(专名词语、术语、行业语)、熟语(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1、对成语的研究:
A、成语词性的分析: a名词性成语(并列、偏正):和风细雨、识途老马 b动词性成语: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成语,握手言欢 c形容词性成语:以形容词为中心的,车水马龙 d主谓关系的成语:朝花夕拾 e动宾关系的成语:四体不勤

27 B、成语的活用 抽换:广开财路——广开才路——广开言路 增添:百川归海——百川归于海 削减:寿无疆——万寿无疆 易序:损人利己——损己利人 拆离:自欺欺人——自欺……欺人 转用:同词异义

28 2、对谚语的研究 A、谚语的分类: a、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b、气象谚:一番秋雨,一番凉; c、讽颂谚:红军到,百姓笑;
d、规戒谚:不怕路难,只怕志短; e、风土谚: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f、生活常识谚:笑一笑,十年少; g、修辞谚:雷声大,雨点小; B、谚语的特点:口语性强、定型化差、可独立成句

29 A、语法分析:a)引注之间存在主谓关系:墙上的草——随风倒
3、歇后语的研究 歇后语的结构分析: A、语法分析:a)引注之间存在主谓关系:墙上的草——随风倒 b)引注之间共有一个潜在的主语:听评书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c)引的某部分充当注的某部分,床底下放风筝——飞不起来

30 B、意义分析: a)引是物或事,注描绘状态、摹拟声音: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 b)引是物或事,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豆芽长上一丈高——还是菜 C)引是物或事,注说明性质、原因、结果: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 d)引是物或事,注发出感叹:老虎头上拍苍蝇——好大的胆子

31 三、现代汉语词汇规范问题 方言词、文言词、外来词的运用 生造词、简称词的运用 普通话词语用法的规范化运用 异形词的规范化运用

32 第二节 构词研究 构词法: (一)构词法的基础:合成词的构造类型有组合式(并列、限定、补充、支配、陈述)、附加式(前附加、后附加)、综合式,核心内容式分析构词成分的意义、作用及互相间的关系。 如:喜悦、动静、公路、敌视、说明、司机、性急、老师、石头 (二)新词语的构造:一般新词语、带字母的词语

33 二、 造词法 (一)造词原料:语素、音节、词 (二)造词法的类型: 1、词法学造词:附加、重叠、音变、转类
二、 造词法 (一)造词原料:语素、音节、词 (二)造词法的类型: 1、词法学造词:附加、重叠、音变、转类 2、句法学造词:主谓式、述宾式、并列式、承接式、兼语式 3、修辞学造词:比喻式、借代式、夸张式、婉言式 4、语音学造词:拟声、取声命名、 5、综合式:运用两种以上的造词方式造的词

34 三、词义的理据 词义的理据分析: 1、单纯词:a)拟声词、b)取声命名词、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理据可作分析
d)合成词的语素义表示了词义的基本内容:水牛、飞机

35 第三节 词义 一、词义的类型: 概念义:反映事物、性质、行为;反映事物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曲折反映客观事物现象;
第三节 词义 一、词义的类型: 概念义:反映事物、性质、行为;反映事物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曲折反映客观事物现象; 附属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词的反身指代义: 言语义:比喻、借代、比拟、双关、改换词性产生

36 二、词义的单位 词义单位是义项,其特点有: 词义义项的类型: (三)词义的分析: 1、以一定的语音形式作为物质外壳; 2、都有概括性;
3、有某种程度的相对性; 词义义项的类型: 1、义项;2、义项组;3、义项目 (三)词义的分析: 1、表名物的词义分析;2表动作行为的词义分析;3、表性状的词义分析

37 表名物的词 表名物的词义的解释方法书上讲了主要是用“定义式”释义。它的模式是: 鱼网 捕鱼的 网。 被解释的词 定语 中心词 类词语
表名物的词义的解释方法书上讲了主要是用“定义式”释义。它的模式是:   鱼网    捕鱼的  网。   被解释的词 定语  中心词   类词语   书上讲了它的两种变化形式,现在我们再补充几种方式。    1.释义方式补充   (1)指出名物词所表示的事物是类词语表示的事物的一种。例如:    琪: 一种 玉    被解释的词  定语 中心词             类词语 这种释义词语仍是定中结构,中心语是被解释的词的类词语,定语就是“一种”这样的限定。       表名物的词

