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工程测试技术 主讲人:杨志永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工程测试技术 主讲人:杨志永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工程测试技术 主讲人:杨志永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

2 第 二 章 工程测试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测试系统的一般组成 2.2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2.3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3 2.1 测试系统的一般组成 测量系统是指由有关器件、仪器和装置有机组合而成的,具有定量获取某种未知信息之功能的整体。
把被测的机械振动量转换为机械、光学或电信号。 把传感器送来弱的电信号变换放大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输出,推动下一级装置,有时也兼做测量。 针对动态测试结果,要使用记录装置将信号存储起来,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和分析,如数理统计分析、曲线拟合、谱分析等。 把变换及测量装置送来的电量信号不失真地记录和显示出来,一般分模拟和数字两种形式。 图2.1 测试系统原理框图 形式类别很多,一般包括有阻抗变换器、前置放大器、电桥电路、调制/解调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等。 主要由激励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和激振器组成。 实现对被测系统的激励,使系统发生振动。

4 2.2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2.2.1 灵敏度 2.2.2 线性度 2.2.3 回程误差 2.2.4 分辨力 2.2.5 精确度
灵敏度 线性度 回程误差 分辨力 精确度 漂移

5 2.2.1 灵敏度 单位输入量变化所引起的输出量的变化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 (2.1)
灵敏度 单位输入量变化所引起的输出量的变化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 (2.1) 图2.2 灵敏度的定义 (a)线性系统灵敏度 (b)非线性系统灵敏度

6 灵敏度 灵敏度反映了测量系统对输入信号变化的一种反应能力。灵敏度量纲取决于输入量与输出量的量纲。若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为同量纲,灵敏度就是该测量系统的放大倍数。 值得注意的是,测量系统的灵敏度并非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灵敏度越高,测量范围越窄,系统的稳定性也就越差。

7 2.2.2 线性度 定标曲线与拟合直线的偏离程度称为线性度。 (2.4) ——定标曲线与拟合直线 的最大偏差; ——满量程输出。
线性度 定标曲线与拟合直线的偏离程度称为线性度。 (2.4) 图2.3 线性度 ——定标曲线与拟合直线 的最大偏差; ——满量程输出。

8 2.2.2 线性度 定标曲线: 确定拟合直线的方法 测量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线性度 定标曲线: 测量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理想的测量系统的定标曲线是直线,实际测量系统是很难做到的,通常是一条具有特定形状的曲线。 确定拟合直线的方法 最小二乘法:通过坐标原点,使拟合直线与定标曲线输出量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此方法较精确,但计算复杂。 两点连线法:在测得的定标曲线上,连接零点和满量 程输出点,此方法简单但不精确。 1) 2)

9 回程误差 回程误差也称滞后误差。实际测量系统在测量时,在同样的测试条件和全程范围内,当输入量由小增大和再由大减小时,定标曲线并不重合。 图2.4 回程误差 产生回程误差的原因一般归纳为两类: 系统内部各种类型的摩擦、间隙; 某些机械材料和电气材料的滞后特性。

10 回程误差 图2.4 回程误差 (2.5) ——对于同一个输入量,按不同的方向得到两个输出量之间的最大差值; ——标称量程。

11 2.2.4 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测量系统所能检测出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通常是以最小单位输出量所对应的输入量来表示。
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测量系统所能检测出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通常是以最小单位输出量所对应的输入量来表示。 一个测量系统的分辨力越高,表示它所能检测出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值越小。

12 精确度 精确度是指测量仪器的指示值和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精确度受诸如非线性、迟滞、温度、漂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反映测量中各类误差的综合。

13 2.2.6 漂移 点漂 零漂 温漂 仪器的输入量未发生变化时,其输出量所发生的变化成为漂移。
漂移 仪器的输入量未发生变化时,其输出量所发生的变化成为漂移。 点漂 漂移常由仪器的内部温度变化和元件的不稳定性所引起,它反映了测量系统对各种干扰,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场的适应能力。 在规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恒定的输入量在规定的时间内的输出量变化,称为点漂。 零漂 在测量装置测试范围最低值处的点漂,称为零点漂移,简称零漂。 温漂 随环境温度变化所发生的漂移称为温漂。

