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 回顾四大文明 古巴比伦 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泥板字-楔形文字

3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4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5 印度河文明 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佛教的诞生地, 古印度人民还发明了0-9的记数符号,后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的代表。公元前1750年 ,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 ,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6 埃及金字塔 埃及文化 古埃及(Ancient Egypt),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 。

7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结果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古埃及 中 国 公元前2100年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古埃及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中 国 公元前2100年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8 古代中华文化 宋元时期 殷周 隋唐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魏晋 南北朝 明清时期 旬子 孔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敦煌壁画
黄宗羲 顾炎武 故宫 隋唐时期 骆驼载乐俑 僧一行 敦煌莫高窟 宋元时期 旬子 孔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春秋战国 魏晋 南北朝  敦煌壁画 司母戊方鼎 兽爪三足鼎 人面鼎 殷周 甲骨文 古代中华文化 秦汉时期 兵马俑 金缕玉衣 长城

9 (一) 古代的辉煌历程 1、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秦 汉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发展时期 殷商时期 春秋 战国 文化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作用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 独尊儒术 天命神权 “敬德保民”思想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产生宋明理学 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具有划时代意义 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10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摘自《中华世纪坛序》 思考:“文明圣火,千古未绝”体现了 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11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源远流长

12 中国古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说,仓颉发明汉字的时候,“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这虽然给文字的发明披上了神话的外衣,但同时也说明人们认识到文字产生的重大意义。

13 源远流长的见证 见证之一:汉字(重要标志)
汉字的演变历程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证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14

15 甲骨文 小 篆 金 文 隶 书 楷 书

16 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 文字的作用、意义 材料一:“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 台湾诗人余光中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方言众多,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 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文字的作用、意义

17 作用: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b)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8 源远流长的见证 见证之二:史书典籍(重要见证) 提到史书典籍 你能想到哪些?

19 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1、保存原因:重视,世袭的史官 2、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 为世界所仅有。 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0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21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

22 序号 书名 作者 1 史记 汉·司马迁 2 汉书 汉·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4 三国志 晋·陈寿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6 宋书 南朝梁·沉约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8 梁书 唐·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 隋书 唐·魏征等 14 南史 唐·李延寿 15 北史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 宋史 元·脱脱等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23 二十五史是史学的宝贵典籍,是有历代著名历史学家精心编写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载了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有关历史事件。

2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5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6

27 圆明园 一段的忧伤音乐响起,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祖先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我国的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中国历代名画、编钟等3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2009年春,法国佳士伯拍卖行还在公开拍卖中国的鼠首和兔首。   (提问):为什么曾经辉煌的中华文化在清末会被外国列强掠夺、残毁?   

28 阅读教材P65小虚框,探究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表现?
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表现: (1)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意识薄弱、压抑进步思想 (2)清朝:现代科技水平落后 (3)鸦片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4)西学大量传入中国 结论: 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落

2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中国的科技腾飞了。 “两弹一星” ▲

30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杂交水稻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奥运主体育场“鸟巢” 国家大剧院

31 面对外来文化新的冲击,我们中国人又当如何自强,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再创造出新的辉煌?
日本卡通占60% 美国卡通占30% 内地和港台 卡通占10% 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 卡通作品 面对外来文化新的冲击,我们中国人又当如何自强,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再创造出新的辉煌?

32 如何再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想一想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3 知识梳理 辉煌历程 特征: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文字 见证 史书典籍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34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1.(2011广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35 2.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即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是“直接”转化,故②项错误。 B

36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请回答3~4题。
3.“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经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文明时代,它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很有说服力地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故选D。 D

37 4.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同胞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 )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D.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解析】题材强调“共同”二字,与B观点相吻合。A、D与题意无关,C是错误观点。 B

38 5.2010年3月14日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之所以拿《富春山居图》之类的文化典籍来比喻两岸关系,这是基于 (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③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②材料没体现,③表述错误。 B


Download ppt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