38 2)指出名物词所表示的事物属于类词语所的表示的类。
杏 果也。(《说文》)     这种方式形式上是将被解释的名物词和类词语等同,但在意义上应理解为说明被解释的名物词所表示的事物,属于类词语所表示的类。这种方式独用多见于我国古代辞书。 (3)有定义式的形式,非定义式释义。例如:   物质   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 客观存在。   被解释  定语           中心词   的 词   这种释义词语也是定中结构,定语是对中心语的限制,但中心语“客观存在”不能认为是被解释的词“物质”的类词语。“物质”和“客观存在”比较,并没有小类大类的关系。   再如:   原因   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 条件。   被解释  定语                中心词   的 词   这个释义词语也是定中结构,但中心语“条件”也不能认为是被解释的词“原因” 类词语。“原因”和“条件”比较,也没有小类、大类的关系。

39 表动作行为的词 (1)说明词义所包含的一个动作行为,以及对它的各种限制。例如 捏 用拇指和别的手指 夹
捏 用拇指和别的手指 夹 说明动作行为所用身体部位的限制,说明动作行为 (2)说明词义包含的动作行为及其关系对象。例如: 耢 用耢、 平整 土地 说明动作行为所用工具的限制、说明动作行为、说明动作行为的关系对象 表动作行为的词

40 (3)说明词义所包含的动作行为及动作行为的主体
刺 尖的东西 进入或穿过 物体 说明动作行为的主体 说明动作行为 说明动作行为 的关系对象 (4)说明词义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行为。例如: 眨 (眼睛) 闭上 立刻 又睁开 说明动作行为的主体 说明动作行为1 对动作行为2时间上的限制 说明动作行为2   

41 第四节 词汇系统 一、词汇的体系性: 词汇场————————————概念场 指示、表示 1、由同一个语素构成有联系的同族词;
第四节 词汇系统 一、词汇的体系性: 1、由同一个语素构成有联系的同族词; 2、词汇构成有系统的构词类型; 3、词义的发展、词和词义的各种联系也体现出系统性 词汇场————————————概念场 指示、表示 (词汇的各个部分相互制约)————(词指示的概念区域)

42 二、词群的类型 (一)层次关系词群: 1、上下位关系词群:大类与小类的关系,如植物-树-柳树(旱柳、垂柳、河柳)、杨树(响杨、白杨、大叶杨)
2、整体部分关系词群:A、大数与小数的关系, B、整体与构件的关系,房(门、窗、墙) C、整体和它的成员的关系,军队(海、陆 3、等级关系词群:地位、等级,军、师、旅、团 4、亲属关系词群:

43 二、词群的类型 (二)非层次关系词群:表示某方面的事物现象、动作行为、性状特征的词,因为有共同的关系对象、关系范围可组成词群;
(三)层次词群忠同位的词的关系: 1、并列关系: 2、同义近义关系:女人、妇女、巾帼、娘子 3、反义关系:

44 三、词群分析 (一)普通话表示人头各部位的词群分析: 1、头 2、脸 3、额 4、腮 5、胡 6、嘴 (二)“网”的同族词分析

45 第五节 词汇学和词典 一、词汇学对词典编纂的影响: 二、词典的类型: 1、词汇学的研究促成了现代汉语个种类型词典的产生;
2、词汇学的研究成果对解决词典编纂中的各个问题有参考、指导作用 二、词典的类型: 1、百科辞典 2、语文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用法词典、同义词词典、反义词词典、构词词典、义类词典、新词词典、频率词典

46 三、 词的释义 词的释义的方式: 1、用同义近义词 2、表名物词的释义 3、表动作行为的词的释义
三、 词的释义 词的释义的方式: 1、用同义近义词 2、表名物词的释义 3、表动作行为的词的释义 4、表性状的词的释义:A说明对象的 性状特征 亲善 国家之间 亲近而友好 B、说明“性状特征”,而对象不出现 通红 十分红;很红

47 第三章 语法 重点名词概念:准谓宾动词(234 )、施事主语句(251 )、无主句(249 )、复谓结构(268 )
第三章 语法 重点名词概念:准谓宾动词(234 )、施事主语句(251 )、无主句(249 )、复谓结构(268 ) 重点内容:句子分析、虚词

48 第一节 语法单位 四种语法单位: 1、词素:语言中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但仍有一些多音节的,如参差、奥林匹克
第一节 语法单位 四种语法单位: 1、词素:语言中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但仍有一些多音节的,如参差、奥林匹克 2、词: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有单纯词、合成词之分 3、词组: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较大的语法单位, 4、句子:语言中伴有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成分