14 2.3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动态特性表示测试系统在被测量处于剧烈变化时的输入输出的关系,它通过对测试系统进行动态标定来获得。
工程上,采用近似方法建立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用线性时不变系统理论来描述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15 2.3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2.3.1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传递函数 频率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16 2.3.1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2.3.1.1 传递函数 设输入量x(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X(s),输出量y(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Y(s),则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传递函数 设输入量x(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X(s),输出量y(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Y(s),则 (2.7) 传递函数以数学式的形式表征了系统本身的传递特性,包含瞬态、稳态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全部信息。 通过对传递函数的形式可以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一般测量系统都是稳定系统,其分母中s的幂次总高于分子中s的幂次(n>m)。

17 2.3.1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2.3.1.1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测量: 正弦波法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测量: 正弦波法 从系统最低测量频率fmin到最高测量频率fmax,逐步增加正弦激励信号频率f,记录下各频率对应的幅值比和相位差,绘制就得到系统幅频和相频特性。

18 2.3.1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2.3.1.1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H(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只反映系统的特性,与输入量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H(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只反映系统的特性,与输入量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只是对物理系统特性描述的一种数学模型,不能确定系统的具体物理结构; H(s)等式中各系数是由测量系统本身结构特性唯一确定的常数。 H(s)中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而分子则表示系统对外界之间的联系。

19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频率响应函数 频率响应函数在频域中描述和考察系统特性,是测量系统输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输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之比。 令传递函数中s=jω,即可求得频率响应函数H(jω)。 (2.8) 与传递函数相比,频率响应函数易通过实验来建立,并且物理概念明确。因此,频率响应函数成为实验研究系统的重要工具。

20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频率响应函数 频响函数可简写成H(ω),它是一个复数,具有相应的模和相角。若用P(ω)和Q(ω)分别表示H(jω)实部和虚部,则 (2.9) 由欧拉公式,H(jω)可写成 (2.10) (2.11) A(ω)——幅频特性,表达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随频率变化的关系; ——相频特性,表达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

21 2.3.1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对比 传递函数H(s) 频率响应函数H(jω)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对比 传递函数H(s) 传递函数H(s)中,输入量并不限于正弦激励,而且传递函数不仅决定着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能,也决定着它的瞬态性能,因此在控制系统应用的较多; 频率响应函数H(jω) 频率响应函数H(jω)是在正弦信号激励下,测量系统达到稳态后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测试过程,为得到准确的被测信号,常使测量系统工作到稳态阶段,所以频响函数在测量系统中应用的较多。

22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脉冲响应函数 测量系统对单位脉冲输入的响应称为测量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也称为权函数,用h(t)表示。 脉冲响应函数是对测量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一种时域描述。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系统的输入量x(t)、输出量y(t)及脉冲响应函数h(t)之间的关系为 (2.12) 脉冲响应函数h(t)与频率响应函数H(jω)之间是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的关系,与传递函数H(s)之间是拉普拉斯变换和其逆变换的关系。

23 基本动态特性指标 脉冲响应函数 某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实例 H(f) 傅立叶 变换

24 阶跃响应函数 扩展学习 若系统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即x(t)=u(t),则X(s)=1/s,此时Y(s)=H(s)/s
某系统阶跃响应函数的实例 H(f)

25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典型的一阶系统有忽略质量的弹簧-阻尼系统、RC电路、液柱式温度计等。 酒精检测 湿度检测

26 (a)弹簧-阻尼系统 (b)RC电路 (c)液柱式温度计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图2.5(a)中,弹簧k和阻尼c组成的单自由度一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2.15) (a)弹簧-阻尼系统 (b)RC电路 (c)液柱式温度计 图2.5 一阶系统实例

