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0週 高雄會展產業之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0週 高雄會展產業之發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0週 高雄會展產業之發展

2 摘要 會展產業並非新興產業,歐美國家其發展源自於1814年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會展產業屬於無煙囪「綠色產業」,其發達程度代表著國家競爭力之強弱,會展產業的興盛與否,象徵著該國的文明和現代化程度,也是觀察一國經濟實力強弱的重要指標,是國家的經濟櫥窗。 在今日環保意識抬頭的時代,它既是無污染產業,對環境影響和衝擊最低,能對社會和環境做出正面貢獻,又能為主辦國帶進可觀利潤,故而成為各國政府致力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 1

3 會議展覽產業-帶動周邊行業 會議、展覽的舉辦不僅對舉辦者本身有利,更可以結合觀光旅遊,同時將亟欲推廣的產品或技術,以及舉辦地點的風景、文化、當地美食、特色產品等,一起呈現在參加的工商界人士眼前,會展活動的辦理有如火車頭動力一般,能帶動周邊食、衣、住、行、育、樂各種行業均能受惠,對主辦國家正面形象有相當大的幫助。會展產業迷人之處在於每投入1元的成本,就可以為整個活動周邊相關產業如公關、廣告、旅館、餐飲、交通、旅遊、裝潢、印刷和禮品等業者帶進高達10倍的收益。 2

4 會議的定義 1.會議產業諮詢議會定義:「會議是指一定數量的人聚集在一個地點,進行協調或執行某項活動」。
2.英國觀光局(簡稱BTA)則定義:「會議為不在露天的場地舉行的一切的聚會,這些會議的中心活動在於分享並流通資訊,且會議必需為至少六個小時的室內會議,以及至少要有八個人參加」。 3.中華國際會議展覽協會(簡稱TCEA)定義:「會議為一群人在特定時間、地點聚集來研商或進行某特定活動均稱之,是各種會議之總稱」。(黃振家,2007) 4.國際會議協會(簡稱ICCA)對國際會議的定義:「至少50人以上與會,為常態性且至少在3個以上不同國家輪流舉辦」。 5.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對國際會議及展覽在台舉辦的補助原則對國際會議定義:「與會人員來自3個國家或地區(不包括會議主辦國)及總參加人數100人以上(含會議舉辦地主國),且外國人數須達與會人數30%或50人以上之會議」。 3

5 展覽的定義1/2 1.全球展覽產業學會(簡稱 UFI)對國際展覽的定義為:「外國直接參展廠商家數至少占總參展廠商家數的10%或外國參觀人數和次數至少占總參觀人數和次數的5%或200人以上之展覽」。 2.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對國際會議及展覽在台舉辦的補助原則對國際會議定義:「外國直接參展廠商達10%以上或來自6個以上之國家或地區參展」。 3.根據在「如何辦理展覽」(溫月火求1996)一書中對展覽的定義陳述如下:「展覽是一種短期專業性展出及交易之活動,主辦者基於促進商業、貿易及獲取利潤之目的,從而招募廠商將其產品或服務陳列展出,提供買主觀看及洽談交易。」 4

6 展覽的定義2/2 辦理展覽之目的除了可開拓市場外並建立知名度、探測產品在市面上的接受度、
了解市場最新發展狀況、競爭對手的發展現況、產品未來的趨勢及建立品牌形象(黃性禮、黃淑芬,2006) 。 還可促進產品領域交流合作的機會。 故依照參展廠商的產業,展覽可分為專業展與綜合展兩大類:(王玉琢,1997) 。 5

7 會議展覽產業 MICE 會議展覽產業 MICE(圖)近年來被全球先進國家視21世紀的金礦產業,因涉及產業面極為廣泛,成為各產業的發展觸媒,帶動會展周邊產業飯店住宿飲食、人流交通運輸、資訊廣宣印刷、建築裝潢禮品,特別是觀光旅遊可促進城市發展活絡經濟,帶進多倍乘數的經濟效益。 6

