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繪畫發展歷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繪畫發展歷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繪畫發展歷史

2 原始時代 (約170萬年前~公元2000年)

3 新石器時代器用發展。人類對陶器的發明,不僅從物質上是極大的創造,而且在實用的前提下也發展了美的造型和裝飾,這一時期陶器發展迅速,同時繪畫也在陶器的造型、裝飾上得到表現。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繪畫藝術,主要體現在彩陶的裝飾紋樣上。如以質樸明快、絢麗多彩為特色的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或大汶口的彩陶圖案,還有大漢口文化、紅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曇石山文化的彩陶。 岩畫,是一種刻鑿或畫在岩石上的圖像。在我國是大量存在的。大約分五期:  一、是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各原始氏族部落。  二、是春秋戰國至漢代匈奴人。  三、是北朝至唐代突厥。  四、是唐末至宋代回紇人、黨項人。  五、是元至清代蒙古人。

4 夏、商、周時代 (公元前2000~前221年)

5 《布帛畫》 殷人【畫幔】 商、周銅器上的畫像,顯示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光彩,是美術史上的光輝的一頁。
在紙張還沒有發明的時代,「畫繢之事」是理所當然的了。畫繢,雖屬工藝美術品,但其上有畫,可以用作對上古繪畫的探討。 殷人【畫幔】 殷人畫幔,發現於河南洛陽東郊的殷人墓葬中。 畫幔布質,雖然在出土時己殘損不堪,卻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布畫。 畫幔已是當時人們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殷人之後的宮廷和貴族家庭都曾使用它。便是在民間,一直到現在,還有在幔子上畫花鳥、山水或人物。

6 春秋戰國時代

7 此時期的思想解放,在繪畫領域中有清晰的發展軌跡。
  楚帛畫的出現標誌著繪畫不再依屬工藝,而以獨立的形式按照自身規律發展。   商周時曾出現壯麗雄渾的青銅藝術,以其製作精巧,青現豐富形成嚴謹、神祕、威武的風格,表現出宗教和君權的色彩。春秋繪畫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社會思潮中上升到新的境界。   此時期的思想解放,在繪畫領域中有清晰的發展軌跡。   此一時期已經在青銅工藝上出現以描繪人物為主的現實生活場景的繪畫形式。「水陸攻戰紋鑑」青現漁獵、宴樂的活動。

8 戰國-帛畫 帛畫由章服「畫繪之事」而來。 戰國時代的帛畫,至今發現的有四件,除湖北江陵馬山一號墓帛畫,畫面無法看清楚外,餘三件:
一、是《龍鳳人物圖》 二、是《人物御龍圖》 三、是繒書四周的畫像 上述三幅帛畫,性質相同,是先秦繪畫史上至今還保留下來的稀有作品。它們都以墨與線勾畫,色彩為輔的畫法,可以作為中國傳統繪畫在技法上以線條為基礎的證明。

9 春秋戰國漆畫 中國漆工藝,歷史久遠,新石器時代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便出現漆器,所以殷商已有發現,並非偶發。
周代分「百工」,漆工藝不但有,在技藝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對於漆的質地,也開始了研究,到了春秋戰國,則是更加發達了。 戰國的漆器,多出土湖南長沙,湖北隨縣、江陵,河南信陽等地,紋飾已很精美,所畫也較豐富 。 有多人稱之為「最早的油畫」。

10 秦、漢時代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11 秦漢以降,繪畫進入正式發展時期,壁畫、帛畫、裝飾畫均有豐富的面貌。其題材豐富,表現基礎以線條為主,人物刻畫應用大結構手法。虛實之間、裝飾填充,畫面效果生動。

12 秦時繪畫 秦代建築中有「宮牆文畫」現象。秦都咸陽第一宮殿遺址有壁畫殘跡,其色五彩繽紛,鮮艷奪目,風格雄健。秦都咸陽故城遺址中的壁畫殘片,其上壁畫用紅、黃、藍、黑等色繪成。有直線、曲線與幾何紋線,為彩繪流雲紋及菱格幾何紋殘塊。   秦代工藝裝飾圖,以湖北雲夢睡虎地墓出土隻魚單鳳紋漆盂、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人物紋漆梳篦為代表,後者在梳篦的圓拱形柄部兩面分別繪有歌舞、宴飲、角抵、送別等場面,人物婉約構圖明快。   秦代至西漢初期,畫像磚作為建築的構件,多用於裝飾宮殿府舍的階基,陝西臨潼、鳳翔等地出土的模印畫像磚,是在磚坯未乾時,用預先刻成的印模捺印而成的,其上花紋凸起。臨潼出土,今藏陝西省博物館的一塊侍衛、宴享、射獵紋畫像空心磚,是迄今發現秦代模印畫像空心磚的代表作。

