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章丘电大 孙封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章丘电大 孙封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章丘电大 孙封霞

2 教材介绍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

3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前儿童语言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能初步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情况和教育活动进行评估测量和教育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与案例分析等方式。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5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坚持以学生自学为主 面授辅导时间:2013年10月27日上午
要求完成以作业与评价手册等形式所确定的平时作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严格的形成性考核。

6 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考试命题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设计的规定。课程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占30%)和期末考试(占70%)两部份构成,具体办法由专门制定的课程考核说明做出规定。

7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 第二章 不同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一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 第二章 不同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四章 学前语言教育组织设计实施 第五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 第六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8 绪论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性质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

9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性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及其教育的学科;
通过探索和发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中的现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运用这些规律对学前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达到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

10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及其教育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 1. 进一步探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2. 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现象,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规律,并运用规律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11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作用:语言是学前儿童学习概念、发展智力、扩大交往范围、促进社会化发展的基本元素。语言与学前儿童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人们需要运用语言进行认知和思考,语言的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意义: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人类的文明化进程。

12 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为: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学基本原理和人类语言学的发展规律,运用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1. 自然观察法。具体方法有: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等等,其中日记描述法中的主题日记法和实况详录法对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 2. 调查研究法。一般可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原因调查、跟踪调查等。 3. 行动研究法。

13 模拟试题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 P3
1 .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 运用社会交往规则 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 的能力。 2. 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 使用语言 的能力 , 具体表现在 听说读写 四项;另一方面是指 分析语言的能力,带有较强的 直觉性 特点。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 自然观察法、 调查研究法 和教育行动研究法 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4. 自然观察法 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 5. 实况详录法 要求详细、完整地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6.行动研究法 是指研究人员 和一线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工作实践。9 7.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4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过程。7 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 幼儿语言的发展 ,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1. 什么是语言能力?P1 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 3

14 第一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15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 一、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 1. 后天环境论 2. 先天环境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 一、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 1. 后天环境论 2. 先天环境论 3.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16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一、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三、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一、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三、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四、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17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社会因素

18 模拟试题 1. 从社会功能看,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从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13
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 任意性 , 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强制性。17 3.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 和 强制性 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17 4. 符号的 任意性 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 ,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 就必须遵守社会约定,它对人们具有 强制性 。17 5.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语素、词、句子。17 6. 组合关系 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17 7.语言系统上层是音义 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序列,是表_义 单位。17 8. 目 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 :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19 9. 前儿童语言学习 受到各种 因 素 的 影响 , 这些 因 素大致可 以 分为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和 社会因素。25 10. 语言观念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 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29

19 模拟试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4 2.为什么说语言是思维工具?15 3.简述对语言“约定俗成”性的理解。16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8 5.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 主要内 容 。19 6.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主要有哪些因素? 25 7.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哪些?28 论述: 1.论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23

20 第二章 不同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0-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3-6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21 第一节 0-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一、语音的发展与教育 二、词汇的发展与教育 三、语法的发展与教育

22 第二节 3-6岁儿童语言的 发展与教育 一、语音的发展与教育 二、词汇的发展与教育 三、语法的发展与教育

23 模拟试题 1.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 产生交际倾向 、 学习“交际”规则 、扩展交际功能 。
2. 由 于儿童在早期 阅 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 帮助才能进行,亲自共读 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3. 一 般来说,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 单音发声、音节发声 、 前词语发声 。 4. 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 正确分辨语音 ,在言语运 动觉方面不能 正确掌握发音动作 。 5. 词义泛化 即词义扩张,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 6. 1 岁 半 以 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 的 时期 , 此时儿童能说出 词 的量大大增加 , 出 现“词语爆炸现象”。 7. 幼儿阅读内 容主要是 画报。 8. 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 时常出现词义 "泛化 " 、 “窄化 ”、"特化 " 的现象。 9. 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儿童说出 的句子中 包含的词语数量 、句子中 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 10. 1 周岁 以后 , 婴儿学习语言的主要任务就是 学习新词 , 扩大词汇量。 11. 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 的 符号结构 系 统 , 按其构成成分来说, 包括 语音、词汇、语法 三个方面。

24 模拟试题 12. 儿童母语习 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 : 一般是从无意义 的声音 , 发展到 单词句(独词句) 阶段,然后进入 双词句 阶段,再进入 多词句 及至最后进入 成人句 阶段 。 13. 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 小儿语" 式发音 , 在发音上表现出 的特殊策略常常有 :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14. 词义窄化 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15. 早期阅读环境包括 精神环境 和 物质环境 。 16. 独词句的出现 和 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人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17. 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 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 称为" 前言语阶段 "。 18.一 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__口语_ 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 的增加、词类范围 的扩大,以及 对词义理解_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19.词义特化,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 20. 独词句 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双词句 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21.学前语言阶段, 感知语音 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36

25 模拟试题 简答: 1. 0至 3岁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44 2.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 的亲子共读活动? 67 论述:
1. 0至 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48 2. 如何对0-3 岁 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50

26 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第四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途径

27 第一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分类目标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年龄分类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分类目标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年龄分类目标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

