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与李生论诗书 唐·司空图 叶当前 博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与李生论诗书 唐·司空图 叶当前 博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与李生论诗书 唐·司空图 叶当前 博士

2 司空图其人 一、司空图(837—908),晚唐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人。咸通中进士,官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后,遁隐中条山王官谷,朱温代唐建后梁,绝食而死。 二、《二十四诗品》作者 传统认为,著名的《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所做。但复旦大学陈尚君、汪涌豪分别撰文考证为伪作,许多著名的学者参与了讨论。

3

4 《中国诗学》第五辑 《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大讨论
王运熙《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 张少康《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之我见》 王步高《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作质疑》 汪涌豪《司空图论诗主旨新探—兼论其与二十四 诗品的区别》 张伯伟《从元明时代的诗格说到二十四诗品》 张健《从怀悦编集本看诗家一指的版本流传及篡改》 蒋寅《关于诗家一指与二十四诗品》 束景南《王啼林湖遗稿序与二十四诗品考辨》 陈尚君《二十四诗品辨伪追记答疑》。

5 《二十四诗品》真伪三种意见 否定为司空图所作 —陈尚君、汪涌豪认为“非司空图作,而出自明人怀悦《诗家一指》”。 继续维护司空图的著作权
取存疑的态度 —张少康存疑;张健从考证角度出发,认为《二十诗品》著作权还不能确认。

6 司空图文论思想从 《与李生论诗书》等文章中见出
王运熙认为 —即使《诗品》是伪作,司空图在文学批评史上仍有重要地位。 反映司空图文论思想的文章: 《与李生论诗书》 《与王驾评诗书》 《与极浦书》 《题柳柳州集后序》 《诗赋赞》

7 《与李生论诗书》的主要文论观点 ——韵味说
一、韵味说的涵义 二、韵味说的艺术原则:直致所得

8 韵味说的涵义 一、“韵味”的解释 《说文解字》:“味,滋味也。” 《百度百科》:韵味,雅致含蓄的意味 。
《现代汉语词典》:韵味,含蓄的意味。 二、古代用“味”品评诗文 曹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口不尽味,乐不极音”。 梁·钟嵘《诗品》: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 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9 司空图所谓“韵味” 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二、醇美之味在咸酸之外
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xī,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cuó,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10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一、“韵味”说的基本含义 诗味不能止于咸酸,诗味在咸酸之外。 咸酸之味——醇美之味
自然美(粗糙、分散)——艺术美(升华) 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

11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与极浦书》 第一个象、景:指诗歌艺术形象中具体的、有形的描写; 第二个象、景:指借助于前一个象、景所比喻、暗示、象征出来的无形的、虚构的景象。

12 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直致所得 一、钟嵘《诗品》的“直寻”论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二、直致所得,以格自奇
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前辈诸集,亦不专攻于此,矧其下者耶!

13 钟嵘例举直寻之诗例 “思君如流水”(徐幹《室思》其三); “高台多悲风”(曹植《杂诗》)
“清晨登陇首”(张华《听朝有暇,延命群臣。冠盖云集,樽俎星陈》) “明月照积雪”(谢灵运《岁暮》)

14 司空图直致所得 “早春” 得于早春: “早嫩侵沙短,冰轻著雨销”(司空图《早春》)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佚诗)
“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憀(liáo)”(司空图《下方》)

15

16 司空图直致所得诗例“山中”“江南” 得于山中: “坡暖冬生筍,松凉夏健人”(《下方》) “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华下送文浦》)
得于江南: “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寄永嘉崔道融》) “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江行》) “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灵”(佚诗)

17 司空图直致所得“寒下”“丧乱” 得于塞下: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塞上》) 得于丧乱: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佚诗)
“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高”(佚诗)

18 司空图直致所得“道宫”“夏景” 得于道宫: “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幢幽”(佚诗) 得于夏景: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佚诗)

19 夏荷

20 司空图直致所得“佛寺”“郊园” 得于佛寺: “松日明金象,苔龛响木鱼”(《上陌梯寺怀旧僧》) “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僧舍贻友》)
得于郊园: “远陂春旱渗,犹有水禽飞”(《独望》)

21 司空图直致所得“乐府”“寂寥” 得于乐府: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佚诗) 得于寂寥: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秋思》)

22 司空图直致所得“惬适” 得于惬适: “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长安赠王注》)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寒林”(《山中》)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退栖》)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光启四年春戊申》)

23 直致所得的涵义 直致所得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典用事,只有这样诗才自成一种境界,才会有“醇美”之味。
例举诸句,寄意于文外,象外。“文已尽而意有余”,“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4 思考与讨论 一、比较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异同。 二、比较钟嵘“直寻”观与司空图“直致”理论的相同点。

25 谢谢大家! 二○○九年


Download ppt "与李生论诗书 唐·司空图 叶当前 博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