13 漢時繪畫 漢時繪畫發展較快,特別是人物畫。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來看,有:1.壁畫:宮殿、墓葬。
   2.帛畫:適應當時的民俗,更適應當時統治階級墓葬需要而製作的,它的內容可分為三種:一、以靈魂升天為題的帛畫。二、以誇耀墓主生前生活為題的帛畫。三、有關「養生之道」的帛畫。特別是前兩種帛畫,密切關係到當時的社會生活與社會風尚。如《西漢長沙馬工堆帛畫》 。    畫像石,即是以石為地、以刀代筆的繪畫。畫像磚與之稍有區別。據認為是怕壁畫保持不久,而在石面刻畫。 4.畫像磚。畫像石與畫像磚是漢代遺留下來重要的美術品。它與研究漢代的建築、雕刻、繪畫都有極大的關係。 5.漆器裝飾畫,漆器工藝,兩漢有更大發展。漆的應用既廣,漆的技藝也隨之提高。漆畫並指一般髹漆工藝,特指古代彩繪漆器的裝飾畫。漆畫以獨特藝術形式,表現出與壁畫、帛畫不同的技法,漆畫藝術中已經採用油彩的方法。

14 漢代漆器,當時以蜀郡﹝四川﹞、廣漢﹝湖北﹞為主要產地。漆器的製作和裝飾,與戰國、秦代有顯著的繼承關係。
漆畫色彩大多見黑漆地上用朱紅漆描繪事物形象,也有加繪黃色漆的。黑漆地上用紅、黃、綠、棕平塗顯得色調明快,用紅、黃、赭、黑、白、灰、藍等色,再加金銀色,顯得華美富麗。 6.木刻畫。 7.木板畫,近年來,除了西漢帛畫出土外,還發現了描繪在木板上的圖畫。這些木板畫的發現,說明漢代對繪畫的應用已很廣泛。倘從性質來看,木板彩畫,當是壁畫的一種。如揚州邗江胡場發現的木板畫,繪前曾塗刷一層薄薄的灰白泥,作為底子,然後以墨線勾描,再敷以顏色。這些木板畫,當時是建築的組成部分,所以又可以把它看作是壁畫。 其中畫像石、畫像磚的雕像是用來裝飾墳墓。其中木刻畫、木板畫是漢代繪畫的普遍形式。

15 漢代繪畫是中國繪畫史上重要的發展階段。商周時青銅刻畫,形象精美,戰國時,工藝裝飾畫、帛畫都有貢獻,對兩漢繪畫產生直接影響。漢代繪畫是在前代基礎上發展。
漢代的畫家根據記載,已開始出現幾種不同的階層,一、是尚方畫即宮廷的畫家,二、是民間畫工,作畫於各州縣的廳堂、墓室及其他場所,三、是文人畫家,如:張衡、蔡邕。

16 魏晉南北朝時代 (公元220~589年)

17 山水畫和花鳥畫的萌芽時期,其時花鳥只處於孕育階段發展要比山水畫為晚。
  此時繪畫形式以長卷式為主,並以此形成傳統,不僅《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而且孝子棺石刻畫、竹林七賢圖、鄧縣彩色畫像磚中也採用此種繪畫形式。繪畫風格顯現多樣化,表現技法更為突出,有顧愷之、陸探微筆跡周密的密體,有張僧繇筆才一二象已應焉的疏體,有用線如春蠶吐絲的傳統表現方法,也有其體稠疊、衣服緊窄的「曹衣出水」;陸探微創造的「秀骨清像」概括了這一時代社會名流的類型,形象創作十分成功。   山水畫和花鳥畫的萌芽時期,其時花鳥只處於孕育階段發展要比山水畫為晚。

18 中國的山水畫,出現於戰國以前,漢代見其雛形,但滋育於東晉,確立於南北朝,興盛於隋唐。進入晉代,顧愷之畫《廬山圖》,戴逵畫《吳中溪山邑居圖》,戴勃畫《九州名山圖》等,都能置陳有勢,雖然還沒有普遍,卻在發育滋長。至南北朝,有宗炳撰《畫山水序》,王微撰《敘畫》,山水畫的畫理畫法,開始闡微發奧。這個時期,如劉瑱e《吳中行舟圖》,毛惠秀畫《剡中溪谷村墟圖》,都足以說明山水畫的體系在此時期逐漸的確立並成為獨立畫科。花鳥畫方面,根據記載,這個時期的作品是不少的,有如顧愷之畫《鳧雁水鳥圖》,史道碩畫《鵝圖》,陸探微畫《鬥鴨圖》,顧景秀畫《蟬雀圖》、《樹相雜竹樣》、《鸚鵡》,袁倩畫《蒼梧圖》,丁光畫的《蟬雀》,梁元帝蕭繹畫《鹿圖》、《芙蓉蘸鼎圖》,高孝珩畫《蒼鷹》及劉殺鬼畫《鬥雀》等,這個時期的花鳥畫,作為獨立畫科來說,還處在萌芽的狀態。

19 晉 代 畫 家 張墨、荀勗、顧愷之(與南朝的陸探微、張僧繇被推為「六朝三傑」。其中又以《女史箴圖》與《洛神賦圖》最有名。為一代宗匠。)、夏瞻、戴逵、司馬紹、史道碩等。這些畫家,各臻其能,有專長人物畫,有專長山水畫,有畫佛像以至善畫駿馬。其中成就較大,影響較廣的畫家,便是東晉時期的戴逵與顧愷之。

