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組 組長:林政勳 組員:李東峻 郭建利 陳揚徽 凃文凱 張簡志傑 趙偉甫 夏御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組 組長:林政勳 組員:李東峻 郭建利 陳揚徽 凃文凱 張簡志傑 趙偉甫 夏御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組 組長:林政勳 組員:李東峻 郭建利 陳揚徽 凃文凱 張簡志傑 趙偉甫 夏御航
軍購案 第四組 組長:林政勳 組員:李東峻 郭建利 陳揚徽 凃文凱 張簡志傑 趙偉甫 夏御航

2 工作分配 資料蒐集:李東峻、郭建利、陳揚徽、趙偉甫、 夏御航 整理:凃文凱 製作投影片:林政勳 報告:張簡志傑

3 前 言   一個國家為了自身安全需要而向他國購買武器,也就是買他人的武器打自己的仗,這種交易行為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值得探究的是花費如此龐大的預算去採購一些日新月異的武器,其必要性如何,實應深長思之與嚴肅的檢討。

4 我國是一個長期依賴軍購為主來裝備三軍的國家,而美國一直是我們最大的賣主。依據美國國會研究處最新公布的統計數字,近八年(1994至2001年)來我國進口武器總額達二百零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十零三十八億元),居開發中國家傳統武器進口的第二名(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占全球進口總值百分之十點九。就數字的龐大來看實在驚人,就納稅義務人的立場而言,更是值得痛惜。

5 戰略安全   任何軍事安全的思考,首先面對的,即台灣的大戰略是什麼?與中共長期武力對峙是否合乎台灣的利益?做為美國附庸與美國共同遏制中共是否有利於台灣的安全?六一○八億軍事採購是否符合我們國家整體戰略的方向?

6 第一、從台灣與美國的戰略關係來看。我們認為,五十年來台灣能夠得到安定與繁榮,雖然不能否認其中的美國因素,但在建構台灣的國家安全時,過於強調服膺美國的戰略設計,服從美國的指令,將斷送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權力,這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包括維護台灣的整體利益在內;因此,作為與美國相同擁有平等主權的台灣,如果要與美國的戰略利益結盟,將不能以犧牲台灣為手段; 在採購昂貴的軍事武器前,先來檢視美國的亞太戰略目標是什麼?

7 美國到底如何看待中國?面對一個已經崛起的中國,美國內部有兩種不同的主張。一群新保守主義的政治人物,經由小布希總統的登位,以及九一一事件的機會,以反恐為名建立自己的超級霸權地位。這些人一直堅信,必須在東亞地區對中共採行「圍堵政策」,以防止中共的崛起。在這種思維下,台灣成為可以運用的一顆棋子。與其他東亞國家不同的是,台灣必須自己花大筆銀子來遂行美國的戰略目的。也就是,這六一○八億軍火案中,美國要賣給台灣的武器都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所需要的,美國根本不想賣。更明白的說,這些武器只是為了美國在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東亞戰區飛彈防禦體系所使用,而不專為台灣的安全。

8 另一批美國的政治人物,主張透過「交往政策」,促使中共進入符合西方價值體系的國際建制。柯林頓總統在位期間就是這種主張的鼓吹者,他們認為,透過「交往」可將西方的民主生活價值傳達給中國大陸人民,進而促成中國大陸「和平演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政府大量提供中國大陸留學生赴美獎學金,提供中共軍方人員赴美進修,加強民間的文化社會交流,其目的都在遂行美國的「交往」戰略。 台灣的利益在哪裡?目前美國仍是台灣重要的朋友,台灣不可能棄美國的國家戰略於不顧。但是台灣到底應該配合美國的「圍堵政策」,還是「交往政策」,則可以取決於台灣本身利益的需要。眾所周知,一項軍購案從採購、執行、訓練、到日後的維修補給最少也需要十餘年,我們如果現在配合美國的「圍堵政策」,日後國際政治現實發生變化,美國對中國戰略再度調整,台灣的軍火錢是不是白花了?另外,歐盟正在討論是否要解除對中共的武器輸出管制,一旦通過,一方面,中共將徹底改變與歐洲國家的戰略關係,美國是否也會被迫調整值得關注,另一方面,中共將因此而取得更先進的西方武器科技,我國的防衛如何自處?要繼續購買更先進更昂貴的武器嗎?

