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欢迎老师、 同学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欢迎老师、 同学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欢迎老师、 同学们!

2 黔之驴 柳宗元

3 柳 宗 元 唐朝著名文学家

4 作家作品简介 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 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
  本文是一篇寓言,选自《柳河东集》(是其《三戒》之一)。   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 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 河东,因终官柳州刺史,又称 “ 柳柳州 ”。 唐宋八大家之一

5 露一手 列举出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黔驴技穷 飞鸟惊蛇 狗尾续貂 管中窥豹 害群之马 鹤立鸡群 狐假虎威 鸡鸣狗盗 惊弓之鸟
沉鱼落雁 打草惊蛇 对牛弹琴 非牛非马 飞鸟惊蛇 狗尾续貂 管中窥豹 害群之马 鹤立鸡群 狐假虎威 鸡鸣狗盗 惊弓之鸟 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 狼狈为奸 如鱼得水 守株待兔 指鹿为马 鹬蚌相争 杀鸡吓猴 黔驴技穷

6

7  本文文体 本文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的文体,具有短小精悍,讽喻性,劝诫性等特点。

8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解扫清文字障碍, 理解文章意思。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 解故事的深刻寓意(本文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 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9 黔 窥 骇 遁 噬 狎 跳 踉 好事者 不胜 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qin ku hi dn sh xi tio ling
黔 窥 骇 遁 噬 狎 跳 踉 好事者 不胜 sh xi tio ling ho shng

10 黔 之 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喜欢多事的人 而 到了 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 知。 喜欢多事的人 而 到了 却 它(到) 把(它)当作 躲避 偷看 靠近 一方对另一方

11 黔 之 驴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 喜, 计 之
柳宗元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 喜, 计 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 害怕 逃跑 将 咬 但是 渐渐 靠近 始终 更加 能承受 踢 于是 盘算 只 咬断 吃尽 才 离开

12 翻译 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靠近它,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大跳,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了,非常害怕、可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渐渐听惯了它的

13 翻译 叫声,又试探地 靠 近它,在它周围走动, 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老虎又渐渐靠近驴 子,又进一步戏弄 它, 碰闯、 依靠、 冲 撞、冒犯它。驴禁不住 发起怒来,用 蹄子 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 着 说:“ 它的本事也就如此而已!”于是跳起 来大声吼着,咬断了驴的喉 咙,吃光了它 的肉,然后才离开。

14 小助手 船:用船(名作动) 至:到了 稍:渐渐 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 (名作动) 止:只、仅 尽: 吃光 (用做动词) 断:咬断

15   一词多义 慭慭然, 莫相知 然往来视之 以为且噬己也 以为 以为神 ( ……的样子 ) ( 然而,但是 ) ( 认为 ) ( 把……当作 )

16 特殊用法 (靠近) ☆ 稍出近之 ☆☆ 驴不胜怒,蹄之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古义:
☆ 稍出近之 ☆☆ 驴不胜怒,蹄之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古义: ☆☆ 尽其肉,乃去 今义: (踢) (用船) (只) ( 离开 ) ( 往 )

17 说说下列各句中红色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1、船载以入( ) 2、蔽林间窥之( )( ) 3、庞然大物( ) 4、稍出近之( )( ) 5、往来视之( )( ) 6、稍近益狎( )( ) 7、荡倚冲冒( )( )( )( ) 8、驴不胜怒,蹄之( )( ) 9、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 )( )

18 方法:每解决一个问题前都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 1、 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精读课文,重点思考、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每解决一个问题前都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 1、 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 4、黔驴之技有哪些? 5、本文除产生了“黔驴之技”这个成语外,还产生了两个成语分别是什么?请你说出各自的含义。 6、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19 熟读课文,感悟此则寓言。 你能读出老虎的心理吗?

20 从文中找出描写虎的心理、动作的语句。 心理 动作 1、以为神 畏驴 2、莫相知 3、以为且噬己也 4、觉无异能者 5、终不敢搏 察驴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远遁 往来视之 又近出前后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以为神 2、莫相知 3、以为且噬己也 4、觉无异能者 5、终不敢搏 6、技止此耳 畏驴 察驴 食驴

21 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 以为神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生动描绘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推动情节发展。

22 黔驴之“技” 一鸣;一蹄 形象写出驴在“庞然” 的形体掩盖之下的平庸技能。所以,它被老虎吃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23

24 本文中的成语 黔驴之技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25 我来说 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给我的启示)。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26 《永某氏之鼠》(原文)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木施]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27 《永某氏之鼠》(译文) 湖南零陵地方有某人,这个人对于日辰禁忌异乎寻常地畏惧拘泥。认为自己出生那年恰逢地支属子,而鼠,就是子的生肖神。为了爱护老鼠,家里不养猫狗,不许仆人捕杀老鼠,成为禁例。连得他家的粮仓、厨房,也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因此老鼠们互相通报纷纷到某人家里来,每顿吃得饱饱的,可以不出乱子。某人家里没有一件器具是完整的,衣架上的衣服也没有一件是完好的,平时吃喝的大都是老鼠吃剩的东西。白天满地的老鼠成群结队跟人们并行,一到夜晚,偷东西、啃咬、打斗、作恶,弄出各种各样的响声,使人不能安睡。某人始终不感到讨厌。

28 几年以后,某人搬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原来的房屋换了别人来居住,老鼠照旧胡作非为,那人说:“这是暗中出没的坏东西,破坏作恶特别厉害,不过怎么到了这个地步呢!”于是他弄来五六只猫,把门关上,撤去瓦片,用滚水灌浇老鼠洞,找来一些童仆四面兜捕老鼠,杀死的老鼠堆积成小山,把它们丢弃在隐暗角落里,臭气几个月才散掉。 唉,这些老鼠还以为吃得饱饱的可以一辈子不出乱子呢!

29 谈谈你对这个有趣的 小故事的理解吧! 读了这个小故事后,我想告诉大家:

30 快乐小盘点   学习了本课,我们同学有哪些收获呢?能否来汇报汇报?

31 老师、同学们再见!


Download ppt "欢迎老师、 同学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