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人際吸引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2/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人際吸引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2/1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際吸引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2/17

2 內容綱要 社會動物的觀點 吸引的基本原則 個人特性 相似性 熟悉性 接近性 愛情 問題討論

3 社會動物的觀點 ★人,是社會性動物!生命中多數時間都與他人在一起。但人為何渴望與他人在一起?
親近他人(affiliation)—何種情境下較容易想與他人親近? (一)恐懼或不確定性 1.實例:探險、等待結果揭曉(看病、榜單)… 2.心理機制 a.分心假設:為了將問題從心中去除。 b.社會比較理論:人們想將自己感覺與處於相同情境的他人做比較—「不幸的人只喜歡同是天涯淪落人陪伴」 。 如:頒獎典禮上,競逐同一獎項者都分配坐在一起。 c.他人經驗:能幫助他們解釋並釐清經驗(或僅是陪伴)的人。 如:失戀的分享、喪親的調適…

4 (二)親近他人的例外 當他人存在反而會形成壓力或焦慮情境時。 如:家人陪伴面試或口試、期待享受孤獨者。 兒童期的依附(attachment) (一)依附 渴望與特定人形成持久關係與親密聯繫。 (二)兒童依附的型態 1.安全型依附:父母肯定回應孩子需求。 2.逃避型依附:父母拒絕回應孩子需求。 3.矛盾型依附:父母可能回應孩子需求。

5 (三)兒童依附的功能 1.獲得安全感:如看到陌生人,緊偎在父母身邊。 2.提供環境訊息:如面對新奇事物時,疑惑地看者父母反應。 (四)兒童依附的解釋 1.生物因素:天生的反應如哭泣、微笑,表達被照顧與保護的需要。而依附後有助於適應與生存。如不會走得太遠,避免陷入危險。 2.互動學習:增強反應。 小孩哭泣 給食物或換尿布 小孩微笑 父母感覺被需要…

6 社會關係的好處 (一)社會連結型態 1.強連帶:互動時間長、彼此情緒強度高、高親密感。 2.弱連帶:互動時間短、彼此情緒強度弱、低親密感。 (二)社會關係供應品 1.依附:提供安全感與慰藉感。 2.社會整合:歸屬感與我群的感受。 3.價值保證:自我能力與價值的肯定。 4.可靠同盟:緊急事件時尋求協助。 5.指引:尋求提供建議與訊息—弱聯繫蘊含資源較強連帶廣。 6.照顧機會:提供一種被需要的重要感。

7 寂寞(loneliness) (一)定義 當社會關係缺乏某種重要特徵,主觀上感受到不舒服,包括量的不足(社交生活圈少、朋友少)與質的不足(泛泛之交、無法掏心掏肺、知己)。 (二)孤獨(aloneness) 意指與他人分離的客觀狀態。孤獨與寂寞不存在必然關連。如享受孤獨。

8 (三)寂寞的類型 1.情緒性寂寞:缺乏親密的依附人物,如父母、配偶、親密友人。 2.社會性寂寞:缺乏社會整合感或參與感,如新住民。 (四)高寂寞風險 1.離婚家庭: a.自我責備 低自尊 寂寞 b.人際關係負面認知,如不可靠、拒人於千里之外。 2.婚姻狀態:已婚者較不感到寂寞? 3.年輕人:可能是較願意談論或承認。為何老年人自殺率是所有年齡層最高者?

9 社會支持網絡 (一)定義 一組由個人接觸所構成的關係網,透過這些關係網個人得以維持其認同,並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服務、訊息、新的社會接觸等。 (二)社會支持網絡的效用 1.正面效用:因應壓力、歸屬感、提高自尊… 2.負面效用:形成壓力、低自尊、疏離感…

10 吸引的基本原則 聯結 (一)核心概念 我們喜歡和良好經驗連結在一起的人。 (二)實例 某男子配戴黑框眼鏡 父親亦配戴黑框眼鏡 親切溫暖 增強
某男子配戴黑框眼鏡 父親亦配戴黑框眼鏡 親切溫暖 增強 我們喜歡能在某方面獎賞我們的人。 ★社會交換理論:當我們從這個關係得到酬賞超過成本時,便會願意繼續互動。 皇帝寵臣、馬屁精、給面子、感覺有面子…

11 個人特性 溫暖 (一)正向的言語—如給予稱讚、同理言語… (二)正向的非語言—如微笑、注視、姿態、表情、接觸… 能力
(一)和有能力者在一起比沒有能力者在一起更有所得。但能力重要性認定因關係或場欲不同而有差異。 (二)太完美—反而形成距離與壓力。

12 外表(或特質)吸引力 (一)美麗的女人,也是善良的、溫柔的女人? 英俊的男人,也是勇敢的、誠實的男人? (二)美麗的放射效果 當人們發現被別人看見自己與特別具吸引力的人在一起時,是一件有益的事。但兩個人若是陌生人,則產生負面評量反效果。 (三)外表吸引力的性別差異 男性比女性更重視外表吸引力。 (四)致命吸引力—缺新鮮感、更深瞭解、期待不同或情感轉變? 往日的關心,今日的佔有?往日的幽默,今日的輕浮或幼稚? 往日的勤奮,今日的沒情調?往日的性感,今日的濫情?