20 南 朝 畫 家 陸探微以為繪畫「六法」,「唯陸探微、衛協備該之矣」。他是佛教畫家,又是傑出的肖像畫家。
南 朝 畫 家 陸探微以為繪畫「六法」,「唯陸探微、衛協備該之矣」。他是佛教畫家,又是傑出的肖像畫家。 張僧繇,到了唐代,特別是李嗣真等,對他推崇備至,認為他的繪畫,「骨氣奇偉,師模宏遠,豈惟六法精備,實亦萬類皆妙」。他的作品,多數是佛教題材,但也有風俗畫。他不僅長人物畫,而且能畫山水、禽獸,還會塑像,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美術家。

21 十六國、北朝 北朝的畫家,北魏時有蔣少游、楊乞德、高遵、王由、祖班等,北齊有楊子華、曹仲達、劉殺鬼(畫鬥雀如生)、殷英童、徐德祖、高尚士、曹仲璞、蕭放等,北周則有田僧亮(野服柴車,各為絕筆)、袁子昂、馮提伽等。

22 隋、唐時代

23   隋、唐是中國繪畫史上繁榮昌盛的時期。尤其是唐代,是中國長期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中國的繪畫,無不由此時開始成熟而趨於更大進步。
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一、隋至初唐,為南北朝繪畫發展階段;青綠山水迅速發展,以重要成就跨入盛唐。如張僧繇曹仲達吳道子周昉為代表,成為融合中原與名來因素的中原地區的新藝術風格。 二、盛唐,人物畫呈現輝煌富麗豪邁博大風格,作品雖只限表現皇室、貴族生活,但題材面寬闊、構圖能力很強。 三、中晚唐,繼盛唐風格成熟演變,色彩人物畫以周家樣為突出。展子虔、李思訓畫山水樹石筆極遒勁,賦色濃麗工致,創金碧山水一派。吳道子則山水筆跡豪放,「山水之變始於吳」。王維以詩入畫,創「破墨」出水,創「潑墨」之法。

24 隋代繪畫 隋代國祚雖不長,但在文化藝術的發展上,卻是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佛教復興,佛寺得到大事修建,壁畫繪製,多請當時名手,僅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一書中,就記錄了隋代參加壁畫工作的主要畫家如展子虔、鄭法士、鄭法輪、鄭德文、董伯仁、楊契丹、江志、李雅等數十人。隋代統治者之所以重視壁畫,與當時的土木頻興也不無關係。這個時期的畫家,較為重要的有展子虔、董伯仁和鄭法士。在中國繪畫史上,所謂「顧、陸、張、展」,展子虔就被稱為唐以前傑出的大家之一。

25 隋代畫家繪畫多承「齊梁畫風」,為一種細密精緻臻麗的畫風。如鄭法士「氣韻標舉,風格遒俊」,鄭法輪「屬意溫潤,用筆調潤,精密有餘」,董伯仁「動筆形似畫外有情」,楊契丹「六法該備,甚有骨氣」,劉鳥「其於綿密,獨越倫輩」,江志「筆力勁健,風韻頓挫」,王仲舒「精熟潤媚,推於名輩」。 魏晉傳統印跡襲齊梁,僧彥倧評鄭法輪「精密有餘,不近師匠,全範士體」,所謂「全範士體」確切地概括了其時畫風特色

26 唐 代 繪 畫   隨著封建社會經濟的發達與社會上層統治階級的需要和愛好,道釋之外,肖像、仕女畫,風靡一時。其他畫歷史故實、寫社會生活,都有大量的作品產生。   初唐時畫壇有兩種不畫派,一種為以閰立本為代表的中原畫壇,一種為以尉遲乙僧為代表的西域畫法。閰立本作品承繼顧陸以來傳統,線描勁健,設色沈著如《步輦圖》。而尉乙僧則以色彩暈染為主,屬一派如《降魔變》圖。

27 人物畫方面: 傑出的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張萱、周昉,都是藝絕當代、名聞遐邇,尤以吳道子的成就最突出。 鞍馬及人物畫方面: 唐代最著名的有曹霸、陳閎、韓幹、韋偃等。 晚唐壁畫家:程修己、孫位《高逸圖》。 山水畫方面:李思訓與金碧山水、展子虔與遊春圖、王維等。李思訓畫法有三方面貢獻:一為筆法,筆極遒勁,開創北宗畫法。二為設色,筆極遒勁,湍瀨潺湲,雲霞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岑之幽。其設色使意境表現完整。三為李思訓大量表現宮廷樓台殿閣,總結豐富了界畫的表現技巧。 王維:其山水綜合李、吳兩派,自成一家,既吸收李思訓「密體」,又吸收吳道子「疏體」,兩種畫風結合,使意境有詩歌、音樂的意趣,具高清、秀潤、純靜的境界。

28 五代、宋、遼時代

29 在野」與「不在野」士大夫畫家產生差別。 在「野」士大夫畫家表現自己生活情調,即所謂「文人畫」。
  此時期繪畫變革顯著,山水花鳥占統治地位,卷軸畫愈益增多,「文人畫」與「院體畫」角逐。院體畫技巧,風格變顯著,兩宋畫院為中國繪畫史上畫院極盛時期,尤其宋徽宗時皇家繪畫學院的建立,在宋代達到高潮,並成為畫壇中堅。   在野」與「不在野」士大夫畫家產生差別。 在「野」士大夫畫家表現自己生活情調,即所謂「文人畫」。

