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立 体 裁 剪 服工、服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立 体 裁 剪 服工、服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立 体 裁 剪 服工、服艺

2 推荐参考书目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编,立体裁剪(基础篇),东华大学出版社 小池千枝【日】,文化服装讲座8立体裁剪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张文斌,服装立体裁剪(第2版),中国纺织出版社 魏静,礼服设计与立体造型,中国纺织出版社 尤珈,意大利立体裁剪,中国纺织出版社 特丽莎·吉尔斯卡【法】,法国时装纸样设计 立体裁剪篇,中国纺织出版社 邱佩娜,创意立裁,中国纺织出版社 刘咏梅,立体裁剪(礼服篇),东华大学出版社 杨颐,服装创意面料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 文化服装讲座,服饰手工艺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晓刚,品牌服装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 袁燕等译,时装设计元素,中国纺织出版社

3 第一章 立体裁剪的概述 本章重点 1.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及特点,了解其与平面裁剪的异同。
第一章 立体裁剪的概述 本章重点 1.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及特点,了解其与平面裁剪的异同。 2.理解立体裁剪的适用性分析中创造量感的工艺手法和辅料的使用情况。 3.了解人体模型的比例、规格、用途等。 4.能够正确标记人台上的基准线。 5.掌握布纹整理的要点。

4 第一节 立体裁剪简介 立体裁剪是区别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立裁是服装技术、服装原理、服装灵感、通用语言。 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cauge)” 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draping cutting)”, 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

5 一、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服装史对服装造型的分类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 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这种造型从此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 随后,在服装的定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级时装制作。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人体模型来代替人体完成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

6 二、概念 立体裁剪方法是直接将布料覆合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人台)上,利用布料的悬垂性能,将布料通过分割、折叠、聚集、提拉、抽缩等手法,一边裁剪一边观察布的走向和整体平衡,一边获得造型的设计表现方式。 整体操作均在人体或者人体模型上,因此服装的三维设计效果——二维布样——三维成衣的转换很具体,布样的直观效果好,便于设计思想的充分发挥和及时修正。在立体状态下能轻松解决平面裁剪难以解决的不对称、多皱褶的复杂造型等问题。

7 ④适用性:不但适合初学者,也适合专业设计与技术人员的使用。
三、特点: 1、优点: ①直观性:具有造型直观、准确的特点。 ②灵活性:从立裁的构思和操作角度来说,都很灵活。 掌握了立体裁剪的基本要领后,可边设计、边裁剪、边改进。随时观察效果,及时纠正问题,直到满意为止。 ③实用性:能解决平面裁剪中难以解决的不对称、多皱褶的复杂造型。 ④适用性:不但适合初学者,也适合专业设计与技术人员的使用。 ⑤易学性:立体裁剪是以实践为主的技术,其原理是依照人体模型进行设计与操作,是一种简单、易学、快捷、有效地裁剪方法。

8 适用性分析 初学者 平面源于立体,源于人体结构。立体裁剪对初学者来说是了解人体与服装构成的关系,理解平面结构原理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收省、分割、断开、连省成缝等的原理,这样则对常规服装的平面构成原理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9 专业设计人员: 立体裁剪的操作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更利于设计思想的充分发挥。他们更加喜欢在立体的状态下实现一些特殊造型的服装,在实现夸张的款式造型的过程中,特殊的工艺方法和辅料选用非常关键。 (1)创造量感 (2)支撑物与服装结构

10 创造量感 在服装专业中,量感是指大量的面料使用。严格来讲,在一件服装中创造量感意味着它不再贴合人体的体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服装的廓形。创造量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常用的工艺处理方法。 A1 褶裥和抽碎褶 A2 切展

11 顺风裥 A1 褶裥和抽碎褶 面料进行各种各样的抽褶或者打裥处理。如细碎褶、阴裥、阳裥、顺风裥、逆风裥、倒顺裥等。 抽碎褶是以规则或者不规则方式将面料抽紧在一起的工艺形式。如果要形成自然的感觉,抽出的碎褶应更不规则。 逆风裥 倒顺裥

