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资产减值 毕马威咨询 - 估值与建模 2014年10月2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资产减值 毕马威咨询 - 估值与建模 2014年10月2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资产减值 毕马威咨询 - 估值与建模 2014年10月28日

2 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问答环节 财报目的评估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问题及误区 IAS36
ASC Topic 350 & 36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案例分析和问答 财务报表目的评估的特色 与审计人员的合作 问答环节 财报目的评估

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4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概览
准则名称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 美国会计准则 ASC Topic 350: Intangibles – Goodwill and Other ASC Topic 360: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国际会计准则 IAS36 Impairment of Assets 发布时间 2006年2月15日 ASC 350延续原FAS142 (2001年6月) ASC 360延续原FAS144 (2001年8月) 2001年4月首次采用 2004年3月及2008年1月重大修改 适用日期 适用于2011年12月15日及以后 适用于2004年3月1日及以后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和无形资产 2004年3月1日及以后其他资产适用 适用公司 适用于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国境内公司 适用于遵循美国会计准则的公司 适用于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 In April 2001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adopted 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 which had originally been issu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in June That standard consolidated all the requirements on how to assess for recoverability of an asset. These requirements were contained in 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IAS 22 Business Combinations, IAS 28 Accounting for Associates and IAS 31 Financial Reporting of 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s. The IASB revised IAS 36 in March 2004 as part of the first phase of its business combinations project. In January 2008 the IASB amended IAS 36 again as part of the second phase of its business combinations project. Other IFRSs have made minor consequential amendments to IAS 36. They include 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s revised in December 2003), 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as revised in December 2003), IAS 1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s revised in September 2007) and Improvements to IFRSs (issued May 2008 and April 2009).

5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范围 不适用如下各项: 存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重要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重要概念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资产 单项资产 资产组——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 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资产组的定义需企业管理层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决定 资产组的定义需经审计师审核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需要披露 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取孰高

7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一)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一) 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 常见的减值迹象 资产市价下跌 经济、技术及法律环境重大变化,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金融危机、技术更新换代等 利率、投资报酬率提高 陈旧及实体损坏 闲置、终止使用或计划提前处置 经济效益低于或将低于预期 营业亏损高于预算、建造/收购支出高于预算、经营/维护现金支出高于预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补充) 企业权益市值远低于账面值(《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补充) 并非每年都必须执行减值测试

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二)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二)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常见的有:品牌、域名等 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补充) 如在研技术 (“IPR&D”) 每年都必须执行减值测试

9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可收回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回顾 –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公允价值确定 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 资产的市场价格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包括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 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 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 年 可收回金额取两者孰高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一)——资产组的认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一)——资产组的认定 单项资产与资产组 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 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 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定义的变更 一经确定,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企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在附注中作相应说明 第二十七条:资产组的组成与前期相比发生变化的,应当披露变化的原因以及前 期和当期资产组组成情况 切记减值测试的范围与客户和审计确认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二)——减值测试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二)——减值测试方法的选择 两者之间高者 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 金额 如果其中一项未超过资产的账面价值,不代表资产一定发生减值,需考虑另一种方 法的结果 方法选择的先后次序 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 - 处置费用 活跃市场资产的市场价格 - 处置费用 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三)——未来现金流量 的预测期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三)——未来现金流量 的预测期 预测期间的长度 资产剩余使用寿命 资产组中哪项资产的使用寿命? 土地的剩余使用年限可以吗? 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 年 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四)——未来现金流量 的组成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四)——未来现金流量 的组成 未来现金流量的组成 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包含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 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需要考虑营运资本吗? 需要考虑资本开支吗? 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 不得包括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五)—— 税前现金流量和折现率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五)—— 税前现金流量和折现率 “税前”现金流量和折现率 如何获得税前折现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否适用? WACC/(1 – 所得税税率)是否使用? 实务中的税前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并未明确说明如何计算税前折现率 《IAS36》BCZ85给出了指导和案例(见下页示例)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五)—— 税前现金流量和折现率 (续)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五)—— 税前现金流量和折现率 (续) ISA36 BCZ85指导意见: 无论税前/税后现金流及相应 折现率应该得到相同结果 税前折现率并非税后折现率/ (1 – 所得税税率)得到 税前折现率用“迭代法”计算 思考: 为何会得到不同的税前折现率?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五)—— 商誉减值测试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常见的问题和误区(五)—— 商誉减值测试 商誉和资产组的定义 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 资产组 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 或者资产组组合 商誉减值测试顺序 对不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确认减值损失(如有)调整资产组账面价值 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按顺序确认与相关限制确认减值损失

17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18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IAS36 —— 生效日期和适用范围
始于2004年3月31日及以后的年度 使用范围 除以下项目之外的所有资产 存货 建造合同产生的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员工福利产生的资产 IAS39相关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农业活动相关公允价值计量的生物性资产 持有出售的非流动性资产(IFRS5)

19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IAS36 —— 相关概念 IAS36 相关主要概念
Cash-generating units (“CGU”)—— 现金产生单元 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现金流的最小的一组资产 Value in use (“VIU”) —— 在用价值 即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Fair value less cost to sell (“FVLCS”) ——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成本 公允价值定义同IFRS13

20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IAS36 —— 减值测试对象和可收回金额
如果资产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则资产减值 企业于每报告期间末,需评估资产是否有减值迹象 如有减值迹象,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对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及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 无形资产,无论是否有减值迹象,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可收回金额 VIU和FVLCS孰高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中的规定与IAS36内容基本一致