30 五代兩宋繪畫大致可分四個段落: 一、五代宋百年間,人物畫保持唐時風貌,花鳥、  山水成為繪畫隻璧。花鳥中徐、黃二體輝映,  山水中董、巨、李、范各有所長。 二、熙寧、元豐年,文人學士繪畫活躍。花鳥名家  崔白、山水名家郭熙、米芾、人物名家李公麟  為繪畫中主導人物。創作上有顯著變化。 三、宋徽宗至南宋初年,畫院最活躍,宋徽宗花鳥  典型地代表院體畫。 四、南宋以後一百多年間,馬夏院體山水發展,樹  立一代新風,成為重要歷史紀程。

31 西蜀南唐繪畫 南唐人物畫 由於肖像畫發展,肖像畫家被賦以特殊稱號「寫貌待詔」。
花鳥畫為西蜀畫院重要畫種。黃荃及其子居寶、居寀都為專攻花鳥的名家。如黃荃與其子黃居寀所作《四時花雀圖》《青城山圖》《峨嵋山圖》《春山圖》《秋山圖》,他應用色彩勾填法,從民間藝術中吸收豐富技巧。邊鷥花鳥「精於設色,無斧鑿痕」,滕昌佑「惟寫生物,以似為工」,二位大家,對西蜀花鳥產生直接影響。 南唐人物畫 有宗教畫家曹仲玄、人物肖像畫家周文矩、顧閎中、人物畫家王齊翰、竹夢松、高太沖、顧德謙、曹仲元、朱澄、山水畫家董源、趙幹、衛賢、花鳥畫家唐希雅、徐崇嗣等。

32 【五 代 繪 畫】 中國畫史上花鳥畫稱「徐黃異體」和山水畫以「荊關」並稱,這是五代繪畫突出表現的標誌。
【五 代 繪 畫】 中國畫史上花鳥畫稱「徐黃異體」和山水畫以「荊關」並稱,這是五代繪畫突出表現的標誌。 所謂「徐黃異體」,稱作「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因為徐熙是平民,寫的是江南田野間的花木蟲鳥;黃筌居宮苑,多為珍禽異獸,名花異草,各有不同的風格和意趣,形成兩大流派,為中國花鳥畫開宗立派,發展藝術表現的形式和方法,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山水畫家荊浩、關仝的崛起,以他們表現北方崇山峻嶺的高古雄渾畫風,雄於五代,與南唐的董源和宋代的巨然,在畫史上並稱為「荊關董巨」,由於北方和南方地理和社會環境等的影響,形成南北兩派山水畫不同的風格和流派,對於中國山水畫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33 徐派與黃派花鳥畫 南唐花鳥畫大多繼承殷仲容「用墨色如兼五彩」的技法,發展水墨暈染,輕色淡彩,適合在野士大夫口味,構成花鳥中的野逸派,稱為「徐派」。主要有徐熙、郭乾暉、鍾隱、李煜、唐希雅。 徐熙,突破唐以來細筆填色表現奇花異鳥的格式。他追求天趣與清秀,講究生意勃然,筆法瀟灑野逸,謂為「徐熙野逸」。其畫法重「骨氣」、「用筆」與「墨法」。 「黃派」為中國繪畫史上一個最重要的花鳥畫流派,成熟於五代西蜀的黃荃,光大於宋初的黃居寀,在邊鷥、刀光胤、滕昌祐的妍麗色彩、勾埴輕線中發展起來,成為院體花鳥畫典型。黃派在唐凹凸花的基礎上,完成「沒骨花」畫法。所謂「沒骨花」是以墨線勾勒輪廓,而以色彩暈淡而成,為黃荃所創。現存兩幅,一為黃荃寫《生珍禽圖》,一為黃居寀的《山鷓棘雀圖》。

34 遼 代 繪 畫 金 代 繪 畫 遼畫專指遼王朝統治時期,契丹族和漢族等族共同創造的繪畫形式,是中國繪畫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遼 代 繪 畫 遼畫專指遼王朝統治時期,契丹族和漢族等族共同創造的繪畫形式,是中國繪畫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贊華擅畫契丹貴族生情態,他的傳世作有《射騎圖》,與在台灣傳為五代人畫的《秋林群鹿》和《丹楓呦鹿》都屬遼畫作品。 金 代 繪 畫 金朝士大夫中師法北宋蘇軾、文同、米芾等人,多長山水墨竹,其中最有成就者為王庭筠《幽竹枯槎圖》可見書畫風貌。 金朝畫家中不少人擅畫鞍馬,如楊邦基,畫馬可比韓幹,但作品不存。現存僅有趙霖的《昭陵六駿圖》傳世。