9 我們必須有所體認,美國政客與軍火商的利益未必就是美國的真正利益,美國仍有廣大的民眾不希望透過戰爭與衝突來解決問題。台灣應該配合的是美國對中國的「交往政策」,積極促使中國大陸與外界接觸,透過兩岸的交往使其走向更開放的社會,進而使得中國大陸的社會變得更為民主與多元,如此才是台海安全的最佳保障。

10 第二、從軍備競賽與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增加台灣的軍備是否就一定會給台灣帶來安全」?這是人民普遍的疑惑。一項簡單的國際關係的理論告訴我們,兩個敵對的國家,當某一個國家希望增加軍備以維護自己的安全時,對手因而也會增加軍備來維持自己的安全,這種軍備競賽的結果反而使得彼此的關係變得更不安全。這項「安全兩難」應用在兩岸關係時,其顯現的是中共擔心台灣獨立而強化其軍備的行為,迫使台灣亦增加軍購,但是台灣軍備的強化又使得中共感受到這是台灣尋求台獨的手段,應而亦再增加軍備與敵意,兩岸安全因而變得越來越難。

11 第三、從軍火支出與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否已經掉進軍備競賽的陷阱?」,「軍備競賽」往往被大國用來作為瓦解對方經濟力量的策略。美國在冷戰末期,經由「星戰計畫」此一晃子,誤導蘇聯亦加速軍備,造成蘇聯經濟力量大量輸血,最終成為蘇聯瓦解的原因之一。今日美國有一部分人認為可以此同樣的戰略設計中共,使其擴充軍備,以減緩經濟成長。被要求執行此一政策的合夥人──台灣卻因此掉進「軍備競賽」的陷阱。目前的價碼是購買六一○八億的防衛軍火,當中共繼續擴張其對台軍事部署時,政府是否仍要繼續向美國再購買幾千億或幾兆的軍火作為相對應的支出?中國大陸目前經濟實力已漸壯大,而台灣往日錢多淹腳目的現象已不再,我國經濟極有可能在與中共軍備競賽中被拖垮。政府經常用中共正在擴張其軍備支出,做為我國亦需增加軍費的理由。但是,政府卻從來沒有告訴人民,我們是否有能力與中共進行一場長期的、消耗性的軍備競賽。

12 第四、從透過軍火採購與美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看法來看。台灣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認為我國可以經由此項軍火採購建立與美國的虛擬同盟與準同盟關係,並因而參與了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我們認為事實並非如此。首先,如果認為只要買了這幾千億的武器就可以與美國建立準同盟的關係,是虛幻的夢想。美國在亞太地區所建構的戰區飛彈防禦體系,包括陸基、海基與中高空等武器系統,我國如要成為美國的準同盟國,可能必須於未來承擔更多的武器經費支出。其次、國際政治的現實與美國對於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美國國內並不會輕易地接受我國與美國成為準同盟的事實,以避免美國人民被拖進入未來的台海衝突,美國基於全球政治局勢以及中共位居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考量,仍然必須在意中共的態度,否則美國根本無法解決北韓的核武與聯合國的安全政治問題。

13 第五、從軍火採購有助於台獨建國的觀點來看。一些台獨主義的基本教義派,期望能夠與中共進行一場非毀滅性的衝突,使得兩岸人民的情感徹底割裂。他們認為,唯有如此,台灣人民才可以徹底地與中國決裂,台灣獨立才有可能。但是,果真如此,一個建立在人民可能的災難之上的意識型態,是多麼的殘忍與血腥。他們有沒有想到,即使中共沒有在下一次的戰爭中全面獲勝,但它會就此罷手?地區性的台獨主義能長期與十三億中國民族主義對抗?能長期的進行軍事衝突?一個受到戰爭摧殘的台灣還會再在是福爾摩沙嗎? 我們認為,六一○八億的軍火採購並不符合台灣的戰略利益,更不能確保台灣的安全。它有如火中取栗、緣木求魚,徒然使得兩岸已經快斷裂的政治互信更加破壞,亦使往來於兩岸的商賈學子無法自處。台灣人民的利益又能在哪裡?

