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渙卦,節卦 多角化經營之道 報告人:蕭清俊 20l5-7-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渙卦,節卦 多角化經營之道 報告人:蕭清俊 20l5-7-2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渙卦,節卦 多角化經營之道 報告人:蕭清俊 20l5-7-25

2 經典(Classics, The great books)
經典作品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 - 博爾赫斯- 我在經典裡 坐看雲起 當化雲成雨的時候 在紅塵中洗塵。 -金谷治- - 1-

3 「經」的兩方面特別涵義 只要是一篇文章,或-本書,它前後所講的道理都非常的有次序,有脈絡,前面有因,中間有緣,最後歸到果,十分連貫而規矩,這一種表達道理的文章,在文字學上來講,就稱為「經」。 「經」裡頭的道理是普遍性,亙古不變的,任何人都可以用得上,而且不因時間,空間的改變而有影響。 -林中治- 一 2一

4 快樂的出航 希望與夢 我希望廣大易學工作者在研究著述之餘,多做些普及性工作(渙),以便於中國易學的繁榮。 王沐 一 3一

5 鑼聲若響 1/27

6 岩壁之母 日本舊皇軍於第二次大戰多角化經營,結果,付出無條件投降的慘痛代價。
在戰爭中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渙之道),別人家的兒子們,陸陸續續被遺返歸來,唯獨這位母親每次在碼頭吵雜的人潮中尋找再尋找,直到人們都散去了,她還不死心,每次都等嘸郎。 止觀四曰:「悲心徹骨,如母念子。」 一 5一

7 渙(卦第五十九)風水渙 坎下巽上 一 6一

8 止風藥 和尚,道士,醫生同舟航行,途中遇大風浪危 險萬分,船主乃告訴和尚與道士:「兩位師父,請 為船上人家祈福止風吧!」 和尚說:「念彼觀音力,風浪盡消息。」 道士念咒:「風伯而歸,各安方位,急急如律 令。」 醫生也跟著念:「荊芥,薄荷,金銀花,苦楝 子。」船主問:「那是什麼?」醫生答:「我這幾 樣,都是止風藥。」 一 7一

9 渙 (卦第五十九)風水渙 坎下巽上 渙-亨-渙,剛來而不窮,柔得乎外而上同。 -王假有廟-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
渙 (卦第五十九)風水渙 坎下巽上 渙-亨-渙,剛來而不窮,柔得乎外而上同。 -王假有廟-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 -利涉大川,利貞。--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巽上坎下--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亨于帝立廟。 上九 渙其血去逖出,旡咎。--渙其血,遠害也。 九五 渙汗其大號 渙王居,旡咎--王居旡咎,正位也。 六四 渙其群,元吉。--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渙有丘,匪夷所思。 六三 渙其躬,旡悔。--渙其躬,志在外也。 九二 渙奔其機,悔亡。--渙奔其机,得願也。 初六 用拯馬壯吉--初六之吉,順也。 一 10 -

10 渙卦之象辭,敘辭與占辭 渙。象辭,通常用為卦名。 亨,王假有廟。敘辭。 利涉大川,利貞。占辭。 先賢論述
悅而後散之,謂公其悅于天下,而不獨樂其樂,故亨也。既能与民同樂,則上可以悅祖考,故"王假有廟";遠可以悅四夷,故"利涉大川"而悅不可以不正也,故誡之以"利貞"。 一8一

11 渙卦所示之象 渙卦坎下巽上,大象「風行水上」,水遇風,則披離解散而四濺矣,蓋物逢喜悅,其情必轉趨渙散,故於兌卦之後,繼之為渙,以示物勢不固土崩瓦解之現象也,在人如民心攜二,何以固之,應本乎渙。 渙的象:渙散。 渙的義:渙合。 渙的理:渙釋。 一 9一

12 <<易經>>的凝聚觀 作為組織的領導者,如何將組織的人員凝聚在一起產生一龐大的向心力乃為領導者的重要職能之一。 一 11一

13 聚與離,合與分 任何一個組織的發展必有聚(合)與離(分)的過程。例如組織的發展初期偏重在聚方面,將人力,資金,技術集合起來作創業所用,這也是合的行動;而當組織發展成功後,就有傾向分散方面的行動,將所累積的資源作策略性的多元化的發展,這乃離(分)的行動。不過兩者的關係並非絕對的對立,而乃相對對立的統一概念。 一 12一