13 相似性 研究發現 (一)我們傾向於喜歡在態度上、興趣、價值、背景、性格…等等與我們相似的人。「物以類聚」! (二)相配原則
門當戶對、學歷相當、同種同文、共同價值、「龍交龍、鳳交鳳」… 相似性效果解釋 (一)產生酬賞—如意見或信念獲得肯定與支持。 (二)認知一致性的需求。如喜歡支持我們意見的人。 (三)預期價值理論—成功的可能性評估。如癩蝦蟆甭想吃天鵝肉。

14 相似性形成的機制 (一)選擇性吸引—一開始便進行篩選。如基督徒的婚姻觀;我只跟(不跟)某種人交往。 (二)社會影響—逐漸說服彼此而改變他們想法。如夫唱婦隨、同一個鼻孔出氣。 (三)環境因素—處於相似環境而塑造出。如高醫醫社系學生對社工的理念。 相似性效果的限制 (一)害怕遭遇同樣遭遇—負面的相似性。 (二)學習新事物所產生的刺激、新奇與豐富多變經驗。 (三)相互有利方式匯集知識—知識或技術的互補,但必須擁有相似的價值與目標。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15 熟悉性 單純曝光效果 只是常常看見某人就可以增加我們對此人的喜歡。 如:自己較喜歡鏡中的我(或顛倒底片),而非照片。
追求女朋友時,經常創造不期而遇。 熟悉性效果解釋 (一)增進對某人辨識,有助於進而喜歡對方。 (二)更熟悉瞭解,更可以預測對方行為,亦感覺較為舒服。 (三)假定別人與自己相似。如時常在同一地點(書局、體育館)遇見對方。 單純曝光的限制 (一)一開始便被知覺為負面,則無效果。如初始性的作用。 (二)兩人興趣、性格等方面衝突時,增加接觸,衝突惡化。 (三)曝光效果的極限—適當曝光水準。

16 接近性 研究發現 生活空間愈接近,愈有助於人際吸引與互動。如:近水樓台先得月。 接近性效果解釋 (一)接近性增加熟悉性—重複曝光機會增多。
(二)接近性與相似性連結。 相似性(社經條件相似) 接近性(同住高級住宅) 相似性(買名車、共同興趣) (三)物理距離接近較容易見面,降低互動成本。如遠親不如近鄰。 (四)認知一致性需求—被迫維持或增加喜歡與我們有關連或接近的人,特別是當物理空間無法改變時。 接近性的限制—一開始即存在對立,接近反而激化民眾。

17 愛情 愛情與喜歡 愛情與喜歡相同嗎?愛只是喜歡的強烈形式?或愛與喜歡在性質上截然不同? 浪漫愛情的經驗 (一)愛的想法—愛的認知
如:「xxx就像空氣和水」、「我願意犧牲自己換取xxx瞬時的微笑」、「我所擁有的就是xxx擁有的」… (二)愛的行為—愛的實踐 如:親吻、接送上下班、送鑽戒、精心設計生日party… (三)愛的感覺—情緒反應 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臉紅心跳、頭昏眼花…

18 激情之愛與友誼之愛 (一)激情之愛 狂野與強烈的情緒狀態:溫柔與性的感覺、興奮與痛苦、焦慮與舒服、利他與嫉妒共存的混亂感覺。 (二)友誼之愛 情緒基調較為中庸,強調信任、關懷與包容。長期關系的重要基礎。 (三)關係階段與情緒狀態 早期愛情關係 情緒極端? 長久愛情關係 情緒平靜與緩和? 如:小別(出差、旅遊)勝新婚、第三者介入與威脅

19 (四)嫉妒 1.定義 對於一段珍視的關係之持續與品質,知覺到威脅的反應。 2.原因 a.關係威脅:可能會失去伴侶。 b.自尊威脅:遭伴侶拒絕或輸給情敵。 3.影響因素 a.對關係非常依賴、非常在乎此關係且少有其他選擇 b.感覺關係不足、不安全感 c.文化:三妻四妾

20 愛情的三角理論 (一)親密成分 關係中親近性、連結性與相連性的感覺 (二)激情成分 關係中強烈情緒驅力 (三)承諾成分 決定愛一個人或承諾維持關係

21 (四)愛情類型 親密 激情 承諾 喜歡(好朋友) ˇ 迷戀之愛(一夜情) 空洞之愛(名分夫妻、日薄西山婚姻、豪門婚姻) 浪漫之愛(不在乎天長地久…) 友誼之愛(長期婚姻) 虛幻之愛(一見鍾情) 圓滿之愛

22 成人的浪漫依附 (一)成人依附與兒童依附之關連性 1.運作的關係模式 孩子與父母間最早的關係,會影響成年處理浪漫關係的方式,並發展出運作的關係模式。 2.差異性 a.成人依附是互惠的,相互的照顧。 b.成人依附常形成於同伴之間。 c.成人依附涉及性吸引。

23 (二)成人依附類型 1.安全型:親近他人是容易的事;很少擔心會被拋棄;與伴侶分享想法,且認為彼此關係是快樂、友善;以正面詞彙形容父母關係。 2.逃避型:與他人親近會有點不舒服,且形容最重要的愛情關係時會呈現情緒高低起伏、嫉妒、害怕親密;否認自己依附需求;較少吐露心事,較容易進行短暫豔遇;形容父母為比較苛求、欠缺關懷。 3.焦慮/矛盾型:尋求親密卻又擔心別人不回報;形容最重要愛情關係為糾纏痴迷、渴望回報,情緒有高低起伏;以插手干預、苛求來形容父母,且形容父母婚姻是不快樂的。 (三)依附類型與伴侶關係 安全性依附較有滿意、承諾、親近與適應良好的關係。且給予伴侶較多支持。

24 問題討論 試舉例說明你與班上某同學之所以變成好朋友的原因。 試舉例說明你曾經經歷的寂寞經驗。你時常感到寂寞嗎?為什麼?


Download ppt "人際吸引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2/1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