14 軍事安全   戰爭是和平的最後選擇。有效的武器是致勝的力量,如何攻敵之盾,防敵之矛,也成為武器的最高價值。政府期望以六一○八億購買三百八十八枚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八艘柴油潛艦,與十二架P3C長程反潛機,並認為這些武器能夠在必要時發揮其功能,以確保台灣的安全。   軍事武器是一個極為專業的學問。我們不在此做專業的武器細部討論,僅就幾個基本觀點來論述,為何這些沒有經過理性判斷下的武器選擇並不能確保台灣的安全與利益。

15 第一、從PAC-3作戰時間的反應來看。從專業的研究報告中,我們看到,以美軍在波斯灣戰爭為例,伊拉克攻擊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所使用的的飛雲(Scud B) 型飛彈,飛行距離約 公里,時間約七分鐘。美軍從位於印度洋上部署的防衛支援計畫(Defense Support Plan, DSP)衛星偵測到資料後,傳送到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北美太空指揮中心,經過識別和確認後,再以衛星通知飛彈行進方向上的地面防空系統,進行攔截飛彈的任務。整個監測、識別、通信、發射的攔截過程需五分鐘。對台灣而言,假如中共從南京軍區發射東風十五型(M-9)飛彈只要飛行 公里,時間約五分鐘,即可命中目標,至於中共如果發射東風十一型(M-11)戰術導彈飛彈攻擊台灣,台灣有效防禦的時間更短。另外,由於我方並沒有類似美國完備的偵監辨識系統,需借助美方相關系統的支援,所需時間將超過五分鐘,因此,我們可以從所需的反應時間來看,愛國者三型飛彈的功能根本無法發揮。

16 第二、從PAC-3攔截的準確度來說。在波斯灣戰爭中,美國愛國者二型飛彈的準確度並不高,專家評估僅約10-20%,也就是發射五發最多只能命中一發。美國在使用愛國者三型飛彈時,雖然增加其準確度,但是多次試射的結果仍然並不令人滿意。美軍後來採用「二加二」戰術,即先以兩枚「戰區高防衛區域」(THAAD)飛彈做第一階段的防堵,再以兩枚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進行彈道飛彈的攔截規劃,如此的準確度才可以高達96%。我國並沒有THAAD的設備與武器,單單依靠愛國者三型飛彈,效果極其有限。

17 第三、就PAC-3防禦的數量來看。在最佳狀況下我國最多只有三百八十八枚愛國者三型飛彈可用。中共目前已經有超過六百枚以上的東風十五型和東風十一型短程彈道飛彈,台灣在防禦的數量上遠遠不及,更何況,東風十五型和東風十一型短程彈道飛彈可以配備多彈頭,而且,中共另有可能以將近一萬枚的M-7做為誘導彈,迫使我浪費防禦飛彈。如此情況,愛國者三型飛彈防禦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18 第四、從PAC-3防禦的成本來看,愛國者三型飛彈系統三百八十八枚,需一四四九億二千萬元,平均一枚約三億七千萬新台幣,中共M族飛彈平均一枚約五十萬美元。攻擊與防守成本的比率為一比廿四。這種懸殊的金額落差,使得台灣的財力根本無法進行緊密的防禦。 第五、從P-3C長程反潛機使用的需要來看。P3C反潛機基本上是一種相當優越的反潛機,但是,它並不適合台灣未來面對解放軍作戰的「化整為零」、「機動部署」與「機動作戰」的原則。P-3C反潛機必須依靠長跑道與固定基地的補給。海峽一旦開戰,各機場的跑道一定是遭受攻擊的重點,這將會使台灣未來的空中反潛作戰陷於極為不利的困境。屆時花費530億元所建構的先進反潛戰力可以執行任務的能力,必定會大打折扣。

19 第六、從P-3C長程反潛機設計的功能來看。目前已經在美國除役的P3C長程反潛機基本上是為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洋面反潛設計。由於距離海岸線甚遠,一般陸基短程飛彈很難接近。但是由於台灣海峽寬度不過百餘公里,中共陸基長程防空飛彈可以輕而易舉地將P3C反潛機擊落。因此,問題並不在於我們需要十二架還是八架,而是如果兩岸真正開啟戰禍,P3C反潛機可能根本無法發揮其功能的機會。 第七、從柴油潛艦設備的性能來看。由於德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家均因潛艦技術輸出管制禁令,我們並沒有辦法從歐洲獲得潛艦。美國又不願意出售台灣核子動力潛艇,目前我國只有可能獲得美國在一九五○年所設計並加以改良「青花魚級」型。雖然美國方面稱,內部的裝備將是先進的科技,但是我們用常識來問,我們會買一部五○年代的車子,加以內部裝修後與他人賽車嗎?假如答案不,我們為甚麼要接受這種可無理的買賣。

