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六入處誦(II).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六入處誦(II)."—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入處誦(II)

2 五蘊,六入,十二因緣關係 五蘊相應處理無明,以五蘊為我的無明 六入相應­處理愛欲,由六入產生愛欲 如果能處理掉無明愛欲,就能出生死.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 眾生以五蘊為我,形成我見,為 無明的根本. (慧: 以正見破無明,不以五蘊為我) 六入觸受: 眾生六根對六塵產生受 (定: 六根不對六塵) 愛取有生老死: 因為受,產生愛取有,生老死 (戒: 不起愛取有,貪嗔癡) 大乘: 往生淨土,帶業往生. 在原始佛教中並沒有提到

3 五蘊,六入,十二因緣關係 (cont.) 原始佛教不強調定學,因為強調的是內銷,而不是安住. 安住對問題的解決並沒有幫助. 後來提到定是因為, 如果沒有一定的定基礎,連內觀都不行,如何內銷.有定的基礎, 去修慧, 才易成就. 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85),精勤繫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於何如實顯現?於眼如實顯現。如是廣說,……乃至此諸法無常有為,此如實顯現。」 參考: 二○九(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85),精勤繫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於何如實顯現?於眼如實顯現。如是廣說,……乃至此諸法無常有為,此如實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心得: 我剛開始學打坐是因為心煩,聽說打坐可以安定身心,所以來學打坐. 安住在數息,確實暫時可以忘掉煩惱. 不過下座後,煩惱依舊. 後來大概心漸漸比較安定 , 開始意識到, 我來打坐好像只是在逃避生活中的問題. 問題還是存在. 現在雖然大概看到問題, 不過常常因為習氣太重, 還是沒辦法面對去解決, 這方面自己真的要努力. 聽了法師的開示, 覺得自己要改變心態, 去內觀,內銷自己的問題.

4 第二住與一一住 ‧‧‧‧佛告鹿紐:「若眼識色,可愛、可樂、可念、可意、長養於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愛,貪愛已阨礙。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佛如來說第二住。 若有比丘,於可愛、可樂、可念、可意、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已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愛,不貪變故不阨礙。是名為一一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如是像類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所以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 ‧‧‧‧ 閉關: 閉六根, 關六情. 心得: 應如牧牛, 緊守六根,不放逸  理論上知道, 實際上自己常常心隨境轉. 甚至習氣使然, 自己還創造了一個境來放縱六根. 隨使使生死輪迴

5 四品法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語亦善,中語亦善,後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清白梵行,謂四品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眼識色,可愛、可念、可樂、可著;比丘見已,歡喜、讚歎、樂著、堅住。有眼識色,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樂著、苦厭;比丘見已,瞋恚、嫌薄。如是比丘,於魔不得自在,乃至不得解脫魔繫。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 由此經文之可知佛法流傳漸漸演變為大乘佛法的脈絡.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對於知識的態度,應該由懷疑, 思維, 理解, 而後相信.

6 心不著,不分別取捨,就不會著魔. 修行要從內銷去修(向內修), 不是著相而修,要修出什麼境界來(向外修). 著魔執著愛取,在相中分別取捨
心動搖時,魔即隨縛,心不動搖,魔即隨解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乃至有如是微細之縛,魔波旬縛,轉細於是。心動搖時,魔即隨縛,心不動搖,魔即隨解。是故諸比丘!多住不動搖心,正念正知應當學! ‧‧‧‧ 心不著,不分別取捨,就不會著魔. 修行要從內銷去修(向內修), 不是著相而修,要修出什麼境界來(向外修). 著魔執著愛取,在相中分別取捨 去年禪七, 因為自己有氣動的問題, 就想說嗯, 我這次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結果就越來越注意五蘊身的狀況  現在仔細想, 這應該就是法師開示的著相修行, 想修個什麼吧. 不著魔也難.

7 六常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 ‧‧‧‧ 行:即是五蘊中的行蘊,亦即是「以自我中心而有的取捨」,也就是執著. 受(五根接觸外塵)想(起分別)行(以自我中心做取捨取)識(薰習成種子) 修行是要修不「行」: 讓自我中心的意識不顯現, 不動心, 不起我執, 不起能所 常不「行」:不以自我中心去做取捨,方能入於寂靜涅槃. 心得: 修行的重點還是在內銷我執. 而不是修了之後覺得自己很行. 我以前剛開始打坐的時候, 每次坐越久, 就覺得自己又進步了,覺得自己很行. 現在看起來, 反而是滋長自我的傲慢心, 跟修行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真是慚愧.

