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家計與廠商 3-1 慾望 3-2 需要 3-3 消費 3-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3-5 消費者保護運動 3-6 供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家計與廠商 3-1 慾望 3-2 需要 3-3 消費 3-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3-5 消費者保護運動 3-6 供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家計與廠商 3-1 慾望 3-2 需要 3-3 消費 3-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3-5 消費者保護運動 3-6 供給
第三章 家計與廠商 3-1 慾望 3-2 需要 3-3 消費 3-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3-5 消費者保護運動 3-6 供給 3-7 生產 3-8 成本

2 3-1 慾望 3-1.1 慾望的意義與特性 3-1.2 慾望的層級 目 錄

3 3-1.1 慾望的意義與特性 1.意義: 2.慾望發生的程序: 3.慾望的特性 是人的生理現象,例如:肚子餓了想填飽肚子,口渴了想喝水止渴。
先有「缺乏之感」,再有「求足之願」 3.慾望的特性 種類無窮 強度有限 具有替代性(競爭性) 具有連帶性(互補性) 習慣性(再生性) 節目錄

4 3-1.2 慾望的層級 1.提出者:馬洛斯(Maslow)的動機理論 2.將人類的慾望滿足由低而高分為五個層級: 節目錄

5 3-2 需要 3-2.1 需要與需要法則 3-2.2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3-2.3 需要價格彈性 目 錄

6 3-2.1 需要與需要法則 1.需要的意義: 2.需要法則: 3.需要法則成立的原因: 4.需要法則的例外: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在特定的時、地內,對某一財貨在各種可能價格下,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有效需要) 2.需要法則: 需要量與價格呈反向變動的關係。 3.需要法則成立的原因:  1.替代效果;2.所得效果。 4.需要法則的例外:  1.炫耀性財貨 ;2.季芬財貨。 節目錄

7 3-2.2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需要量變動 2.需要量變動的情形: 1.需要量變動的原因: 純粹由於財貨本身價格變動而產生。
需要曲線上「點的移動」。 節目錄

8 3-2.2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需要變動 1.需要變動的原因: 因財貨本身目前價格外的其他因素發生變動。 2.需要變動的情形:
整條需要「曲線的移動」。 節目錄

9 3-2.3 需要價格彈性 1.意義: 指價格變動引起需要量變動的敏感程度。 2.需要價格彈性的計算 節目錄

10 3-2.3 需要價格彈性 需要價格彈性與總支出的關係 1.當|Ed|>1時, 「薄利多銷」將使業者的總收益增加。 2.當|Ed|<1時,
「高價策略」將使業者的總收益增加。 3.當|Ed|=1時, 業者無論採低價或高價策略,總收益將維持不變。 節目錄

11 3-2.3 需要價格彈性 決定需要彈性大小的因素 節目錄

12 3-3 消費 3-3.1 消費的意義 3-3.2 供人消費的財貨(Goods) 目 錄

13 3-3.1 消費的意義 消費指人類為滿足慾望而使用財貨(包括勞務) 的一種經濟行為。 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原動力。
是生產、交換、分配等經濟行為的終極目的。 節目錄

14 3-3.2 供人消費的財貨(Goods) 財貨的種類: 財貨(Goods)泛指凡是能滿足人類慾望的一切 物品與勞務。
依取得途徑來分類:自由財、經濟財。 依用途來分類:消費財、生產財。 依所得屬性分類:正常財、劣等財。 依耐久性分類:耐久財、消耗財。 節目錄

15 3-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3-4.1 效用 3-4.2 價值的矛盾-水與鑽石的矛盾 3-4.3 追求最大滿足-消費者均衡
3-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3-4.1 效用 3-4.2 價值的矛盾-水與鑽石的矛盾 3-4.3 追求最大滿足-消費者均衡 3-4.4 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 目 錄

16 3-4.1 效用 1.效用的概念: 2.效用產生必須具備兩個要件: 當財貨使人類的慾望得到滿足,就是具有效用 (Utility)。
客觀上,財貨具有物的使用性能。 主觀上,消費者對財貨已產生使用慾望。 節目錄

17 3-4.1 效用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1.定義: 在一定期間內,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消費者進行 同一財貨的消費,隨著消費量的增加,邊際效用
(總效用的增量)會呈現不斷遞減的現象。 2.產生的原因: 受到慾望強度有限性 每一財貨有多種用途 節目錄

18 3-4.1 效用 效用的種類 總效用(TU):在一定期間內,連續消費若干 數量的財貨所獲得的全部效用。
效用的種類  總效用(TU):在一定期間內,連續消費若干  數量的財貨所獲得的全部效用。 邊際效用(MU):指每增加一單位財貨的消 費,總效用的增加量。 MU= TUn=MU1+MU2+MU3+…+MUn 節目錄