20 第八、從柴油潛艦價錢的合理來看。美方表示,為了重開生產線,籌購機具等所需的費用也就加在台灣人民的身上,使得台灣必須負擔約四千億的天價。這樣的價錢,可以買八艘每艘十五億美元的俄亥俄級(Ohio class)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攻擊潛艦。美國為考量中共的態度,不願賣有攻擊性的核子動力潛艦,卻只願意出售已經停止生產的柴油潛艦,美國這種態度與立場,其實擺明了就是要台灣對美國的軍火商做必要的供輸。 第九、從柴油潛艦投入防禦的時效來看。八艘柴油潛艦從生產到真正可以上戰場,需要十五年的時間,雖然有政治人物呼籲將其降至十年,但是這又有甚麼多大的差別?在這十餘年中,如果兩岸關係好轉穩定,四千億是否多餘,如果兩岸關係繼續惡化,在潛艦尚未服役時,兩岸的戰火可能已經結束。一個有政策方向的政府會做出這種決策嗎?

21 第十、從理性的邏輯來思考。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企業家,可能不會將如借龐大債務,購買一個五十年前設計,而期望在十五年後開始運作的產品。為甚麼在潛艦的採購上出現如此大的與人民基本思考不同的邏輯,是我們政治人物的愚昧,還是真的黑了心。 第十、從有無效果的觀點來看。日本為了防堵北韓的威脅,建構戰區飛彈防禦體系的代價是,設備五○○億美元,研發三○○億美元。北韓的飛彈與中共所擁有的相較有著天淵之別,日本都需要耗資八○○億美元。台灣如果要用武力來解決中共對台的飛彈威脅,將是一天文數字的支出,如何負擔得起?作為一個防衛體系,如果只做其中一部分,根本毫無效果而言,從此觀點來看,六一○八億的支出幾乎沒有意義。

22 我們認為,三百八十八枚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八艘柴油潛艦,與十二架P3C長程反潛機的軍火採購並不符合台灣的軍事安全需要,更不能確保台灣的安全。它是軍火投資的嚴重錯誤,更是軍事裝備的不當規劃,徒然浪費了台灣人民的血汗稅收,養肥了求索無度的軍火商。使得台灣在必要時無法防禦自己,台灣的安全與利益完全在這個軍購中被糟蹋與遺棄!

23 經濟安全   冷戰時期由於意識形態的對抗,不止是政治與軍事方面有著兩大集團,經濟方面也因為政治的藩籬,而缺乏跨集團的互動,但也因此避免了因為經濟發展不同而引發的國家安全。 面對冷戰後的全球化世界,資本無國界的快速流通,使得全球的經濟已經逐漸整合,跨國性的投資與生產促使國際企業往最大利潤的地方前進。如果一個國家不再能夠吸引外資,不再為國際商場所重視,它將無法為其國民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創造機會,國家的競爭力將會下降,而使得整個國家變得不安全。在學術上,我們將這種情況稱之為「經濟安全」的喪失。以下即從幾個角度來論述為何六一○八億的軍購案無法維護台灣的經濟安全。

24 第一、,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對不同的國家,「經濟安全」有著不同的詮釋。第一種國家,例如美國、西歐、等先進國家,「經濟安全」出了問題時,象徵著國民生活水準、社會福祉的下降,但是,由於這些國家都有著多元與民主的社會,整個國家與社會並不容易發生劇烈的動盪。第二種國家,例如中國大陸、東南亞等若干開發中國家,「經濟安全」如果無法達到,帶來的可能是社會的混亂與政府的更迭,但是不會亡國。在這些國家,「經濟成長」幾乎是政府執政正當性的代名詞。第三種國家由於「經濟安全」沒有處理好,是可能亡國的。分裂國家中的東德,雖然在整個華沙公約中是屬於經濟發展的國家,但是由於它與西德的特殊關係,在西德強大的經濟誘因下,名為統一,實為併吞。

