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たみえ えいさか Modified 6年之前
1
一、輔導學之發展淵源 以現代科學觀念為基礎,對於「個人」施予「輔導」的工作。 心理學的研究 (一)科學心理學的興起。 (二)人本心理學。
(三)心理測量運動。
2
一、教育學之演進 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特別強調個體發展、志趣、自由及活動,教育與生活的關係。 二、心理衛生運動的發展 1973年派尼爾(Pinel)首創精神病患治療的恢復心理功能的實施方法。
3
沙考(Charcot)、珍尼特(Janet)兩位神經學家以「催眠術」與「傾瀉法」診斷及治療。
弗洛伊德發展「傾洩─催眠」方法,治療歇斯底里病患。 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法由歐洲逐漸傳播到美國。 三、工業化社會 引發社會劇動,造成社會弱勢群體之個人需求亟須被正視與關照,帶來輔導運動的興起。
4
二、美國輔導工作發展歷史 輔導運動發展不是官方由上而下的指導與帶領,而是知識份子在工業革命發展過程對勞動力所發出呼應。 年代 代表人物 重點
1909 Davis Parsens 幫助學生適應未來職業生活 1941 Kell 從離校後→在校期間的輔導
5
一、輔導運動的肇始 Jesse B.Davis看到學生的職業問題(無力抗拒資本家的剝削),首創輔導課程(利用英文課),進行「職業與品德輔導」。 「輔導之父」Frank Parsons,在波士頓對校外求職青年進行職業輔導。 此時輔導內涵為:觀察和分析個體興趣、工作能力與人格特質;蒐集職業資料、工作性質與工作要求;決定與安插工作。
6
二十世紀初美國是社會轉型期,移民、財富、童工問題興起於工業迅速發展的城市。
1908年,輔導學的開始, Parsons設波士頓民眾服務職業局,是第一所青年謀職的職業輔導機構。
7
1910年全國職業輔導協會(NVGA)。 1913年始於密西根,設立常設NVGA。 因關切受剝削勞工的需要而發展的輔導,呈現民主社會中知識份子對社會弱勢個體,自發而出於人道主義的關懷。
8
此時的輔導不強調哲學論述,輔導模式建立在簡單邏輯上,目的在提供失學青年職業訓練。
輔導內涵: 1.觀察和分析個體興趣、工作能力與人格特質。 2.收集職業資料、工作性質和工作要求。 3.決定和安插工作。
9
此時職業輔導避開心理學,但卻與隨後發展的心理計量法緊密結合而形成分析的主要方法。但這些為職業輔導所設計的測驗工作,效能未能符合期望,常出現測驗以僵化的標籤,將施測對象分級、歸類和揀選,分送就業升學,濫用測驗結果反使職業輔導無法更關注個人需要和發展。
10
二、教育輔導的推動(1941-) 教育輔導活動是一個基本歷程,目的在幫助學生更有效能的適應學校生活和選擇學習課程。 輔導的重點從離校後的生活調適拉近到在校期間的輔導。
11
教育輔導概念引到學校,最初用來幫助校方進行學生學習分配和調適、適應新環境。
一般認為教師受過少量非正式訓練,即可勝任。故對諮商員所需要的專業訓練認識不普遍。
12
漸漸地「輔導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份」這種看法逐漸興起,John Brewer(1932)指出學校幫助學生瞭解、組織、擴展和促進他們個體和群性活動……是所謂輔導。
1.放大輔導的內涵,輔導變成教育輔導的一環。 2.奠定輔導介入的理論基礎,把輔導變成教育過程聯結。
13
輔導在公立學校成長歷程: 1.一開始於二十世紀初,反應美國社會和教育對工業化改變的反應,以職業輔導為主。 2.第二開始於1920年間,稱為教育輔導。當時由於學校人數大增,行政人員,班級管理不足及義務就學法案等的衝擊,導致必須以分配和調適為輔導工作的主要內涵。
14
教育輔導把職業輔導含括為其一環,帶來今天強調發展和與既有心理學有更多聯結的輔導理論。
15
三、輔導學與其他心理學說的整合(1940-) 1940~1970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經濟復甦,工作機會增加,個人主義抬頭,忽視個體而謀求國家或企業團體的福利之批判浪潮漸起。 1957年,蘇俄人造衛星發射,1958年通過國防教育法案,中學諮商員數年間擴增三倍。
16
1940~1950年行為科學發展理論和研究中發現,教育和行為科學家關注實驗操作、研究設計和假設考驗等實證方法,教育界期待輔導實務工作有明確績效供檢核。
1958~1960年初期,視教育為國家防衛觀念,社會重建工具。
17
發展論成為輔導的核心概念。發展輔導並非職業或教育植根於體制和環境需要等社會和經濟等背景所發展出來的理論,是借用晚近社會和行為科學在理論上的開拓,並應用到教育和人類發展。
18
教育輔導與發展輔導認為輔導焦點放在離校後工作相關導向並不適當,認為應該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歷程上。
此時,教育輔導和發展輔導不是忽視工作和生涯,而是嘗試重新對焦於更寬廣的概念架構,代表人物:Erikson、Havighurst等人。
19
1940年羅吉斯倡導非指導式諮商和個人中心治療法,使諮商成為輔導學的重要領域。
強調是幫助個人在發展序階上趨向成熟,得到自我了解和對周遭環境的理解。
20
四、輔導效能的落實 1960~1970年,為了對個人的改變更能掌握其方法及策略,輔導逐漸看重諮商技術。 1940~1950年間,羅吉斯的個人中心理論大受歡迎,也是對諮商與輔導工作影響最大的一個人。諮商逐漸走到輔導的核心位置。
21
今天的諮商與輔導涵蓋意義更多樣,包括一套教育服務、獨特助人過程、心理介入的一套理論和一個概念架構,逐漸從輔導概念脫離,在學校輔導工作角色日漸吃重。
22