14 從企業經營之道談渙卦 渙卦為一風水卦,風行水上,水波離散,呈一渙散現象。渙散未必一定不好,主要是要看離的目的為何與其影響好壞而定。如果離是為了整體利益,行動自然是得到肯定的,例如分散風險的多元化發展對整個組織的利潤具有穩定的作用。不過,只為了達到快速發展目的多元化分散行動則未必在長期有利於整體。從另一方面來看,組織未必能長時期保持高度的向心力或凝聚力,有時因為環境,組織,人事的變動而減少了原有的凝聚力。作為組織領導人,在凝聚力渙散的初期就應及時設法阻止,以免讓渙散繼續擴大,成了救而無功的局面。 一 13一

15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為卦下坎上巽,風行水上,離披解散之象。故為渙,其占可亨。又以祖考之精神既散,故王者當至于廟以聚之。又以巽木坎水,舟楫之象,故利涉大川。其曰利貞,則占者之深戒也。 風坎水動漪漣散,暢通順達時機現。 王入宗廟祈神佑,利涉大江意志堅。 一 14一

16 初六:用拯馬壯,吉。 渙散之初要借用壯馬來拯救,才能獲得吉祥。初六為一陰爻,本質陰柔,在凝聚力開始渙散之時,如果只靠原有的組織文化則恐怕不足以維繫正在渙散的人心,此時顯然需要一具有陽剛性,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手段來作為極救凝聚力渙散之用,例如提高物質性的工作報酬。初六接近九二,如得到九二相助就能起作用。九二在此地可象徵具有陽剛性與積極性的措施。 一 15一

17 初六:用拯馬壯,吉。 高島批曰:初遇險而順
居卦之初,渙之始也。始渙而拯之,為力既易,又有壯馬,其吉可知。初六非有濟渙之才,但能順乎九二,故其象占如此。 身雖柔弱,求援用心。 壯馬來拯,喜迎吉星。 (拯救渙散,宜用賢才。) 高島批曰:初遇險而順 一 16一

18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當渙散或背離局面已擴大了,僅靠原來的方法已不能維持凝聚力,此時應及時採另一適當的方法來挽救。凝聚力渙散的局面所以擴大,一定是對目前的制度或管理方式有所不滿,而未必只是物質方面的報酬(如升級制度或工作環境)不如理想。此時領導者就應迅速改用新的措施來針對問題所在。 一 17一

19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高島批曰:二陽來脫險。 九而居二,宜有悔也。然當渙之時,來而不窮,能亡其悔者。蓋九奔而二機也。 渙散之時,擇機求安。
果遂其願,悔恨盡散。 (渙散之時,急奔所安。) 高島批曰:二陽來脫險。 - 18一

20 六三:渙其躬,無悔。 領導者也應去掉自身的私利才能有助於挽回渙散的局面。六三與上九的相應暗示了此一行動的必要。 一 19一

21 六三:渙其躬,旡悔。 高島批曰:三臨險忘身。 陰柔而不中正,有私于已之象也。然居得陽位,志在濟時,能散其私,以得旡悔。 渙散之時,去其私心。
志在濟人,應無悔恨。 (不顧自己,有志於外。) 高島批曰:三臨險忘身。 一 20一

22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渙散的成因有可能是因為組織內一些朋黨的行動所引起,同此領導者應設法消除朋黨與朋黨行動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而重新聚合成員,建立如山丘般大的一個完整統一的強大團體。領導者這種行為並非平當人所能想到的。 一 21 -

23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高島批曰:成渙忘人。
居陰得正,上承九五,當濟渙之任者也。下旡應與,為能散其朋黨之象。占者如是,則大善而吉。又言能散其小群以成大群,使所散者聚而若丘,則非常人之思慮所及也。 渙散之時,消除私黨。 大吉大合,志向非常。 (散去私黨,得大團結。) 高島批曰:成渙忘人。 一 22一

24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在拯救渙散與重建凝聚的通程中,領導者應當機立斷發布有關改革的措施,號令如山,令出必行,恩威並施,做一個正確的領導核心,這就如九五爻辭所講向:"王居旡咎,正位也。" 一 23一

