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3課 婚姻與家庭 歌(家後) 還記得愛心樹嗎 壹、愛情與婚姻 貳、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參、現代家庭現象及困境 餘ppt如光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3課 婚姻與家庭 歌(家後) 還記得愛心樹嗎 壹、愛情與婚姻 貳、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參、現代家庭現象及困境 餘ppt如光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課 婚姻與家庭 歌(家後) 還記得愛心樹嗎 壹、愛情與婚姻 貳、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參、現代家庭現象及困境 餘ppt如光碟

2 壹、愛情與婚姻 一、擇偶與婚配   (一)愛情與擇偶   (二)婚配與規範 二、理性的婚姻   (一)擇偶的相關因素   (二)婚姻需用心經營 課目錄

3 (一)愛情與擇偶 (Ⅰ) 1.什麼是愛情? 史坦柏格(R. Sternberg)在其「愛情三角理
 論」中,認為愛情包括親密(intimacy)、激  情(passion)和承諾(commitment)三元素。 個人決定與伴侶共度一生的過程是漸進式的,  通常經過三個階段:刺激(stimulus)  價值  (value)  角色(role)。 下一頁

4 (一)愛情與擇偶(Ⅱ) 2.擇偶的方式: (1)婚姻安排:由婚姻當事 人以外的第三者決定。 (2)婚姻自主: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1)婚姻安排:由婚姻當事   人以外的第三者決定。  (2)婚姻自主: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在擇偶過程中,極少見到完全的「婚姻安排」  或完全的「自由選擇」,多數的擇偶是介於  這兩者之間。 BACK

5 (二)婚配與規範(Ⅰ) 1.單婚制(monogamy)與多婚制(polygamy): 多婚制:一妻多夫與一夫多妻制兩類。
單婚制:就是「一夫一妻」制。 2.外婚制(exogamy)與內婚制(endogamy): 外婚制:在特定團體外尋求配偶的原則。 內婚制:必須在特定團體內擇偶的習俗。 下一頁

6 (二)婚配與規範(Ⅱ) 3.嫁娶婚與招贅婚: 嫁娶婚:由男方主動提親,女子在婚後離開 娘家,住進夫家或隨夫居住。 招贅婚:由女方採取主動,女
嫁娶婚:由男方主動提親,女子在婚後離開 娘家,住進夫家或隨夫居住。 招贅婚:由女方採取主動,女  子招婿入贅,婚後男子住進妻  家或隨妻居住。 4.雲南摩梭人的「走婚制」是一  種特別的多婚制度。 BACK

7 (一)擇偶的相關因素 1.婚姻市場的選擇:將婚姻視為市場交換過程, 以本身所擁有的資源來換取相配的對象。 2.同質婚與異質婚:
 以本身所擁有的資源來換取相配的對象。 2.同質婚與異質婚: 同質婚:選擇與自己有相同  或相關特質的人為伴侶。例  如:價值論、角色論。 異質婚:選擇與自己有相異  特質的人為婚姻對象。例  如:擇偶互補需求論。 BACK

8 (二)婚姻需用心經營 1.學習相處之道。 2.相互溝通成長。 3.認識真愛特質。 婚姻不僅只是儀式,而是要許下承諾,表示
願意同甘共苦、相互扶持、攜手奮鬥。 BACK

9 貳、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一、現代社會的婚姻家庭觀 二、家庭形式的多元現象 (一)現代社會的婚姻觀 (二)現代社會的家庭觀
  (一)現代社會的婚姻觀   (二)現代社會的家庭觀 二、家庭形式的多元現象   (一)家庭結構的分類   (二)家庭的多元現象 課目錄

10 (一)現代社會的婚姻觀 1.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轉變為「婚姻並 非唯一的選擇」。 2.由「認命」的婚姻觀,轉變為可能以「離婚」
來解決婚姻問題。 3.夫妻平等相待, 「一夫 一妻」制成為社會的主 流。 油麻菜籽命 BACK

11 (二)現代社會的家庭觀 1.家庭成員的減少:傳統家庭「多子多孫多福 氣」;現代家庭以一個孩子為主,甚至是 「頂客族」。
2.家庭權威的改變:傳統社會以大家庭為主, 父母權威地位高;現代社會親子關係趨向平 等,兩性平等的觀念也深植人心。 3.家庭功能的變遷:社會變遷中,家庭的生物 性、社會化、保護性、經濟性、感情性等功 能,也產生改變。 頂客族 BACK

12 (一)家庭結構的分類 以家庭成員關係來看,分為大家庭、小家庭、 折衷家庭。 「典型家庭」的刻板印象:所謂典型家庭是 小家庭,包括父母親與大
 折衷家庭。 「典型家庭」的刻板印象:所謂典型家庭是 小家庭,包括父母親與大  約兩個依賴的子女,以父  親為主要負擔生計的人,  母親為家庭主婦,在家中  作家務與照顧子女。 大家庭 小家庭 BACK

