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核酸提取及常见问题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核酸提取及常见问题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核酸提取及常见问题分析

2 内容 第一部分:D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第四部分:RNA提取及其RT-PCR常见 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3 前言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最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核酸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 。

4 第一部分:D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一部分:D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第四部分:RNA提取及其RT-PCR常见 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5 DNA提取的几种方法  基因组DNA的提取  CTAB法  SDS法  其它

6 DNA提取的几种方法  非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碱裂解法 煮沸法   线粒体、叶绿体DNA的提取 差速离心结合SDS裂解法

7 基因组DNA- CTAB法 CTAB法原理(植物DNA提取经典方法)
CTAB(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并与核酸形成复合物。 该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mol/L NaCl)是可溶的,通过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多糖、酚类等杂质后加入乙醇沉淀即可使核酸分离出来。 注:CTAB溶液在低于15℃ 时会形成沉淀析出,因此在将其加入冰冷的 植物材料之前必须预热,且离心时温度不要低于15℃。

8 基因组DNA- CTAB法 CTAB提取缓冲液的经典配方 Tris-HCl (pH8.0)提供一个缓冲环境,防止核酸被破坏;
组份 Tris-HCl (pH8.0)  EDTA (pH8.0) NaCl CTAB β-巯基乙醇 终浓度 100 mM 20 mM 1.4M 2%(W/V) 0.1%(V/V)使用前加入 Tris-HCl (pH8.0)提供一个缓冲环境,防止核酸被破坏; EDTA螯合Mg2+或Mn2+离子,抑制DNase活性; NaCl 提供一个高盐环境,使DNP充分溶解,存在于液相中; CTAB溶解细胞膜,并结合核酸,使核酸便于分离; β-巯基乙醇是抗氧化剂,有效地防止酚氧化成醌,避免褐变,使酚容易去除

9 基因组DNA- CTAB法 CTAB提取缓冲液的改进配方
组份 Tris-HCl (pH8.0)  EDTA (pH8.0) NaCl CTAB PVP40 β-巯基乙醇 终浓度 100 mM 20 mM 1.4M 3%(W/V) 5%(W/V) 2%(V/V)使用前加入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是酚的络合物,能与多酚形成一种不溶的络合物质,有效去除多酚,减少DNA中酚的污染;同时它也能和多糖结合,有效去除多糖。

10 基因组DNA- CTAB法  CTAB法流程图 酒精沉淀 植物材料 裂解液 液氮研磨 抽提 离心洗涤 DNA溶液 细胞裂解 上层溶液 干燥溶解

11 基因组DNA-SDS法 SDS法原理 SDS法DNA提取缓冲液
提高盐(KAc或NH4Ac)浓度并降低温度(冰浴),使蛋白质及多糖杂质沉淀,离心后除去沉淀; 上清液中的DNA用酚/氯仿抽提,反复抽提后用乙醇沉淀水相中的DNA。 SDS法DNA提取缓冲液  组份 Tris-HCl (pH8.0)  EDTA (pH 8.0 )  NaCl SDS  终浓度 10 mM 20 mM 0.4M 2%

12 基因组DNA-SDS法 SDS法流程图 (以动物组织为例) 动物组织 组织匀浆 上层溶液 DNA溶液 细胞裂解 抽提 离心洗涤 干燥溶解
酒精沉淀 DNA溶液

13 基因组DNA-其它方法 根据细胞裂解方式的不同有: 物理方式:玻璃珠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冻融法 化学方式:异硫氰酸胍法、碱裂解法
 根据细胞裂解方式的不同有:  物理方式:玻璃珠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冻融法  化学方式:异硫氰酸胍法、碱裂解法  生物方式:酶法

14 基因组DNA-其它方法 根据核酸分离纯化方式的不同有: 吸附材料结合法: 硅质材料 阴离子交换树脂 磁珠
 根据核酸分离纯化方式的不同有:  吸附材料结合法:  硅质材料  阴离子交换树脂  磁珠 高盐低pH值结合核酸,低盐高pH值洗脱。 快捷高效。 低盐高pH值结合核酸,高盐低pH值洗脱。 适用于纯度要求高的实验。 磁性微粒挂上不同基团可吸附不同的目的物,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15 利用RNP和DNP在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将二者分离 有机溶剂作为蛋白变性剂,同时抑制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基因组DNA-其它方法  浓盐法:  有机溶剂抽提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利用RNP和DNP在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将二者分离 有机溶剂作为蛋白变性剂,同时抑制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利用不同内容物密度不同的原理分离各种内容物