25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高島批曰:五居尊忘天下。 陽剛中正,以居尊位。當渙之時,能散其號令與其聚積,則可以濟渙而旡咎矣。
渙散之時,發號施令。 散財濟民,災難不生。 (除民疾苦,散與財貨。) 高島批曰:五居尊忘天下。 一 24一

26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只要領導者能盡量做好聚合的工作,將會達到陰極陽生,陽極陰生,或聚極離生,離極聚生的狀況,因為離與聚之間具有一相互轉換的關係。如果把離与聚當成絕對對立關係來處理,則渙散開始後就不會再聚合了。反之把離與聚當成一種陰陽的形態來看,兩種之間乃為相對對立的統一關係。領導者有了這種心態應會在渙散發生時作最大努力,設法重新加強凝聚的工作,背離的過程有可能被阻止了而重新開始凝聚的過程。如果把離與聚當成絕對的對立狀況來看待而無合一的觀念,就缺乏了去做重新聚合工作的想法了,這樣聚合自然無望,而渙散或背離則變成了事實。 一 25 -

27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旡咎。 高島批曰:超然遐舉,渙以遠害,所謂恭己無為,化馳若神者矣。
上九以陽居渙極,能出乎渙,故其象占如此。血,謂傷害。逖,當作惕。渙,其血則去;渙,其惕則出也。 渙散之時,去其血污。 遠離傷害,旡災旡慮。 (免於傷害,去遠避之。) 高島批曰:超然遐舉,渙以遠害,所謂恭己無為,化馳若神者矣。 一 26一

28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從企業組織的發展過程來看,離與聚或分與合乃為整個發展階段的子階段。在創業階段為合,建立基礎後應開始作分的行動,例如產品多元化,市場多元化,業務多元是為分。在分的過程中亦有合的行動,例如在其一個業務部門集中各方面的專門人才與所需的資源,這即為"分中有合"而整個發展過程卻是"合中有分"。 以上的討論說明了聚與離,或合與分的性質可從組織凝聚力的觀點來看,也可從組織的發展過程來看。<<易經>>對這兩方面都作了有意義的提示。 一 27一

29 繫辭下傳第二章 刳(音枯,剖鑿的意義)木為舟, 剡(音炎,斬削的意義)木為楫, 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把木材做舟楫,便利天下的人,可以通過前時不能通過的水域,可以航行到很遠的地方,乃是取象於渙卦的。 渙卦坎下巽上,說卦傳:「巽為木,為風---坎為水」,有舟行水上之象。 一 28一

30 太湖上來來去去只有兩種船 名之舟,利之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名聞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有部律) 弘一法師真正是能看破名利的,他出生富商家庭,懂得"利"字;他曾留洋日本,風光得很,懂得一個"名"字。他看破名利,出家投入慈航普渡的志業。 一 29一

31 無根樹 無根樹,花正幽,貪戀紅塵誰肯修。 浮生事,若海舟,蕩去飄來不自由。 無邊無岸難泊繫,常在魚龍險處游。
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波壞了舟。 一 30一

32 利涉大川 獨木舟(獨守) 郵輪(多角化經營) 江邊不繫之舟(自在,解脫) 佛陀說法如筏喻,未渡則取,既渡則捨。(慈航普渡)
老子:渙兮若冰之將釋 (怡然理順) Some where my love there will song to sing, although the snow cover the hope of spring,--- 一 31一

33 節卦(卦第六十)水澤節 上坎下兌 一32一

34 四臓 有一人喝酒往往沒節制,妻和子私下商量說:「每次勸都不聽, 只好以危險的事嚇他了。」 一回又喝醉吐了,他兒子偷偷的將豬肝放在穢物中,指之 告訴他說:每個人都有五臓,今吐出一臓,怎麼活呢?」 父親看清楚後說:「唐三臓都活著了,更何況我有四臓。」 參! 未濟卦之上九<<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 節也。(惟祀飲酒,勿使至醉,方無災害;飲酒無節,醉 後志亂,潑酒淋漓,致濡其首,以至失正,自招災害。) 一33 -

