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人生活 面授教師:謝幸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人生活 面授教師:謝幸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人生活 面授教師:謝幸運

2 第一節 理想與現實的調和 李密菴〈半半歌〉 看破浮生過半(看破浮生的一半),半(這一半) 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人生的歲月要有一半)儘幽閒 ,半裏乾坤(生活的天地要有一半)寬展。半郭半鄉村 舍(村舍既不偏遠,也不熱鬧),半山半水田園(田園 邊有山有水);半耕半讀半經廛(半耕半讀,也經營一 點城市中的房地產),半士半姻民眷(既是平民,也和 士族沾點姻親關係)。半(有些)雅半粗器具,半華半 實(實用)庭軒(庭園房間);衾(被子)裳半素半輕 鮮(高貴),肴饌半豐半儉(不必太豐盛,也不必太寒 酸)。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賢慧);心情半 佛半神仙,姓字(名聲)半藏半顯。 【接下頁】

3 一半還之天地(半聽天命),讓將一半人間(半盡人事
);半思後代與桑田(為子孫謀畫時,也想想滄海桑田 之理),半想閻王怎見(平生處世行事要對得起良心)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美);半帆張扇(行 船張帆不扯滿)免翻顛,馬放半韁(不扯緊韁繩以放慢 速度)穩便。半少卻饒滋味(凡事不必多,反而回味無 窮),半多反厭糾纏(太多太過,反而索然無味);百 年苦樂半相參(人生在世不過百年,苦與樂其實各半) ,會占便宜只半(若想佔人便宜,得到的也只是一半而 已)。

4 〈半半歌〉的主旨、內容與體裁 一、主旨:宣揚中國傳統文人心中的理想生 活,即凡事適可而止,採中庸之道,見好就收。
  一、主旨:宣揚中國傳統文人心中的理想生 活,即凡事適可而止,採中庸之道,見好就收。   二、內容:敘述人生閱歷與心境,略帶玩世 色彩,卻內蘊深厚的哲理。語言通俗,音節輕快 自然。   三、體裁:採用六言詩體,全詩廿八句,分 為七段,每段的第三句則用七言。每段二三四句 押韻,且平仄通押。最具特色的是每句都嵌進一 、二個「半」字。

5 〈半半歌〉與〈好了歌〉的異同 《紅樓夢》中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紅樓夢》中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6 項目 半半歌 好了歌 創作時代 明末清初 清代 作者 李密菴 曹雪芹 態度 溫和勸世 尖刻諷世 情感 通達之言(在理想與現實間尋求平衡點)
歌名 項目 半半歌 好了歌 創作時代 明末清初 清代 作者 李密菴 曹雪芹 態度 溫和勸世 尖刻諷世 情感 通達之言(在理想與現實間尋求平衡點) 違背人情

7 「花開半時偏妍」何以無理而妙 還可想像更美的狀況,因世上最美與最可怕的 事都是想像出來的。 二、含蓄美:倘花盛開的話,不但一覽無
      一、想像美:花半開時,已經相當美了, 還可想像更美的狀況,因世上最美與最可怕的 事都是想像出來的。   二、含蓄美:倘花盛開的話,不但一覽無 遺,欠缺含蓄蘊藉的情致。   三、成長美:花盛開表示生命接近盡頭, 很快就會枯萎凋謝了,不若半開之花,充滿了 生機。

8 「半半歌」精神世界之啟示 一、理想與現實的調和:志向遠大,以天下 為己任固好,但如果時機不巧,緣分未到,或者
個人才具不足,就必須培養豁達的胸懷。   二、掌握自己所能擁有的幸福:持中道而行 ,恰如其分,要寬和容眾,懂得惜福與感恩,善 自珍惜、掌握、享受自己手頭上所擁有的幸福。

9 第二節 文人的生活情趣 1.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 月(喻見全貌);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喻盡得其
第二節 文人的生活情趣   《幽夢影》〈論書與讀書〉 1.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 月(喻見全貌);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喻盡得其 妙)。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人生經 驗愈豐富,讀書的收穫及境界愈高)  2.讀經宜冬,其神專也(頭腦冷靜精神專注); 讀史宜夏,其時久也(夏日漫長時間充足);讀諸子 宜秋,其致別也(思緒別致有助思辨);讀諸集宜春 ,其機暢也(機趣暢旺)。  