將諮商與輔導視為同義字,無形中壓縮輔導的空間,以大系統、普遍性服務為目的的輔導會被諮商個人所關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所取代,而錯失目標。
相同的是輔導與諮商越來越能走到「折衷取向」和「行動取向」。
23
1975年,聯邦立法通過「殘障兒童教育法案」,學校對於不利地位的殘障孩童提供特殊服務,並避免造成隔離,使其回歸主流,「個別教育計畫」應運而生。
24
五、目前的發展 1980年,挑戰經濟與國際市場競爭力,諮商工作由過去幫助個人的就業準備,變成現在幫助個人在各個年紀做更有效能的工作者和公民。
25
輔導模式從放任,以學生為中心模式,轉而以機構為中心,希望在有限的經費下進行最佳服務,隨著專業的成熟和美國經濟景氣的低迷,更重視效能的評估。
26
三、我國發展輔導工作發展歷史 一、萌芽時期
蔣建白先生規劃僑生輔導,在其所分發若干大學及高中實施,並發行「輔導月刊」,供各校教師研究參考,被認為是近代教育輔導工作之始。
27
二、開拓時期 組織「中國輔導學會」。 「中等學校輔導工作實驗」舉辦實驗學校校長及教師輔導專業訓練,並舉實驗工作研討會。
28
「中國輔導學會」主要貢獻: (一)引介輔導觀念與知識 ‧發行「輔導研究」期刊。 (二)進行輔導人員訓練及輔導工作推展 ‧「中等學校輔導工作之實驗」。
29
(三)促進輔導相關團體的聯繫 ‧與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測驗學會、中國心理學會、中國行為科學社等團體密切合作。 (四)建立輔導制度 ‧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協助教育部擬訂國民中學「指導活動」課程標準。
30
三、制度建立時期 (一)輔導專業課程設置 ‧民國五十七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立教育心理學系。 ‧民國六十年,彰化教育學院成立輔導學系。
31
(二)輔導納入學校體制 國小: ‧民49年─北市車行國小推行兒童心理衛生工作。 ‧民68年─教育部頒訂「國小課程標準」,增列「國小輔導活動實施要點」,融入課程中。
32
‧68年─「國民教育法」明訂小學應有「輔導室或輔導人員」。
‧73年─國小輔導室全面設置。
33
國中: ‧五十七年,教育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在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增列「指導活動」課程,並設置「指導工作推行委員會」,聘用「指導教師」,透過課程形式專設「指導活動」一科。
34
‧民國七十二年頒布國民中學輔導活動課程標準,又改為「輔導活動時間應由輔導本科系或相關科系畢業,受過輔導專業訓練的教師擔任」。
35
‧民國八十五年,我國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科,開始每週一次一小時輔導活動課程。
‧民國六十五年大專院校設置學生輔導中心或心理衛生中心→指導中心→輔導室或輔導中心。
36
(三)政府及民間輔導機構創設 ‧民國七十七年張老師輔導中心改為「青年諮商服務處」。 四、專業效能提昇時期 倫理準則是構成專業的條件之一。
37
教育部八十一年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中以「紓緩青少年問題的嚴重程度」和「逐步建立輔導體制」為主要推動方向。
八十四年實施「第二期輔導計畫」,以認輔制度、輔導制度、輔導法、生涯輔導、輔導網路為主。
38
春暉專案 朝陽專案:為曾犯案之少年。 璞玉專案:學生不升學、不就業之少年。 旭日專案:多為曾犯案被觀護所滯留一段時間再回學校的少年。 攜手計畫:鼓勵大專院校學生加入國中小故寒暑假活動之推展。
39
「第二期輔導計畫」主要發展: (一)強化中、小學輔導教師的專業知能 ‧民國八十三年,「師範教育法」修正為「師資培育法」,教育學程的開放,輔導教師的養成來源也更為多樣化。
40
(二)重視社區諮商師的培養 ‧如國民就業輔導中心、各省立醫院附設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救國團張老師青少年輔導中心、各大城市的家庭協談中心、生命線,及私立輔導機構等。
41
‧彰師大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社區心理諮商及潛能發展中心」,嘗試提供符合社區民眾需要的諮商服務。
(三)督導制度的推動 ‧是保障當事人權利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立專業權威和公信力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我國最脆弱的一環是臨床督導。
42
‧七十年後,張老師青少年輔導中心是最早引進督導制度的機構,著重於對義務張老師建立良好督導關係及支持性之督導功能,以行政監督和個案處理為主要導向,教導取向之督導則較少見。
43
‧四十年來,輔導已從特定對象(如僑生)而漸擴及一般社區民眾。
‧輔導工作蔣建白及宗亮東等帶領下,政府機構決策外,「中國輔導學會」是規劃與執行的重要團體。
44
‧美國於二十世紀初,以民間自主的力量推動輔導,我國初期由官方引導,漸推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輔導工作的蓬勃發展代表一個國家國力發展的程度。
45
‧教育部擬將多次或長期中輟之學生納入中途學校,主要分四種:
獨立式中途學校─學生住宿。 學園式中途學校─中輟生以宗教方式(南投白豪禪寺)。 合作式中途學校─觀護所中犯案少年課業不致中斷與國中小合作上課。 資源式中途學校─潛能開發班。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