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1章 緒論
2
本章大綱 1.1 總體經濟的發展歷史 1.2 總體經濟的重要變數
3
前言 經濟學與自然科學不同,因此,首先必須觀察社會的經濟活動,再由這些經濟活動找出其特徵與假設條件,形成一種經濟思想,再透過這些條件與思想的分析,得出結果與結論;這就是經濟理論形成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4
總體經濟的發展歷史(1/5) 古典學派 1776年,A. Smith出版《國富論》一書,強調在市場機制下,透過各國分工化,讓世界的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可以把全球總產量放大,然後,各國便可分食此塊成長的碩餅。後來經過A. Marshall、D. Ricard、J. S. Mill以及A. C. Pigou等經濟學家的發展與貢獻,形成了古典學派的理論模型。 由古典學派的歷史背景可知(見圖1.1),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是以遊牧、畜牧或農產品為主,產品接近完全競爭市場,是最有效率的市場,生產者可以自由進出,而且技術不高,其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為日常必需品,所以只要肯工作,生產出來的產品必定可以售出,因此,不會有失業的現象。
5
圖1.1 古典學派的歷史背景
6
總體經濟的發展歷史(2/5) 凱因斯學派 J. M. Keynes所撰寫的《就業、利率與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簡稱一般理論)一書,在經濟思想史上掀起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後人稱之為「凱因斯革命」。 Keynes認為,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恐慌的主要原因,乃是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而產生「非自願性失業」,政府應直接參與經濟活動,利用公共支出以彌補私人支出之不足,並可經由減稅方法來刺激社會大眾的需求增加,進而增加生產,解決失業問題,此即其所謂「精微調整」的政府政策。
7
圖1.2 凱因斯學派的歷史背景
8
總體經濟的發展歷史(3/5) 1960年代以M. Friedman為首的重貨幣學派,並未提出一套較嚴謹的理論模型,而是用統計資料來驗證他對物價上漲與失業的主張與看法。他認為,控制貨幣供給是控制物價上漲最主要的變數,並且遵從市場機制,反對Keynes干涉市場的政策;他甚至指出,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不是社會需求不足,而是政府控制貨幣供給不當所引起,所以他主張每年控制貨幣供給的成長率應為固定,成為一套法則,來對抗Keynes所提出的隨時干涉市場的權衡。 1970年代初期,經濟環境陷入瓶頸狀態,再加上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因此物價持續上漲;當時失業率亦居高不下,而產生了另一種經濟現象,稱之為停滯性通貨膨脹,亦即高失業與高物價膨脹同時並存。
9
總體經濟的發展歷史(4/5) 1980年,美國總統R. Reagan上台以後,開始推行供給面經濟學(1980~1992),因為當時美國的經濟正面臨高失業率(7.1%)與高物價上漲率(13.5%)(兩者之和(20.6%)又稱為痛苦指數),Reagan總統的經濟顧問群認為,要解決此兩大問題,必須增加總供給;如此不但可減緩物價的上漲,同時也可以增加產量及減少失業。然而在供給面經濟學裡,強調的是尊重市場機制,反對政府的干涉。 Reagan政府的政策內容有下列四項: 增加國防預算 減少國內預算 減稅 減少管制
10
總體經濟的發展歷史(5/5) 新興古典學派 到了1970年代以後,如圖1.4所示,工業化的產品愈來愈多,金融市場除了股票與債券市場以外,許多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更大量出爐,形成資訊爆炸的時代;而這些資訊,對生產者而言,他只關心其所生產的少數產品而已,況且又因常接觸這些商品,所以對這些商品訊息較易掌握。 然而,對消費者而言,其所面對的商品種類很多且又不常接觸,所以較不易掌握商品訊息。因此,形成生產者與消費者訊息不對稱的現象。在訊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利用其所觀察到的有限訊息,經過科學化的處理,才形成預期。此即為理性預期,此種預期會影響其經濟行為,進而影響經濟結果,此即為新興古典學派(New Classical School, 1970~目前)的核心思想。
11
圖1.4 新興古典學派的歷史背景
12
總體經濟的重要變數 國民所得與失業 貨幣成長率與物價上漲率 匯率與貿易赤字 利率與經濟成長
13
圖1.5 全球140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與GDP成長率的關係:成反向變動
14
圖1.6 美國長期以來皆處於貿易赤字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