12 蜂窝型褶饰,其方法是在面料上打褶,然后在规则的部位缝制,以形成蜂窝状的效果。
渡边淳弥(Junya Watanabe 日本设计师) 2000年秋冬设计

13 12层或16层圆形绣球制作过程: (镂空/折纸/蜂窝型褶饰)
A 将圆形分成16份; B 在8条分缝处粘双面胶; C 粘第二个圆; D 在第2层上的另8条缝处粘胶; E 第12层粘合位置;F 8个点粘合成形

14 通过大量的褶饰处理,可以为服装创造量感 安妮·瓦莱丽 ·哈士(Anne Valerie Hash,法国新锐设计师)时装秀后的派对,白色抽褶的裙子(设计师:Anne Valerie Hash )

15 A2、切展 切展即为“逐渐加宽”。一个裙子的裁片可以通过切展扩展开来,直至将它铺平放置时能形成一个整圆。切展服装的裁片可以给它的上部或者下部带来额外的量感。

16 切展的图例 将纸样进行切展,可以理解为在每个剪切开的接缝中加入了三角片的设计,这种方式既可以在服装的下部创造出量感,同时又能够改变服装的廓形。
设计思路拓展 加入三角片的方法可以创造量感、改变廓形;如果在上图阴影中加入椭圆形、菱形、泪滴形等特殊形状,服装的造型则会有更丰富的变化。

17 Alexander McQueen作品 在裙子下半部分的设计中加入大量的面料以产生量感。

18 支撑物与服装结构 网衬 网衬是在服装内部使用的一种轻且硬的材料,用它可以支撑起服装,从而使服装体积变大,为有褶饰边或有细碎褶的服装提供良好的支撑。

19 芭蕾舞裙——多层网衬的堆积使用(加芭蕾舞裙制作的图片或视频)

20

21 网衬还可用于袖山,支撑袖山的褶或裥,如用于“羊腿袖”这种褶裥较多的夸张袖型中以支撑起廓形 。

22 衬垫 衬垫可以用于强调人体的某一部分,以产生体积感。
迪奥在战后推出“新风貌(new look)”就在臀部采用了特殊的衬垫,用来强调一种强烈的女性轮廓。

23 在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cons)1997年春夏季系列设计中,作品衣身下面的衬垫被缝制在身体的非正常部位,通过使得穿着者看上去比例失调甚至畸形来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廓形,同时也挑战了人们对人体原有概念和常规的审美取向。

24 一些人对怀旧情有独钟,即意味着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文化复兴。一些人则坚持穿着非常经典的传统服装,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正的”服装,是指很容易穿上的、简单样式的服装。我想创造出一种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事物,并且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川久保玲,1997年3月1日周末《保卫者》(Guardian)杂志 研究历史服装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思考它们的机理、刺绣工艺、材料,而后,再将它们在今天的女性身上以时装的形式进行演绎,不让它们仅仅成为历史。 ——尼古拉斯·加斯奎瑞(Nicolas Ghesquière)在巴伦夏加

25 去掉衬垫 威克特和拉尔夫(V&R),1998~1999年秋冬季 “原子弹”(Atomic Bomb)礼服 格罗尼格博物馆(Groninger Museum)藏品

26 衬垫的使用改变臀部两侧的廓形,大量的网衬使裙子下摆产生一定的体积感。
Alexander McQueen 作品

27 垫肩 垫肩可以给服装带来更为清晰的轮廓和形态,并且在肩部和锁骨处可以形成更为圆顺的外观。 右上图为标准垫肩,下图为插肩袖垫肩 。

28 绗缝 绗缝是指将一种较厚的、纤维状的填絮料加到两层面料中间粗缝起来的技艺。其传统的线迹是斜向的,形成菱形图案,但也可以加一些装饰效果。 绗缝的面料较厚,通常可以用来固定服装结构。因此这种经过绗缝处理的面料常常用做服装的衬里。绗缝也可以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如摩托车手的夹克。