16 质粒DNA-碱裂解法 碱裂解法原理 染色体DNA比质粒DNA分子大得多,且染色体DNA为线状分子,而质粒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碱裂解法原理 染色体DNA比质粒DNA分子大得多,且染色体DNA为线状分子,而质粒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当用碱处理DNA溶液时,线状染色体DNA容易发生变性,共价闭环的质粒DNA在回到中性pH时即恢复其天然构象; 变性染色体DNA片段与变性蛋白质和细胞碎片结合形成沉淀,而复性的超螺旋质粒DNA分子则以溶解状态存在液相中,从而可通过离心将两者分开。

17 质粒DNA-碱裂解法 碱裂解法流程图 对数期菌体 上清液 沉淀 质粒DNA溶液 溶液I充分重悬 抽提 干燥溶解 溶液II裂解 酒精沉淀
 碱裂解法流程图 对数期菌体 上清液 沉淀 溶液I充分重悬 抽提 干燥溶解 溶液II裂解 酒精沉淀 质粒DNA溶液 溶液III中和 离心洗涤

18 质粒DNA-煮沸法 煮沸法原理 染色体DNA比质粒DNA分子大得多,且染色体DNA为线状分子,而质粒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煮沸法原理 染色体DNA比质粒DNA分子大得多,且染色体DNA为线状分子,而质粒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当加热处理DNA溶液时,线状染色体DNA容易发生变性,共价闭环的质粒DNA在冷却时即恢复其天然构象; 变性染色体DNA片段与变性蛋白质和细胞碎片结合形成沉淀,而复性的超螺旋质粒DNA分子则以溶解状态存在液相中,从而可通过离心将两者分开。

19 细胞器DNA-差速离心法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生物体内半自主性细胞器,自身可编码蛋白,它们的比重和大小一定,因而在同一离心场内的沉降速度也一定,根据这一原理,常用不同转速的离心法,将细胞内各种组分分级分离出来。  差速离心法原理 是利用物质比重的不同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将待分离物质置于均匀介质(蔗糖)中,以一定的转速进行离心,比重大的物质优先沉降,比重小的却处于上层,从而得以分离。

20 内容 第一部分:D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第四部分:RNA提取及其RT-PCR常见 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21 DNA提取的基本步骤 I.材料准备 II.破碎细胞或包膜-内容物释放 III.核酸分离、纯化 IV.沉淀或吸附核酸,并去除杂质
V.核酸溶解在适量缓冲液或水中

22 材料准备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最好使用新鲜材料,低温保存的样品材料不要反复冻融
使用处于对数期的新鲜菌体(老化菌体导致开环质粒增加) 培养时应加入筛选压力,否则菌体易污染,质粒易丢失 尽量选择高拷贝的质粒,如为低拷贝或大质粒,则应加大菌体用量 菌株不要频繁转接(质粒丢失)

23 细胞裂解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材料应适量,过多会影响裂解,导致DNA量少,纯度低 菌体量适当
针对不同材料,选择适当的裂解预处理方式: 植物材料--液氮研磨 动物组织--匀浆或液氮研磨 组培细胞--蛋白酶K 细菌--溶菌酶破壁 酵母--破壁酶或玻璃珠 高温温浴时,定时轻柔振荡 菌体量适当 培养基去除干净,同时保证菌体在悬浮液中充分悬浮 变性的时间不要过长(5分钟),否则质粒易被打断 复性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有基因组DNA的污染 G+菌、酵母质粒的提取,应先用酶法或机械法处理,以破壁

24 核酸分离、纯化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采用吸附材料吸附的方式分离DNA时,应提供相应的缓冲体系
采用有机(酚/氯仿)抽提时应充分混匀,但动作要轻柔 离心分离两相时,应保证一定的转速和时间 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在提取过程中辅以相应的去杂质的方法

25 核酸分离、纯化 蛋白质的去除: 酚/氯仿抽提 使用变性剂变性(SDS、异硫氰酸胍等) 高盐洗涤 蛋白酶处理

26 核酸分离、纯化 多糖的去除: 高盐法:用乙醇沉淀时,在待沉淀溶液中加入1/2体积的5M NaCl,高盐可溶解多糖。 用多糖水解酶将多糖降解。
在提取缓冲液中加一定量的氯苯(1/2体积),氯苯可以与多糖的羟基作用,从而去除多糖 。 用PEG8000代替乙醇沉淀DNA:在500μL DNA液中加入200μl 20% PEG8000 (含1.2 M NaCl) ,冰浴20min。