35 宋 代 繪 畫 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鼎盛時期,這個鼎盛,標誌著中國中古時期繪畫高峰的出現。
宋 代 繪 畫 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鼎盛時期,這個鼎盛,標誌著中國中古時期繪畫高峰的出現。 宋代民間繪畫的活動,隨著農村小農經濟的高漲,顯得比較活躍。也就在這個時期,士大夫如米芾、文同、蘇軾的水墨寫意畫,逐漸地發達起來。 在宮廷裡,皇家設立了規模龐大的翰林圖畫院。特別到了宋徽宗時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南宋的畫院,不減北宋之盛。 此時南宋名畫家: 山水畫方面:李唐、蕭照、宋銳、顧亮、楊士賢等。 花鳥畫方面:李迪、李安忠、李瑛、吳炳、馬興祖、韓祐       、馬世榮等。 人物畫方面:劉宗古、蘇漢臣、周儀、焦錫、王訓成、賈      師古、梁松等。

36 南 宋 繪 畫 山水畫以李唐為首,劉松年、馬遠、夏珪合稱劉、李、馬、夏四大家。明代王世貞在《藝苑扈言》一書中說:"山水,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可見他們起了革新和發展的作用。南宋畫院中除水墨蒼勁一派之外,還有"青綠巧整"一派,可以趙伯駒、趙伯驌兄弟為代表,也盛極一時。 花鳥畫繼北宋崔白、趙昌、黃居寀、易元吉等之後,仍是盛況不衰,繼有發展。水墨畫梅竹蘭花,續文同、蘇軾而著名的有楊無咎畫梅;鄭思肖畫蘭不畫土,稱為""露根蘭",寄宋代淪亡無土可植蘭的故國情懷。重要的有: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鄧樁的《畫繼》、劉道醇的《聖朝名畫評》、黃休復的《益州名畫錄》、《宣和畫譜》、郭熙的《林泉高致》、韓拙的《山水純全集》、米芾的《畫史》等等。

37 元代繪畫

38 元代的繪畫藝術在題材風格上是豐富多樣的。特別是水墨寫意的文人畫繼宋代以後有了新的發展,所渭“四君子畫”的梅、蘭、竹、菊也日益興起。以黃公望、吳鎮、倪雲林、王蒙四大畫家為代表。
元畫的特點是重感情,筆墨的表現富有個性。工筆嚴整的畫風和道釋人物畫就不如宋代盛行了。這是時代的各種因素所形成的,所謂“宋畫重理,元畫重情”,或可道出這種差異。   元代的畫家有趙孟頫、管道昇、趙雍、趙奕、錢選、高克恭、方從義、張彥輔、朱德潤、唐棣、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李衎、顧安、柯九思等。

39 元 代 畫 家 何澄:善畫人物故事,鞍馬、界畫,傳世作品有《歸莊圖》 《元世祖出獵圖》《消夏圖》。
元 代 畫 家 何澄:善畫人物故事,鞍馬、界畫,傳世作品有《歸莊圖》   《元世祖出獵圖》《消夏圖》。 錢選:山水花鳥人物故事鞍馬均有造諧,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畫   家,興趙孟頫同里,並稱「吳興八俊」。其主要代表作   有《浮玉山居圖》《山居圖》《八花圖》《白蓮花圖》   《蘭亭觀鵝圖》等。 趙孟頫:是一位書畫理論家,他主張作畫要有「古意」,倡導    「書畫同源」,強調繪畫中的書法趣味,主張師法自    然,提出「到處雲山是吾師」。其主要作品在山水畫    方面有《幼輿丘壑圖》《鵲華秋色圖》《水村圖》《    重江疊嶂圖》《吳興清遠圖》 ,在人物鞍馬方面有    《三世人馬圖》《人騎圖》《紅衣羅漢圖》《浴馬 圖》《秋郊飲馬圖》 ,在古木竹石、花鳥畫方面有《秀石疏林圖》。

40 趙雍:繪畫上與趙孟頫一樣,有較多才能,山水、人物、   鞍馬、竹石、花鳥、界畫無所不能,並精書畫鑒賞   傳世作有《松溪釣艇圖》《採菱圖》《挾彈遊騎圖   》《沙苑牧馬圖》 。
李衎:主要作品有《四清圖》《雙竹圖》《沐雨圖》《新   皇圖》《墨竹圖》。 高克恭:能詩善畫,工山水、墨竹、山水、初學二米,後    學董巨、李成,兼米、董、李之長,被推崇為「    當代第一」。墨竹學王庭筠,筆法渾厚,富生意    ,時有「南趙北高」之稱。其主要作品有《雲橫    秀嶺圖》《春山晴雨圖》《春雲曉藹圖》《橫山    晴靄圖》《墨竹坡石圖》。

41 山 水 畫 元代山水畫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發展到較高階段的表現。畫家之中,有的學道,有的參禪,有的既學道又參禪。他們的生活,有的入仕途,有的嘯傲於山林,所謂 「臥青山,望白雲」,畫出千岩「太古靜」,成為山水畫家一時的風尚。也是他們具有出世思想的反映。 元代的山水畫家,一方面師法造化,另一方面吸收傳統的技法,研究各家的演變,由於各有不同的師承與傳統淵源,所以產生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如文人畫興起。 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被稱為 「元季四家」,在山水畫上都有卓越的成就與極高的地位。   元代除以上山水畫大家外,還有許多著畫家,或兼以別樣,有相當藝術水準。受趙孟頫影響的有曹佑白、唐棣、朱德潤等,受黃公望、王蒙影響的有陸廣、方從義、陳汝言等