8 會展產業的特性 舉辦國際會議展覽,其特殊的產業帶動效應,會展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遠超出會展產業自身的範疇。
無形經濟效益高,惟須事前競標,投入資金大,短期間不易回收;籌辦時間長,舉辦時間短,優勢產業籌辦展覽或會議較易成功,展覽也容易產生良性競爭或惡性循環;國際會議的舉辦大多在已開發國家,大部分與會者有其特定對象參加。 藍色部分代表高度經濟已開發國家, 紅色為最不已開發國家, 橙色為其餘的開發中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2008年) 7

9 高雄具有相當優渥1/2 政府長期重北輕南的政策下,高雄縣市會展產業無論是規模與發展均比不上台北,惟高雄具有相當優渥的條件足以媲美台北,如能加以運用,高雄有機會成為與國際接軌之都市。 8

10 高雄具有相當優渥2/2 高雄的地理環境、產業經濟、歷史背景、及縣市合併等相關資源與政策,多位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分析高雄當前環境的內部優劣勢、外部的機會與威脅,高雄會展產業的新契機;希望能藉此造就高雄地區會議與展覽活動朝向專業化、多元化與國際化發展。 9

11 城市行銷之目的 世界各國莫不積極投入龐大資源,興建會議中心、展覽場館相關的軟硬體設施,都市更新並搭配相關獎勵措施,造就更完善的會展環境,積極爭取國際性會議活動前往召開,辦理國際會議或展覽等,吸引更多的國際人士前往以達到城市行銷之目的。 10

12 2012麗水世博會8個展示館 11

13 世界博覽會 2010年中國大陸在上海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顯現了中國目前的國力已擠身世界強國,從中國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吸引世界各國人潮圍觀。 中國就像塊大磁鐵,將世界的焦點都聚集在他身上,尤其是上海市為迎接來自世界各國的來賓,整個城市動起來。 改頭換面整頓得泛然一新,這也是屬於會展產業之一環,最典型的都市發展城市行銷。 12

14 2012麗水世博會8個展示館 13

15 新加坡金沙國際會展中心 新加坡金沙國際會展中心 14

16 全球國際會議舉辦排名 15 全球排名 國家別 會議場次 1 美國 595 2 德國 458 3 西班牙 360 4 義大利 350 5 英國
345 6 法國 341 7 巴西 293 8 日本 257 9 中國 245 10 奧地利 236 11 荷蘭 12 瑞士 214 13 加拿大 213 14 瑞典 184 15 韓國 176 15

17 全球城市排名 城市排名 城市別 會議場次 1 維也納 160 2 巴塞隆納 135 3 巴黎 131 4 柏林 129 5 新加坡 119
哥本哈根 103 7 斯德哥爾摩 102 8 阿姆斯特丹 98   9 里斯本 10 北京 96 11 布宜諾斯艾利斯 90   12 首爾 13 布達佩斯 87   14 馬德里 15 布拉格 86 16

18 亞洲國家別排名 1 日本 247 2 中國 223 3 韓國 169 4 新加坡 118 5 泰國 95 6 印度 92 7 馬來西亞 87
亞洲名次 國別排名 場次總數 日本 247  中國 223  韓國 169  新加坡 118  泰國 95  印度 92  馬來西亞 87  台灣 79  香港 66  17

19 亞洲城市排名 全球名次 亞洲名次 城市名稱 會議場次 新加坡 118  首爾 84  14  北京 73  18  曼谷 71  19  東京 68  21  香港 66  27  吉隆坡 61  28  上海 57  32  台北 52  18

20 亞洲展覽館現況 19 排名 國家/地區 展館數 室內面積(千㎡) 1 中國 87 3,634.5 2 日本 12 350.6 3 印度
257.5 4 韓國 223.3 5 泰國 7 209.9 6 新加坡 203.6 香港 151.9 8 澳洲 115.2 9 台灣 105.4 10 澳門 76.7 11 馬來西亞 71.3 巴基斯坦 39.1 13 越南 33.8 14 印尼 31.7 15 菲律賓 8.3 總計 165 5,512.8 19