35 對岸一個沒有節制的笑話 一個老農想把瘦牛賣掉,但牛瘦得難看,肚子癟塌。老農抱來乾稻草,想讓老牛吃飽了才牽到牛市去賣。但老牛對乾稻草沒有興趣,它不吃。老農就罵牛,說:“你以為你是領導呀,沒有小姐陪,就不吃?”不吃就不吃,不吃也得賣。老農和牛一齊去牛市了。半路上,走過田埂,牛就伸頭去吃路邊的禾苗。老農一巴掌往牛背打去,罵:"你以為你是鄉長呀,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到了牛市,牛看到了母牛,它就想掙脫韁繩跑過去。老農勒住韁繩,悄悄罵:"你以為你是公安呀,跑到哪幹到哪?" 一 34一

36 過與不及,均非至善 有一則笑話,敘述一位「超級運動迷」的小姐有天向朋友說:「我每天慢跑五公里,游泳一小時,作有氧舞蹈八十分鐘,飯後散步一千步,如果還有時間就去打網球。然後呢,昨天去醫院做了健康檢查。」朋友問:「醫生怎麼說?」小姐回答:「醫生說我會死得很健康。」 一35一

37 節(卦第六+)坎上兌下 節-亨----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苦節,不可貞-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 -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坎上兌下--凙上有水,節。君子以制度數,議德行。 上六 苦節,貞凶,悔亡。--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九五 甘節,吉,往有尚。--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六四 安節,亨。--安吉之亨,承上道也。 六三 不節若,則嗟若,旡咎。--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九二 不出門庭,凶。--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初九 不出戶庭,旡咎。--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一 36一

38 節卦之象辭,敘辭與占辭。 節。象辭,通常用以為卦名。 亨。占辭。 苦節不可貞。釋辭(對占辭的-種解釋)。 前賢論述:
水以風而"渙",以澤而"節"。"節"則不潰不涸,而可以賞潤,故"亨"。夫過于"渙"必竭,故受之以"節"。然過于"節"則苦,又豈可常守乎? 一 37一

39 節卦所示之象 節卦兌下坎上,大象「凙上有水」,澤所以範圍水,而節之不外溢,蓋物之渙散,終有節制之時,故於渙卦之後,繼之為節,以示萬有綜錯不越限度之現象也,在人如節以制度,不傷不害,應本乎節。 一 38一

40 水源源不絕地流入湖泊 湖澤供水之源,除了雨水,就是河水,湖凙的容受量是有限度的,不能不有所節。水多則溢,水少則涸,有節方能調節水量。河流水溢,會形成洪災,有河道通向湖澤,則可以調節水患。中國的第一大江是長江,沿長江水系有許多湖泊,最大的如鄱陽,洞庭,太湖等,都對長江起著調節洪水的作用。 - 39一

41 ABS ABS系統(Anti-Lock Break System)即是為了防止煞車鎖死所設計的系統。ABS系統在提供最大的煞車力量(點煞),並縮短煞車距離,同時由於其防止了車胎鎖死,因此駕駛除了可以控制行車的方向外,車輛也不易因急煞而側滑或打轉,也因此保障了駕駛與乘客的安全。其他附加的好處是輪胎不因急煞鎖死而產生不正常磨損,因此可以延長輪胎的壽命。 - 40一

42 攔砂壩 台灣地區由於山勢高聳,溪流從源頭至出海口的距離很短,造成溪流高低落差很大而水流湍急,故建攔砂壩以減緩流速,亦有延長水庫的使用生命之作用。 一 41一

43 節亨。苦節不可貞。 為卦下兌上坎,澤上有水,其容有限,故為節。節固自有亨道矣。又其體陰陽各半,而二五皆陽,故其占得亨。然至于太甚則苦矣。故又戒以不可守以為貞也。 水注澤中調節勤,源頭深廣流通亨。 儉細過度釀苦果,墨守成規不可行。 - 42一

44 初九:不出戶庭。旡咎 自我節制,不走出內院,不會有災,不出戶庭是因為料到道路阻塞未通,時機尚末成熟。 當塞則塞,當止則止,有塞有止,方可積蓄,才能成就大業。 管理者在時機尚未成熟之時,不可妄為妄動,更不可因動而造成終身遺憾。 一 43一