42 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唐李思訓、李昭道“一變”;五代荊浩,關仝與北宋董源、巨然“一變”;李成、范寬“一變”;南宋劉松年、李唐、馬遠、夏珪“一變”;元四家又“一變”,已發展到相當高度,成為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瑰寶。所謂“變”,實際是一種跳躍式的發展,既繼承前代的優秀傳統技法,又大大影晌於後世。 元四家的共同特點和成就,大致可歸納為: 第一、四家共寫江南的江浙一帶秀麗山川,他們雖然有遁世的思   想,但深入自然,以自然為師,吸取了有益的藝術營養,   表現了中國山川的壯美,渾厚華滋,意境深遠。 第二、宋代以前作畫多用絹素,至元四家則多用紙,紙質鑯維易   滲透,因此水墨運用及用筆方法都有創造性發展,所渭“乾   裂秋風,潤含春雨”的渴筆法尤具情趣。 第三、四家年歲相仿,交往密切,而各有特色:黃簡潔,王繁密,   倪淡雅而吳淳厚,相互輝映,為元代藝林增色。

43 元季四大家:黃公望、吳鎮、王蒙、倪瓚 黃公望:受趙孟頫影響,上師董源巨然,間及荊浩、關仝、李成等名家,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作品大都體現地方秀麗的山川景色「峰巒渾厚、草木華滋」,被推為「元季四大家之冠」。其山水分水墨、淺絳兩種,現存作品有《富春山居圖》《溪山雨意圖》《快雪時晴圖》《九峰雪霄圖》《丹崔玉樹圖》《天池石壁圖》《富春大嶺圖》《九珠峰翠圖》等。 吳鎮:善畫山水、梅花、竹石。他畫山水師法董、巨,有深厚蒼鬱之氣。現存作品有《漁父圖》《蘆花寒雁圖》《雙松平遠圖》《竹譜》。 王蒙:善畫山水,亦工詩文畫法,繪畫自幼受趙孟頫影響,承繼董巨傳統,獨其面貌,是元代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大家。代作如《葛稚川移居》《青卞隱居圖》《夏日山居圖》《夏山高隱圖》《太白山圖》《丹山雲海圖》《谷口春耕圖》等。 倪瓚:他擅長山水,多以水墨為之。山水初法董源,後參荊、關,創「折帶皴」,寫山石樹木則師李成。作品有《水竹居圖》《漁莊秋霽圖》《春山圖》《幽澗寒松圖》等。

44 花 鳥 畫 隨著文人畫的發展,元代花鳥畫發生劇烈地變化,突出的標誌是墨花、墨禽興起與流行。這個時代,士大夫把佛道的 「出定」、「厭求」、「無為」觀念滲透到美學思想上,對待藝術,要求自然,不假雕飾。他們取法於清淡的水墨寫意,追求 「以素淨為貴」的境界。也由於文人畫強調個性表現,講求借物抒,竟 所以倪鑽的所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寫胸中逸氣」的說法,立即得到了士大夫的贊同與呼應。元代花鳥畫發展的總趨勢,不在取悅於工麗,正以清淡的水墨寫意為主,成為這個時代在繪畫發展上的一個特點。

45 花鳥畫家-陳琳、王淵、邊魯、張中 陳琳:元代前畫家,繼承家學,善畫山水人物花鳥,並能取法 古人,得趙孟頫指點,傳世作品見《溪鳧圖》。 王淵:繼承黃筌基礎,去黃氏之富麗,多用水墨暈染。作品有 《山桃錦雞圖》《花鳥》《花竹春禽圖》《墨牡丹圖》 。 邊魯:善墨戲花鳥,工書古文奇字,其墨筆花鳥竹石,畫法與王淵相近,作品有《花竹錦雉圖》 。 張中:其花鳥筆墨與王淵筆墨相仿,但筆法更為粗簡,墨氣更為渾潤,近寫意畫法。作品有《芙蓉鴛鴦圖》《枯荷鴛鴦圖》

46 人 物 畫 元代人物畫的進展,不如花鳥畫,更不如山水畫。當時的一般畫家,特別是士大夫畫家,對人生抱一種冷淡的態度。陳絃於至正間看了任仁發的《瘦馬圖》之後說:「方今畫者,不欲畫人事,非畫者不識人事,是乃疏於人事之故他。」所謂 「疏於人事」,指的就是盡量避開接觸社會並反映社會。元初的趙孟頗為一代大畫家。 元代著名人物畫家除何澄、劉貫道、錢選、趙孟頫、王振朋外,尚有任仁發、張渥、衛九鼎、周朗、顏輝、王繹等人。