8 世間法, 希望生命之火越稍越旺, 加材(無明愛欲). 佛法, 滅貪嗔痴, 不受後有, 入有餘涅槃.
說滅熾然 ‧‧‧白佛言:「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 ‧‧‧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是名現見法。云何滅熾然?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 ‧‧‧ 世間法, 希望生命之火越稍越旺, 加材(無明愛欲). 佛法, 滅貪嗔痴, 不受後有, 入有餘涅槃. 熱惱: 情緒的波動都是煩惱, 智慧是清涼的 心得: 世人都是有所求.然後又求不得苦.應該從因緣觀中去仔細觀察, 才能降低苦的感覺.

9 「比丘越於二」云何為二?廣義地說:一切二分法所成的界限 不執著於兩邊. 萬法都是相輔相成的. 一切法都是緣起.
比丘越於二,若知二邊者,於中永無著 ‧‧‧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正觀。 ‧‧‧如是比丘越於二,離諸相;斷諸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 「比丘越於二」云何為二?廣義地說:一切二分法所成的界限 不執著於兩邊. 萬法都是相輔相成的. 一切法都是緣起. 越於二,很困難. 要打破我和非我的界線,不只靠觀念, 還需實修. 觀念的越於二,從緣起而入中觀,是最直接了當。 實證的越於二,從內觀而參禪,是最方便的。 心得: 我越大,執著就越大,造成的矛盾對立也就越大. 放下屠刀,放下分別心,從因緣觀著手,慢慢修正.

10 佛陀應機說法,直截了當,直接對治貪嗔痴. 後人依佛陀的教法整理出架構 法師之前的開示有方便道與正直道.正直道直截了當,近於佛陀的教法
篋盛毒蛇經 佛陀應機說法,直截了當,直接對治貪嗔痴. 後人依佛陀的教法整理出架構 法師之前的開示有方便道與正直道.正直道直截了當,近於佛陀的教法 心得: 法師之前的開示有方便道與正直道.正直道直截了當,近於佛陀的教法.

11 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 ‧‧‧
第一義空法經 ‧‧‧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 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 ‧‧‧ 有無的定義為何? 有:因緣有,執著有. 無:非斷滅無,是無自性的無,不執著的無. 業報的現象是存在的,相的內在並無一定的自性. 從緣起去瞭解. 有業報而無受者: 無苦,無生死輪迴. 業報: 非定業,亦無自性. 種子為例: 報不報也是因緣和合. 用不同的緣去化解. 六入法門:在十二因緣的受,愛(貪瞋痴)之間截斷. 生死就了了. 心得: 閱讀佛經時,需要很小心的分辨詞彙的真正意思, 不然很容易形成錯誤的知見.

12 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繫色耶?色繫眼耶?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繫法耶?法繫意耶?」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言:「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絺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 ‧‧‧ 眼繫色?色繫眼?貪欲繫兩者. 想要解脫,要先知到束縛在哪裡.束縛來自愛欲. 老子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心有愛欲故,成為「可欲」 一般人習氣很深, 使我們看不到心中真正的愛欲在哪, 並不是觀念上知道就可以改, 還需要透過修行的努力,才有辦法消除. 三界非牢獄,為愛欲故,成為牢獄。故能少欲知足,隨緣自在。 壓力由生存的慾望而來,對社會有所求. 無欲則剛,有所求,就被束縛.所求越多,負擔越重. 慾望是主要的束縛. 都沒慾望,人生也很無趣人生要有善法欲 如果慾望是和人相爭,那束縛就越大. 如何去掌握慾望,讓慾望淡薄不形成束縛,可以活得自在,值得我們去省思 心得: 六入中,意實為其根本.意會起貪著. 佛教常說:解行並重. 由聞思修建立正見, 再身體力行, 才能漸漸改正自己的行為. 佛教常說:修行是為了出三界. 不是說離開了這個三界,有個地方叫涅槃. 斷了愛欲就出三界了.