27 核酸分离、纯化 多酚的去除: 盐离子的去除: 在抽提液中加入防止酚类氧化的试剂:β-巯基乙醇、抗坏血酸、半胱氨酸、二硫苏糖醇等
加入易与酚类结合的试剂:如PVP、PEG(聚乙二醇),它们与酚类有较强的亲和力,可防止酚类与DNA的结合 盐离子的去除: 70%的乙醇洗涤

28 核酸沉淀、溶解 基因组D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当沉淀时间有限时,用预冷的乙醇或异丙醇沉淀,沉淀会更充分
沉淀时加入1/10体积的NaAc(pH5.2,3M),有利于充分沉淀 沉淀后应用70%的乙醇洗涤,以除去盐离子等 晾干DNA,让乙醇充分挥发(不要过分干燥) 若长期储存建议使用TE缓冲液溶解 TE中的EDTA能螯和Mg2+或Mn2+离子,抑制DNase pH值为8.0,可防止DNA发生酸解

29 DNA提取常见问题 问题一:DNA样品不纯,抑制后续酶解和PCR反应。 对 策 原因 DNA中含有蛋白、多糖、多酚类杂质
增加70%乙醇洗涤的次数(2-3次)

30 DNA提取常见问题 问题二:DNA降解。 对 策 原因 材料不新鲜或反复冻融 未很好抑制内源核酸酶的活性
尽量取新鲜材料,低温保存材料避免反复冻融 液氮研磨或匀浆组织后,应在解冻前加入裂解缓冲液 在提取内源核酸酶含量丰富的材料的DNA时,可增加裂解液中螯合剂的含量 细胞裂解后的后续操作应尽量轻柔 所有试剂用无菌水配制,耗材经高温灭菌 将DNA分装保存于缓冲液中,避免反复冻融 材料不新鲜或反复冻融 未很好抑制内源核酸酶的活性 提取过程操作过于剧烈,DNA被机械打断 外源核酸酶污染 反复冻融

31 DNA提取常见问题 问题三:DNA提取量少。 对 策 原因 尽量选用新鲜(幼嫩)的材料
动植物要匀浆研磨充分;G+菌、酵母裂解前先用生物酶或机械方式破壁 高温裂解时,时间适当延长(对于动物细胞、细菌可增加PK的用量) 低温沉淀,延长沉淀时间 加辅助物,促进沉淀 洗涤时,最好用枪头将洗涤液吸出,勿倾倒 实验材料不佳或量少 破壁或裂解不充分 沉淀不完全 洗涤时DNA丢失

32 内容 第一部分:D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第四部分:RNA提取及其RT-PCR常见 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33 RNA提取的通用方法 RNA提取的通用方法 异硫氰酸胍/苯酚法 原理:
 异硫氰酸胍/苯酚法 原理: 细胞在变性剂异硫氰酸胍的作用下被裂解,同时核蛋白体上的蛋白变性,核酸释放; 释放出来的DNA和RNA由于在特定pH下溶解度的不同而分别位于整个体系中的中间相和水相,从而得以分离; 有机溶剂抽提,沉淀,得到纯净RNA。

34 RNA提取的通用方法 异硫氰酸胍/苯酚法 步骤: 材料准备:尽量新鲜。 裂解变性:异硫氰酸胍(亚硫氢胍,巯基乙醇,N-月桂肌氨酸等)。
 异硫氰酸胍/苯酚法 步骤: 材料准备:尽量新鲜。 裂解变性:异硫氰酸胍(亚硫氢胍,巯基乙醇,N-月桂肌氨酸等)。 使细胞及核蛋白复合物变性,释放RNA,有效抑制核酸酶。 纯化分离:苯酚,氯仿,异戊醇。苯酚/氯仿可抽提去除杂物。 洗涤:70%乙醇。 沉淀:异丙醇、无水乙醇。 乙酸钠(pH4.0):维持变性的细胞裂解液的pH值,沉淀RNA。 此外还常用氯化锂选择沉淀RNA。

35 影响RNA提取的因素 影响RNA提取的因素 材料: 新鲜,切忌使用反复冻融的材料
如若材料来源困难,且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可以先将材料贮存在TRIzol或样品贮存液中,于-70℃或-20℃保存 如要多次提取,请分成多份保存 液氮长期保存,-70℃短期保存