45 初九:不出戶庭,旡咎。 高島批曰:初知塞而塞,故不出,無咎。 戶庭,戶外之庭也。陽剛得正,居節之初,末可以行,能節而止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陽剛初成,不出戶庭。 擇機待時,災患不生。 (不出戶庭,知所行止。) 高島批曰:初知塞而塞,故不出,無咎。 一44一

46 九二:不出門庭。凶。 陽剛得中,巳可外出,但陽爻陰位不正,不出外院,喪失有利時機,必然凶險。 堵塞是有限度。若一昧堵塞,必致成災。 當出即出,不當節制時即不可節制。 強受節制則凶。 一45一

47 九二:不出門庭,凶。 高島批曰:二宜通而塞,故失時,為凶。
門庭,門內之庭也。九二當可行之時而失剛不正,上旡應與,知節而不知通。故其象占如此。 陽剛居中,不出門庭。 喪失時機,凶險乃生。 (不出門庭,喪失時機。) 高島批曰:二宜通而塞,故失時,為凶。 一 46一

48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旡咎 六三陰柔,不中不正,不能節制,造成不得不嘆息的結果。咎由自取,不得推諉。 在管理上,若不視客觀規律,過份禁絕什麼,極有可能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 47一

49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旡咎。 高島批曰:三不塞而嗟,咎復何辭? 陰柔而不中正,以當節時,非能節者。故其象占如此。 陰柔不正,輕視節儉。
長吁短嘆,但旡災難。 (不加節制,則有傷歎。) 高島批曰:三不塞而嗟,咎復何辭? 一 48一

50 六四:安節。亨。 心安理得地節制自己,柔順得正,上方承認九五,受其感化,心安理得,所以亨通。 安於節制,方可致通。 一49一

51 六四:安節,亨。 高島批曰:四塞而能安,得<<彖>>之亨。 柔順得正,上承九五,自然有節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柔順守正,節儉適度。
心安理得,亨通自如。 (安然節制,以承上道。) 高島批曰:四塞而能安,得<<彖>>之亨。 一 50 -

52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陽剛中正,愉快地節制自己,所以吉祥,可進一步行動,建立功業。因九五居君位而又得中,大為有利。 管理上的節制適中,是既要把部屬的積極性較充分地調動起來,又不要使這種積極性陷入混亂無效的狀態。 - 51 -

53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高島批曰:五全卦之主,中正以通。 所謂當位以節,中正以通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節儉有方,如意吉祥。
積極進取,備受贊賞。 (適度節制,居中而正。) 高島批曰:五全卦之主,中正以通。 - 52 -

54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痛苦地節制自己,會有凶險;應知道悔改,凶險才會消失。過份使人痛哭的節制,在道理是不通的。 過度節制,往往給人造成身心上的痛苦,這種制度是應該被廢除的。 一 53一

55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高島批曰:六塞而不通,是謂苦節。
居節之極,故為苦節。既處過極,故雖得正而不免于凶。然禮奢寧儉,故雖有悔而得亡之也。 過于節儉,苦累生凶。 及時省悟,悔恨消融。 (過度節制,正也失策。) 高島批曰:六塞而不通,是謂苦節。 一 54 -

56 剛柔觀 <<易經>>的核心思想是陰陽合德或陰陽和合,沒有陰陽也就沒有了<<易經>>。陽的性質可用陽剛來反映。陰的性質則用陰柔。陽剛代表了剛健,進取,主導,而陰柔代表了柔順,謹慎,寬厚。作為組織的領導人與行政人員應具有剛柔相濟的特質,而不只偏向陽剛或陰柔的任何一面,透過剛柔的互補,以達到剛柔(陰陽)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易經>>對組織領導者與行政人員所提出的哲理,而這一思想散佈在六十四卦中,可從卦的象形,結構,卦辭及爻辭中得到啓示。 玆分折剛柔相濟在渙節兩卦的意義何在,以獲得一較深度的暸解。 一 55一