25 兩岸分治有著特殊的歷史因素,彼此有著不同的意識形態與生活價值,但是經濟競賽的結果極其現實,如果台灣不能持續經濟發展,就無法在兩岸競逐過程中取得優勢,當台灣「經濟安全」不再時,整個國家有可能被「和平消化」。屆時,再多的武器又有何用,正如同一九九○年的東德,即擁有東歐最佳的軍備,又有華沙公約的支持,但是,在經濟發展比不過西德的情況下,仍然被人民唾棄。東德的經驗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台灣如果不能持續地發展經濟,是可能會亡國的,東德並不是在軍火下被擊敗,而是在經濟上被滅亡。

26 第二、從預算來源是否合理的角度來看。六一○八億的軍火支出,只是龐大不合理支出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即使如此,它都已經動搖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根基。財經學者們告訴我們,財政乃庶政之母,唯有穩定的財政基礎,國家經濟才得以盡力發展而無後顧之憂。依照政府所說,全案預算為6108億178萬元,將以釋股收入940億元、出售國有土地1000億元方式支付,不足額4200億元部分將由政府代表人民舉債來支應。 雖然對行政院的預算編列方式,舉國嘩然。但是行政院仍然無所忌憚地通過。我國原本長期即已是世界購買軍火量名列前茅的國家,人民負擔已甚為沉重,國家財政已遭扭曲。此次以特別預算方式通過六一○八億軍購,則創下新的紀錄。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預算不以正常稅收為財源,而是以「變賣國產」以及「借貸」方式籌措,極為不妥。

27 第三、從後代子孫的觀點來看。所謂借貸,其實就是要子孫還債。以台灣目前經濟現狀而言,未償債務餘額已高達3
第三、從後代子孫的觀點來看。所謂借貸,其實就是要子孫還債。以台灣目前經濟現狀而言,未償債務餘額已高達3.4兆元,加上地方債務及隱藏性債務如向金融機構借款,政府債務總額已超過11兆元。在此情況下,貿然提出「軍購特別預算」,將立即大幅增加債務。我們以後子孫一出生,每人就要負擔約五十萬的債務,他們已不再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而是為前輩還債的天生奴僕。

28 第四、從預算排擠的角度來看。長期而言,政府預算的赤字,必然會形成對他種支出的排擠。我國去年已將政府預算的38%(即GDP的6%)花費於國防相關事務,若再加上現今欲採購的潛艦、PAC-3反潛機等軍購特別預算,其所佔GDP比重將更高,此財政現狀必然使得其他民生、社福等相關預算被排擠。在預算如何獲得上,政府表明將以出售國有土地、舉債以及釋股等方式籌措6108億軍事採購預算,而釋股對象涵蓋土銀、台灣菸酒公司、台銀、台電、中油及中華電信等股票等計940億元,除對股市造成影響外,更有官員認為,此將造成舉債上限提早引爆、加稅、或排擠經濟建設等結果。 國庫署官員表示,軍購案中的4200百億元要分十五年舉債,平均一年為460多億元,國庫壓力很大,現在利率是歷史低檔,短期隔夜拆款利率在1%以下時,中央政府總預算每年要編列利息支出1400億元,約占總歲出的一成,如今全球利率已看漲,長天期利率上漲到3.6%,利率一翻漲,政府未來的舉債付息可能要達三千億元。

29 第五、從支出的黑洞來看。六一○八億只是另一波軍購的開端。綜觀未來十年內即將採購的百億台幣以上的重大軍購計劃,還包括C4ISR的博勝案、長程預警雷達、紀德艦、數十架武裝攻擊直昇機、百餘輛M109A6自走砲、掃雷運兵直昇機和勃克級神盾戰鬥系統飛彈防禦驅逐艦。這些對一般人民天文數字般的金額,已經是難以想像,再加上維修補給一般均為採購價格二至三倍的比率來算,台灣人民爾後要負擔的又豈是區區幾兆而已?這麼龐大的黑洞在我們一開啟六一○八億軍購案後,即已是一條不歸路。在還沒有與中共武器交戰前,台灣的人民就已經被無能的政客與貪婪的軍火商綁架了,而這個贖金卻不是我們能夠,但又必須承擔,台灣人民是多麼的可憐!

