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局 部 循环障碍 血 液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病理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局 部 循环障碍 血 液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病理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局 部 循环障碍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病理教研室

2 教学内容: 血量异常 血管内容物的异常 血管完整性和通透性异常 量多:充血 量少:缺血 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血栓的形成 血栓的形成 栓塞
梗死 血管完整性和通透性异常 出血 水肿

3 目 录 充血(hyperemia) 1 血栓形成(thrombosis) 2 3 栓塞(embolism) 4 梗死(infarct)

4 病例 患者,男,22岁,建筑工人,某日施工中不慎右脚掌被锈钉扎伤,逐渐出现伤脚红肿,并蔓延到右下肢,以后又反复发作多次,一个月后,在排便中突然大叫一声,口吐白沫,抽搐死亡。 死亡原因 发生发展 经验教训

5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 概念   因动脉血流入增多引起器官和组织的细动脉和毛细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  ----动脉性充血

6 动脉性充血

7 (一)充血的原因和类型 1.原因 各种能引起细小动脉扩张的原因 神经体液因素 血管 细小动脉扩张 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 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

8 (一)充血的原因和类型 2.分类 生理性充血 病理性充血

9

10

11 (二)充血的病变 镜下: 局部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 肉眼: 大、红、热

12 (三)充血的后果 1.解除病因 → 可完全恢复 2.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等→破裂性出血(如脑出血) 3.减压后充血 → 脑相对缺血→ 虚脱、晕厥

13 (四)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热敷、理疗

14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二.淤血 概念 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的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血液淤积,称为淤血。 ----静脉性充血

15 静脉性充血

16 (一)淤血的原因 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心力衰竭 静脉血液坠积

17 (二)病理改变 镜下: 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官腔内充满血液;有时严重者拌有水肿、出血等 肉眼: 大、紫、凉

18

19

20 (三)后果 ⒈ 解除病因 - 可以恢复 2. 时间久,持续淤血: 漏水性出血 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 水肿
⑵ 组织器官缺血缺O2 →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   甚至坏死 3.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淤血性硬化

21 (四)重要器官淤血 ⒈ 肺淤血 肺淤血 病因 多见于左心衰竭 病 变 肉眼:肺肿大,色暗红,切面有泡沫状红色液体流出,晚期质地变实,棕褐色
病 变 肉眼:肺肿大,色暗红,切面有泡沫状红色液体流出,晚期质地变实,棕褐色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淤血;肺泡腔内含有水肿液和红细胞、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肺泡壁变厚和纤维化。 临床表现 明显气促、缺氧、发绀,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或棕黄色小点痰。

22 肺淤血

23 肺褐色硬化

24 肺淤血

25 肺淤血

26

27

28

29 示肺泡壁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

30 心衰竭细胞

31 肺淤血

32 心力衰竭细胞

33 心衰竭细胞

34 心衰竭细胞

35 2.肝淤血 肝淤血 病因 多见于右心衰竭 病 变 肉眼-肝肿大,包膜紧张,质地变实,色暗红,切面红、黄相间,称为槟榔肝。
病 变 肉眼-肝肿大,包膜紧张,质地变实,色暗红,切面红、黄相间,称为槟榔肝。 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及附近血窦扩张淤血,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变性、萎缩或消失;周边区血窦淤血较晚,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结局 长期慢性肝淤血,会引起淤血性或心源性肝硬变。 肝淤血

36 槟榔肝

37 槟榔肝

38 槟榔

39 肝淤血

40 肝淤血

41 肝淤血

42 教学目标 掌握:血栓形成、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形态特征、血栓的结局 熟悉:血栓形成的过程 了解:血栓形成的机理
第二节 血栓形成 教学目标 掌握:血栓形成、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形态特征、血栓的结局 熟悉:血栓形成的过程 了解:血栓形成的机理

43 一、血栓形成的概念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叫血栓形成(thrombosis) 。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 。

44 静脉内血栓(肉眼)

45 静脉内血栓(肉眼)

46 静脉内血栓(肉眼)

47 附壁血栓

48 (★) 二、血栓形成的 条件和机理 (一)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激活XII因子启动内源凝血S; 释放III因子启动外源凝血S;
二、血栓形成的 条件和机理 (一)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内膜损伤的常见原因 激活XII因子启动内源凝血S; 释放III因子启动外源凝血S; 血小板沉积:粘附、释放、凝集反应。 心、血管内膜的炎症 长期同一部位静脉注射 手术刀损伤血管

49 血流缓慢 血流停滞 涡流形成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凝血因子、酶达凝血浓度 轴流破坏:PLT→边流 内膜缺氧损伤 血管腔不规则张或膨出
静脉瓣处

50 (三) 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小板的数量↑ 、粘性↑; 组织因子、促凝因子↑;