49 语素、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区别 语素与词的区别: 词与词组的区别: 词组与句子的区别:词组没有句调(静态);句子有句调(动态)
大部分语素是单音节,而词大多是多音节的 语素多可独立成词使用,“月亮”中的月是语素,而在“月出惊山鸟”中的月是词;语素与词的区分应注意不同的角度; 词与词组的区别: 构成之间的紧松关系:合成词内部结构紧密,词组内部结构松散,可用扩展法来分别,“黑布、黑人、黑板、黑手”中黑布是词组; 构成单位的本身的特点:语素+语素=词,语素+词=词(伟大)、词+词=词组 词组与句子的区别:词组没有句调(静态);句子有句调(动态)

50 第二节 汉语词类问题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词分类:词组是词的组合关系的产物,而词类是词的聚合关系的产物 形容词的界定问题:
第二节 汉语词类问题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词分类:词组是词的组合关系的产物,而词类是词的聚合关系的产物 形容词的界定问题: 形容词:好、红、快、慢、大、小、漂亮、大方、简单、危险 状态词:雪白、通红、冰凉、白花花、绿油油、红通通 区别词:男、女、金、大型、微型、急性、慢性

51 汉语词类问题 动词的不同分类: (二)根据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词的性质分为动作动词(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非动作动词
(一)根据能否带宾语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 1、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2、及物动词分为双宾动词、单宾动词(体宾动词、谓宾动词<真谓宾动词、准谓宾动词>) (二)根据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词的性质分为动作动词(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非动作动词 “别”+动词(自主动词)

52 汉语词类问题 副词:是只能作状语的词,公然-公开
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能带宾语;“在、到、用、比”词性的区分:若处于单说地位或单独作谓语时,是动词,“你们用什么笔?”、“用中性笔”;带上宾语,但处在另一个动词之前或之后时,是介词,如:“用中性笔写字”

53 第三节 句子分析 一、句子的种类: (一)从句子所传递的信息分: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呼应句
第三节 句子分析 一、句子的种类: (一)从句子所传递的信息分: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呼应句 1、陈述句:报道事实、陈述意见-陈述语气-降调-。 2、祈使句:命令、警告、请求、商量-祈使语气-降调-!。 3、疑问句:提问或疑问-疑问语气-升、降调-? 4、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感叹语气-降调-! 5、呼应句:呼唤、应答-降调-。

54 单句(主谓句、非主谓句<无主句、不完全主谓句>)、复句
(二)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分类 单句(主谓句、非主谓句<无主句、不完全主谓句>)、复句 主谓句的分类: 1、动词谓语句: 我在成都工作———— 2、形容词谓语句: 你们都很认真———————按谓语分 3、名词谓语句: 上周今天是护士节———— 4、主谓谓语句: 他一个字都不认识—————— 1、施事主语句: 我在看书———— 2、受事主语句: 书已看完了——- 3、工具主语句: 用电脑上课——-按主语分 4、处所主语句: 黑板上有字——-

55 (三)根据句中谓语部分的某些特殊成分分类
“是”字句 “有”字句 “递系句”(兼语句):他请我来检查检查 “双宾句”: 请给我一枝笔 “把”字句: 请把电视关了 “被”字句:杯子被摔坏了 “比”字句: “是……的”句

56 二、句子的结构分析 从句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1、句子成分分析法:那几个年青铁路工人出色地提前铺完了最后一节钢轨,————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层次分析法:按句法结构的层次来划分,两步:切分、定性,例:白领阶层一时都很难适应这里的工作状况 从句子的语义角度加以分析: 1、分析句子的语义框架: 2、分析句子的歧义现象:同音词造成、多义词造成、构造层次造成、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语义结构关系不同造成(变换分析法),例“支持的是王厂长”——支持折椅方案的是王厂长;支持王厂长

57 二、句子的结构分析 双宾结构语递系结构的分析:
1、双宾结构:给予类双宾结构,取得类双宾结构、表称类双宾结构、结果类双宾结构、原因类双宾结构; 结构分析:述宾结构+宾语,例“偷了人家一只鸡” 2、递系结构:是复谓结构中的一个小类 结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你请他来,主谓1、复谓2、述宾3 请老王看京戏,述宾1、主谓2、定中3

58 二、句子的结构分析 多重复句的分析:层次分析法 1、要充分把握好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2、理清复句的层次脉络 3、充分利用关联词语
例:孟子相信人性是善的,所以要人发展善性,以达到至善;荀子相信人性是恶的,所以要人节制恶性,以由恶变善。

59 第五节 现代汉语虚词(上) 虚词的特点:1、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2、不能单说;3、不能充当核心的句法成分
第五节 现代汉语虚词(上) 虚词的特点:1、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2、不能单说;3、不能充当核心的句法成分 虚词的意义:1、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某种语法关系;2、帮助实词添加某种语法意义;3、给整个句子添加某种语法意义 虚词的重要性:1、数量大,使用频率高;2、个性强,运用复杂 注:副词归入虚词