29 绗缝还可以起到创造结构的作用 麦当娜(Madonna)在她1990年的名为“金发女郎的野心(Blonde Ambition)”的巡回演出中所穿的让·保罗·戈尔捷的圆锥形文胸

30 绗缝中线迹的设计可以产生不同的面料机理效果,达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31 骨架衣撑 之所以称为骨架衣撑,是因为它在过去是由鲸鱼骨来支撑的。并且它所反应出的衣撑内部结构就像骨架的形状一样。时至今日,有两种类型的骨架衣撑: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另一种,也是更为普遍的一种,是由聚酯金属细杆制成,被称为瑞基勒尼(rigilene)。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的紧身胸衣

32 通过做来学。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克莱瑞·威尔考克斯(Claire Wilcox),V&A出版公司

33

34 衬布 衬布共有两种类型:粘合衬(需熨烫)和非粘合衬(需缝制)。衬布主要起到支撑和加固面料的作用。
衬布通常用在袖克夫、领子、门襟和腰头上。不同重量的衬布从轻到重可以适合于不同质地的面料。有的衬布可以专门用于针织布(可以保持其拉伸性,而这一点通常是普通的布衬所避免的)和皮革(要求具有较低的熔点)。 当面料本身的质地不足以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时,都应该考虑使用衬布。

35 帆布 像衬布一样,帆布主要用来加固面料。它通常比衬布更厚重一些,而且是通过手缝来缝制在服装上的。帆布最多是用于定制的缝制工艺,给夹克或者大衣的前片以一定的挺括感觉,对于需要突出体型的服装,也可以考虑使用帆布。

36 技术人员和研究者 可以通过衬垫的方式,模拟人体体型,或者补正体型,以达到研究的需要。 平、翘臀体型模拟方法图例 图A 翘臀体型的衬垫状态
图B 平臀体型的衬垫状态 平、翘臀体型模拟方法图例

37 翘臀体数据变化比较图 翘臀体裤子上裆结构应用图例

38 2、缺点: 操作条件要求高,成本较高 (1)标准的人体模型(人台)。 (2)与本料性能相近的坯布,或者直接用本料,这样耗用量较大,成本较高。
动作随机性比较大,对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和艺术素养要求较高。

39 技术素质: 主要从操作对立体裁剪方法的掌握来看,如如何保证丝缕归整,如何控制布料的松紧,把握布料与人台之间的间隙,裁剪中的手法是否合理等等。 艺术素养: 设计师长期积累的一种素质,对个人而言,对时尚、市场、面料、服务对象的充分把握,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通常立体裁剪是依据人台进行的,如果能在人体上进行立裁更为理想,因为人台是静体。所以,在活动量方面应参照实际人体运动状态加以充分考虑。

40 补充说明: 意大利立体裁剪的材料为纸,从某种意义而言,降低了成本,但仍然需要标准人台,并且纸的用量也大大超出了平面裁剪时的用量。为了更好的体会面料和服装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日本立体裁剪的方式,用坯布来进行裁剪。

41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结合使用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两种方法各具所长,各具所短,世界各国的服装产业在使用时多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立为主,平为辅(西方应有较多) 立、平并举(日本用1、2较多) 平为主、立为辅(东方用2、3较多)

42 五、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确定款式; 选择、补正人台; 布料的整理和准备; 边裁边别样,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标点描线,记录服装衣片结构;
平面的布样整理,假缝; 试样,调整修改; 将补正后的布样拷贝成纸样; 裁剪、缝纫服装。 说明:其中调整的部分可能要经过数次修改。


Download ppt "立 体 裁 剪 服工、服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