47 明、清代繪畫

48 明清繪畫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前期的『掇英』,中期的『梳理』,及後期的『守業』時期。
所謂『掇英』大約是洪武至萬曆期間,其有之特徵有三: (1)當時的畫家因尋著古人之「本原」,不自覺得著「師古人」之路。 (2)於筆墨上,相當著重並緊緊追隨著前朝模式,甚至在章法上大至都局限於宋元之格局。 (3)對於前人,其注重「不取古人之長為下」;「以古人之菁英為用」。故『掇英』,乃指此時之繪畫都在吸取傳統之精華。 『梳理』時期指的是明萬曆中至清乾隆時期;其意耆乃為將傳統之繪畫思想做一個整理、研究、歸納。還有歷代畫家在立意、立形和筆墨上之表現特點。 明清繪畫後期為『守業』時期,大約是指清嘉慶至宣統時期;期意指對傳統繼承的重視;也因此而顯現出守業有餘,創業不足。

49 前 期 時 期 當時之畫風而言;山水畫水比人物畫盛行,其造成之原因有部份是源自前朝遺風,和當時的文人畫家,相當喜愛山林隱逸,其本質乃為儒家之道釋觀。似乎不管身處何方,其落筆必為清風明月、崇山峻嶺之渾然天成之格局,明代山水畫的畫法大都以傳統為主,再加以變化,其主要有: (1)以繼承五代、北宋董、巨、李、郭的畫法,以董、巨為主。 (2)以繼承南宋院體,以馬、夏畫法為主者。 (3)取法元人者特別重視黃、倪者;但其畫風又大都窺董、巨  ,由此融合。 此階段以「浙派」和「吳門派」為最有影響的畫派。 而在花鳥畫方面,在明朝時期花鳥大都以水墨寫意為主;但在工整豔麗的花鳥畫也相當的盛行,直到嘉靖之後,此種工麗的畫風幾成絕響;在寫意方面的題材大都以竹、梅、蘭、菊、草、蟲為主。王跋、夏昹、陳錄均為這方面的翹楚。而在工整豔麗方面以邊文進、呂紀最為傑出。

50 中 期 時 期   由於對前人畫風了解和剖析,使得在當時的畫風充斥著許多的派別,但這其中卻是將許多人文素養和技巧做一個向上的提升;但不可否認在當時也有許多不思進歩之畫家,使其所畫流於形式。在當時由於畫風的不同,便有著畫分南北二宗的說法提出,其提出者為莫是龍,在其所著【畫說】中有云:『禪家有南北二宗,唐始時分。畫之有南北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李思訓父子著色山水,流傳而宋之趙幹、趙伯駒、伯驌,以至馬夏輩。南宗則王摩詰始用宣淡,一變勾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關、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後有馬駒、雲門、臨濟兒孫之盛,而北宗微以』。

51 明代畫派眾多,其形成之原因有三: (1)有關畫學思想(2)有關師承關係(3)有關筆墨風格當時 其較有名之派別有:
(1)有關畫學思想(2)有關師承關係(3)有關筆墨風格當時   其較有名之派別有: 一、浙派:代表人物有戴進、倪端、夏芷、周文靖、王諤…等 二、江夏派:代表人物有吳偉、張路、汪肇、李著…等。 三、吳門派: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 四、院派:代表人物有周臣、唐寅…等 五、華亭派:代表人物有董其昌、顧正誼、莫是龍、陳繼儒等 六、婁東派:代表人物有王時敏、王鑑…等 七、虞山派:代表人物有王石谷、吳歷…等 八、新安派:代表人物有弘仁、查士標…等 九、黃山派:代表人物有石濤、梅清…等 十、武林派:代表人物有藍瑛、劉度…等

52 山水畫-浙派、江夏派、吳門派、華亭派 浙派,創始於一度服務於宮廷的戴進。他是明代最有影響的畫家之一,畫山水取法於宋代院體,崇尚李唐、馬遠、夏珪一派,水墨蒼勁,筆力剛健,渾厚而有氣勢,他兼精人物、花鳥。周文靖、李在、王履、王諤等都是這一派中的人物。王諤還被稱為“今之馬遠”。 江夏派,創始人為吳偉,以畫人物著稱,號稱“畫狀元”,亦善畫山水。原是浙派中人,畫風與浙派相似,可視為浙派的支流,還有李著、張路、汪肇等,多是江夏地區人物。 吳門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或稱吳門四家。沈、文兩家上追北宋董源、巨然,近學元四家,博采眾長,兼工詩文書法,功力深厚,以書家文人的筆意和氣質,運貫於繪畫之中,蒼茫古厚,氣韻自成。唐寅、仇英宗北派山水,工細縝密,筆墨非凡,神韻不俗,亦善青錄設色;畫人物仕女,十分精到,兩人同時可歸入院體一派。

53 華亭派,以顧正誼、董其昌、莫是龍、陳繼儒等為創導者,亦稱松江派、蘇松派、雲間派等,都指松江地區的一些畫家,他們畫風相近,統名之為松江畫派,亦無不可。所作山水用筆洗練,墨色清秀淡雅,可當作吳門派的支流。其後畫風淒迷,暈染過重,缺乏後起的大家。