19 3-4.1 效用 邊際效用與總效用的關係 MU>0,TU↑。  MU=0,TU最大。  MU<0,TU↓。 節目錄

20 3-4.2 價值的矛盾-水與鑽石的矛盾 1. 意涵:有價值的財貨在市場上不一定很昂貴。
1. 意涵:有價值的財貨在市場上不一定很昂貴。 2. 例如:對人類很重要,用途很大的水,卻比無甚大用途的鑽石價格低很多。 3. 財貨的使用價值(用途)大小,決定於總效 用。 節目錄

21 3-4.3 追求最大滿足-消費者均衡 1. 消費者均衡的實現一依循「邊際效用均等法 則」。 2. 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節目錄

22 3-4.3 追求最大滿足-消費者均衡 邊際效用均等法則的意義 消費者同時消費多種財貨,或將同一種財貨
  消費者同時消費多種財貨,或將同一種財貨 做多種用途時,須從每一元之邊際效用最大的財 貨或用途開始消費,至所支付的最後每一元的邊 際效用所獲皆相等。如果預算足夠,甚至會使用 到皆等於貨幣的邊際效用為止。 節目錄

23 3-4.4 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
1. 意義: 消費者以貨幣換取財貨時,內心所願支付之總 價款超過實際付出總價款的差額。 2. 提出者: 新古典學派馬歇爾 節目錄

24 3-5 消費者保護運動 消費的權利 求安全的權利 求知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表達意見的權利 求償的權利
3-5 消費者保護運動 消費的權利 求安全的權利 求知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表達意見的權利 求償的權利 前四項由約翰.甘迺迪總統提出,最後一項由 尼克森總統提出。 目錄

25 3-6 供給 3-6.1 供給與供給法則 3-6.2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目 錄

26 3-6.1 供給與供給法則 1. 供給的意義: 指在特定時、地內,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供給 者對某一財貨在各種可能價格下,願意且有能
力供給的數量。(有效供給)。 2. 供給法則: 量與價格呈同向變動。 3. 供給法則成立的原因:為利潤的增減。 4. 供給法則的例外: 固定供給與後灣的勞動供給曲線。 節目錄

27 3-6.2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供給量變動 1. 供給量變動的原因: 純粹由於財貨本身目前的價格變動而產生。 2. 供給量變動的情形:
反應在圖形上是同一條供給曲線上「點的移  動」。 節目錄

28 3-6.2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供給變動 1. 供給變動的原因: 因財貨本身目前價格外的其他因素發生變動。 2. 供給變動的情形:
反應在圖形上的是整條「曲線的移動」。 節目錄

29 3-7 生產 3-7.1 生產的概念 3-7.2 報酬遞減法則-MP遞減法則 3-7.3 短期生產三階段
3-7 生產 3-7.1 生產的概念 3-7.2 報酬遞減法則-MP遞減法則 3-7.3 短期生產三階段 3-7.4 長期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追求最小成本 3-7.5 生產者剩餘(Producer’s Surplus) 3-7.6 企業的型態 目 錄

30 3-7.1 生產的概念 生產的意義與種類 節目錄

31 3-7.1 生產的概念 短期生產與長期生產 1. 短期生產: 係指沒有充裕時間可以改變生產規模, 至少存在一種固定生產要素。
2. 長期生產: 係指時間充裕到可以任意調整生產規模, 所有生產要素皆為變動要素。 節目錄

32 3-7.2 報酬遞減法則-MP遞減法則 1. 提出者: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在農業研究中 發現。 2. 定義:係指短期內,在一定的技術下生產,
固定要素的投入量不變,隨著變動要素的投  入量不斷增加,增加到某一限度後,邊際產 量(MP)將呈逐漸下降的現象。 節目錄

33 3-7.2 報酬遞減法則-MP遞減法則 產量的總類 1. 總產量(TP): 指投入生產要素所生產的總產出量。 2. 邊際產量 (MP):
指每增加一單位變動生產要素所引起總產量的 增量。 3. 平均產量(簡稱AP): 指平均每投入一單位生產要素所獲得的產量。 節目錄

34 3-7.2 報酬遞減法則-MP遞減法則 TP、AP與MP的關係 。 節目錄

35 3-7.3 短期生產三階段 短期生產三階段 節目錄

36 3-7.4 長期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追求最小成本 1. 原則:根據邊際生產力均等法則來進行生產要 素組合的選擇。
2. 邊際生產力均等法則的意義: 廠商同時使用多種生產要素從事生產時,必須 使花費在任何一種生產要素的最後每一元所獲 得的邊際產量(MP)都相等時,才可達到最低成 本的生產。 節目錄