21 金融海嘯-重要趨勢 展覽場地  自 2004 年起5年快速擴張展覽場地的情形已接近尾聲,接下來 2 年至2010年底,除了中國、香港、韓國及新加坡外仍繼續成長外(2012年韓國將再加入新的展場),其餘各國大概都維持不變,全亞洲展覽場地預估成長7%。 未來1至2年內,亞洲部分地區的政府可能為了減輕金融海嘯的衝擊而在公共工程建設方面挹注資金及資源,進而有新展覽場地的興建計畫,否則鑑於目前展覽市場需待數年的時間才能將近幾年大量新增的展館消化,加上可預見不久後,展館之間將開始價格競爭,故短期內難再有大量的新展館的誕生。 20

22 金融海嘯-展覽活動 因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參展商減少參加同性質的展覽以及預付攤位費的意願。
對國際展而言最重要的國外買主人數,也最容易受到經濟因素影響而衰退,新展受創的程度也會更嚴重。 例如:「澳門珠寶手錶展」買主衰退 45%,參展廠商則衰退 41%;「香港國際珠寶展」國外買主減少近 15%,買主數衰退 3.5%減少近 10%。 21

23 台灣會展產業的發展歷程1/3 22

24 台灣主要展覽館舉辦展覽數2/3 23

25 台灣會展產業的發展歷程3/3 黃金山(2009)指出:「台灣的會展產業啟蒙於殷憂困頓間,50年代台灣物資與外匯俱缺。
政府在優先發展經濟之決策下,貿易廠商採用國際參展機制到處參展以尋求商機。 確實成功的把台灣從一個貧窮而封閉的經濟社會,帶到富裕而開放的境地(林鐘雄,1984)。 24

26 台灣會展產業的發展歷程 歷經1974年借用台北圓山飯店之展售、 1975年之台北市陸軍營區(現中正紀念堂所在)
1977年之松山機場臨時展覽場階段, 1986年之台北世界貿易(國際展覽)中心落成啟用, 1999、2003年世貿二、三館又分別於加入營運。 25

27 台北世貿中心 於1970年7月1日成立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外貿協會),委以開拓國際貿易市場的重任,政府並規劃興建集貿易服務、商品展示、會議服務及旅館餐飲等四大功能的建築。 即現在的國際貿易大樓、展覽大樓、國際會議中心及君悅飯店(原凱悅飯店),共同建構成一個功能完整的四合一建築稱為「台北世貿中心」。 並且於1974年的台灣外銷成衣推廣展覽會中,開啟了台北國際專業展的長遠商展之路。 26

28 台北世貿中心 近40年來,外貿協會每年除了籌組上百個貿易訪問團到國外開拓市場、參展,營運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及南港展覽館,一年辦理28個國際展覽,同時也經營國際會議中心。 每年超過800場的會議活動之外,並肩負台灣國際企業人才的培育重任,包含會展人才的培訓。 為協助南部業者推廣在地產業的發展,外貿協會於民國96年起已連續3年在高雄舉辦高雄食品展,今(2010)年首度增加台灣國際扣件(螺絲)展,未來在高雄縣市合併後。 是否可朝高雄地區的聚落產業開發新展,吸引國際人士到高雄來值得探討。 27

29 台灣會展產業的發展歷程 展覽產業正式在台灣發展,接續出國參展時期之基礎,成功的帶領台灣從五十年代在每年僅接近三億美元的進出口額,且年年入超(單一年之入超更高達一億二千萬美元)的窘境,推升至 1998 年時一年就創下高達 2,623 億美元之總進出口額,成為全世界第十四大貿易國。 同時累積外匯存底突破一千億之境,1991年更榮登全球外匯存底第一位寶座,因而被譽為創造世界性經濟之「台灣奇蹟」(李國鼎、蕭萬長、武冠雄,999) 。 從197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僅30億美元在貿協借重展覽行銷戮力經營,以及在全國各界的努力下,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已劇增為 3,783.6 億美元;足見展覽會是對外貿易直效發展之利器。 28