13 (二)家庭的多元現象 1.雙薪(雙生涯)家庭(dual career family) 2.通勤家庭
(commuter family,又稱「兩地家庭」) 3.單親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 4.新三代家庭 5.隔代家庭 6.繼親家庭(重組家庭)  (step family) 7.同性戀家庭  (gay or lesbian family) 8.同居關係(cohabitation) BACK

14 參、現代家庭現象及困境 一、現代家庭現象與問題 二、家庭變故的支持與協助 (一)代間溝通問題 (二)家庭暴力問題 (三)新的家庭形式
  (一)代間溝通問題   (二)家庭暴力問題   (三)新的家庭形式 二、家庭變故的支持與協助   (一)家庭社區網絡   (二)公權力的支援 課目錄

15 (一)代間溝通問題 代間溝通問題是指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溝通 不良的問題。 1.婆媳問題:婆媳相處之道,最重要的就是
 「自己人」的心態。其次,良性溝通很重要。 2.親子溝通問題:只有以良好的親子互動才能  化解。方法:  (1)傾聽、了解與增加談話的機會。  (2)付出愛與關懷。  (3)尊重信任對方。 BACK

16 (二)家庭暴力問題(Ⅰ) 1.什麼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 精神上違反法律的侵害行為,造成家人的
 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  精神上違反法律的侵害行為,造成家人的 身體傷害與心理創傷。 2.家庭暴力案件中,最常見的是父母對子女  施暴,其次是婚姻暴力。 下一頁

17 (二)家庭暴力問題(Ⅱ) 3.家庭暴力的對策: 事前的防範遠勝於事後的治療。 事後對受害者的心理重建絕對必要。 採取適度的隔離防護措施。
通常保護令與 暫時保護令 3.家庭暴力的對策: 事前的防範遠勝於事後的治療。 事後對受害者的心理重建絕對必要。 採取適度的隔離防護措施。 4.家庭暴力防治法:明確的處罰條例,對加害  者施以強制親職教育與心理輔導;得向法院  聲請通常或暫時保護令,禁止施虐者接近受  虐者的處所。更重要的是「通報制度」。 BACK

18 (三)新的家庭形式 1.單親家庭: (1)工作謀生與子女教養常常難以兩全其美。 (2)一人分飾二角,在教養子女方面常會感覺 力不從心
 (1)工作謀生與子女教養常常難以兩全其美。  (2)一人分飾二角,在教養子女方面常會感覺    力不從心  (3)社會大眾應該對單親家庭平常看待。 2.同性戀家庭:同性戀者有權相互戀慕,並廝  守終生。 3.跨國婚姻家庭:由於語言 的障礙、文化的差異,壓 力較大。 BACK

19 (一)家庭社區網絡 (二)公權力的支援 1.婚姻與家庭的進修與研習活動。 2.親友或社區鄰里的志願協助。
3.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發生變故的家庭。 (二)公權力的支援 1.政府與社會各單位的介入來支援家庭。 2.確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加以援助。 BACK

20 (DINK,double incomes no kid)
油麻菜籽命 比喻女人的一生就像油麻菜籽,隨風落到泥 土裡,落到哪裡長到哪裡,無法掌握命運。 BACK 頂客族  (DINK,double incomes no kid) 意指夫妻雙職雙薪,卻沒有生育子女的家庭 形式。 BACK

21 大家庭 由一對夫妻及其子女、子女的配偶,以及子 女的後代所組成,人數眾多。又稱「擴展家 庭」(extended family)、「聯合家庭」
(joint family)、「親族家庭」(consanguine family) BACK

22 小家庭 由夫妻及其未婚子女所組成,人數不多, 家人關係簡單,又稱為「夫妻家庭」 (conjugal family)、「核心家庭」
(nuclear family)。 BACK

23 通常保護令與暫時保護令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9條:保護令分為通常保護令及暫時保護令。 第15條:法院為保護被害人,得不經審理程序
 或於審理終結前,依聲請核發暫時保護令。 聲請人於聲請通常保護令前聲請暫時保護令,  其經法院准許核發者,視為已有通常保護令  之聲請。 暫時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效,於法院審理終結 核發通常保護令或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 BACK

24 圖照來源 BACK 吳毅平攝 黃丁盛(2003)。臺灣地理百科22臺灣的節慶。臺北:遠 足文化。P.160
聯合知識庫影像圖。2005年8月22日,取自 BACK

25 章首頁歌曲介紹 家後 詞:鄭進一、陳維祥 曲:鄭進一 此首歌曲首先出現在「鄭進一的新謠-月娘茶」 專輯中,後由江蕙翻唱,引起廣大的迴響。
家後 詞:鄭進一、陳維祥 曲:鄭進一 此首歌曲首先出現在「鄭進一的新謠-月娘茶」 專輯中,後由江蕙翻唱,引起廣大的迴響。 網路上流傳著動人的歌曲背景故事:  收錄於:江蕙精選-黃金典藏版1。全員集合唱 片發行。 歌曲撥放 BACK


Download ppt "第3課 婚姻與家庭 歌(家後) 還記得愛心樹嗎 壹、愛情與婚姻 貳、社會變遷下的婚姻與家庭 參、現代家庭現象及困境 餘ppt如光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