13 龜蟲藏六 龜蟲藏六: 六根 修行人要收攝六根,閉六根,關六情,就不會著魔. 修內銷.不與人爭.一邊涼快去. 心得:
我們從小就一直被灌輸要出人頭地, 所以都在與人爭, 越爭束縛就越大, 壓力也越大. 起比較心之後, 煩惱便越來越重.

14 而在《法華經》卻云:有大白牛肥壯多力,形體姝好,以駕寶車,多諸儐從而侍衛之。以是妙車等賜諸子。 行菩薩道
心不放逸,欄牛不食 ‧‧‧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懶惰放逸,欄牛噉食;愚癡凡夫亦復如是,六觸入處,乃至放逸,亦復如是。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欄牛不食;設復入田,左手牽鼻,右手執杖,遍身搥打,盡驅令出。 ‧‧‧ 不讓牛吃草不讓無明業障現形. 讓牛餓死用漸修法門, 內銷法 用智慧的劍斬牛頓悟法門. 而在《法華經》卻云:有大白牛肥壯多力,形體姝好,以駕寶車,多諸儐從而侍衛之。以是妙車等賜諸子。 行菩薩道 這是從「外延」的心態,所想像的牧牛結果。 與原始佛教相違 心得: 牧牛在於緊守六根, 不讓自己的無明現起, 一發現現起, 就要內銷之. 行菩薩道的心態為何? 要有正知見, 方向才不會錯誤. 作義工, 只是藉由這個因緣, 讓我們更瞭解自己的心念, 進一步漸消習氣.

15 ‧‧‧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 ‧‧‧
心不放逸,欄牛不食 ‧‧‧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 ‧‧‧ 修定身念處, 使六根不攀緣, 得到暫時得統一. 修慧正念法門, 觀無常苦空無我. 心不再向外攀緣 無心 寂靜涅槃 心得: 修定暫時出離,跳脫問題,不鑽牛角尖回頭才能用更宏觀的角度去解決問題.不是跳脫了之後,逃避, 回頭仍然用相同的觀念,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16 善調琴絃,不緩、不急 ‧‧‧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 ‧‧‧「善心解脫者,應如是記說。如二十億耳,以智記說,亦不自舉,亦不下他,正說其義,非如增上慢者,不得其義而自稱歎得過人法,自取損減。 」 善調琴絃者,不緩、不急。這是一般人較容易瞭解的模式。 但就修行而言,「急中有緩,緩中有急」這才是真功夫。 云何為「急中有緩」?在一心用方法當下,即不打妄想。於是以「不打妄想」故,即不再緊張或厭倦。 一般人有得失心,一直打妄想,反而緊張. 沒有得失心就放鬆了. 云何為「緩中有急」?以不急功近功故,更能安心.專注地用方法。 簡單講,「方法要緊,心情要鬆」,即能得力也。 或者說「要於因中多努力,莫於果上急計較。」 從內銷法去下功夫, 如果由外延法, 容易有得失心. 八風吹不動。然吹不動,乃有兩種層次:一以定伏,二以慧銷。 定有壓抑成分. 慧諦觀法生滅.幻化,無常.無我.  八風吹不到 對初學者, 從緊入手, 抓緊方法, 沒有得失心, 最直截了當. 心得: 我自己在打坐時, 氣動的問題困擾我許久, 後來心有些退轉, 覺得我也許不適合打坐. 後來去請示法師, 法師就跟我說要安忍. 心中越求不動, 反而越容易心煩. 如果心逐漸安定, 久了之後應該就會漸入佳境. 緩急的尺度拿捏, 需要不斷的練習.

17 佛告牧牛者:「牛雖能還家,汝今已受人衣食,要當還報其家主。」 理事圓融,世法.佛法,皆能照顧周全,而無罣礙。
入法流,趣涅槃 「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順趣、流注、浚輸大海!」若以具足正見而證初果者,即如此也。必將隨法流而浚輸大海!不退轉. 佛告牧牛者:「牛雖能還家,汝今已受人衣食,要當還報其家主。」 理事圓融,世法.佛法,皆能照顧周全,而無罣礙。 心得: 學佛要越來越能圓融處理各種事, 越來越自在, 也才越有智慧.