51 三、血栓形成的过程及 血栓的形态 (★) (一)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栓 释放ADP 内膜受损 血小板粘附、聚集
三、血栓形成的过程及 血栓的形态 (★) (一)血栓形成的过程 释放ADP 内膜受损 血小板粘附、聚集 使血小板堆粘连并牢固附于受损内膜表面 收缩、变形 纤维蛋白 启动内、外凝血系统 血栓 纤维蛋白原水解 激活凝血酶

52 血栓形成过程

53 血栓形成的过程

54 白色血栓与红色血栓层层相连形成混合血栓。 下游血流缓慢、停滞,全血凝固-----红色血栓。
让我们通过动画观看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析出沉积在内膜损伤处,逐渐形成血小板梁,血小板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附,血小板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眼中有红细胞------白色血栓。 白色血栓与红色血栓层层相连形成混合血栓。 下游血流缓慢、停滞,全血凝固-----红色血栓。

55 ★ (二)血栓的类型与形态 构成:大量血小板、纤维素; 大体:灰白、坚实; 镜下:珊瑚状的血小板梁表面粘附白细胞;
1.白色血栓(析出性血栓) 构成:大量血小板、纤维素; 大体:灰白、坚实; 镜下:珊瑚状的血小板梁表面粘附白细胞; 见于:血栓起始部;延续性血栓头部。

56 白色血栓(镜下)

57 风湿性心内膜炎(肉眼)

58 风湿性心内膜炎(肉眼)

59 2.混合血栓(层状血栓) 构成:由析出性血栓和红色血栓构成。 大体:红、白相间层状排列。 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A瘤、心脏内球形血栓。

60 混合血栓(镜下)

61 3.红色血栓(凝固性血栓) 构成:纤维素及红细胞。 大体:暗红色、质脆。 镜下:纤维素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见于: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62 红色血栓(镜下)

63 4. 透明血栓(微血栓) 构成:纤维素——纤维素性血栓; 部位:微循环内——微血栓; 见于: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肉眼:看不见——镜下血栓。

64 透明血栓(镜下)

65 透明血栓(镜下)

66 四、血栓的结局 溶解、吸收 软化、脱落 机化与再通 钙化

67 血栓的机化与再通(镜下)

68 血栓的机化与再通(镜下)

69 五、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止血、预防出血、防止炎症扩散 不利—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出血

70 练习题 下列哪幅图属于白色血栓的镜下? a b c

71 第三节 栓塞 教学目标 掌握:栓塞的概念、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 其后果 了解:特殊类型的栓塞

72 ★ 一、栓塞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于口径相应大小血管的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
第三节 栓塞 一、栓塞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于口径相应大小血管的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 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73 二、栓子的类型 栓子 液体 固体 气体

74 三、栓子的运行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 1.来自左心及大循环 由大A到小A 体循环 栓塞 管径相当的血管 常见器官:脑、脾、肾、下肢

75 栓子运行途径

76 动脉栓子栓塞梗死 (播放动画请点击)

77 2.来自右心及静脉系 由小V到大V 肺A主干及肺A分支 (播放动画请点击)

78 3.门V系统的栓子(胃、肠、脾静脉) 门V分支 4.交叉栓塞 5.逆行栓塞

79

80 四、栓塞类型及 影响 (★) 栓塞 脂肪 气体 羊水 其他 血栓 类型

81 血栓栓塞 1.定义:由脱落的血栓造成的栓塞。 2.栓塞血管 肺动脉栓塞 大循环栓塞 血栓

82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 栓子来源:90%以上向下肢深静脉 后 果 栓子小且少,肺动脉小分支栓塞,无明显后果
后 果 栓子小且少,肺动脉小分支栓塞,无明显后果 取决于栓子--大小数目心肺功能 机制:肺循环机械性阻塞;栓子刺激肺A壁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栓子中血小板释放大量5-HT。 栓子小,数目多,大量肺A小分支栓塞,肺循血量锐减,引进右心室压力上升和右心衰竭 中等大小栓子栓塞叶及段肺A,慢性肺淤血时,局部肺梗死 大栓子栓塞主干或肺循环血量减少50%以上 猝死

83 肺动脉栓塞(肉眼)

84 肺动脉栓塞

85 肺动脉栓塞(肉眼)

86 肺动脉栓塞

87 体循环动脉系统栓塞 大循环栓塞 栓子多来源于左心 栓塞部位:多见于脑、肾、脾和下肢 栓塞较小A且有足够侧枝循环建立时,无严重后果
重要脏器梗死,后果严重 体循环动脉系统栓塞

88 气体栓塞 1.定义:大量气体进入血流,或溶解气体阻塞血管。 2.类型:空气栓塞;氮气栓塞 气体

89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 多发生于静脉破裂后空气进入 小量时,不引起严重后果,偶有脑栓塞 后果 超过100毫升时,猝死
机制:空气随血流进入右心聚集,因心脏跳动,空气和血液经搅拌,形成可压缩的泡沫血,阻塞于右心和肺动脉出口,致血流中断。 超过100毫升时,猝死