27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2.1 传递函数 令 为时间常数,单位为s。 对(2.15)式进行拉氏 变换,有 (2.16)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传递函数 为时间常数,单位为s。 对(2.15)式进行拉氏 变换,有 (2.16) 式中, 为静态灵敏度,是一个只取决于系统结构而 与输入信号频率无关的常数,通常设其为1,使表达式更为简洁。 则传递函数为 (2.17)

28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2.1 频率响应 令传递函数中s=jω,得频率响应函数H(jω)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 令传递函数中s=jω,得频率响应函数H(jω) (2.18) 这样,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表达式分别为 (2.19)

29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2.2 频率响应 图2.6 一阶系统频响函数的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 (a)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 (b)一阶系统的相频特性 图 一阶系统频响函数的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30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2.2 频率响应 由公式(2.19)和图2.6可知,一阶系统在正弦激励下,有如下特点: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 由公式(2.19)和图2.6可知,一阶系统在正弦激励下,有如下特点: 稳态输出时,响应幅值和相位差取决于输入信号的频率ω和系统的时间常数τ; 响应幅值随ω增大而减小,相位差随ω增大而增大; 当τω<0.3时,振幅与相位失真都较小,这说明,如果τ越小,则ω就可以增大,即工作频率范围越宽。 实际上,时间常数τ是反映一阶系统特性的重要参数,决定了该装置的频率范围。

31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2.2 频率响应 一阶系统的伯德图可以用一条折线来近似描述,如图2.7所示。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 一阶系统的伯德图可以用一条折线来近似描述,如图2.7所示。 (a)对数幅频曲线 (b)相频曲线 图2.7 一阶系统的伯德图

32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2.2 频率响应 由图2.7可知,使用一阶测量系统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 由图2.7可知,使用一阶测量系统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当激励频率ω远小于1/τ时,其A(ω)值接近于1,输出、输入幅值几乎相等。所以,一阶测量系统适于测量缓变的或低频的信号; 当 ω>1/τ时,曲线近似为-20dB/10倍频斜率的直线,系统相当于一个积分器; ω=1/τ点称转折频率,在此处,A(ω)为0.707(-3dB),相角滞后45º。

33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当输入信号x(t)=1时,系统响应y(t)为单位阶跃响应。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函数为: (2.20) 该函数是指数函数,其曲线如图2.8所示 图2.8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从初始值0到最终值1这段时间,总是存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差值,该差值称为动态误差,或称为过渡响应动态误差。

34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由公式(2.20)和图2.8知,指数曲线变化率取决于常数τ。τ值越大,曲线趋近于1的时间越长,输出与输入的差值越大。可见,τ值是决定一阶系统动态响应快慢的重要因素,称为时间常数。 当t=τ时,y(t)=0.63,即在τ时刻的输出仅达输入的63%; 当t=3τ, 4τ, 5τ时,分别为输入的95%,98%,99%。 通常用达到终值的95%或98%所需的时间3τ或4τ作为一阶系统响应快慢的指标。

35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脉冲响应 输入信号x(t)=δ(t)时,系统响应y(t)为单位脉冲响应。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 (2.21) 图2.9 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调节时间按指数曲线衰减到初值的5%求取,得ts=3τ。 时间常数小的系统,响应速度好。

36 2.3.2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2.5 单位斜坡响应 输入信号x(t)=t时,系统响应y(t)为单位斜坡响应。 (2.24)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斜坡响应 输入信号x(t)=t时,系统响应y(t)为单位斜坡响应。 (2.24) 式中,t-τ为稳态分量;τe-t/τ为瞬态分量,随时间单调衰减。 由图2.10可以看出,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位置误差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但最后趋于常值τ。系统的惯性越小,位置误差越小,跟踪准确度就越高。 图2.10 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37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称重(应变片) F