10 3.凡事不宜刻(刻薄),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嚴
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凡事不宜癡 (癡迷),若行善則不可不癡。  4.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 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文章是 案頭(桌上)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5.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沒有什麼不能當書來 讀的);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 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 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11 張潮論讀書之層次與時機若何? 一、讀書的層次: 1.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片段 2.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整體
3.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奧妙 二、讀書的時機: 1.經宜冬,神專。 2.史宜夏,時久。 3.子宜秋,致別。 4.集宜春,機暢。

12 《幽夢影》〈論才子佳人〉 1.才子遇才子,每有憐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 無惜美之意(因美人善嫉);我願來世托生為絕代佳 人,一反其局而後快(反而要倡導「美人相惜」之風 才高興)。   2.貌有醜而可觀者,有雖不醜而不足觀者;文有 不通而可愛者,有雖通而極可厭者。此未易與淺人道 也。   3.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美麗),以鳥為聲( 清脆),以月為神(神釆皎潔),以柳為態(姿態婀 娜),以玉為骨(骨質純淨無暇),以冰雪為膚(肌 膚白晳剔透),以秋水為姿(姿容眼神),以詩詞為 心(蕙質蘭心),吾無間然(缺點,引申為「批評」 )矣。  

13 4.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
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5.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能通解語言);花 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 語者也。  6.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無酒則已,有則 必當飲;無名山則已,有則必當遊;無花月則已,有 則必當賞玩;無才子佳人則已,有則必當愛慕憐惜。

14 張潮與杜甫理想中的美人典型若何? 1.貌美如花。2.聲音清脆似鳥。 3.神采皎潔如月。4.體態婀娜像柳。
張潮理想中的典型美人應具八個條件: 1.貌美如花。2.聲音清脆似鳥。 3.神采皎潔如月。4.體態婀娜像柳。 5.骨質純潔如玉。6.肌膚白晳剔透如冰雪。 7.姿容眼神似秋水。8.有詩詞般的蕙質蘭心。 杜甫眼中的美人五條件: 1.姿態美(態濃)。2.風韻美(意遠)。 3.德行美(淑且真)。4.肌膚美(肌理細膩)。 5.身裁美(骨肉勻)。

15 《幽夢影》〈論閒情逸趣〉 1.花(喻美人)不可以無蝶(喻才子),山不可 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 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2.藝花(種花成叢)可以邀蝶,纍石(堆石成山) 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臺可以 邀月,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3.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 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16 4.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
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5.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 白晝聽棋聲,月下聽蕭聲,山中聽松聲,水際(水邊 )聽欸乃聲(搖櫓聲),方不虛此生耳。若惡少斥辱 ,悍妻詬(辱罵)誶(ㄙㄨㄟˋ,責罵),真不若耳 聾也。  6.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閒則能讀書 ,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飲酒,閒則 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17 場景迥異,可以享受何等視覺、聽覺的美感?
一、視覺的美感: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 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 二、聽覺的美感: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 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 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

18 「人莫樂於閒」,閒究有何樂? 「悠閒」不是無所事事,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先決條件是安恬寧靜的心境,曠達開闊的胸襟
,萬物有情的觀照。若能掌握「閒」,就可做自 己喜歡的事,做值得做的事。 張潮認為閒時可做五件事:讀書、遊名勝、 交益友、飲酒、著書。 悠閒是文人生活情趣的極致,誠如孔子說的 「遊於藝」,古希臘人的名言:「一切偉大的藝 術產生自悠閒!」生活的藝術,尤當如是觀。

19 《幽夢影》題名涵義 幽指幽人,即隱士;夢指虛幻莫測;影指 隨形而生,形去影滅,電光石火,瞬息變化。 此書乃幽人隱士對如夢似影的人生感悟,
以語錄體的格言小品予以記錄。其文章機鋒妙 趣,文字雋永,獨具慧眼,有情有義,才識兼 佳,福慧雙全。


Download ppt "文人生活 面授教師:謝幸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