57 渙卦的防散之道 渙卦為一風水卦,上卦為風,下卦為水,風吹水上,水波離散,仍一離散之象。領導者九五為剛中,下屬九二亦為剛中,兩者之間缺乏剛柔相濟的關係。雖然九二為剛居柔位,對九二本身而言,具有一剛柔相合的作用,但與上司九五之關卻無互補關係。如果將九二轉成六二,渙卦就變成風地觀卦了。九五與六二產生剛柔相應的互補作用,組織運作的協調將會加強。如果組織成員所以渙散離心的原故可能是九五領導者過於陽剛,引起人員的不滿而產生了離散的現象,為了挽回此一不利趨勢,領導者的領導方式應轉變得柔和一些或者以一柔和的新領導者代替目前的領導者,即九五轉成六五,採柔中方法,此時就由渙卦轉為山水蒙了。柔沖的領導者重新凝聚了組織成員的向心力,組織乃由渙散轉必聚合。 一56一

58 節卦的節制有度 渙卦的綜卦即為水凙節卦,上水下澤,凙上有水,象徵了水量受到澤的大小的限制,水超過澤的容量就會滿而瀉溢出來了。節卦的含義為行動應有節制,以免過度反而有害。反之,過度的節制也不利於行動,應保持適度與持中。不過在節卦的結構中六爻之間具有剛柔相應關係者只有初九與六四,而居尊位的領導者九五與下屬九二之間卻無,這顯然為突破這-情況的關鍵。有兩種方式可採:將九二轉變成六二,即下屬應從剛中轉為柔中;領導者九五轉為採柔中的六五。 如果採九二轉六二向方式,節卦就變成水雷屯卦了,而屯卦代表了艱險的困境,看來並不適當。如果將九五轉為六五,節卦就變成地澤臨卦,而臨卦著重領導者管理的藝術,選賢任能,適當授權,盡量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才能,不必事必親躬,這即為一柔中的方式。在柔中管理方式下,六五與九二就形成一自然的剛柔相濟的關係了。 一 57一

59 研易心得 易俠張延生說:「本人研易,屢經困惑之憂及 頓悟之喜。終于棄傳統之法不用,自拓學徑。即不 從訓詁(李白詩云: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經 文辭句入門,而由象數開竅,于占中尋理,反窺 經文領悟,反復如是。 緣起: 有同修希望我說些"學易幸苦談" - 58一

60 吳秋文老師的學易三部曲 初學階段(見山是山) 抱著好奇與嘗試的心情去學習 。 困學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霧殺殺,退心懈迨。 豁然階段(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樂在其中。 - 59一

61 鄭師爺的醍醐灌頂 去三病 A:無恒之病 B:貪多之病 C:速成之病 三無畏 A:無畏喫苦 B:無畏喫虧 C:無畏厲害 - 60一

62 善知識 教授善知識:即教授之師,如政隆兄,徐老師,阿嘉師,吳秘書長,韓兄,妙福兄等前輩。
同行善知識:互相策發,切磋琢磨之同修。併心齊志,如乘一船。Ten-Q伙伴,泰北同學,經典讀書會同好。 外護善知識:中企院,贊元教室,劉總公司之會議室。想研究真理,並不是一個人的能力所能辦到。感謝無上因緣。 一 61 -

63 <<易之生生>> <<大傳>> 「過渡的橋樑」 <<學易明道>> <<周易>> 卜筮文化的宗教性易學。(神學)
<<大傳>> 「過渡的橋樑」 哲學化的本體論性易學。(哲學) 它包含了很深的哲學思想,它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 <<學易明道>> 易與道合一 一 62一

64 易傳 易傳解經,就其對筮法體例的論述,對卦象,卦爻辭的詮釋來看,都企圖從哲學,文化的角度加以概括和總結,使易學思想達到了較高水平。儒家的倫理觀念和價值理想,道家的天道思想和辨證思維,陰陽五行家的陰陽學說和宿命迷信,以及墨家的邏輯概念和類比方法。都在<<易傳>>這裡得到了提煉,融合和發展。 一 63一

65 天書 <<周易>>是一部"一身而二任"的奇書,它既是一部卜筮之書,又是一部哲學著作。 義理:提醒我們如何做人處事。
象數:可用來占卜,揭示變化發展的趨勢。 一 64一

66 「易」的中心就是人類的生活方式 這真是非常奇妙的融合。長久以來,易理的解釋,始終在「占筮」和「義理」間搖擺不定。
然而事實上,今傳的<<易>>,它的內涵已經兼備了「義理」和「占筮」兩方面。 就發生的順序來講,當然是素樸神祕的占筮在先,隨著人類智慧的發達,才在裡頭裡添加了合理的解釋,乃構成整套的哲學。 最重要的-點是,在經過的年歲後,二者歸為一,而以整本<<易>>的性質承傳。 - 65一

