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防治目標與策略指引 第二節 身體活動與生活型態重點 劉燦宏 2012/10/26 小組成員:劉燦宏*、劉影梅、林正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防治目標與策略指引 第二節 身體活動與生活型態重點 劉燦宏 2012/10/26 小組成員:劉燦宏*、劉影梅、林正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防治目標與策略指引 第二節 身體活動與生活型態重點 劉燦宏 2012/10/26 小組成員:劉燦宏*、劉影梅、林正常、
卓俊辰、林貴福、黃奕清、許雅雯 劉燦宏 2012/10/26

2 壹、前言 身體活動是維持理想體重的關鍵,對於減重或增重均有影響,除了左右能量消耗,肌肉質量的增加也有助於提高基礎代謝消耗的卡路里,以及控制體脂肪比例(台灣健康體能指引,2010;King et al., 1995;Hartman et al, 1993;國家衛生研究院,2008)。 規律的身體活動除了有助維持理想體重、增進健康體能之外,更能促進心理健康、改善疾病危險因子、改善從事每日生活所需的活動之功能性能力,也能延長壽命,降低死亡率等 (台灣健康體能指引,2010)。 2

3 貳、關鍵問題 一、不活動人口比例偏高 二、工作活動量下降,工時增加 三、平均每人花在健康促進方面的支 出,明顯偏低 3

4 參、策略文獻回顧 一、運動習慣的缺乏 二、運動持續時間的建議 三、長時間的靜態生活,使得肥胖機 率大增 四、減重者建議的運動種類 4

5 肆、目標與策略 一、短期 (3年內) : 增加運動人口5%,降低不運動人口5%。
增加運動者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到達每 次30分鐘,每週至少3次。 休閒螢幕時間(Screen time):小於2小時。 提供國人適合的運動休閒步道及用路環境。 5

6 肆、目標與策略 (續) 二、中期 (5年內): 三、長期 (10年內): 增加運動人口10%,降低不運動人口數10%。
肆、目標與策略 (續) 二、中期 (5年內): 增加運動人口10%,降低不運動人口數10%。 推廣運動種類多樣化,含有氧適能活動、肌肉適 能活動、柔軟度活動及協調性訓練等。 每週應累積21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 三、長期 (10年內): 增加運動人口20%,降低不運動人口數20%。 每週運動量累積到300分鐘以上(含90分鐘的費力 身體活動,及21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 6

7 伍、監測指標 一、運動人口比例。 二、不運動人口數。 三、每週運動時間、頻率、強度與 運動種類數。 四、心血管代謝疾病死亡率。 7

8 陸、五年目標主題 (central theme) 第1年 繩繩相連年:跳繩 102年(蛇年) 第2年 馬路友善年:健走、走路上下學
103年(馬年) 馬路友善年:健走、走路上下學 第3年 104年(羊年) 洋洋得意年:游泳 第4年 105年(猴年) 好厲害年登山 第5年 106年(雞年) 太極強身年:太極 運動的推廣需要與專業運動團體結合,提供多樣化之運動,並製造話題,所以配合時序及推廣之難易程度,安排如上。 8

9 柒、參考文獻 9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台灣健康體能指引;2010。
King AC, Haskell WL, Young DR., Oka RK, Stefanick ML. Long-term effects of varying intensities and forma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articipation rates, fitness, and lipoproteins in men and women aged 50 to 65 years. Circulation 1995;91(10): Hartman WM, Stroud M, Sweet DM, Saxton J. Long-term maintenance of weight loss following supplemented fasting. Int J Eat Disord 1993;14(1):87-93. 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技術報告(上);2008。 Garber CE, Blissmer B, Deschenes MR, Franklin BA, Lamonte MJ, Lee IM, Nieman DC, Swain DP.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musculoskeletal, and neuromotor fitness in apparently healthy adults: guidance for prescribing exercise.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1;43(7):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Physical Activity. Available at : Accessed October 11, 2012. 柒、參考文獻 9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commended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Adults Aged Years. Available at: Accessed October 11, 2012. Leroux JS, Moore S, Richard L, Gauvin L. Physical Inactivity Medi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erceived Exercising Behavior of Social Network Members and Obesit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P LoS One 2012;7:e46558. Lindstrom M, Isacsson SO, Merlo J.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two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1986 and Eur.J.Public Health 2003; 13: Tremblay MS. Major initiatives related to childhood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in Canada: the year in review. Can J Public Health 2012;103: Hohepa M, Schofield G, Kolt G. Adolescent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N Z Med J 2004;117:U1210. Arsenault BJ, Rana JS, Lemieux I, Despres JP, Kastelein JJ, Boekholdt SM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abdominal obesity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 and women. Int J Obes (Lond) 2010;34: Patterson PD, Moore CG, Probst JC, Shinogle JA.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in rural America. J Rural Health 2004;20: 柒、參考文獻 (續) 10

11 Chaput JP, Tremblay A.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the relevance of reconsidering the notion of sedentariness. Obes.Facts. 2009;2: Banks E, Jorm L, Rogers K, Clements M, Bauman A. Screen-time, obesity, ageing and disability: findings from participants in the 45 and Up Study. Public Health Nutr 2011;14:34-43. Maher C, Olds TS, Eisenmann JC, Dollman J. Screen time i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than physical activity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9- to 16-year-old Australians. Acta Paediatr. 2012;101: 教育部:99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報告;2011。 劉影梅、洪永泰、黃璉華、陳俊忠、姚開屏、蔣立琦(2005)。國際衛生組織身體活動量表監測系統的建立與國際合作(二)-以電腦輔助電話系統訪問台灣 歲國民之國際身體活動盛行率調查期末報告(DOH-93-HP-1410)‧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九十三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民國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 柒、參考文獻 (續) 11


Download ppt "第四章 防治目標與策略指引 第二節 身體活動與生活型態重點 劉燦宏 2012/10/26 小組成員:劉燦宏*、劉影梅、林正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