38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惯性式传感器的力学模型 加速度传感器

39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1 传递函数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为典型的二阶系统,运动方程为 经拉氏变换后,得传递函数为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传递函数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为典型的二阶系统,运动方程为 (2.26) 经拉氏变换后,得传递函数为 (2.27)

40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2 频率响应特性 令传递函数中s=jω,即可求得频率响应函数H(jω) (2.29)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特性 令传递函数中s=jω,即可求得频率响应函数H(jω) (2.29) 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已在第一章中推导过, (1.38) 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如图1.7。

41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 简谐激励下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42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2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低频区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低频区 当λ=0时,即ω=0时,β=1 (静变形)。 当激振频率远小于系统固有频率时,无论阻尼大小如何,振幅都近似等于激振力幅值作用下的静变形。这表明在低频区,振幅主要由系统的刚度控制,故又称为刚度区或准静态区。

43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2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低频区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低频区 当λ=0时,即ω=0时,φ=0 。 当激振频率远小于系统固有频率时,无论阻尼大小如何,相位差近似等于零,即位移与激振力接近于同相,这符合准静态区的性质。

44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2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高频区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高频区 当激振频率远大于系统固有频率时,振幅接近于零。这是因为激振力改变方向太快,以至于振动物体由于惯性来不及对高频激励做出响应,因而振幅很小。这表明在高频区,振幅主要决定于系统的惯性,故又称惯性区。 相位差近似等于180º,即位移与激振力接近反相,这正是惯性区的特点。一质量块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力是同相的,而加速度与位移是反相的,所以振动位移与激振力反相。

45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2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共振区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频率响应特性 图1.7中,幅频和相频曲线可根据λ分为三个部分: 共振区 当激振频率接近于系统固有频率时,振幅急剧增加,幅频特性曲线出现峰值,振动幅值高出静态位移许多倍,且随阻尼的不同有很大差异。这表明振动系统的特性主要是阻尼元件作用的结果,故又称为阻尼区。 共振时系统的振幅达到最大值,而且与阻尼有关,但相位差总是90º。这正是阻尼区的特点,因为阻尼器所受到的力与速度同相,而速度正好与位移相差90º。

46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3 单位阶跃响应 式中, 。 在临界阻尼(ζ=1)的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为 (2.30)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在临界阻尼(ζ=1)的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为 (2.30) 在过阻尼(ζ>1)的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为 (2.31) 式中, 。

47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在阻尼比(ζ<1)的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为 (2.32) 式中,

48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不同情况下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的曲线如图2.11。图中横坐标为无量纲变量 ,纵坐标为系统的输出 ,设静态灵敏度为1,图中曲线族只与阻尼比有关。 图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49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3 单位阶跃响应 由图2.11可见,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具有以下特性: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由图2.11可见,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具有以下特性: 当阻尼比 时,二阶系统将出现衰减正弦振荡; 当 时,不出现振荡; 无论哪种情况,输出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阶跃输入值,这个过程称为动态过渡过程。任意时刻的输出与输入之差都称为动态误差。

50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3 单位阶跃响应 由此可见,固有角频率ωn和阻尼比ζ是二阶系统重要的特性参数。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不同的ζ取值对应不同的响应曲线,即ζ值的大小决定了阶跃响应趋于最终值得时间长短。 ζ值过大或过小,趋于最终值的时间都过长。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减小动态误差,通常ζ值取在0.6~0.8之间;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速度随固有角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当ζ一定时,ωn越大,则响应速度越快;ωn越小,响应速度越慢。 由此可见,固有角频率ωn和阻尼比ζ是二阶系统重要的特性参数。

51 td 延迟时间; tr 上升时间; ts 调节时间; tp 峰值时间.
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扩展学习 最大超调量: 动态误差: ±5%y(∞)或±2%y(∞) td 延迟时间; tr 上升时间; ts 调节时间; tp 峰值时间.