36 影响RNA提取的因素 影响RNA提取的因素 样品破碎及裂解: 根据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培养细胞:通常可直接加裂解液裂解
酵母和细菌:一般TRIzol可直接裂解,对于一些特殊的材料可先用酶或者机械方法破壁 动植物组织:先液氮研磨和匀浆,后加裂解液裂解。期间动作快速,样品保持冷冻 样品量适当,保证充分裂解 为减少DNA污染,可适当加大裂解液的用量

37 影响RNA提取的因素 纯化: 在使用氯仿抽提纯化时,一定要充分混匀,且动作快速;
经典的纯化方法,如 LiCl 沉淀等,虽然经济,但操作时间长,易造成 RNA 降解; 柱离心式纯化方法:抽提速度快,能有效去除影响 RNA 后续酶反应的杂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选择。

38 内容 第一部分:DNA提取方法简介 第二部分:DNA提取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部分:RNA提取方法简介 第四部分:RNA提取及其RT-PCR常见 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第四部分:RNA提取及其RT-PCR常见 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39 RNA提取常见问题 RNA 的降解 OD260 /OD280 比值偏低 电泳带型异常 下游实验效果不佳

40 RNA降解 新鲜细胞或组织: 裂解液的质量 外源RNase的污染 裂解液的用量不足 组织裂解不充分
建议在液氮条件下将组织碾碎,并且匀浆时使用更多裂解液。

41 RNA降解 冷冻样品: 样品取材后应立即置于液氮中速冻,然后可以移至-70℃冰箱保存。样品要相对小一点; 先用液氮研磨,再加裂解液匀浆;
样品与裂解液充分接触前避免融化,研磨用具必须预冷,碾磨过程中及时补充液氮。

42 OD260 /OD280 比值偏低 蛋白质污染: 苯酚残留: 不要吸入中间层及有机相,加入氯仿后首先混匀,并且离心分层的离心力和时间要足够。
减少起始样品量,确保裂解完全、彻底 解决办法:重新抽提一次,再沉淀,溶解。 苯酚残留:

43 OD260 /OD280 比值偏低 抽提试剂残留: 设备限制: 用水稀释样品: 确保洗涤时要彻底悬浮 RNA,并且彻底去掉 75% 乙醇。
解决办法:再沉淀一次后,溶解。 设备限制: 测定OD260 及OD280 数值时,要使OD260 读数在 之间。此范围线性最好。 用水稀释样品: 测 OD 时,对照及样品稀释液请使用 10 mM Tris,pH 7.5。用水作为稀释液将导致比值的降低。

44 电泳带型异常 非变性电泳: 变性电泳条带变淡:
上样量超过 3ug,电压超过 6V/cm,电泳缓冲液陈旧,均可能导致 28S 和 18S 条带分不开。 变性电泳条带变淡: EB 与单链的结合能力要差一些,故同样的上样量,变性电泳比非变性电泳要淡一些; 甲醛的质量不高 。

45 下游实验效果不佳 RNA 降解 抽提试剂的残留 样品中杂质的残留 DNA 污染 75% 乙醇洗涤 多糖等杂质,再次沉淀
使用RNase-Free 的 DNase I 消化抽提RNA

46 RT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问题一:少量或没有RT-PCR产物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RNA降解 RNA中含逆转录酶抑制剂 起始RNA量太低
70%(v/v)乙醇清洗RNA沉淀,除去抑制剂 起始RNA量太低 增加RNA的量 多糖同RNA共沉淀 用氯化锂沉淀RNA以除去多糖 合成cDNA第一链合成的引物退火失败 确定退火温度适合所用的引物 RNA模板存在较多二级结构 将RNA和引物在不含盐及缓冲液条件下变性/退火,提高逆转录反应温度 反转录成功,PCR失败 PCR步骤中使用超过1/5的逆转录反应产物

47 RT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问题二:有非特异性带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引物和模板的非特异性退火 基因特异性引物设计较差
RNA中有基因组DNA的污染 形成引物二聚体 镁离子浓度太高 提高反应的温度和特异性 提高引物的特异性 使用扩增级DNaseⅠ处理RNA 设计在3'端没有互补序列的引物 优化镁离子浓度

48 RT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问题三:产生弥散(smear)条带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第一链产物的含量过高 PCR反应中引物过多 循环数过多
退火温度过低 寡核苷酸片段产生的非特异性扩增 常规PCR步骤中减少第一链产物的量 减少引物的用量 减少PCR的循环次数 提高退火温度 提取高质量RNA,防止被DNA污染

49 谢谢!


Download ppt "核酸提取及常见问题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