30 第六、從武器的經濟價值來看。台灣並不像一些先進國家,可以依靠生產武器賺取外匯,也不像以色列等國,可以將購得的武器研發再發展再轉賣。我們所購得的高科技武器,純粹只供使用,或與美國共用,而無法發揮再生財的功能,全然是一種消耗品。當武器的時效過去,或者中共研發出更高級科技的產品,我們所擁有的武器恐將淪為於大 人的玩具,或兩岸軍事對峙中的軍火紀念品。 全球化時代,能夠促使外人來台灣投資的吸引力,絕對不是依賴我們龐大的軍火,而是整個社會的基礎建設與社會穩定。當台灣將未來幾十年的預算都耗盡在無法生財的軍火採購,哪能再有金錢投入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基礎建設。難道我們在未來要靠增稅來因應軍火的支出,或者縮減基礎建設來填補軍火費用的缺口?

31 結論   我們必須要說,一個財政不完全、預算被扭曲的國家,不可能是一個經濟制度健全的國家。缺乏發展資金,欠債累累的國家,更是一個經濟不安全的國家。台灣應該考慮自己本身的實力,要了解,如果台灣的經濟受到軍火的排擠而無法持續發展,如果人民無法感受台灣的經濟遠遠超過中國大陸,我們的「經濟安全」將受到危害,經濟發展落後,台男可能成為泰勞,台女也許成為菲傭,這樣的台灣即使有再多的軍火,又有甚麼意義?   我們認為,從「經濟安全」的觀點來看,六一○八億的軍購案,並不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嚴重戕害台灣的整體經濟安全。台灣不應該將國家的有限預算,投入無底的軍火支出,政府應集全國之力,盡量發展經濟,一個擁有經濟繁榮的國家,人民才有尊嚴,國家安全也才能得以維護,人民的利益也才能真正的彰顯。

32 我們為甚麼要共同組成一個生命共同體?如果這個共同體並不能夠讓每一個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公平與正義,要這個共同體做甚麼?為甚麼我們需要政府?如果政府不能夠為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做貢獻與分配,要這個政府做甚麼? 人類發展已經進步到另一個新的階段,我們不可能只是為求自己的財富,而忽略到其他人的生存,也不可以將自己的安全,建構在另一群人的不安全之上。「人類安全」是廿世紀末一個普遍為世人重視的課題,而其中的「社會安全」,更是人們對於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反思。 全球化成為廿世紀末的新浪潮,新自由主義做為推動全球化的思想引導,它所帶來的是貧富不均的擴大,社會分歧的加劇,性別分化的加深。國家由於稅收減少,權威亦為其他行為體所分享,能夠從事社會公義分配的能力亦降低。在這個情形下,有的國家選擇與其他國家整合起來共同因應全球化的挑戰,以共同解決社會的公義問題,歐洲聯盟即是一例。也有的國家選擇向其他地區擴張以爭取本國的利益,當前的美國即是此例,以反恐為名,競逐中亞與中東的石油利益,以遏制流氓國家為名,要求東亞國家出錢配合美國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美國要的是國家利益的擴張,希望減緩美國財力的支出,美國並不在乎這些國家是否因為支付龐大軍火而犧牲了他國的國內社會安全。

33 我們必須要說,六一○八億的軍備案並不能帶給台灣真正的利益。它迫使台灣作為美國圍堵中共崛起的馬前卒,也使得台灣成為美國與中共武力衝突的戰場;它將耗盡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更將促使我們的子孫背上難以償還的軍火負債;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破產,台灣人民無法再經由民主得到世人的肯定,因而將喪失民主所帶給台灣的所有利益。 我們呼籲,政府立刻放棄這這個無法為台灣帶來真正安全與利益的六一○八億軍火案。為了台灣的安全與利益,政府應該用理性、智慧與負責任的態度來思考兩岸關係,而不是被美國與軍火商誤導了台灣的需要,更不可以以一人之私或一黨之利而陷台灣人民於戰火的情境。

34 國會議員以及各方政治人物能夠不畏黨派利益團體的壓力,堅持維護人民的長遠利益。大眾傳媒能夠堅守第四權的崗位,將軍購案的真象與無理向人民做詳盡的說明。 作為社會良知的一份子,希望將人民卑微的訴求向政府呼籲,但是,我們也堅信,民主所需要的不僅是思想,也需行動。我們將應儘所有的努力,喚起政府的覺醒,透過必要的行動,迫使政府不再犧牲人民的安全與利益。

35 End 


Download ppt "第四組 組長:林政勳 組員:李東峻 郭建利 陳揚徽 凃文凱 張簡志傑 趙偉甫 夏御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