52 用Matlab练习: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扩展学习 分析下图所示系统,求系统的阶跃响应。 列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得到阻尼比 ,无阻尼固有频率 。

53 用Matlab练习: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扩展学习 num=[9]; den=[1 1 9]; t=0:0.1:12; y=impulse(num,den,t); plot(t,y) title(‘二阶系统的脉冲响应') xlabel('Time(sec)') ylabel('Amplitude')

54 用Matlab练习: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扩展学习

55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脉冲响应 输入信号x(t)=δ(t)时,二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同样按ζ值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在无阻尼(ζ=0)情况下 (2.33) 在欠阻尼(0<ζ<1)的情况下,已知 (2.34)

56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4 单位脉冲响应 在临界阻尼(ζ=1)的情况下, (2.35) 在过阻尼(ζ>1)情况下,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脉冲响应 在临界阻尼(ζ=1)的情况下, (2.35) 在过阻尼(ζ>1)情况下, (2.36)

57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是阶跃响应的导数,如果脉冲响应不改变符号,则系统为临界阻尼或过阻尼系统。二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曲线如图2.12 图 二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58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4 单位脉冲响应 从图2.12曲线中可以得知,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脉冲响应 从图2.12曲线中可以得知, 阻尼比ζ越小,曲线的衰减越慢,幅值越高,衰减的快慢取决于ζωn。 脉冲响应与时间轴第一次相交点对应的时间为峰值时间,从原点到第一次相交点之间所包围的面积等于阶跃响应的峰值,从而可以计算出超调量。 脉冲响应与时间轴的每个交点都对应阶跃响应的一次极值,从而可以看出阶跃响应的震荡次数。

59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5 单位斜坡响应 输入信号x(t)=t时,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 式中, 。 ,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斜坡响应 输入信号x(t)=t时,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 在无阻尼(ζ=0)情况下 (2.37) 在欠阻尼(0<ζ<1)的情况下,已知 (2.38) 式中,

60 2.3.3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2.3.3.5 单位斜坡响应 在临界阻尼(ζ=1)的情况下, (2.39) 在过阻尼(ζ>1)情况下,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斜坡响应 在临界阻尼(ζ=1)的情况下, (2.39) 在过阻尼(ζ>1)情况下, (2.40)

61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单位斜坡响应 二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曲线见图2.13,从图中可知,三种情况下,二阶系统均存在稳态误差, 图2.13 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62 2.4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按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过程的物理性质来分,可以分成三类,即机械法、光测法和电测法。 机械法 光测法 电测法
2.4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按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过程的物理性质来分,可以分成三类,即机械法、光测法和电测法。 机械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机械信号,再经机械系统放大后,进行测量、记录; 光测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为光学信号,经光学系统放大后显示和记录。 电测法 将工程振动的参量转换成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显示和记录。

63 2.4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应用对比 机械法 光测法 电测法
2.4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应用对比 机械法 机械法常用的仪器有杠杆式测振仪和盖格尔测振仪,它能测量的频率较低,精度也较差。但在现场测试时较为简单方便。 光测法 光测法典型仪器如读数显微镜和激光测振仪等。 电测法 电测法的要点在于先将机械振动量转换为电量(电动势、电荷、及其它电量),然后再对电量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所要测量的机械量。这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测量方法。

64 2.4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应用对比 电测法具有很多突出特点,比如高精确度、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以及低功率、机构小,可以连续测量、自动控制和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接口,达到了用机械方法和一般方法测量时很难达到的水平,使电测法在动、静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5 2.4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用电测方法测量时有以下优点: 可以将许多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加以测量,从而使用相同的测量和记录显示仪器。
2.4 工程振动测试方法 用电测方法测量时有以下优点: 可以将许多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加以测量,从而使用相同的测量和记录显示仪器。 输出的电量信号可以做远距离传输,与利于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采用电测法可以对变化中的参数进行动态测量,因此可以测量和记录瞬时值及变化过程。 易于使用许多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仪器,特别是与电子计算机连接,从而能都对复杂的测量结果进行快速运算和分析处理,以及提供反馈控制。


Download ppt "工程测试技术 主讲人:杨志永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