60 第五节 现代汉语虚词(上) 常见虚词: 把:宾语可以是后面动词的工具,他不小心把刀砍在了脚背上; 宾语为处所成分时,可将“把”换成“在”,他故意把地画花;宾语成分不一定是有定的; 被:宾语是施事,强调被动 因为、由于:因为+所以,由于+所以(因而、因此) 以至、以致:以至=直到=甚至(表递进);以致表因果致使 不管、尽管:不管=无论;尽管=虽然

61 第六节 现代汉语虚词(下) 辨析虚词的方法:比较 辨析虚词的语法意义:比较虚词的语义背景(上下文语境)
第六节 现代汉语虚词(下) 辨析虚词的方法:比较 辨析虚词的语法意义:比较虚词的语义背景(上下文语境) 辨析虚词的用法:句类(是非问句+吗、非是非问句包括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呢,如:“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你是昨天还是今天回来的+呢?”;“你是不是昨天回来的+呢?”;词类、音节(+单音节或多音节)、轻重音(重音表示强调)、肯定与否定(+肯定或否定,如从、毫、决、断+不,十分、格外、非常+肯定),简单与复杂、位置(“关于”放在主语前面、“对于”则不一样)、跟其它词语的配搭 比较需要层层深入,如:“往往”强调经验,说明在某种条件下,某种行为和动作经常出现和发生;而常常则不受限制

62 第四章 方言 重点内容:汉语方言的分布、语言特点、调查

63 第一节 方言的基本概念 语言与方言:汉语各方言有公认的标准音、统一的书面语、潜在的对应关系,应该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
第一节 方言的基本概念 语言与方言:汉语各方言有公认的标准音、统一的书面语、潜在的对应关系,应该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社会方言的基础,社会方言是地域方言的语用变体 方言和共同语:方言逐步向普通话靠拢 方言差异的原因:内部演变和外部接触的相互作用、分化和融合的互相作用

64 第二节 汉语方言的分布 汉语方言的分区与划界:分区是从语言学角度划分出典型方言,而划界是从地理学角度划定每一个区域的方言归属
第二节 汉语方言的分布 汉语方言的分区与划界:分区是从语言学角度划分出典型方言,而划界是从地理学角度划定每一个区域的方言归属 分区标准:1、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2、有无塞音韵尾,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3、有几种鼻音韵尾,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4、有几套塞擦音; 七大方言区: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粤方言、闽方言 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官话——东北平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上游、中下游北部;吴方言——长江下游以太湖流域为中心;湘方言——以洞庭湖为中心;赣方言——以鄱阳湖为中心;粤方言——珠江流域;闽方言——福建;客家话——南岭到武夷山

65 第三节 汉语方言的语言特点 语音特点: 1、音节:声母、韵母、声调之间的不同组合 2、声母:发音方法、发音部位 3、韵母:韵头、韵腹、韵尾
第三节 汉语方言的语言特点 语音特点: 1、音节:声母、韵母、声调之间的不同组合 2、声母:发音方法、发音部位 3、韵母:韵头、韵腹、韵尾 4、声调:调类、调值 5、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儿化

66 第三节 汉语方言的语言特点 词汇特点: 1、词源不同: 2、词素不同: 3、构造不同: 4、词义不同: 5、独创词语: 6、特殊词语:

67 第三节 汉语方言的语言特点 语法特点: 1、名词的小称: 2、人称代词的数 3、形容词的形容程度 4、动词的动态和动量 5、指示代词
第三节 汉语方言的语言特点 语法特点: 1、名词的小称: 2、人称代词的数 3、形容词的形容程度 4、动词的动态和动量 5、指示代词 6、双宾语的次序 7、比较具的句型 8、疑问句

68 第四节 汉语方言的调查 目的:收集活的语言事实,积累材料,为制定和推行语文政策服务; 任务:描写方言的语言结构,揭示方言的特点
第四节 汉语方言的调查 目的:收集活的语言事实,积累材料,为制定和推行语文政策服务; 任务:描写方言的语言结构,揭示方言的特点 国际音标:元音、辅音 方言语音调查:严式标音、宽式标音 方言词汇调查:记音、记字形、记释义、记对应关系 方言语法调查: 方言调查的实施:


Download ppt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81087323 E-mail:hant@sytvu.cn 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主讲人:韩婷 联系方式:81087323 E-mail:hant@sytv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