54 中期花鳥畫方面,其發展是多元化的。 花鳥畫的發展趨勢有三: (1)尃業的花鳥畫的進展,尤其是清初的宮延畫家,以及如沈銓的創作,他們以花鳥畫家為職責,對花鳥蟲獸的寫照相當傳神。 (2)一般士大夫,以畫梅、竹、松、菊自娛。 (3)介於上述二者之間;如周之冕、惲南田即是如此。   在中期花鳥畫方面;其較著名之畫派為「楊洲畫派」,其代表人物為「楊洲八怪」;分別是金農、黃慎、鄭 、李鱓、李方庸、汪士慎、高翔、羅聘八人。  而中期人物畫方面,較勝前期。在前期人物畫者,如戴進、吳偉、唐寅等,都以精山水畫而名聞一時。在中期時期以人物畫而聞名的較前來的多;如丁雲鵬、陳洪綬、禹之鼎等,都是功力道地之人物畫家。而在肖像方面更有曾鯨、丁皋等人。

55 明代花鳥畫-工整豔麗派、勾花點葉派、水墨大寫意派
明代的花鳥畫從明初的官廷繪畫到末期,大致可粗分為三派。一、工整豔麗派以邊文進、呂紀為代表,是院體畫風格。 二、勾花點葉派,或名兼工帶寫,水墨敷染,有清雅淳樸的風  致,周之冕的作品最為典型。官廷畫家林良,善用水墨,  筆力雄健,畫花鳥形體清朗豪邁,特具天趣,為一代大家  ,開明代水墨寫意畫之先。 三、繼起者為徐渭、陳淳,世稱青藤白陽,藝術情懷豁達寬廣  ,筆墨馳騁,恣肆豪放,淋漓瀟酒,出神入化,開創水墨  大寫意派。文人墨趣,稱雄畫壇,從揚州八怪直至近代吳  昌碩、齊白石,無不受其影響。此外梅蘭竹菊所謂“四君  子畫",繼元代而有王紱、陳錄等畫竹梅最為著名。

56 後 期 時 期   指的是由清嘉慶至宣統時期。相對於前面而言,北時期的繪畫漸趨沒落,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冷落時期」;後期的畫風大都受「婁東」、「虞山」派的影響。 在後期花鳥畫方面;道光、咸豐、同治六十多年間,花鳥草蟲、及畜獸畫,雖不及乾、嘉時為盛,且在畫風上已有了變化。「常州派」已不似之前得勢,嘉、道之後,點筆一派已逐漸形成風潮。在李修易的『小蓬萊閣書鑑』中有提及,「蓋點筆易見生趣,勾勒難免板滯,人誰肯捨其易而樂其難哉?」書中又云:「且殺粉調脂之法,愈創愈妙。近日寫生家,遇生紙必勾勒,遇絹扇用接粉法,或墨花綠葉,或用濃墨點花葉,以泥金勾醒之。或以五色箋寫生,能使不犯」;此時期之花鳥畫家,取材方面除花鳥、亦會蘭竹;但能畫蘭竹者,未必能畫其他。在這個時期以趙之琛、張熊等較具影響力。

57   而在後期人物畫方面;多數的畫家採取了傳統的題材;但嶺南畫家蘇六朋和江南的吳友如,在取材上不但取時俗為題,並畫新聞故事,有於傳統;在此一時期較具有影響力的畫派有二:一為「海上畫派」,另一個則是「嶺南畫派」;海上畫派,起於趙之謙,盛於任頣、吳昌碩;而嶺南畫派則由高劍父、高奇峰等。二高所發展出來的。

58 揚 州 畫 派 揚州畫派興起,是清代繪畫的一次革新,有著其時代和地域的條件。揚州在唐宋以來即為南北交通要道,大運河的樞紐港口,康熙以後經濟空前繁榮,是官糧的轉運站,食鹽的產銷地,萬商雲集,人文薈萃。明中葉所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入清以後夭折,康熙、乾隆期間的所謂盛世,揚州的繁榮,標誌著中國資本主義再度興起,也就開始了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轉折過程。這時,以金農、黃慎、鄭燮、李﹝魚單﹞、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等力代表的揚州畫派。

59 海 上 畫 派 鴉片戰爭之後,清政權日見腐朽衰落,南北鐵路交通和海上運輸的發展;使運河水上交通漸形閉塞,揚州隨之失去它經濟方面的優勢,而轉移到新興城市上海。為維護國家民族的尊嚴,繼承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同時吸收外來的影響,滋養本身民族的藝術,表達人民的願望與理想,在上海產生了一批有作為的藝術家。始於趙之謙,盛於任伯年、吳昌碩的“海上畫派”應時而起。 "海上畫派"成為近百年繪畫發展的重要流派。"海上畫派"的主要畫家有趙之謙、吳昌碩、號稱"海上四任"的任熊、任薰、任頤、任預、虛谷等人。

60 參考書目 中國書畫 楊仁愷 主編 台北南天書局 中國繪畫通史 王伯敏 著 東大圖書公司 中國書法史 蔣文光 著 文津出版社
中國書畫 楊仁愷 主編 台北南天書局 中國繪畫通史 王伯敏 著 東大圖書公司 中國書法史 蔣文光 著 文津出版社 中國繪畫史 張朝暉 徐琛著 文津出版社 中國美術史 馮作民 編著 藝術圖書公司 中國古代繪畫 徐改 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名家翰墨 名家畫竹特集 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Download ppt "繪畫發展歷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