21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IAS36 —— 其他话题 (1)
IASC于1998年发布IAS36的老版本,后IAS36作为“企业合并”项目的一部分,历经 两次重大修改。IAS36后附其形成目前条款的一些基础和讨论,现摘录如下: 为何IASC以可收回金额——“两者”孰高,作为判断减值的依据 “两者”皆有利有弊 “取孰高”能反映理智的管理层行为 不应当给市场对资产价格的预期(FVLCS)和拥有资产企业的合理预期(VIU)排 序 当前,IAS36适用的许多资产不存在完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也不一定完全准确 (无论是谁的预期) 考虑到企业在估计可收回金额时可能过分乐观(悲观),故IAS36 包括了许多详 细规定来减少此类风险,如减值迹象的列示,及使用未来现金流现值的指导

22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IAS36 —— 其他话题 (2)
重置成本法是否使用于减值测试 IAS BCZ29认为,用重置成本相关方法估计可收回金额不合适 理由:重置成本法计量资产成本并非未来能收回的经济收益 问题:IFRS13规定的公允价值可以使用成本法。是否矛盾? 折现率 IAS36 否决使用如下折现率 历史回报率,即资产购置时的隐含回报率 无风险利率 IAS36规定使用反映当前市场对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有风险预期的折现率 因此企业应当以市场回报率作为出发点,调整资产特有的风险溢价

23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IAS36 —— 其他话题 (3)
VIU是否反映市场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是否反映市场预期? 未来现金流量同时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和资产特有的因素 由于折现率相应调整并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和资产特有的风险溢价,故VIU反 映了市场对管理层预测之现金流的价值预期 如何计算税前折现率 IAS BCZ85 及前述示例

24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IAS36 —— 其他话题 (4)
IRFS与美国准则下相关价值准备规定的差异 美国准则主要基于公允价值 IFRS增加在FVLCS下的披露,以改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需披露公允价值的层次、评估技术的变化及原因、重要假设的定量信息

25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ASC Topic 350 & 360 —— 适用范围
ASC Topic 350 – Intangible – Goodwill and Other 适用范围 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相关所有专题(包括减值测试),除下列明确排除的专题 主要排除的话题 企业合并形成商誉及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非营利组织收购形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会计处理 ASC Topic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使用范围 主要为PP&E相关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长期资产的减值及处置相关问题

26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ASC Topic 350 & 360 —— 商誉的后续计量
商誉不可摊销 商誉需至少每年或每一年中发生某些情形时执行减值测试 某些情形指准则列示的可能使RU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形 商誉需在报告单元(“Reporting Unit”或“RU”)层面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公允价值,则减值 先执行定性分析,确定是否需要执行“两步走”的商誉减值测试 如上述分析决定需要执行“两步走”,则执行“两步走的减值测试

27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ASC Topic 350 & 360 —— 商誉减值测试步骤
Step 0: 定性分析RU的账面价值是否极大可能超过其公允价值 该RU的账面金额小于等于零? Step 1: 比较RU的公允价值是否超过其账面价值 Step 2: 执行第二部减值测试 比较商誉的隐含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 确认商誉减值损失 无需执行Step 1和Step 2减值测试 不确认商誉减值损失

28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ASC Topic 350 & 360 —— 商誉减值测试Step 2
方法原则:同企业合并的步骤,确认一个“形式的”商誉 如同合并对价分摊,将RU的公允价值分摊至各项资产和负债 剩余部分即商誉的隐含公允价值 整个分摊过程仅为商誉减值测试目的 不得增加/减少资产负债的账面金额 不得确认原先未确认的无形资产 如果Step 0 未通过,且RU的账面价值不大于零,无需执行Step 1,直接执行Step 2

29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ASC Topic 350 & 360 —— 其他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需摊销的无形资产 按ASC Topic 360 相关规定执行减值测试 按上述规定,如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相应确认减值损失 无需摊销的无形资产 如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不确定,则不摊销,直至其使用年限确定 如某些品牌,在研技术等 需每年或更频繁的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为比较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

30 其他主流会计准则概览 ASC Topic 350 & 360 —— 长期资产减值
当长期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收回或者低于公允价值时,确认减值损失 Step 1: 通过未折现的未来现金流量之和与长期资产账面金额比较,确定是否可 收回 Step 2: 减值损失通过账面金额超过其公允价值的金额计量 何时测试长期资产的可收回性 当某些事件发生或情况变化,使其账面价值可能无法收回 问题:执行长期资产减值测试时,Step 1和Step 2的现金流必须一致吗?

31 财务报告目的评估

32 财务报告目的评估 财务报表目的评估的特色 会计准则 v.s. 评估准则 公允价值 v.s. 市场价值 v.s. 公允市场价值 报告审核方 —— 客户/审计师/监管机构

33 财务报告目的评估 与审计人员的合作 与审计合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事前沟通 评估范围 评估方法 主要的评估假设 重大事项 审核沟通
财务报告目的评估 与审计人员的合作 与审计合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事前沟通 评估范围 评估方法 主要的评估假设 重大事项 审核沟通 资料/信息共享 不同意见的处理

34 案例分析和问答

35 案例分析和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下资产组减值测试示例

36 案例分析和问答 《ASC Topic 360》下资产组减值测试示例

37 案例分析和问答 问答环节 36

38 谢谢! 演讲者: 丁晓临 电话:

39 © 2014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外商独资企业, 是与瑞士 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 ( "毕马威国际" ) 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 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中国印刷。
毕马威的名称、标识和 ‘cutting through complexity’ 均属于毕马威国 际合作组织 (毕马威国际) 的注册商标或商标。


Download ppt "资产减值 毕马威咨询 - 估值与建模 2014年10月2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