90

91 氮气栓塞 又称沉箱病 机制:当气压骤减时,溶解于血液和组织液中氧、二氧化碳和氮迅速游离,形成气泡。氧和二氧化碳易再溶于体液,但氮气泡溶解迟缓,遂在血液和组织间隙内持续存在,在血管内形成气体栓塞。 减压病 影响心、脑、肺、肠等器官时,可缺血、梗死,严重者危及生命 后果 骨骼肌、关节、韧带受累明显,可有肌肉和关节疼痛 骨受累,缺血、坏死,引起痉挛性疼痛

92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 分娩过程中发生 子宫强烈收缩,尤其在羊膜破裂逢胎儿头阻塞出口,可将羊水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内 肺循环栓塞
机制:肺循环机械性阻塞,羊水引起过敏性休克,血管反应及羊水内凝血致活酶样物致DIC 患者突然严重呼吸困难,紫绀、休克、抽搐和昏迷,多数死亡。

93 羊水栓塞--肺毛细血管内可见红染波纹状的角化上皮

94 脂肪栓塞 1.定义:循环血液中出现脂肪滴并阻塞血管 2.原因:骨折、肝细胞破裂、脂肪代谢紊乱 3.栓塞器官 4.后果 脂肪

95 脂肪栓塞 锇酸染色显示,肺毛细血管内可见黑色圆形的脂肪滴。

96 脂 肪 栓 塞

97 其他栓子栓塞 肿瘤栓子栓塞,可引起肿瘤在局部形成转移瘤。 细菌团进入血液也可引起栓塞。

98 IV 梗死 一、概念: 机体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流供应中断,而侧支循环又不能代偿时,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下一叶

99 二.原因、条件: 动脉血 液中断 1.原因 病因 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 动脉痉挛 血管受压闭塞

100 二.原因、条件: 条件 供血血管类型 双重血供 吻合支丰富 终末动脉供应 血流阻断发生速度 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血的含氧量 2.条件

101 三 梗死的类型及病变 梗死灶部位、大小和形态 与受阻动脉供血范围一致 梗死灶质地 取决于组织坏死类型 梗死灶颜色 与组织含血量多少有关 病变

102 三 梗死的类型及病变 1.贫血性梗死 2.出血性梗死

103 三 梗死的类型及病变 贫血性梗死 1.贫血性梗死 条件:动脉阻塞,静脉畅通 组织特点:结构较致密,侧枝血管细而少 常见器官:心、肾、脾等
肉眼:灰白色锥形或不规则地图状。 镜下:1、中央区:凝固性坏死(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2、梗死灶外围:为充血出血带或炎症反应带。 病 变

104

105 肾贫血性梗死

106 肾贫血性梗死

107 脾贫血性梗死

108 脾贫血性梗死

109 肾贫血性梗死 HE染色 ×100

110

111 脾贫血性梗死(充血出血带,右侧为梗死区) HE染色 ×40

112 三 梗死的类型及病变 出血性梗死 2.出血性梗死 组织特点:组织结构疏松,有双重动脉供应或吻合支丰富 常见器官:肺、肠等
条件:动脉阻塞,静脉淤血 组织特点:组织结构疏松,有双重动脉供应或吻合支丰富 常见类型 肺出血性梗死 肠出血性梗死 1有丰富 吻合支 2有双重动脉

113

114 肺梗死 1形状:梗死灶锥形 2切面:楔形 3尖端:指向阻塞处 4颜色:暗红 5质实 肉眼观: 镜下观:

115 肺出血性梗死

116 肺出血性梗死 返 回

117 肺出血性梗死

118 肠梗死 1.原因:肠套叠、肠扭转、肠疝 2.病变: 肉眼观:紫红色、淤血水肿、出血、质脆 镜下观:

119 肠出血性梗死

120 肠出血性梗死

121 四、梗死的影响及结局 结局--被肉芽组织机化 对机体的影响: 取决于梗死的器官和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心—心功 、猝死 脑—功能障碍、猝死
心—心功 、猝死 脑—功能障碍、猝死 肾—腰痛、血尿 肺—胸痛、咯血 肠—腹痛、便血 四肢等—坏疽

122 小 结

123 病例 患者,男,20岁,建筑工人,某日施工中不慎右脚掌被锈钉扎伤,逐渐出现伤脚红肿,并蔓延到右下肢,以后又反复发作多次,一个月后,在排便中突然大叫一声,口吐白沫,抽搐死亡。

124 Thank You !

125 回答正确! 返回

126 回答错误! 返回

127 回答错误! 返回


Download ppt "局 部 循环障碍 血 液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病理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