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九世紀香港社會的情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九世紀香港社會的情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九世紀香港社會的情況

2 城市化及集中化 香港島於開埠初期,華人人口約有八千,主要集中於赤柱、香港村、黃泥涌及筲箕灣等地。其後,殖民政府設立維多利亞城,人口日漸遷進該區,在一八七一年,以維多利亞城為中心的人口近八萬人,成為香港島中心區域。

3 移民社會與男性社會 由於香港貿易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機會和中國內地的戰亂問題,刺激華南地區一帶大量移民遷進香港。十九世紀的香港人口增長主要是依靠移民的。 由於這班移民主要是來港賺錢糊口,因此,他們本身沒有留港打算,部份打算回鄉;另一些則等待更好的機會到其他地方去。他們構成了香港流動人口的社會結構。 這班移民的另一特色,是以男性為主,造成當時香港人口性別比例不平衡的狀況。

4 出生與死亡情況 由於來港人士主要為成年男性,加上他們有離港回鄉打算,因此,甚少組織家庭,致使香港的出生率偏低,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當時,香港人口的增長主要是依靠移民。

5 華人的壽命問題 從數據顯示,十九世紀在香港的華人人口平均壽命很短。在1881年,維多利亞城華人死者平均年齡僅18.33歲,其中年逾20歲的成年死者平均年齡為43歲。導致這現象,主要原因有二: 一、香港當時衛生情況很差,加上大部分華人不 信任西醫,導致疫病死亡率很高; 二、華人嬰兒夭折率很高,1892年,未滿5歲死 去的佔死亡人口41.68%。 (余繩武, 劉存寬主編,《十九世紀的香港》,香港 :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4。)

6 華人與非華裔人口情況 在十九世紀香港總人口中,華人佔95%以上。非華裔人口只佔5%。這些非華裔人口以英國人、愛爾蘭人及葡萄牙人為主,其他族群包括印度人、意大利人、法國人、美國人、德國人、西班牙人等。

7 種族與階級 在十九世紀,華人與洋人的社會處境有很大分別。在居住方面,維多利亞城中心被劃分歐人專屬區,華人只能遷居於太平山區。在職業方面,政府的重要職位皆為英人擔任,其餘外籍人士,如葡萄牙人只能擔當較次要的位置。在薪金方面,英國人、歐洲人和華人的待遇也有不同。 根據丁新豹 <歷史的轉折:殖民體系的建立和演進> (收於王賡武編《香港史新編》)一文,在1914年,印籍或華人督察一年的工資比歐籍警察少近七倍。


Download ppt "十九世紀香港社會的情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