18 從內銷無明著手, 去消除業障習氣, 對於最後的結果並不需要太在意. 只要方向對了, 順著法流修行, 最後該得到什麼就得到什麼.
汝知緊獸不? 從內銷無明著手, 去消除業障習氣, 對於最後的結果並不需要太在意. 只要方向對了, 順著法流修行, 最後該得到什麼就得到什麼. 沒看過麒麟的人, 再怎麼跟他說他也只能猜想. 心得: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言語文字所能傳達的意義很有限.

19 阿羅漢以牛已死故,不復堪能作放逸事,是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行。 至於學人,以牛還狂故,需為說「不放逸行」。
‧‧‧若比丘得阿羅漢,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如是像類比丘,我不為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彼諸比丘已作不放逸故,不復堪能作放逸事,是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行。 為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諸比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比丘習學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云何為「放逸」?放牛吃草,即是放逸。 阿羅漢以牛已死故,不復堪能作放逸事,是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行。 至於學人,以牛還狂故,需為說「不放逸行」。 心得: 未學佛前, 多少對戒律心懷恐懼, 覺得動不動就會犯戒律. 其實戒律, 也只是順著佛法, 對我們生活學佛做指引. 因為初學佛, 所以需要戒律來做指引, 讓自己生活合佛法, 如果已經是阿羅漢了, 應該就隨心所欲不逾矩了.

20 就原始佛法而言,修行只有一條路:從解脫道,入涅槃城。 而後期的大乘卻謂:滋業潤生,乘願再來。這是不合原始佛教的宗旨
見五欲如火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見五欲猶如火坑。如是觀察五欲已,於五欲貪、欲愛、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處、住處而自防閉。行處、住處逆防閉已,隨其行處、住處,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就原始佛法而言,修行只有一條路:從解脫道,入涅槃城。 而後期的大乘卻謂:滋業潤生,乘願再來。這是不合原始佛教的宗旨 心得: 方向上和觀念上, 都必須把握一原則, 修行的目的在解脫.

21 難陀比丘 ‧‧‧飲食知量者,難陀比丘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 ‧‧‧
富貴學道難, 享特權反而離道越遠. 應該更精進努力以為人榜樣. 「飲食知量者,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應受此食。 吃飯是為了修行, 不只是為了肚子餓. 營養,衛生,精巧,好不好吃?對於這些,都需要清楚明白.似是而非的觀念都只是增加眾生的執著. 需要還是想要? 為什麼需要? 心得: 我們一般人對自己的行為觀察都不夠清楚, 所以常被慾望所驅使而不自知.

22 佛陀要羅侯羅為人說法,目的是要他更深入的消化吸收. 對佛法的理解越深, 就越不會退轉.
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 解脫慧未熟未如實觀察,如理思維,如法抉擇. 聽聞佛法後, 還要仔細觀察, 理解, 消化. 佛陀要羅侯羅為人說法,目的是要他更深入的消化吸收. 對佛法的理解越深, 就越不會退轉. 心得: 日常生活中, 常常有矛盾對立的部分, 我們多半沒有去追究矛盾的根源. 或是認為世間本來就充滿矛盾. 世間的現象應該不離佛法, 如果有矛盾的觀念, 必然是我們對佛法的認識不夠清楚.

23 汝所不到,我往到彼 空性不壞假名。不離緣起的假名,而說無自性。故要「得魚忘筌,得意忘言」才能不陷入文字障中! 有人覺得佛教的經典難讀, 一方面是因為文字的隔閡, 另一方面是其名相眾多. 師父寫了許多書, 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親近佛法, 具足正見.

24 從其因緣生諸苦、樂 ‧‧‧彼諸弟子受教更請,供養如前。時和上尼知食訖已,脫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恭敬白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優陀夷答言:「汝今宜問,當為汝說。」 ‧‧‧ 要以尊法.向法來度化眾生,而不以「欲」鉤之,來度化眾生。其實,既眾生皆有佛性,則求法.向法之心,人皆有之。於是即以「此欲」而充實之,不是既合情又合法嗎? 有問題再去找答案, 求法的心切, 如理思維, 才容易與心相應 如果杯子是滿的, 就沒辦法再倒入水


Download ppt "六入處誦(II)."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