30 台灣展覽館展覽面積及攤位數 南部 由表 2-16 及圖 2-1、2-2 可看出台灣展覽館展覽面積及攤位數 29 台北世貿 1 館
地區 展覽館 啟用年 展場面積(㎡) 攤位數(個) 北部 台北世貿 1 館 台北展演 2 館(原世貿 2 館) 台北世貿 3 館 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 台北世貿南港展覽 2 館 台北縣工商展覽中心 1986 1999 2003 2008 2013 28,239 5,543 7,481 45,360 47,255 4,234 1,554 331 365 2,465 2,650 238 中部 台中世貿中心 2000 4,851 250 南部 台南世貿展覽中心 2006 4,958 240 高雄工商展覽中心 高雄凱旋世貿展覽中心 高雄巨蛋 高雄世界貿易展覽會議中心 1990 7,716 5,847 N/A 422 620 230 1500 29

31 高雄地理位置 (一) 高雄地理位置 高雄市位於台灣西南部,地形南北狹長,總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北、東邊分別與嘉南、屏東平原接壤,西臨台灣海峽,南近巴士海峽,海陸地位優良,海灣自然天成,是東北亞通往南太平洋要道,同時,也是一個理想商港,先天條件優越,造就這個城市大步邁向國際化。 高雄具備國際機場,與亞洲許多城市有直飛航線,由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轉機更可抵達世界各大城市,從台北到高雄可搭乘每日約50個航班的國內班機,飛航時間約50分鐘,或搭乘自強號火車(270分鐘)或搭客運巴士(300 分鐘)。 30

32 高雄地理位置 航海交通 31

33 高雄會展硬體設施 (一) 高雄工商展覽中心 高雄工商展覽中心由市政府籌設興建事宜,在89年年底正式完工啟用,提供市民及工商業界一個現代化的展覽場地,與高水準之國際化會議廳,以提昇高雄市工商展覽水準。 更在高雄市政府為增進地方繁榮之目標下及政府機構人員精簡政策及營運成本的考量,在90年以公辦民營方式委託鉅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外營運,藉由民營企業靈活經營方式來發揮高雄工商展覽中心之更高效能,活絡整體消費市場,以提昇高雄市經濟競爭力,拓展國際視野。 惟十年來經營本質與原定規劃不盡相同,已於今年由政府收回,暫停營運。 32

34 高雄世界貿易展覽會議中心 高雄市為台灣南部第一大都市,擁有台灣第一大國際商港高雄港,以及兼具國際與國內航線的小港機場,為國內著名之雙港都市。
國內交通方面,有縱貫線鐵路、公路、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和高速鐵路交會,可連結島內各大都會區,聯外交通路線堪稱便捷,加上捷運系統,市內交通網絡甚為完整。 自然環境方面,高雄市有山、有河、有海,加上典型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陽光燦爛,鄰近更有屏東、台南等地多處觀光景點,擁有發展觀光旅遊活動的優勢條件。 33

35 凃建國安益國際展覽公司董事長 中華民國展覽協會理事長 1.以發展會展產業的條件,高雄市具有地理環境的優勢,是除了台北之外。
台灣未來唯一可以發展會展產業的海港都市,高雄有國際海港及空港的條件,高雄市正在推動郵輪母港計畫。 未來在2014年將發展郵輪碼頭及遊艇碼頭,同時高雄世貿會展中心也將成立。 34

36 會展產業之發展可分硬體跟軟體兩方面 2.會展產業之發展可分成硬體跟軟體兩方面
首先要有最基本的硬體建設,城市的基礎建設,會展場所加上便捷的交通,國際觀光級飯店以及周邊環境的配合。 有了基礎硬體設施後Marketing就會跟著來,所謂軟體指的就是Marketing 。 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展覽跟會議的場地,如果有了這些硬體設施,辦理國際會議就輕而易舉。 35