28 第二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一、确定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定位

29 第三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一、示范模仿法 二、视、听、讲、做结合法 三、游戏法 四、表演法 五、练习法

30 第四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途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 二、渗透性语言教育 1. 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第四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途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 二、渗透性语言教育 1. 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2. 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随机语言教育

31 模拟试题 1.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 词汇 、语音 、语法 并将其运用成熟。
1.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 词汇 、语音 、语法 并将其运用成熟。 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 容可 以 分为 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和 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两类结构。 3. 幼儿园教育的总 目 标和年龄阶段 目 标一般由 专门的机构 制定 , 而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 教师自己 制订。 4. 游戏法 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 的 游戏 , 训 练幼儿正确 发音 , 丰 富幼儿词汇和学 习句式的一种方法。99

32 模拟试题 简答: 1. “视听讲做结合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98 2. 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106
3. 如何在 日 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108 论述: 1. 如何从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 72 2. 制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目 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79 3.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哪些? 95—104 4. 专门性语言教育有什么特点? 105

33 第四章 学前语言教育组织设计实施 第一节 文学作品学习 第二节 谈话 第三节  讲述 第四节  听说游戏 第五节  早期阅读

34 第一节 文学作品学习 一、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特征 二、文学作品学习的主要类型 三、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35 第二节 谈话 一、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 三、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36 第三节  讲述 一、讲述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 三、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37 第四节  听说游戏 一、听说游戏的基本特征 二、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 三、听说游戏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38 第五节  早期阅读 一、早期阅读的基本特征 二、早期阅读的主要类型 三、早期阅读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39 模拟试题 1.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 看图讲述 、 实物讲述 、 情景表演讲述 。
2.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 文学欣赏 和文学创造 两种类型。 3. 讲述活动在设计和实施时的基本步骤是: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4. 谈话活动 的 主要类型 :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5.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 教育目标 来确定, 还应该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言发展的特点 来选择。

40 模拟试题 简答: 1.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有哪几个基本方法可供参考?144
2.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的自由交谈时,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44 3. 讲述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150 4. 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168 论述: 1. 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118

41 第五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作用和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42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作用和原则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

43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

44 模拟试题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 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 一方面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2. 他人评价法 是指评价对象以外的其他主体进行的评价。 评价主体可以是幼儿园内部的其他教师、管理者或园外的同行、大专院校的教师。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198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 196 2.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哪些方面?205 3.实地观察评价法和间接信息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各有什么优缺点?209

45 第六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学术研究多元化 二、学前双语教育 三、全语言教育 四、前沿理论

46 模拟试题 1. 语言能力 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 语言运用能力 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1. 语言能力 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 语言运用能力 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2. 学 前 全语言 教育 发 展的是学前儿童 听、说、读、前书写 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3. 双语学习 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1. 与传统的儿童语言教育相 比 ,学前全语言的教育有什么新要求?231

47 期末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一分,共20分) 三、问答题(前4题每小题5分,后2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48 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 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 可提炼" 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 2 ) "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 方案结构完整 , 包含活动 目 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等内容 4. 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 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

49 材料(1) :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
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定的话题谈话, 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 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 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 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 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 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间,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 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 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 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 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F喜欢 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50 材料( 2 ) :不高兴发芽的树 春天,许多树都发芽了,只有一棵树不高兴发芽,旁边的树喊到:"嘿,你睡着了吗?怎么还
没发芽?”“不要你管,我不高兴发芽 !”“为什么呢?”旁边的树问。他说:“记得去年我多绿呀! 小鸟在我身上垒窝,卖冰棍的老奶奶在我的树阴下卖冰棍 , 小孩的风筝线断了,我还帮他缠住 了风筝,可是没有一个人谢谢我。哼!发芽有什么好,我才不高兴发芽呢!" 不高兴发芽的树假装睡着了,白天也睡,晚上也睡,就是不发芽。去年的小鸟飞来了,见它 没有发芽,就把家搬到别的树上。卖冰棍的老奶奶也把车子推到别的树下。天上的风筝真多 呀!飞得好好的,没有一只往这棵树上飞过。 一天,环卫工人从这里路过,看见了不高兴发芽的树,他说"这棵树不会发芽,看来是枯 死了,明天来挖掉它。"不高兴发芽的树吓傻了,呆呆地盯着旁边的树一个劲地问"怎么办?怎 么办7 "现在它多想发芽呀!可自己能一下子长出那么多小芽吗?它急得浑身发热,迷迷糊 糊的。 早晨,不高兴发芽的树全身长满了小嫩芽,也许是昨天晚上太着急,嫩芽全给热出来了。 环卫工人扛着铁锹来了,走来走去,怎么也找不到那棵不发芽的树。他奇怪地搔搔头,只好 走了。

51 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初步感知文学作品 p②理解体验作品经验;③迁移作品经验;④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感知理解讲述对象;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③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p②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③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④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昕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p②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③教师指导幼儿游戏;④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①幼儿自己阅读;②师幼共同阅读;③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④归纳阅读内容。

52 祝大家学习愉快! 本 次 辅 导 结 束 再 见


Download ppt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章丘电大 孙封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