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苏 轼 “以诗为词”的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 诸葛忆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苏 轼 “以诗为词”的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 诸葛忆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苏 轼 “以诗为词”的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 诸葛忆兵

2 (一)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名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

3 一、多才多艺的苏轼 文学创作:存诗2700多首,文约4000篇,词350余首。 绘画: 书法: 枯木怪石图

4 彭乘《墨客挥犀》: 子瞻尝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谓著棋、吃酒、唱曲也。

5 二、不幸的苏轼 熙宁四年(1071),36岁,出为杭州通判。
元丰二年(1079),44岁,“乌台诗案” 被捕。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元祐四年(1089),54岁,出知杭州。 六年召回,56岁, “乞除一郡”,出知颍州、后改知扬州、定州。 绍圣元年(1094),59岁,被贬英州,再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62岁,再贬儋州(今海南岛儋县)。 徽宗即位,65岁,遇赦放还,卒于常州旅舍。

6 三、幸运的苏轼 嘉祐元年(1056),21岁,随父进京。 次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
嘉祐四年(1059),24岁,欧阳修等推荐,参加制科考试,以“制策”入三等,授官。 治平二年(1065),30岁,回京任职,判登闻鼓院。召试秘阁,再入三等,直史馆。 神宗熙宁二年(1069),34岁,差判官告院。

7 (二)苏轼词 《后山诗话》: 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多数是否定意见: 一是批评苏轼某些词不合音律; 一是批评苏轼词与传统的词风不合。

8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晁无咎语: 居士词,人谓多不协音律。 彭乘《墨客挥犀》: 子瞻之词虽工,而不入腔,正以不能唱曲耳。 李清照《词论》: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

9 “敦煌曲子词”《生查子》: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韦应物《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10 戴叔伦《调笑令》: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鹿虔扆《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11 毛文锡《甘州遍》: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番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

12 《答谢民师书》: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赵翼《瓯北诗话》: 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许昂霄《词综偶评》: 子瞻自评其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唯词亦然。

13 1、以诗的内容与题材入词 苏轼以前,一些不甘心受此局限的有个性的作家也尝试着突破,不过,他们的突破总是零星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产生广泛的影响。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了大面积改变的作家,引起了当时词坛的震动。

14 首先,苏轼以词抒写了爱国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 其次,苏轼词多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 《浣溪沙》五首: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鸟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 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16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买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17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8 再次,苏轼词揭示了复杂的内心世界。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9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 《西江月》: 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1 第四,苏轼词诉说了真挚的亲朋情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 第五,展现了清新秀丽的水色山光。 《虞美人》: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3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4 2、以诗的风格和意境入词 《答陈季常书》: 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 (《东坡续集》卷五) “我词何如柳词?”

25 苏轼词的清雄旷达的风格,总是和词中壮美的意境完美结合在一起的。 从人物与人世方面来看,苏轼词的清雄旷达的风格,又总是和羽扇纶巾的风流人物、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士、把酒问月的诗人、乘风破浪的渔父等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而鲜明地表现出词人的理想抱负与乐观进取、积极用世的精神。

26 苏轼“婉约”词的艺术个性: 第一,这类词洗脱了“脂粉气”,从“倚红偎翠”的秾艳中走出,变得明丽净洁。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27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28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 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宁为一娼而发邪? 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八: 苏公“乳燕飞华屋”之词,兴寄最深,有《离骚经》之遗法。盖以兴君臣遇合之难,一篇之中,殆不止三致意焉。

29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0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31 第二,这类词不再多做缠绵悱恻的抒情,语气变得爽快利落,且时时做旷达之想。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2 《定风波》: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在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此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犹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33 3、形式与技巧的诗化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晁补之语: 居士词人谓多不协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34 “诗化”创新的结果,使苏轼词的抒情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词中往往以自我为抒情主人公,突出自我的主观情绪,表现个体的心灵矛盾。

35 胡寅《酒边词序》: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36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 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


Download ppt "苏 轼 “以诗为词”的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 诸葛忆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