37 會展產業之發展可分硬體跟軟體兩方面 3.就會議來說,以台灣的市場來觀察,國內就有很大市場,過去30年來許多公協會的會議都在台北辦理,包括工總、商總、醫學會議等都在台北開會。 如果高雄有了符合國際水準的會議場所,辦理2-3,000人的會議就輕而易舉。 有了硬體這些公協會的會議即可就近辦理,市場俯拾皆得。 以國際會議來說,要爭取大型的國際會議機會也很多,對開會的人來說,還沒到過的城市會有興趣,當然城市的基礎建設要達到一定的水準。 36

38 會展產業之發展可分硬體跟軟體兩方面 4.辦展覽的話高雄沒有辦法發展到像台北COMPUTEX 一般規模的展,但在某些中小型的展覽仍是沒有問題。
展覽規模專業度要夠,高雄需要有新的會展創意有別於台北現有的展覽。 符合民生必需的消費展最適合,如食品展、旅遊展、資訊展、地方特色產品展…等,有些展可以各地輪流展出或2 年一展的方式。 例如老人照護、醫療展都可拉到高雄辦理。 37

39 會展產業之發展可分硬體跟軟體兩方面 5.高雄前鎮漁港的遊輪碼頭,未來是中國大陸進出台灣的重要門戶之一,輪船飛機搭配往返旅遊也是很好的旅遊方式。 6.高雄是否能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會展都市,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中國大陸可說是台灣的後花園,而高雄正是進出大陸的橋頭堡,位處於航空、海運通道的高雄未來必然會有機會。 7.高雄要成為一個國際會展城市仍然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從 年還有 5 年的時間,政府的行政人員尚未真正體認會展業能為城市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之綜效。 38

40 高雄世貿會展中心 高雄市在南部地區面臨產業轉型之衝擊下,朝向會展產業發展成為一重要契機,為達到南北區域產業發展之均衡。
由中央政府支持對地方投入重大公共建設,預定投36億新台幣建設高雄世貿會展中心。 積極藉由會展活動來行銷都市發展,躍升高雄成為國際化都市。 39

41 高雄世貿會展中心 40

42 1.地理環境優勢,國內交通便捷,國際海港及空港的條件具發展國際交通潛力。
優勢 Strengths 劣勢 Weaknesses 1.地理環境優勢,國內交通便捷,國際海港及空港的條件具發展國際交通潛力。  2.2014年將發展郵輪及遊艇碼頭,未來將成為國外旅客重要進出門戶。 3.具多項具競爭力的產業,鋼鐵、石化、扣件、農漁業特色產品…。 4.未來高雄世貿會展中心的經營管理,可借重外貿協會經驗的經營管理,有利高雄會展產業的發展。  5.高雄縣市合併後人口增加,市港發展腹地擴大,觀光資源豐富,交通連結更方便。 1.專業展覽館場地及硬體設施不足,相較於台北及台中都會區,略嫌不足無法如台北一般舉辦大型國際展覽。 2.會展專業人力素質與專業度不足,服務品質及語言能力有待加強。 3.無法結合周邊環境,做大會展,周遭觀光遊憩設施並未跟著提升。 4.城市市容環境街道國際化形象有待提升,街道、公共場所翻譯名稱要一致,都市要有足夠英語標示。  5.一般市民未能了解會展產業對城市經濟可帶來的龐大利益綜效。  6.國際級觀光旅館房數不足,無法同時期應付大量食宿問題。 機會 Opportunities 威脅 Treat 1.國際會展活動漸移至亞太地區,2014 年將發展郵輪及遊艇碼頭可帶動觀光商機。 2.2014 年高雄世貿會展中心也將完工將可帶動高雄會展產業的發展,結合在地公協會,利用在地產業聚落基礎辦展及研討會,加以強化推廣可達事半功倍之成效。 1.亞洲國家新加坡、香港、韓國、中國大陸等不斷興建大型展覽館,眾多展館將面臨相互競爭。 2.國際金融海嘯之後,影響參展商減少參加同性質的展覽以及預付攤位費的意願,新展受創的程度也會更嚴重,增加高雄會展產業推向國際化的困難與挑戰。 41


Download ppt "第10週 高雄會展產業之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