67 學易明 道 學易同時也明白道家的一些道理,易,<<易經>>也;道,可以指道理(天道,地道,人道),也可以指道家。 介紹三本書 <<易經明道錄>>朱邦復著 <<明道易經>>清,敦厚老人著 <<學易明道>>陸毅著 一 66 -

68 <<周易的結構特點>> 卦象:該卦的符號表示,由六個爻組成。由
八個組成結構上下不同的三爻(內卦,外卦,兩兩重疊而成),即,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上述三爻的八個卦,我們稱為單卦;或經卦。而六爻的六十四卦,我們稱為復卦;或重卦;或別卦。 全部六十四卦象組成了<<周易>>一書的符號部分。 一 67一

69 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之卦象,全為陰陽之連續錯綜,交互運用。
六十四卦之首為「乾」,「坤」二純卦。乾卦為純陽卦,六爻皆陽;坤卦為純陰卦,六爻皆陰。自第三卦「屯」至第六十四卦「未濟」,則全為陰陽爻之交互變化,每一卦都有陽爻,也都有陰爻。「陰」,「陽」二元二象,構成了大自然的多元多象。 一 68一

70 八卦取象 乾取象於天:三連為乾,天體也。 坤取象於地:六斷為坤,陰象也。 離取象於火:離火中虛,而四明。 坎取象於水:坎水旁流,而內潤。
震取象於雷:根堅枝柔,震之所以為木。 艮取象於山:石載土上,艮之所以為山。 巽取象於風:巽風陽氣始發,主陰之谷。 兌取象於澤:兌澤寒潭,當伏惡毒之龍。 一 69一

71 <<周易>>文字部份 卦名:卦象之後的文字。如「乾」「坤」,「屯」,「蒙」。
今天所傳的<<周易>>六十四卦,分為上下兩部份,上經三十卦,從「乾卦」到「離卦」。下經三十四卦,從「咸卦」到「未濟卦」。 一 70一

72 卦辭,爻辭 卦辭是說明每一卦(每-種情況)。 喻:每個人之身體 爻辭是說明每一卦的具體變化(每-卦的多種情態。) 喻:腳,腹,胸,頭,---
哭,笑,--- 一71 -

73 爻位,爻辭 爻位:(易經獨特的座標體系),爻位是用來說明卦象的、用九來表示陽爻(陽屬性);用六來表示陰爻(陰屬性)。每個卦象共有六個爻,從下往上依次為初,二,三,四,五,上(序列或曰序數辭)。如初九;初六;上九;上六。 爻辭:爻位後面的文字,我們稱為爻辭。 例: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各卦六爻之間不但存在由初到上的時序關係,而且相互交錯之間還存在著所謂"承乘比應"關係。 一 72 -

74 分清象辭,敘辭與占辭 是讀懂<<周易>>的核心所在!
初學者首先應當在這裡下功夫,把六十四卦與 三百八十四爻中的象辭,敘辭與占辭分辨出來 這樣會事半而功倍。不然則是南轅而北轍,終 生不能入易學門徑。 一 73一

75 期待再相會 旦夕幻景,如行雲似流水,漂然葉舟, 虛浮苦海。 謝謝大家! 27/27

76 大人貞吉,小人貞凶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癌細胞的拡散與控制。 念起念止,皆由自心。 念起煩惱起,念止煩惱止。
心若無念時,一切微塵煩惱如波返水。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 E一

77 論語、雍也第六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而有斯疾也!」 天有「成、住、壞、空、」
物有「成、住、異、滅、」 人有「生,老,病、死、」 E一I

78 緣起性空 「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 宇宙萬有,皆是因緣和合的假象。緣起則聚,緣盡則散,這不僅指人,世間一切事物,莫不如此。 E一2

79 憂患意識 噫!作易者既有憂患矣,讀易者其無憂患乎?苟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以憂患之心,思憂患之故,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則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矣。 北宋、李覯 E一3


Download ppt "渙卦,節卦 多角化經營之道 報告人:蕭清俊 20l5-7-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