37 3-7.5 生產者剩餘(Producer’s Surplus)
1. 定義:係指生產者提供產品於市場上,而實際 所收到的總價款超過他心中願意供給的 最低價款的差額。 * 社會淨福利=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 節目錄

38 3-7.6 企業的型態 企業與產業 1. 產業係指具有高度替代性產品所形成的供需集 合體。 2. 企業是所屬產業的個別供給者。
企業在所屬的產業中經營競爭,但也與其所處的產業環境相互依存。 企業經營與整個產業環境和產業生態的變動息息相關。 節目錄

39 3-7.6 企業的型態 台灣的產業型態 一級產業:指農業部門,包括: 第A大類-農、林、漁、牧業 二級產業:指工業部門,包括:
B大類「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C大類「製造業」 D大類「電力及燃氣供應業」 E大類「用水供應及汙染整治業」 F大類「營造業」 節目錄

40 3-7.6 企業的型態 三級產業:指服務業部門,包括: G大類「批發及零售業」 H大類「運輸及倉儲業」 I大類「住宿及餐飲業」
J大類「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K大類「金融及保險業」 L大類「不動產業」 M大類「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N大類「支援服務業」 O大類「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 P大類「教育服務業」 Q大類「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 R大類「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S大類「其他服務業」 節目錄

41 3-7.6 企業的型態 近年來全球總體經濟與投資環境產生的變化: 由於資訊革命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邁向科技化。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國際產業分工日趨明顯。 國際環保與綠色生產與消費成為新趨勢。 區域經濟整合成功。 節目錄

42 3-7.6 企業的型態 台灣產業結構的變遷與發展如下: 農業萎縮。 工業朝國際化、科技化發展。 服務業邁向高效率、高品質。 節目錄

43 3-8 成本 3-8.1 成本的概念 3-8.2 短期成本 3-8.3 長期成本 3-8.4 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
3-8 成本 3-8.1 成本的概念 3-8.2 短期成本 3-8.3 長期成本 3-8.4 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 目 錄

44 3-8.1 成本的概念 經濟成本=外顯成本+內涵成本 1. 外顯成本-又稱會計成本: 意指使用他人生產要素從事生產,須以貨幣形
態對外支付的成本。 2. 內涵成本 -又稱隱藏成本: 意指廠商使用自有生產要素從事生產,不必以 貨幣形態對外支付的成本。 節目錄

45 3-8.1 成本的概念 經濟利潤的計算 會計利潤=總收益-會計成本 經濟利潤=總收益-經濟成本 =總收益-會計成本-內涵成本
    =總收益-會計成本-內涵成本     =會計利潤-內涵成本     =商業利潤-正常利潤 節目錄

46 3-8.2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的種類 1.總固定成本(TFC):指不隨產量的增減而變動的成本。
2.總變動成本(TVC):指會隨著產量的增減而變動的成本。 3.總成本(TC):包括總固定成本與總變動成本的和。 4.平均固定成本(AFC):每一單位產量平均所必須分擔的固 定成本。 5.平均成本(AC) :每一單位產量平均所分擔的總成本。 6.平均變動成本(AVC):每一單位產量平均所須分擔的變動 成本。 7.邊際成本(MC):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 節目錄

47 3-8.2 短期成本 各種短期成本曲線 節目錄

48 3-8.2 短期成本 「報酬遞減法則」對成本曲線的影響 1.MC、AVC與AC曲線皆呈現U字型。
MC與MP成反向關係,AVC與AP成反向關係。 2.TVC曲線與TP曲線呈逆轉關係。 節目錄

49 3-8.3 長期成本 長期成本與短期成本的關係 LTC是所有STC曲線的包絡曲線 LAC曲線是所有SAC曲線的包絡曲線
LMC是由所對應的所有SMC 所組成的 節目錄

50 3-8.3 長期成本─各種長期成本曲線 節目錄

51 3-8.3 長期成本 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1. 外部經濟:因純粹外在有利因素,造成廠商成 本呈現降低的現象。
2. 外部不經濟:因純粹外在不利因素。造成廠商 成本呈現提高的現象。 節目錄

52 3-8.4 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
定義:指一個經濟主體的行為無償的影響另一個 經濟主體的現象。 外部成本:經濟主體沒有自行負擔,轉由社 會大眾負擔的成本。 外部利益:經濟主體沒有自行享有,轉由社 會大眾享有的利益。 社會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社會利益=私人利益+外部利益 目錄 節目錄


Download ppt "第三章 家計與廠商 3-1 慾望 3-2 需要 3-3 消費 3-4 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3-5 消費者保護運動 3-6 供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